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I如何改變我們與車輛的交互方式

2021-02-23 HMI設計

HMI最初被應用於汽車收音機和卡帶/ CD娛樂設備的替代品,之後在其中增加了導航功能,使之成為了一個信息娛樂系統,這在新車中已經有多應用了。但其在設計上卻各有不同,有的是橫向顯示屏、有的是豎屏設計,也有一些則是無縫集成到了車輛的儀錶板中。

通常情況下,它們都採用了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使用的光滑玻璃觸控螢幕,使人機界面感覺熟悉且易於使用。如今,信息娛樂系統已經通過Android Auto和Apple CarPlay等應用程式進一步集成了智慧型手機功能。

隨著技術不斷應用於我們的車輛,從高級駕駛員輔助系統(ADAS)到改變內部裝飾照明的顏色,信息娛樂HMI已成為車輛駕駛艙和控制裝置的核心部分。整合更多控制功能的舉措也使得汽車製造商可以從儀錶盤上移除傳統的機械按鈕和開關,進一步提升了汽車內飾設計的時尚美觀。在這裡,我們將看看各種汽車HMI用戶界面,以及它們對司機的用戶體驗意味著什麼:

汽車人機界面設計的關鍵因素

汽車HMI的設計有幾個基本要求,其中安全性是最重要的。對於HMI來說,安全包括防止駕駛員分心。通過HMI隨時可以訪問多種功能和特性,可能會導致駕駛員暫時將視線從道路上移開,以選擇其他音樂曲目或閱讀簡訊。HMI用戶界面(UI)的設計應該是直觀且易於操作的,以便駕駛員僅在最短的時間內分心。

汽車HMI的特定標準的開發仍處於起步階段,但是,國際標準ISO 15005:2017規定1.5秒的掃視時間足夠司機從車輛的運輸信息和控制系統中收集信息。一些HMI在車輛移動時監視駕駛員的互動。如果花太多時間選擇不同的功能或訪問特定的功能,(例如新聞標題),則HMI會向駕駛員發出警告。在這種情況下,觸控螢幕可能是輸入法,儘管使用語音助手對於某些功能來說是更安全的選擇。

HMI採用的另一個推動力是需要為一系列複雜功能提供更直接的界面。該要求對半自動和全自動駕駛的車輛有效,在這種情況下,所需的控制與駕駛員的控制有很大不同。同樣,化石燃料動力汽車的儀表和錶盤與電動或混動車所需的儀表和錶盤不同。LCD觸控螢幕提供了極為靈活的HMI,可在其上創建直觀且易於操作的UI。經過仔細的計劃和設計,整個用戶體驗(UX)產生了一個可視化體系結構,從而簡化了導航。

對於汽車製造商而言,HMI提供了一種區別其車輛平臺與其他製造商的平臺的方法。UX在其中起著很大的作用,其中針對所有製造商的不同車輛型號開發了標準UI。開發自定義圖標、符號和字體對於嵌入式開發人員來說是一件苦差事。不過,對這個細節的關注很容易讓消費者進行比較和對比,而且越來越成為選擇車輛過程中的一部分。

對於車主來說,一個靈活的HMI允許對車輛的各種功能進行個性化處理,從而創造出適合其心情的和長途旅行的體驗,並使製造商的品牌體驗帶入生活。舒適性和內部照明控制是其設計的個性化功能。

HMI技術

HMI設計人員具有大量經過試驗和測試的技術,可可以在這些技術上構建和控制UI。投射電容式觸摸(PCAP)感應控制項已成為常態。

通過語音控制,補充這些輸入方法的是觸覺、手勢(觸摸和空中)、接近和力檢測、眼動追蹤以及機器學習。

語音識別

基於機器學習的語音識別應用預計在未來幾年將顯著增長,研究公司Tractica估計,基於人工智慧的語音智能助手將在HMI中扮演重要角色,到2025年,全球市場價值將達到46億美元。在短短幾年內,80%的汽車人機互動系統將集成語音識別系統,但不包括智慧型手機助手應用程式,例如Google Voice和Apple的Siri。語音命令最常用於控制媒體播放器,在導航功能中設置想要的目的地,以及操作附帶的智慧型手機來打電話。隨著機器學習算法的發展,語音識別將足以控制ADAS的功能和舒適控制。

高性能汽車級別的應用處理器和推理引擎的可用性,將允許使用更複雜的自然語言算法,這些算法更容易適應區域性口音和更廣泛的聲音範圍。除了神經網絡外,數字語音處理技術還將幫助消除其他車輛乘員的背景噪聲、輪胎和風噪聲,並拒絕來自廣播節目和其他媒體源的虛假命令。語音用戶界面還需要可配置的語音輸出,以確認語音命令、詢問相關問題和其他雙向對話。從安全的角度來看,使用語音控制非常有意義,它可以讓司機的眼睛一直盯著路面,而不是被觸控螢幕上的選項分散了注意力。

