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科學家開發新型的3D列印傳感器,可實現人機互動

2020-12-23 RFID世界網

韓國首爾國立大學(SNU)的研究人員開發出新穎的3D列印傳感器,使人類能夠與變形的軟機器人系統進行遠程交互。

事實證明,該多功能傳感器能夠隨意拉伸和彎曲成複雜的形狀,它還具有光學,微流體和壓阻傳感功能。在測試期間,該團隊能夠將其傳感器集成到可穿戴和激勵驅動的執行器中,從而使用戶可以遠距離控制多個機器人設備。

使軟機器人更加敏感

為了使機器人系統與環境和人類更具交互性,科學家已經進行了大量研究。最初,這些研究集中在能夠對輸入(例如電阻或光強度)做出相應的傳感器上,但是許多傳感器一次只能檢測一種變形模式。

儘管微流體和織物設備在這一領域已顯示出希望,但它們只能區分一個傳感元件,因此無法區分不同類型。考慮到單個刺激可以引起多個變形響應,因此仍然非常需要創建一種更具適應性的軟傳感器。

已經採取了多種方法來創建多模式機器人,包括將流體通道或傳感元件嵌入彈性體結構中。然而,將傳感器物理地組合成一個結構經常影響它們的尺寸,並增加了設計和製造過程的複雜性。

團隊的新型多模式傳感器

為了克服先前項目的局限性,團隊3D列印了一個多功能傳感器,該傳感器能夠檢測單個變形模式並立即將它們全部解耦。該設備本身具有微流體通道,該通道中充滿了離子液體,彈性外殼和導電織物層。

從理論上講,當團隊的設計發生變形時,其通道將充當傳感器並改變其電阻。為了將其付諸實踐,研究人員將他們的設備置於不同的力下,並在模擬過程中部署了機器學習技術以測量其多峰能力。

在施加局部接觸壓力之前,將傳感器從旋轉接頭的中性軸彎曲,以模擬拉伸,壓縮和彎曲。結果表明,設備信號的靈敏度隨施加壓力的位置而變化,表明它可能對外部刺激產生反應。

為了證明他們的傳感器在人機界面中的潛力,科學家構建了兩個原型系統。一種是可穿戴設備,使用戶能夠精確控制無人機和機械臂,而另一種則是由四個執行器組成的軟機器人「手腕」,可以對外力產生反作用。

儘管該團隊承認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測試以消除手動生產步驟,但與其他設計相比,他們認為自己的設備是向前邁出的重要一步。未來,科學家們相信他們的傳感器可以應用於大型機器人中,從而為他們提供多達十種不同的傳感功能。

軟機器人技術的進步

研究人員正越來越多地採用3D列印技術,以製造具有更複雜設計和高級功能(從感覺到走路到「出汗」)的軟機器人。

來自浙江工業大學,天津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和立命館大學的科學家已經開發出3D列印的軟機器人手指。該團隊生產了他們的加法數字,以證明可以採用多種材料製造來簡化機器人生產過程。

同時,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用3D列印了一條柔軟的機器人肌肉,該肌肉可以通過汗水控制內部溫度。柔軟的手指狀致動器可以使不受束縛的機器人長時間運行而不會過熱。

在其他地方,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一個團隊已部署增材製造,以生產步行昆蟲啟發的機器人。精打細算的機器人旨在降低尋求進入該領域的愛好者和研究人員的進入成本。

