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嘗試利用3D列印鐵琴研究敲擊樂

2021-02-19 南極熊3D列印

鐵琴是一種由對應不同音符的金屬條組成的樂器,可以通過棍棒敲擊發出悅耳的聲音,在過去曾被用於亞洲的千年盛典。由於製作非常複雜,這種樂器幾乎每一個都擁有獨一無二的聲音和外形。



最近,哈佛、哥倫比亞和MIT的一群研究者們對鐵琴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希望能夠通過其獨特的造型與聲音來研究出敲擊不同形狀金屬製品發出不同聲音的原因。於是,他們利用3D列印技術製造了一把現代版的鐵琴。



據中國3D列印第一互動媒體平臺南極熊了解,這把3D列印鐵琴的音質與使用傳統工藝製作的非常接近。它是團隊將用水流切割製成的優化2D動物形象與3D列印杯子連接而成的一個簡單的音階結構。在此過程中,團隊利用了用戶提供的3D形狀和目標頻率,從而成功創建出了部件的幾何形狀,最後實現了每個部件需要的音調和頻率。



如果使用傳統工藝製作,鐵琴的每個金屬條都需要使用其下方的凹槽結構進行調音。這種結構通常是在後者被製作出來後再加上的,作用是讓金屬條具備獨特的頻率。現在有了3D列印技術,設計者便可以一次性完成這種結構了。這就消除了手動調諧存在的必要,因為設計者可以完全通過優化的CAD軟體設計出調諧的部件。該軟體甚至還能演示出3D列印物體在被敲擊時發出的示例聲音,也就是說,你可以預先知道一種設計會發出怎樣的聲音而無需等到它被實際製作出來後才知道。



至於將設計物體的幾何形狀與其音色連接,就需要探索其中複雜的能量傳遞規律了。為了令這一過程更有效率,製作團隊採用了「拉丁補充抽樣法」來加速尋找最小值和概率邊界。同時,在製作音質接近專業的樂器時,這種方法還能起到擴展可選形狀和聲音範圍的作用。