觸摸控制

投射電容式觸摸技術非常先進,具有管理大型顯示表面的能力。例如,特斯拉使用了一個15英寸的縱向觸控螢幕。屏幕需要適應從明亮到黑暗的各種環境光條件。高對比度、高亮度的顯示面板對於部署成功的UI至關重要。不建議在車輛中使用小型觸控螢幕,因為它們會分散駕駛員的注意力,影響安全駕駛。也就是說,同時顯示太多信息的大屏幕同樣會分散司機的注意力。

UI / UX設計是至關重要的,它需要一個經驗豐富的團隊來了解駕駛員如何以最小的注意力與UI進行交互,安全性和可用性至關重要。PCAP功能通常集成到微控制器或應用處理器中,多點觸摸電容式觸摸控制器已成為常態,因此可以適應手指手勢(例如捏和拉伸)。觸摸按鈕、滑塊和滾輪UI功能被實現為觸摸表面,並且在操作過程中可聽到的音調給用戶反饋。

觸控螢幕的增強功能包括使用振動觸覺傳感器來提供用戶反饋、接近檢測和力檢測,接近檢測可以激活觸控螢幕。

當手指靠近屏幕時的選項,力檢測是一個相對較新的發展,它創造了一種3D用戶體驗,該體驗比其他應用更適合某些應用 —— 例如,允許使用一個更積極的虛擬按鈕圖標,而不是僅僅把手指放在觸控螢幕上。多點觸控力檢測也有利於駕駛員戴手套時的操作。

用於汽車應用的觸覺傳感器的開發仍在繼續,一些高端汽車製造商正在將觸覺技術集成到其HMI中。一個例子是一種空中觸覺技術,其中手跟蹤技術和一系列超聲揚聲器用於形成和跟蹤人手可以感覺到的超聲模式。通過這種方式,各種三維超聲形狀可以在空氣中形成,比如一個圓形的控制旋鈕,指尖可以感覺到並似乎能握住它。通常,這些形狀是在控制界面上方幾英寸處形成的,創造了一種虛擬觸摸體驗。手動跟蹤算法然後檢測旋鈕的旋轉或推動方式來完成UI。

汽車HMI的技術設計注意事項

對於汽車應用程式,HMI操作環境的幾個方面需要特別注意。這些環境條件包括極端的溫度、溼度和物理因素,如汙垢、灰塵和振動。當一層冷凝膜在玻璃上形成時,觸控螢幕容易產生不穩定的行為。同樣,用潮溼的手指進行操作會導致UI凍結,直到除去所有殘留的水分。在另一個極端的溼度下,當駕駛員觸控螢幕幕時,乾燥的空氣會增加產生靜電的機會。任何汽車HMI應用都需要在廣泛的溫度和溼度條件下進行全面測試,以確保安全、可靠的運行。HMI觸控螢幕應易於清潔,方便清除粘性糖果、汽水溢出、雙手溼潤等所有痕跡。顯示屏的亮度需要快速、自動地補償行車穿越隧道和進入強光下的行駛。

道路和車廂噪音是基於AI的語音識別界面的其他考慮因素。車內噪音包括車內其他人的對話和信息娛樂系統的聲音。收聽語音命令的麥克風的位置必須是最佳的,並與車身物理隔離。這樣,道路噪音,如低頻隆隆聲和嗡嗡作響的輪胎噪音,就被控制在最低限度。暖氣和空調通風口發出的噪音會影響語音命令的性能。如果車輛的任何一扇窗戶是開著的,就會產生高頻的背景噪音。數位訊號處理技術和濾波器有助於將所需的人類語音信號分離出來,供語音識別神經網絡算法進行後續處理。

隨著車輛中無線通信的日益普及,其他技術考慮應包括確保HMI符合各種安全標準和其他法規,例如EMI和EMC。包括蜂窩、Wi-Fi和Bluetooth®,有害幹擾很高。同樣,在電動和混合動力車輛中,來自電動機驅動鏈的高dV / dt瞬變可能非常重要。

汽車ADAS功能的某些方面將歸入汽車功能安全標準ISO 26262的範圍。該標準旨在強調控制車輛運行並檢查以下三個標準的任何基於軟體的系統中的風險:潛在的傷害、發生的概率,以及系統如何避免傷害。風險評估分為四個汽車安全完整性等級(ASIL),其中ASIL A的風險最低,ASIL D的風險最高。

汽車人機界面已經改變了我們與車輛交互的方式。由於汽車配備了更先進的信息娛樂、通信和ADAS控制功能,因此HMI已成為駕駛員和乘客的主要控制面板。預計語音識別的使用將在未來幾年迅速增加,提高司機的安全性,並通過使用新一代強大的人工智慧處理器和推理引擎成為可能。