1

相關焦點

  • 科學家開發3D列印人機互動傳感器
    在機器人研究領域,如何讓機器人擁有更複雜設計和高級功能是實現軟機器人的重點。柔軟的手指制動器可以讓機器人不受束縛地長時間運行,以實現類似於人類的動作邏輯。韓國首爾國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在近期開發出一種新的3D列印傳感器,使人類擁有能夠與軟機器人系統進行交互的能力。
  • 首爾科學家3D列印多功能軟體傳感器可實現人機互動
    首爾國立大學(SNU)的研究人員開發了新穎的3D列印傳感器,使人類能夠與變形的軟機器人系統進行遠程交互。  事實證明,該多功能設備能夠隨意拉伸和彎曲成複雜的形狀,它還具有光學,微流體和壓阻傳感功能。
  • ...日本政府推動「AI婚介」;3D列印多功能軟體傳感器可實現人機...
    首爾科學家3D列印多功能軟體傳感器可實現人機互動    首爾國立大學(SNU)的研究人員開發了新穎的3D列印傳感器,使人類能夠與變形的軟機器人系統進行遠程交互。事實證明,該多功能設備能夠隨意拉伸和彎曲成複雜的形狀,它還具有光學,微流體和壓阻傳感功能。
  • 34歲海歸博士攻克人機互動反饋難題,發明「皮膚VR」!實現跨距離...
    通過皮膚 VR 可用於收集人體的健康生理信號的變化,通過採樣處理可以及時分析出佩戴者的健康狀況以及潛在疾病發作危險,進而通過如聲音、壓力等物理刺激通過皮膚電子驅動器把有用的信息施加給人體,實現人機互動在虛擬和現實場景中的完美融合。  三.遠程手術。皮膚 VR 的反饋機制也為醫生實現遠程實時手術提供了技術支持。
  • 34歲海歸博士攻克人機互動反饋難題,發明「皮膚VR」
    通過皮膚 VR 可用於收集人體的健康生理信號的變化,通過採樣處理可以及時分析出佩戴者的健康狀況以及潛在疾病發作危險,進而通過如聲音、壓力等物理刺激通過皮膚電子驅動器把有用的信息施加給人體,實現人機互動在虛擬和現實場景中的完美融合。  三.遠程手術。皮膚 VR 的反饋機制也為醫生實現遠程實時手術提供了技術支持。醫生在手術的過程中可以根據及時反饋來調整力度。
  • 研究團隊開發出無需加熱可直接列印在皮膚上的金屬可穿戴傳感器
    包括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工程師在內的一個國際研究團隊開發出了一種工藝,可以直接在皮膚上列印金屬可穿戴傳感器,而過程中不需要加熱。新工藝幫助可穿戴傳感器從簡單的電極發展為能夠為用戶提供生物識別測量和提供足夠舒適度的可彎曲設備。
  • 馬丁路德大學開發新型3D列印工藝:將擠出和噴墨兩種工藝結合起來
    打開APP 馬丁路德大學開發新型3D列印工藝:將擠出和噴墨兩種工藝結合起來 南極熊3d列印 發表於 2020-12-21 11:29:27
  • 可穿戴的舌頭滑鼠,催生「黏膩」人機互動的新想像?
    這一點正是未來人機互動、「人機人」交互應該有的模樣:顯然,清晰逼真的視覺、如假包換的聽覺模擬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對於人機互動的需求,能模擬出觸覺等體感信息,才能真正讓人們獲得相隔千裡又身臨其境的感覺。這還不夠。佛家講「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有情通道,顯然我們的感覺器官還有可挖掘的地方。
  • 美國科學家成功研發新型光學傳感器 可模仿人眼感知
    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在新型光學傳感器研發上取得重大進展。他們開發出一種新型光學傳感器,可更逼真地模仿人眼感知物體變化的能力。這一成果有望帶來圖像識別、機器人技術和人工智慧等領域的重大突破。
  • 可穿戴的「舌頭滑鼠」,催生「黏膩」人機互動的新想像?
    這一點正是未來人機互動、「人機人」交互應該有的模樣:顯然,清晰逼真的視覺、如假包換的聽覺模擬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對於人機互動的需求,能模擬出觸覺等體感信息,才能真正讓人們獲得相隔千裡又身臨其境的感覺。這還不夠。佛家講「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有情通道,顯然我們的感覺器官還有可挖掘的地方。除了視覺、聽覺、鼻子的嗅覺和身體皮膚的觸覺之外,我們還有舌頭的味覺以及觸覺。
  • 柔宇發布RoWrite 2(柔記2)、智能音箱 人機互動技術更進一步
