靠「菜籃子」鼓起村民「錢袋子」

2020-12-23 哈爾濱新聞網

八名村種植的反季節蔬菜。

12月18日天氣晴好,方正縣方正鎮八名村的蔬菜產業園裡,一排排鋼架大棚在田野裡依次排開,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頗有氣勢。

一座黃瓜大棚裡,棚內嫩綠的秧苗攀附在一根根線繩上,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村民李娟正在給黃瓜「落蔓」。「方法很簡單,就是將黃瓜秧整株下落,上方騰出一個伸展空間,讓黃瓜秧繼續生長結瓜,以達到高產、高效、優質栽培。」她向記者介紹,手裡活絲毫不耽誤。

大棚就在家門口

每月工資3000元

今年40歲的李娟過去一直在村裡種旱田。2015年,在縣、鎮兩級政府扶持下,村裡開始重點發展反季果菜種植產業,成立了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一排排新型節能溫室大棚拔地而起。想把日子過得更富裕,八名村村民的心思活泛起來。鄉親有的投資買車,幹起蔬菜運輸,把村裡產的鮮菜批發進縣城市場超市;有的乾脆把自家旱田流轉出去,直接來到園區打工。

「大棚就在家門口,每個月工資3000多元,忙完了還能回家照顧老人和孩子,日子過得不累還有奔頭。」李娟說,很多鄉親都入股加入合作社,還有幾十名村民和她一樣走進園區打工,當起了「蔬菜工人」。依然在自家田裡耕種的村民也都換了腦筋,不再種苞米,種起了露地菜,扣了溫室大棚。

「我們村就在縣城邊上,運送蔬菜特別方便,八名村現在是方正縣遠近聞名的『菜籃子』。」李娟說。

村民搬進小洋樓

康養娛樂樣樣有

「靠轉變種植結構,八名村村民的錢袋子比原來鼓,鄉村振興的步子也越走越有底氣。」方正鎮副鎮長徐景海說,鄉村振興的成果不僅要看錢袋子,更要看村民生活的變化,讓村民共享振興和發展的「紅利」。

2016年,八名村天鵝灣新區拔地而起,成了村裡的一件大喜事。小區內,一棟棟多層住宅整齊劃一,同步配建水、電、路、熱等完善的附屬工程。隨著小區二期投用,越來越多的村民從農家院搬進了小洋樓。

「不但環境好,你看我們小區,門口有攝像頭,還聘了保安巡邏,住著很舒心。」走進村民姚莉家,她一邊在廚房裡抹桌子擦地,一邊跟記者聊著天。

除了建居民新區,這兩年村裡還新增了好幾棟氣派的小樓:社區養老服務中心4000平方米,集日常照料、康復鍛鍊於一體;社區文體活動中心3000平方米,集休閒健身、各類場館於一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0平方米,集門診就醫、健康諮詢於一體;幼教託服中心500平方米,集幼兒早教、日間託服於一體。

「病了不出村屯,老了有人照顧,健身娛樂有場所,衣食住行都不愁。」徐景海介紹,八名村正在向城市社區看齊,努力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全覆蓋,讓村民富起來的同時日子過得更幸福。

