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為先價值為重 汽車人機互動醞釀超級進化

2020-12-22 環球網

在自動駕駛時代,無論車內空間還是汽車與周圍環境的人機互動(HMI),都將迎來顛覆性改變。屆時,汽車底盤很可能實現通用化,製造將主要依靠機器人,而交互體驗仍離不開人的設計。

在此前舉行的「芯創杯」高校未來汽車人機互動設計大賽(以下簡稱「『芯創杯』」大賽)全國總決賽上,參賽選手就通過一個個腦洞大開的作品,描繪出令人心馳神往的自動駕駛時代HMI 圖景。

比如,汽車座椅形態是相對固定的,北京理工大學伍睡團隊的作品則將座椅變成了一張床。「這個項目從創意到變成現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路,需要進一步考慮在什麼情況下需要這種設計?如何進行操控?與駕乘者形成什麼樣的互動,才能讓人覺得舒服?這就是用戶體驗的價值。」大賽評委、廣汽研究院交互與體驗設計科及ADiGO 智能物聯繫統體驗設計負責人朱太平對《中國汽車報》記者說。據悉,「芯創杯」大賽由汽車電子產業聯盟、賽迪傳媒聯合主辦,中國計算機報社和賽普拉斯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共同承辦,旨在促進汽車人機互動交叉學科的發展,培養和挖掘更多創新型人才,為智能時代汽車產業的協同創新作出貢獻。

在「芯創杯」大賽總決賽後,朱太平與同為評委的華南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廣東省人機互動設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姜立軍、賽普拉斯半導體公司汽車電子事業部總監文君培接受了記者的專訪,講述他們眼中自動駕駛時代HMI 的未來應用。

■ 人機互動要以安全可靠為先

《中國汽車報》:如何看待無人駕駛時代汽車HMI 未來的發展?

姜立軍:近年來,隨著信息、通訊、電子行業的大發展,HMI 領域誕生了諸多新技術,但能夠實現車規級的並不多,關鍵在於產品能否滿足安全性和可靠性。

比如,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汽車儀錶盤只能顯示車速和行駛裡程,有人認為太單調了,應該補充更豐富的內容。為了實現這一訴求,液晶儀錶盤應運而生,但問題也來了。液晶儀錶盤在-40℃的低溫環境下,顯示有時滯後一兩秒鐘,這給車輛行駛帶來安全隱患。因此,車規級必須面向普適的工況,滿足最嚴苛的環境要求。當然,對於一些與安全性關係不是特別大的部件,比如後座椅屏幕則可以採用消費級的技術。

目前比較遺憾的是,汽車HMI 領域雖湧現一些車規級技術,但還缺乏成熟的標準,有的主要是軟體、視覺層面的一些指南和推薦。

朱太平:以觸屏為例,其在車內使用環境與手機、電視的場景存在很大差異。在汽車工況下,消費級產品出現故障,進而給行車安全造成的傷害往往是非同尋常的。因此,HMI 的產品必須按車規級去做,不過未來可能走向混合的狀態。也就是說,隨著自動駕駛技術漸趨成熟,車內安全得到一定保障,涉及功能性安全的部件必須是車規級的;而為滿足個性化,特別是非駕駛層面的信息娛樂需求產品,可能會做成可插拔的模塊,有可能會是消費級的。

文君培:早期的汽車HMI 主要集中於信息娛樂系統,對於元器件的車規級要求並不嚴格,但隨著智能座艙的興起,越來越多車身模塊的控制會集成到信息娛樂系統上,比如雙閃燈、轉向燈等警示燈控制。這些應用對觸控螢幕和按鍵提出很高的可靠性要求,所以相應的元器件就需要採用車規級產品。目前,賽普拉斯應用於車載信息娛樂系統的觸摸驅動晶片,就已推出滿足ISO26262ASIL-B功能性安全要求的方案,這也是市場未來的發展趨勢。

對車企來說,安全性一定排在HMI發展的首位;其次是在採用新技術、新功能的同時,為消費者提供清晰的布局、操作和認知;再次則是要創造情感價值、使用價值或商品價值;然後要對新的技術和應用趨勢做出及時反饋。

■ 新技術應用要從用戶體驗出發

《中國汽車報》:當前,汽車HMI 領域存在哪些問題?