製作團隊相信,這種利用3D列印的全新方式將令鐵琴的設計變得無比簡單,即便是新手也能輕鬆設計出獨特的聲音和造型。

相關焦點

  • 3d列印的主要缺點,是需要重新批量生產3d列印材料
    因此,優秀的3d列印印表機可以幫助克服這些問題。這篇文章介紹了本文將講述的最優秀的3d印表機。三維雷射列印技術3d列印的選材與其他多數傳統工藝相同,3d列印人們在選擇材料時通常需要關注材料的重量、彈性、密度、顏色、硬度和大小。
  • 研究揭示:3D列印顆粒汙染對人體具有潛在毒性
    自 20 世紀 90 年代中期出現以來,3D 列印一直是工程領域的熱門研究方向。因為相較於傳統加工,3D 列印可以製作複雜的形狀,並且使單獨製造零件的成本更低,這兩個優點使 3D 列印在某些情況下是不可替代的。
  • 科學家開發3D列印人機互動傳感器
    在機器人研究領域,如何讓機器人擁有更複雜設計和高級功能是實現軟機器人的重點。柔軟的手指制動器可以讓機器人不受束縛地長時間運行,以實現類似於人類的動作邏輯。韓國首爾國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在近期開發出一種新的3D列印傳感器,使人類擁有能夠與軟機器人系統進行交互的能力。
  • 增材製造其實就是我們俗稱的3d列印技術,是一種新興的製造技術
    適用於標準化材料、3d列印多功能複雜產品、高性能的物料構件、多功能關鍵部件、三維可視化零件、快速拼裝等。這要看你的需求是怎樣的,是研究增材製造,還是研究3d列印,研究增材製造的話很多,基本沒人在這方面剛剛入門就給你答案,大多要做研究的人都要到了某個階段再給你推薦。
  • 模具製造工業革命大勢,3d列印的歷史與原理
    增材製造其實就是我們俗稱的3d列印技術,是利用數位化控制機械設備,最終產生3d列印材料,通過耗材作用後,生成3d列印所需要的樣貌產品。可以說是以其簡單粗暴的列印方式,迅速地在模具製造業掀起一場大浪,甚至創造出了模具界的第一個奇蹟——首創100%原型3d印表機。
  • 韓國科學家開發新型的3D列印傳感器,可實現人機互動
    韓國首爾國立大學(SNU)的研究人員開發出新穎的3D列印傳感器,使人類能夠與變形的軟機器人系統進行遠程交互。事實證明,該多功能傳感器能夠隨意拉伸和彎曲成複雜的形狀,它還具有光學,微流體和壓阻傳感功能。在測試期間,該團隊能夠將其傳感器集成到可穿戴和激勵驅動的執行器中,從而使用戶可以遠距離控制多個機器人設備。
  • 首爾科學家3D列印多功能軟體傳感器可實現人機互動
    首爾國立大學(SNU)的研究人員開發了新穎的3D列印傳感器,使人類能夠與變形的軟機器人系統進行遠程交互。  事實證明,該多功能設備能夠隨意拉伸和彎曲成複雜的形狀,它還具有光學,微流體和壓阻傳感功能。
  • LLNL科學家使用3D列印了解癌症
    美國LLNL(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將3D生物列印與計算機流程模擬相結合,以更好地了解癌細胞在患者身體內的擴散。癌細胞聚集在3D列印的血管結構中的模擬圖在現有的有關癌變的大量研究都涉及計算機建模,如果證明正確,那麼能夠成功模擬血管幾何形狀和組織順應性是關鍵之一。
  • 藝術家設想3D列印人體你敢看嗎?
    該項目嘗試利用3D列印技術去實現模塊化的人體。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佛洛裡斯·卡伊克(Floris Kaayk)。在70年代電影《無敵鐵金剛》中,主演在一次飛行中遭遇了重傷,而隨後的器官移植手術使他獲得了超能力。科學家試圖利用這次機會優化人體結構。「奧斯卡」可以被視為這一概念的當代版。卡伊克表示:「我在想,我們為何要列印與自己身上一模一樣的器官,而不是藉此機會去優化器官?」
  • 科技太發達了,連這個都能3D列印了!
    而最近,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在杭州發布了一款自主研發的生物3D列印工作站——「Regenovo 3D bio-print Work Station」更是將3D列印拉進了我們的生活中。科學家們利用這款新的生物3D列印設備「列印」出肝單元「Regenovo 3D Liver」。這兩項研究成果獲得了專家鑑定組的肯定,認為其不但推進了3D列印人工組織器官的研發進程,也為新藥篩選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將推動中國新藥創製與開發。
  • Carbon利用3D列印數字光合成技術,快速鼻咽拭子用於COVID-19檢測
    關於3D列印光固化技術,本文是Carbon創始人、董事會主席Joseph DeSimone教授(左1)的研究論文,同時他也是美國史丹福大學的名譽教授。論文來自約瑟夫·德西蒙教授的分享,翻譯僅供學習交流,如有錯誤之處,請及時指正。