相關焦點

  • 甘州:「茄王」暢銷鼓起農民「錢袋子」
    原標題:甘州:「茄王」暢銷鼓起農民「錢袋子」  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通訊員  馬嶽榮 周曉琴 何長凱  7月15日,在位於甘州區梁家墩鎮六號村的恆溫保鮮庫裡
  • 「視覺呂梁」小粽子鼓起錢袋子
    小粽子也鼓起了村民的「錢袋子」,前青塘村人均收入已由2015年的不足3000元提高至去年的8000元,2018年,前青塘村已實現了整村脫貧。青塘粽子作為舌尖上清香甜糯的美食,深受小朋友們的喜愛。臨縣安業鄉前青塘村村民正在採摘粽葉。
  • 野菊花鼓起貧困戶「錢袋子」
    在信陽市溮河區東雙河鎮塘埂村中藥材種植基地,村民吳秀華一邊採摘野菊花一邊笑著告訴記者。她口中「掙錢的野菊花」,說的正是溮河區為推進脫貧攻堅、壯大村集體經濟,在東雙河鎮塘埂村啟動的中藥材種植基地項目。東雙河鎮塘埂村中藥材種植基地項目——野菊花基地位於塘埂村龔衝組,佔地面積約90畝,涉及三個村民小組,先期投入資金20萬元,培育種苗30餘畝。該基地在該鎮的精心指導與紮實推進下,由種植經驗豐富、技術嫻熟的村幹部帶頭負責具體管理,實行土地平整、選種、種植、管護全程指導跟蹤服務。
  • 貴州赫章中藥材產業鼓起了老百姓的錢袋子
    赫章縣中藥材加工企業工人 趙興巧產業化的發展路子不僅讓城鎮居民就近就業,也讓地處山區的村民們在世代勞作的土地裡成了工人,企業加工的半夏就來自這片基地。58歲鐵匠苗族鄉聯合村村民耿滿英告訴記者,「她一年四季都在裡面做,最高的一個月能掙到三千,最低的都是二千三四,種莊稼就沒有這個划算」。農民變工人,不僅讓荷包鼓了起來,收入也有了一定保障。
  • 「錢袋子」靠什麼鼓起來
    雲和縣石塘鎮小順村村民陳小明,這幾天發微信邀約記者:來我們村過大年吧,嘗「舌尖上的美味」吧!炊煙嫋嫋,雲霧氤氳,麻餈、黃粿、有機魚……村民在家門口經營鄉村土味,臨湖小順成了遊客心儀的地方。 北緯28°,玉環縣龍溪鎮山裡村,3個月前,金菊花開滿山野。自村裡打造「動漫花谷」後,村民就明白了一個道理:只要在山谷裡播下花種,待到山花爛漫時,城裡人就會不請自來。
  • 「兩業」增收,村民錢袋子鼓起來了
    原標題:「兩業」增收,村民錢袋子鼓起來了(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多虧了裴大哥的開導幫助,讓我從思想上『脫貧』,現在我有一份穩定工作,一定會好好幹!」周末回到寧鄉市花明樓鎮炭子沖村老家的19歲小夥劉文浩開心地告訴記者,現在自己已入職湘潭的一家公司,一個月收入3000多元。
  • 「兩業」增收,村民錢袋子鼓起來了(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駐村兩年來,裴棟帶領駐村幫扶工作隊深入走訪92戶貧困戶,緊緊圍繞貧困戶增收、創收開展工作,通過「兩業」(就業、產業)增收鼓起貧困戶錢袋子。  首先是大力開展就業扶貧,向貧困勞動力提供「311」就業服務,即3次工作單位推薦、1次就業政策宣傳以及1次上門服務。同時,利用村上的新鑫種糧專業合作社「扶貧車間」,吸納5名貧困戶勞動力就業,並結合村情開發公益性崗位聘用7人。
  • 永康這條公路正式通車 帶動著村民的錢袋子也鼓了起來
    自從家門口的路打通了,村莊的旅遊經濟開展得如火如荼,帶動著村民的錢袋子也鼓了起來。
  • 村民笑開了花!六安這個「負債村」有了「錢袋子」……
    發揮組織優勢、盤活資產資源、推動產業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坐落在大別山北麓餘脈上的這些「負債村」經過各方的不懈努力和勤勞雙手,如今已陸續摘掉了「窮帽子」,「空殼村」有了「錢袋子」,堅定地走在小康路上。為了幫助村民摘掉「窮帽子」,近年來,黃墩村探索建立「村集體+合作社+公司+農戶」的發展模式,推動「三變改革」即「資源變資金、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與產業扶貧、就業扶貧同頻共振。2019年,實現集體經濟收入超55萬元,並初步實現農戶土地入股分租金、貧困村民就業務工掙薪金、集體經營資產折股分現金、上級扶持資金入股變股金。
  • 渠縣2萬畝檸檬豐收,果盤子變增收錢袋子!