朱太平:我認為,當前汽車HMI 領域存在的主要挑戰是對新技術的合理選擇。車企希望將新技術作為產品賣點,但實際上很多技術有譁眾取寵之嫌。面對層出不窮的新技術,哪些可以用於汽車HMI,必須要做充分的驗證。此外,新技術越來越多,用戶的學習成本也越來越大,所以企業一定要有清晰的選擇策略。

原來,車內的HMI 界面主要是方向盤、物理按鍵、擋杆等。隨著汽車越來越智能,一些部件將被簡化。例如,原來車上有很多按鍵,每個都執行一個功能,現在通過觸摸式的智能開關、一塊觸控螢幕就可以實現多個功能,既節省成本,又提高效率。不過,前提是要我們對新技術的交互性、使用體驗進行深入研究,才能讓新技術產生價值,尤其是用戶體驗的價值。

前段時間,有車企在其價值百萬元的豪華車上配備了車道偏離預警和車道保持功能,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發現,在後方並沒有其他車輛的情況下,車輛行駛時輕微一偏就立馬被強制糾正過來,讓駕駛員感到十分不適。車企可以將這個功能做得更智能、邏輯更優化,比如先判斷安全級別,一般級別可通過聲音提醒,讓駕駛員觀察後方是否有車,再自己調整方向;危險級別,車輛則立即自動糾正。

我認為,現在汽車HMI 領域存在的普遍問題就是車企用力過猛,一定程度上忽視了交互體驗的重要性。新技術、新功能不斷湧現,我們一定要配合以清晰、簡單、有效的操作策略。

■ 個性化成為人機互動的發展趨勢

《中國汽車報》:當前,汽車交互技術層出不窮,你更看好哪些?

姜立軍:真正的HMI 是能感知人、理解人,去做判斷、預測、與人產生互動。自然HMI 是HMI 的最高目標,現在的問題是對大家對此的理解和研究還不夠。第一,從自然HMI 的角度看,語音是汽車HMI 的首選,但機械交互更可靠,例如雙閃燈、轉向燈。第二,從駕駛安全的角度看,按鍵要有即時的觸摸反饋,如震動、溫感等。一般實體按鈕可以及時反饋,但觸摸按鍵必須靠視覺判斷是否響應了操作。第三,要對情緒有感知,做到這一點很難,目前機器對人的理解還沒發展到這個程度,現在做情緒的感知主要還是基於行為主義,即認為所有的行為一定是人們某種心理的反映,但其實並非完全如此。例如,機器通過影像可以識別出30 多種表情,但它們是否全部真實反映了人的心理活動?如果通過表情、聲音、行為等多渠道方式進行反饋,可能更接近真實的狀態。

朱太平:我首先看好語音,因為交互講究打破沉寂,語音使用起來最方便。不過,語音技術現在還存在發展瓶頸,交互不夠智能。未來,機器可以與人自然對話,操作也會變得極其簡單;其次是屏上交互,包括觸控螢幕、智能表面、智能硬體等;再次則是監測傳感器或傳感器,通過它們的作用所產生的人機互動將更優。

展望未來,有一類人機互動手段會慢慢被淘汰,那就是人要用力氣去做的事情,比如手動調節座椅、拉手剎等。

現在車門自動打開技術的成本就大幅降低了。總之,機械類的人機互動將越來越少。

文君培:我具體來說說觸控螢幕應用的演變,從單點觸摸到多點觸摸,再增加震動及聲音反饋,屏上交互的準確率不斷提高,駕駛員可以盲操而不必分心駕駛。這些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出發點都是為了行車安全。總之,汽車HMI 的開發都要依照先保障安全、再追求體驗、進而優化體驗的順序,並從中觸發和催生更多新的應用。

個性化一定是汽車HMI 的重要發展趨勢之一。我個人比較看好的技術和應用大致有三個:一是聯接技術,比如在共享汽車應用場景中的個性化,座椅位置、溫度、音樂、消費行為等偏好的設定,這些數據可以直接從手機等智能終端,通過無線連接方式同步到車內中控系統,人一旦進入車內,與HMI 信息相關的電子模塊的個性化參數就被設定好,隨時開啟個性化的駕乘體驗;二是生物識別技術,比如人臉識別打開車門、指紋啟動車輛;三是數據記錄,當無人駕駛汽車發生事故,到底是負責自動駕駛的電子模塊算法不夠安全,還是人為幹預了汽車的自動控制?這就需要通過「黑盒子」,根據車身周圍環境和車內情況具體分析駕駛過程。