  • 阿迪達斯生產3D列印口罩怎麼回事 3D列印口罩可以預防病毒嗎
    近日多個品牌公司相繼生產3D列印口罩,此番阿迪達斯為了共同抗疫也在生產3D列印口罩。3D列印口罩可以預防疫情嗎?下面就讓小編帶領大家一起來看看吧!阿迪達斯生產3D列印口罩怎麼回事隨著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內的大爆發,美國各州的醫療資源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短缺。
  • 了解什麼是3D列印
    經常會看到報導,3D列印汽車,列印巧克力,列印房子,甚至於列印器官,那什麼是3D列印?1D是線,2D是面,3D是體,3D列印就是想辦法列印出立體的結構。當然沒有問題,那我們最常見的兩種絲材列印的方法就是絲材疊加-FDM(熔融沉積製造)以及墨水直寫DIW,是目前最為常用的列印方式,價格從幾千到幾萬不等,ftm列印通過標準的絲材送入到噴頭中,在噴頭中加熱融化,擠出熔融的聚合物絲後,在外界低溫的環境下固化形成數百微米的絲,絲絲疊加構成面,面再構成3D實體,常用的fdm列印材料是聚乳酸絲材。
  • 端午節彩蛋:12隻超酷機器人,在家用3D列印搞定!
    我們現在已經可以應用3D列印,在家製作自己的機器人了。如果你還不知道,沒關係!請繼續跟著我們一起看下去,以下將介紹12隻可以舒舒服服在家,就能利用3D列印出來組裝的機器人。1. Wall-E機器人誰會不認識這個在電影中多愁善感的機器人?Wall-E 以他的人類靈魂和感情感動了世界各地數以百萬影迷的心。雖然它是個機器人,Wall-E 卻可能比我們中的許多人更像一個人。
  • 3D列印,哪一款切片軟體好用?
    ①通用的切片軟體常見的通用切片軟體現在常見的有cura、s3d、Repetier Host,這三個可以說是用的比較多的。各有各的優勢。S3dS3d全稱是Simplify3D(3d列印切片軟體)是一款強大的3d列印切片軟體,被稱為切片之王。如果你需要研究性的切片列印的話,Simplify3D絕對是你最好的選擇,開發優質3D列印軟體,受到世界各地創新者、工程師和專業用戶的青睞。
  • 重磅:科學家利用二維納米材料噴墨列印電晶體!
    導讀愛爾蘭科研人員最近利用二維納米材料,首次製造出了「印刷而成的電晶體」,這種低成本、可量產的技術,可列印例如太陽能電池、LED等電子設備,應用於智能食品、藥物標籤、下一代紙幣、電子護照等產品。背景知識首先,讓我們將目光聚焦到兩個重要的前沿科技創新領域:「二維材料和印刷電子」。
  • 3D 列印的人類心臟:質感足以亂真
    北京時間 11 月 25 日消息,在近期的一項新研究中,科學家利用一項新的技術對心臟進行掃描,然後在凝膠中重建了心臟結構。這一過程有點像製作果凍,但在醫學上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這臺 3D 印表機利用海藻酸鹽作為列印材料,這是一種從海藻中提取的黏糊糊的物質。研究人員之所以選擇海藻酸鹽,是因為其成本較低,而且與人類心臟組織的材料特性相似。不過,這臺印表機並沒有像普通的 3D 印表機那樣將成品擠壓到空氣中,而是將人工心臟擠壓到一個裝有支撐凝膠(主要是明膠)的容器中。
  • 一棟全靠3D列印技術建造出來的別墅,造價僅需100萬算不算太貴?
    3D列印技術出現在20世紀,在一位美國科學家Charles Hull不懈研究下,終於在1986年研發了第一臺商業3D印刷機。隨之開啟了3D列印技術的大門,對於沒有接觸過這項技術的小夥伴們肯定會問,3D列印技術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技術呢?而且它到底是什麼原理呢?
  • 增材製造其實就是我們俗稱的3d列印技術
    增材製造其實就是我們俗稱的3d列印技術,是以數字信息技術和機械製造技術為基礎,以產品的實體3d建模和列印技術為手段,以加工的自動化和裝配的一體化為特徵的,新型製造技術。主要有:雷射雕刻,可精確列印目標物體;熱塑性材料可進行可重複造型的製造,可燒結和擠出;3d列印製造技術可實現功能複雜的產品設計。用手工雕刻技術完成高精度建模3d列印製造技術,複雜產品的設計。
  • 1分鐘、2束光,3D列印出一座「柏林地標」,精度高於髮絲
    而且CLIP的列印速度雖然提升很多,對於批量生產來說仍然不夠。比如列印一片鞋底仍需要幾十分鐘。在光片上,用另一束光雕刻於是,科學家們想出了一種新辦法:用雷射在液體上「雕刻」出想要的物體。但如果只用一束光讓液體變成固體,並不能很好地列印出想要的形狀,而是會形成一根根直線:那麼,利用兩束光的交點呢?如果一種液體在經過兩種光照反應後,才能生成固體,那麼就能利用交點,在液體中「雕刻」出想要的固體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