相關焦點

  • 極星發布人機互動(HMI)的未來理念
    攜手谷歌,極星將繼續提升未來人機互動的體驗更創新、更智能的個人專屬化設定,以及人機互動和安全功能的整合,為用戶提供無縫互聯的車內數字體驗,更便捷,更安全,更順暢極星即將發布全新設計理念,展示未來智能互聯科技和創新環保內飾
  • 「觸摸」未來:人機互動HMI為我們搭建通向新時代的橋梁
    而作為機器與人類之間「溝通」的橋梁,人機互動HMI在當下所扮演的角色正變得日益複雜起來。隨著智能化技術逐漸滲透到各行各業,大到社會層面的工業生產、醫療衛生,小到個人層面的工作生活、交通出行,處處我們都不難發現人機互動的影子。
  • 汽車人機界面(HMI)的發展趨勢-第1部分
    我們在人機界面(HMI)上的體驗將會有很大不同——人機界面確保所有駕車上路的人都能理解和操作每一代新汽車所採用的不斷進步的技術。汽車人機界面在不斷發展,因此我們已經開始記錄汽車製造商和供應商正在探索的重要趨勢,這些趨勢指向2.0版乘客體驗。當有重大進展時,我們將更新這篇文章。
  • 汽車HMI創新界面之智能手錶,這些汽車都在用
    點擊圖片加入汽車HMI通訊錄伴隨著汽車新四化時代的到來,自動駕駛和車聯網技術日益興起,智能汽車離我們越來越近
  • 翻譯與大眾文化:翻譯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
    翻譯與大眾文化:翻譯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除了傳導觀點與知識,翻譯也在不同的語言和文化之間承載著趣味與格調,在本土和異域之間傳遞著新的生活方式的可能性。在娛樂和媒體日益多元,翻譯行業的工作日趨商業化的今天,翻譯在大眾文化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在內容日趨碎片化、媒介日趨中心化的時代,翻譯工作的內容與作用是否也將迎來改變?從歷史與社會的角度看,我們又該如何評價翻譯對當代中國人生活的影響?
  • 新型智能座艙的交互方式:全液晶儀表
    卷首語:隨著5G和車聯網技術的發展,科技、智能、人性化,正在重新定義未來汽車人機互動新體驗。智能汽車的互動設計正在結合更多場景,實現更精彩更豐富的交互。眾多領域的科技創新也推動著新型智能座艙交互方式的多元化發展。今日第三彈:全液晶儀表。全液晶儀表又稱虛擬汽車儀表,它是一種網絡化、智能化的儀表,其功能更加強大,顯示內容更加豐富,線束連結更加簡單,更全面,更人性化地滿足了駕駛需求。它以一塊液晶顯示器代替傳統的機械儀表,向駕駛員顯示車輛行駛設備信息,並且去除了傳統的物理指針,全部通過電子顯示屏顯示。
  • 《汽車技術》好文推薦:兩車交互場景中的車輛交通協調性評價方法
    作者:陳君毅、陳磊、蒙昊藍、熊璐單位:同濟大學摘要:為評價自動駕駛汽車交通協調性,以匝道匯入處的兩車交互場景為例首先,以主觀評價為模型輸出,以客觀物理量為模型輸入,構建了BP神經網絡關係模型;其次,設計了30組交互測試用例,開發了駕乘人員在環仿真平臺進行測試並採集樣本數據;然後進行模型訓練和驗證。結果表明,評價模型輸出結果與專家主觀評價得分相近,模型精度為92.8%,證明了其可行性和準確性。同時,該模型支持自動化評價,評價效率進一步提高。
  • TED | 電影如何改變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
    一個有效的講述者會和我們的情感對話,激發我們的同理心和同情心,並迫使我們以不同的方式看待事物。在我的國家,電影的潛在作用會超越電影院。它可以改變生活。我一直想提出的問題——我總是想給社會立一面鏡子——它們被我憤怒的晴雨表驅動。And my barometer of anger led me, in 2014, to honor killings.
  • 安全為先價值為重 汽車人機互動醞釀超級進化
    在自動駕駛時代,無論車內空間還是汽車與周圍環境的人機互動(HMI),都將迎來顛覆性改變。屆時,汽車底盤很可能實現通用化,製造將主要依靠機器人,而交互體驗仍離不開人的設計。如何進行操控?與駕乘者形成什麼樣的互動,才能讓人覺得舒服?這就是用戶體驗的價值。」大賽評委、廣汽研究院交互與體驗設計科及ADiGO 智能物聯繫統體驗設計負責人朱太平對《中國汽車報》記者說。據悉,「芯創杯」大賽由汽車電子產業聯盟、賽迪傳媒聯合主辦,中國計算機報社和賽普拉斯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共同承辦,旨在促進汽車人機互動交叉學科的發展,培養和挖掘更多創新型人才,為智能時代汽車產業的協同創新作出貢獻。