相關焦點

  • 極星發布人機互動(HMI)的未來理念
    攜手谷歌,極星將繼續提升未來人機互動的體驗更創新、更智能的個人專屬化設定,以及人機互動和安全功能的整合,為用戶提供無縫互聯的車內數字體驗,更便捷,更安全,更順暢極星即將發布全新設計理念,展示未來智能互聯科技和創新環保內飾
  • 華安鑫創:人機互動圖形設計業務獲得較快發展
    華安鑫創控股(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安鑫創」或「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深耕於汽車中控和液晶儀表等座艙電子領域,始終從事座艙電子軟、硬體產品的研發和定製,是國內早期從事全液晶儀表系統開發的企業。  華安鑫創憑藉自身的技術儲備、行業經驗以及對上遊器件產品工藝性能的了解,提供先進、成熟的綜合研發定製服務。
  • 向文杰:人機互動的終極形態是腦機交互
    大會以「洞覺 未見」為主題,匯聚了全球最強大腦,期盼以遠見超越未見,去尋找打開未來的鑰匙。大會上,Rokid副總裁、產品技術中心總經理向文杰做了《下一代的人機互動》主題演講。從第一臺PC出現,比爾蓋茨讓每個人辦公桌上有了一臺PC。接下來Smart Phone,賈伯斯推動了手機普及,接下來是什麼呢?
  • 「觸摸」未來:人機互動HMI為我們搭建通向新時代的橋梁
    而作為機器與人類之間「溝通」的橋梁,人機互動HMI在當下所扮演的角色正變得日益複雜起來。隨著智能化技術逐漸滲透到各行各業,大到社會層面的工業生產、醫療衛生,小到個人層面的工作生活、交通出行,處處我們都不難發現人機互動的影子。
  • Rokid副總裁向文杰:人機互動的終極形態是腦機交互
    大會以「洞覺 未見」為主題,匯聚了全球最強大腦,期盼以遠見超越未見,去尋找打開未來的鑰匙。大會上,Rokid副總裁、產品技術中心總經理向文杰做了《下一代的人機互動》主題演講。從第一臺PC出現,比爾蓋茨讓每個人辦公桌上有了一臺PC。接下來Smart Phone,賈伯斯推動了手機普及,接下來是什麼呢?
  • 汽車人機界面(HMI)的發展趨勢-第1部分
    我們在人機界面(HMI)上的體驗將會有很大不同——人機界面確保所有駕車上路的人都能理解和操作每一代新汽車所採用的不斷進步的技術。汽車人機界面在不斷發展,因此我們已經開始記錄汽車製造商和供應商正在探索的重要趨勢,這些趨勢指向2.0版乘客體驗。當有重大進展時,我們將更新這篇文章。
  • 科技早聞:天貓精靈發布AliGenie5.0人機互動系統,微信上線粵語語音...
    一、天貓精靈發布AliGenie5.0人機互動系統9月17日,天貓精靈在雲棲大會發布了首個全場景人機互動系統AliGenie5.0。據了解,AliGenie5.0首次將唇動、手勢、語音語義等多種形態的信息輸入融合在一起,可通過多模態感知的方式理解人類的交流意圖,並直接給出反饋。
  • 聽聲辨位、手勢交互等,長安UNI-K這些智能交互亮點很牛!
    寵粉,長安汽車是認真的。前幾日,長安汽車應粉絲的要求,首次向大家展示了UNI-K的動態表現,讓大家感受到了其寬適、靜謐的大空間。而今日(1月15日),長安汽車未來美好之旅再度開啟,而這一次的主題是智能人機互動。無障礙人機溝通,無疑讓更多消費者對UNI-K更具好感。
  • 汽車座椅如何跨越「S型曲線」?揭秘「人機互動」新玩法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款座椅還配置一個繭形包圍的安全氣囊,在發生事故時可為乘客提供環繞保護,同時座椅導軌也能有效地釋放衝擊能量,滿足安全標準。這是嚴格意義上的零重力座椅,而它的整體解決方案提供者正是博澤。這也就意味著座椅可以不用人來調節,而是基於人機互動。為什麼需要人機互動?首先,在自動駕駛模式下,車廂布局會發生變化,零重力座椅傾角越大,空間的需求也越大,當前排座椅調整時,後排座椅也能自動調整。
  • 可穿戴的舌頭滑鼠,催生「黏膩」人機互動的新想像?
    這一點正是未來人機互動、「人機人」交互應該有的模樣:顯然,清晰逼真的視覺、如假包換的聽覺模擬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對於人機互動的需求,能模擬出觸覺等體感信息,才能真正讓人們獲得相隔千裡又身臨其境的感覺。這還不夠。佛家講「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有情通道,顯然我們的感覺器官還有可挖掘的地方。
  • 京東副總裁何曉冬:GPT-3後,人機對話與交互何去何從?| CCF-GAIR 2020