    人機互動技術更進一步,柔性技術未來可期  兩款新產品的落地,意味著人機互動技術的更進一步。自計算機誕生以來,人們便在不斷思考如何與計算機更好的交互,以至於計算機的發展歷史一度被認為是交互模式的變革史。
  • 「觸摸」未來:人機互動HMI為我們搭建通向新時代的橋梁
    而作為機器與人類之間「溝通」的橋梁,人機互動HMI在當下所扮演的角色正變得日益複雜起來。隨著智能化技術逐漸滲透到各行各業,大到社會層面的工業生產、醫療衛生,小到個人層面的工作生活、交通出行,處處我們都不難發現人機互動的影子。
  • 極星發布人機互動(HMI)的未來理念
    攜手谷歌,極星將繼續提升未來人機互動的體驗更創新、更智能的個人專屬化設定,以及人機互動和安全功能的整合,為用戶提供無縫互聯的車內數字體驗,更便捷,更安全,更順暢極星即將發布全新設計理念,展示未來智能互聯科技和創新環保內飾
  • 安全為先價值為重 汽車人機互動醞釀超級進化
    在自動駕駛時代,無論車內空間還是汽車與周圍環境的人機互動(HMI),都將迎來顛覆性改變。屆時,汽車底盤很可能實現通用化,製造將主要依靠機器人,而交互體驗仍離不開人的設計。■ 人機互動要以安全可靠為先《中國汽車報》:如何看待無人駕駛時代汽車HMI 未來的發展?姜立軍:近年來,隨著信息、通訊、電子行業的大發展,HMI 領域誕生了諸多新技術,但能夠實現車規級的並不多,關鍵在於產品能否滿足安全性和可靠性。
  • 華安鑫創:人機互動圖形設計業務獲得較快發展
    華安鑫創控股(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安鑫創」或「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深耕於汽車中控和液晶儀表等座艙電子領域,始終從事座艙電子軟、硬體產品的研發和定製,是國內早期從事全液晶儀表系統開發的企業。  華安鑫創憑藉自身的技術儲備、行業經驗以及對上遊器件產品工藝性能的了解,提供先進、成熟的綜合研發定製服務。
  • 開發基於類腦計算的智能視覺傳感器SoC,「SynSense」入局智能家居...
    市場上常見的多是通用晶片,且主要用在科研領域,尚未出現能夠量產的產品;此外,由於大量研發集中在傳感器領域,而基於類腦的處理器開發進度較慢,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技術的落地。最近業內出現了一家切入到專用領域,研發基於類腦計算的智能視覺傳感器SoC,並且即將在2020年6月將開發模組交付客戶使用的公司——SynSense。
  • 你的下一件衣服, 也許不只是一件「衣服」: MIT開發出可被縫入衣物中的新型輕量級傳感器
    就在上周,MIT的研究人員宣布其開發出一種新型輕量級傳感器,它可以被縫入任何衣物,監測體溫和心率等生命體徵。傳感器支持機洗,而且完全不影響穿衣的觀感,摘除後還能被二次利用。這個傳感器能幹什麼呢?它能夠檢測出你的身體異常,比如呼吸不暢、血壓升高,並立即將數據傳送到手機裡。這些數據不僅在醫療方面大有效用,還能用於個性化的衣服定製。
  • Unity3d+Vuforia實現AR場景開發
    說的通俗一點,它是一種全新的人機互動技術,利用攝像頭,傳感器,實時計算和匹配技術,將真實的環境和虛擬的物體實時地疊加到同一個畫面或空間而同時存在。用戶可以通過虛擬實境系統感受到在客觀物理世界中所經歷的「身臨其境」的逼真性,還能突破空間、時間以及其它客觀限制,感受到在真實世界中無法親身經歷的體驗。
  • 阿迪達斯生產3D列印口罩怎麼回事 3D列印口罩可以預防病毒嗎
    近日多個品牌公司相繼生產3D列印口罩,此番阿迪達斯為了共同抗疫也在生產3D列印口罩。3D列印口罩可以預防疫情嗎?下面就讓小編帶領大家一起來看看吧!阿迪達斯生產3D列印口罩怎麼回事隨著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內的大爆發,美國各州的醫療資源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短缺。
  • 模具製造工業革命大勢,3d列印的歷史與原理
    增材製造其實就是我們俗稱的3d列印技術,是利用數位化控制機械設備,最終產生3d列印材料,通過耗材作用後,生成3d列印所需要的樣貌產品。可以說是以其簡單粗暴的列印方式,迅速地在模具製造業掀起一場大浪,甚至創造出了模具界的第一個奇蹟——首創100%原型3d印表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