    當地果農一邊搶抓天氣,採摘黃澄澄的檸檬;一邊組織基地附近的村民,對採摘的檸檬進行分揀、拆袋、入庫,果盤子變成了村民家門口增收的錢袋子。這兩天,正是渠縣渠南街道金橋、花園等5個村1萬餘畝新品種「尤力克」檸檬成熟採摘時期,每天都有100多名果農在基地裡忙碌採摘。今年,「尤力克」新品種檸檬喜獲豐收,畝產量約2500斤左右,而且檸檬個頭大、品質好、果汁多、香氣濃。
  • 全國訂單「飛進」小山村,「女當家」鼓起村民致富精氣神
    鄉村振興,如何調動村民的內生動力?這是呂明玉參加完全省脫貧攻堅考核驗收活動回來後,一直在思考的問題。「現在村民的積極性和以前比是強多了,但主動幹事的熱情還是不高,啥時候村民能自己找事幹,村集體的發展才能更有奔頭。」
  • 紫晶洞為什麼叫錢袋子
    首先讓它有一個別名叫錢袋子,為什麼說它是錢袋子呢?大家可以用燈打一下。可以看到裡邊呢,閃閃發光,亮晶晶的,像一個充滿寶石的聚寶盆,所以我們認為它有招財的作用,就叫錢袋子。
  • 陝西延川縣關莊鎮:趟出產業好路子 充實群眾錢袋子
    壯大的養牛產業、優質的大棚產業、規模化的山地果園……不僅充實了群眾的錢袋子,也趟出產業扶貧的好路子。「我通過小額貸款買了3頭牛,一年一年的發展,現在已經有8頭牛了,4頭小牛今年最少能賣4萬塊錢。」正在趕牛的打則坪村村民齊國強說。齊國強因病致貧,在未納入貧困戶之前,靠天賞飯,生活可謂潦倒。
  • 牧民變身菜農 青稞改種青椒——夏河縣呼爾卡加村「菜籃子」工程...
    牧民變身菜農 青稞改種青椒——夏河縣呼爾卡加村「菜籃子」工程助力脫貧見聞 2020-09-21 16: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場井村:百香果基地生長 村民心裡特歡喜
    場井村:百香果基地生長 村民心裡特歡喜 發布時間:2018-11-02 14:39:09      來源:銅仁日報   走進思南縣甕溪鎮場井村,漫山遍野都是茂密的百香果林。
  • 相良&張氏:地府才是老君最大的錢袋子
    3、為何地府才是老君最大的錢袋子?4、最後相良夫婦善終了嗎?書接上文,相良夫婦給地府投資了真金白銀。這些花在地府的錢,是他們死後的買路財。他們一共投了多少錢呢?——十三庫那唐太宗借了多少錢呢?玉帝靠蟠桃來掌控神仙,那老君靠什麼呢?靠金丹唄!而鍊金丹的八卦爐,燒的就是真金白銀。所以小金魚更傾向,地府的幕後BOSS是老君。老君和地藏王,沒準就有見不得人的分贓協議。
  • 雲南彌勒:「網紅桃」讓農戶錢袋子鼓起來
    彌勒「網紅桃」讓農戶錢袋子鼓起來初夏時節,瓜果飄香。雲南彌勒市新哨鎮清河村委會12000畝「網紅桃」——紅美人,迎來成熟季。彌勒「網紅桃」讓農戶錢袋子鼓起來「家裡種了30畝桃子,最近的價格還比較好,收購價格平均在5元/公斤左右,畝產量在1.5噸左右。
  • 連接農民「錢袋子」與市民「飯桌子」 ,聊城探索消費扶貧新模式
    連接農民「錢袋子」與市民「飯桌子」 ,聊城探索消費扶貧新模式 2020-12-22 17: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福彩刮刮樂「7開得勝」「超級錢袋子」上市,中100再送100
    8月10日起,全新2款即開型彩票——5元「7開得勝」、10元「超級錢袋子」將在上海市範圍內上市銷售。配合兩款新票上市,上海福彩將同期開展「中100加送100」營銷活動。活動期間,凡在上海市購買即開型彩票「7開得勝」或「超級錢袋子」,單張中100元獎級者,可憑該中獎彩票在全市代銷站點兌獎,除獲得中獎本身100元現金外,還可從承兌站點領取價值100元的即開票。其他獎級不參加此活動。「7開得勝」即開票借用諧音「旗開得勝」的好彩頭,單張面值5元,最高獎金10萬元,獎級11級。
  • 農村俗語:「蛇是錢袋子,鼠是糧袋子」,是什麼意思,有何道理?
    農村俗語:「蛇是錢袋子,鼠是糧袋子」,是什麼意思,有何道理?蛇和老鼠在農村裡都是很常見的,一些長的比較醜陋,一個卻讓人討厭。所以說,這兩種動物,農村人喜歡的還不並不是很多。但是凡事也有例外,老祖宗還留下這樣一句俗語,對蛇和老鼠都有很好的印象,並說這:「蛇是錢袋子,鼠是糧食袋子」,那麼為什麼有這樣一句俗語呢?到底是什麼意思,李子來回答:為什麼老祖宗說「蛇是錢袋子」呢:南方暫且不說,南方人吃蛇的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