    8月7日下午,在「人工智慧前沿專場」上,京東集團副總裁、人工智慧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及智能人機互動業務負責人何曉冬博士進行了題為「多模態人機對話與交互: 理解、創作、決策」的演講。何博士著重強調了下一步可在知識驅動的複雜任務導向人機對話和超出文本的多模態數據和信息融合兩個方向發力,推動多模態人機對話與交互,並將人機對話系統落實到產業應用上,包括智能客服、智能交互營銷、智能消費媒體等。
  • 可穿戴的「舌頭滑鼠」,催生「黏膩」人機互動的新想像?
    這一點正是未來人機互動、「人機人」交互應該有的模樣:顯然,清晰逼真的視覺、如假包換的聽覺模擬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對於人機互動的需求,能模擬出觸覺等體感信息,才能真正讓人們獲得相隔千裡又身臨其境的感覺。這還不夠。佛家講「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有情通道,顯然我們的感覺器官還有可挖掘的地方。除了視覺、聽覺、鼻子的嗅覺和身體皮膚的觸覺之外,我們還有舌頭的味覺以及觸覺。
  • 均勝電子:全球第二大汽車安全系統供應商是如何煉成的?
    公司聚焦人機互動產品(HMI),主要涉及空調控制系統、駕駛員控制系統、傳感器、電控單元、工業自動化五大類,各產品的銷售在其所在的細分行業均處於領先地位。從單一的中控臺、娛樂控制器到帶有觸摸功能的人機互動產品,再到融合智能車聯技術的新一代概念產品,普瑞不斷根據市場的需求變化,推出緊跟時代的產品。
  • 什麼叫「鮮活」的人機互動?OriginOS給出的答案很標準
    眾所周知,智慧型手機與功能手機最大的區別,並不是外觀設計和核心硬體的搭載,而是最基礎的作業系統,它不僅決定了產品的性能和功能發揮,也影響著消費者的交互體驗。對於國產巨頭vivo來說,FuntouchOS近幾年來雖然也保持著不錯的升級,但在UI設計、交互體驗等方面,卻顯得有點保守,與vivo強勢創新的品牌形象有點「不匹配」。鑑於這種情況,vivo於11月18日,正式推出了全新的作業系統OriginOS,為消費者開啟了人機互動體驗的「新窗口」。
  • 大陸推出裸眼3D量產顯示器 大幅提升人機互動水平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大陸將推出其裸眼3D(又稱自由立體顯示)量產顯示器,現代Genesis GV80高端車型將搭載。該技術可在顯示器上顯示3D量表、指針和物體。例如在駕駛員視線內顯示停車標誌警告,駕駛員無需要佩戴特殊的眼鏡就可以看到3D警告信號。
  • 人機互動:為何我們在同一個地方搞砸了兩次?
    交互的黎明沒有機器,就沒有人機互動可言。駕駛汽車、飛機需要交互,從一個自動售貨機或者ATM裡買飲料、取錢也需要交互,這些暫且不談。上述一切和計算機的人機互動都離不開手的精細操作,為什麼呢?簡單的事實是因為除了手我們沒得選。皮質小人是將人身體各部分比例按照神經區域佔比大小所繪製的人體模型,看起來有些誇張和滑稽的模型透露出一個簡單的事實:手和手指背後對應的腦部感官和運動神經區域面積巨大。
  • 柔宇發布RoWrite 2(柔記2)、智能音箱 人機互動技術更進一步
    人機互動技術更進一步,柔性技術未來可期  兩款新產品的落地,意味著人機互動技術的更進一步。自計算機誕生以來,人們便在不斷思考如何與計算機更好的交互,以至於計算機的發展歷史一度被認為是交互模式的變革史。
  • 汽車HMI創新界面之智能手錶,這些汽車都在用
    ,汽車人機互動也從最早單一的輸入輸出模式發展到目前數位化多模態的智能人機互動。得益於與汽車製造商小鵬汽車的合作,Huami將為其Amazfit智能手錶配備解鎖汽車製造商車輛的可能性,從而將可穿戴設備轉變為一種可穿戴設備,虛擬密鑰。
  • 全景導航/手勢交互/語音合成,深度揭密UNI-K高階智能科技
    在此前的溝通會上長安汽車副總裁葉沛就給予了其高度的評價。1月15日,UNI-K未來美好之旅駛入長安汽車智能研發實驗室,深度揭秘UNI-K高階智能科技的誕生歷程,探索全感官一體化智慧座艙的奧秘。全景導航、手勢交互、聽聲辨位,帶來極致安全高效的交互體驗如今,交通環境變得更複雜,駕駛員的負擔也不斷增加。
  • HMI如何改變我們與車輛的交互方式
    整合更多控制功能的舉措也使得汽車製造商可以從儀錶盤上移除傳統的機械按鈕和開關,進一步提升了汽車內飾設計的時尚美觀。在這裡,我們將看看各種汽車HMI用戶界面,以及它們對司機的用戶體驗意味著什麼:汽車人機界面設計的關鍵因素汽車HMI的設計有幾個基本要求,其中安全性是最重要的。對於HMI來說,安全包括防止駕駛員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