  • 你還在嫌棄日系HMI做的差?看看三十年前日系動漫吧
    在儀錶盤的設計上,我們可以看到採用了仿機械設計的全液晶顯示儀表。沒有複雜的模式切換,也沒有絢麗的轉場動畫,賽車與超跑的儀錶盤就是這樣,一切為了速度與名次而生。儀錶盤上我們可以看到有車速,轉速,功率,各種溫度,液位表,檔位,實時功率,全速,車輛狀態等,設計的非常成熟。
  • TED:電影如何改變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
    電影可以改變人們看待問題的方式。電影在積極改變和塑造社會方面可以發揮非常積極的作用。But how would we get to these places?但我們怎麼去這些地方?How would we get to these small towns and villages?我們如何到達這些小城鎮和村莊?
  • 人機互動:為何我們在同一個地方搞砸了兩次?
    和計算機的交互方式,從打孔的一張張硬紙板,到鍵盤、顯示器組成的終端,再到滑鼠、觸摸筆等指點設備、再到觸控螢幕的普遍應用。基礎技術的進步和計算機應用的不斷湧現催促著我們一次又一次重新思考「人如何去操作機器,機器又如何去反饋、配合人」這個問題。
  • 透明屏幕、頭部跟蹤,賽輪思依靠車內交互讓乘客與自動駕駛汽車建立...
    雖然業內許多人士預計自動駕駛汽車的交互將由智慧型手機引領,但我們相信在CES上展示的,前所未有的多模態、多語言交互體驗將在建立用戶信任及信心方面遠超智慧型手機,並加快消費者對於自動駕駛汽車的接受和使用。」在現場,Cerence實際演示了乘客從機場到交通樞紐的模擬乘車全過程中的人車交互:包括巴士在到站前及到站時,乘客登車時,乘車過程中,巴士正在離站以及巴士離站之後。
  • 交互的學習與應用指南
    編輯導語:互動設計就是網際網路產品與用戶之間的一個交流,互動設計是比較了解和靠近用戶體驗的,以用戶為中心對交互過程進行研究和設計;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交互的學習和應用指南,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我們打造了一個全球最大的博物館,展示交互的秘密 ​_易車網
    直到今天,我們還能在博物館的英文museum中,看到那個令無數藝術家痴狂的身影。從現代的,最廣泛為人所認同的定義上來說,博物館是一個對人類和人類環境的見證物進行搜集、保存、研究、傳播和展覽的機構,比如我們常見的歷史博物館。隨著人類實踐的發展,博物館概念及形式都在豐富,比如氣味博物館。水滴汽車也蓋了個博物館,我們把它稱作交互博物館,11月18日,它將正式為大家打開大門。
  • 交互新手必學:語音交互原型製作
    這也意味著我們必須意識到,用戶在寫或打字時的交流方式與他們說話時是不同的。對話往往是變化無常的。雖然它也可以說著說著就拐回到之前的一個信息點上,但對話本身只往前發展而非往後。舉個簡單的例子,當你在手機上用餓了麼、美團等app查看有哪些披薩外賣,與直接叫Alexa(亞馬遜語音助手)或Siri幫你點一份是不一樣的互動行為。
  • 交互新媒體藝術,一場觸發靈魂的互動
    作為數字媒體技術發展壯大的藝術形式,新媒體藝術從聲、光、電、數字媒體的基礎上出發,尋求綜合和藝術的再現形式,從而多維度地展現技術所包含的精神本質,以及作為一種技術性極強的藝術,不同的媒介會促使人類產生感知方式和感知尺度的變化。人類也正在適應這個用混合的媒介所塑造的世界,這是完全不同予以往的非物質時代。究竟交互新媒體是如何與傳統文化進行融合的,並且如何用一種現在的技術來表現傳統藝術的?
  • VR動畫導演米粒:最好的VR交互,是你感覺不到的交互
    所以「你要跟著角色走,會回到我們講故事的方向,如果不跟著角色走,那角色會找到帶回我們想要的方向,觀眾有了自由度後,我們會設計這樣的東西,來幫助觀眾理解故事。」正如他所描述的那樣,如何在VR中講述故事與寫出一個怎樣的故事,創意貫穿始終。
  • ACG解讀 | 世界上所有的離別都會以另一種方式重逢,互動設計的未來解析就在這裡!
    縱然離別的方式有千萬種,但另一種方式的重逢,你可能還不知道...最近,一位日本網友在打開Google Earth的街景模式,準備」雲回家「看看時,瞬間淚目了... 原來,由於地圖不是實時更新的,他在自己熟悉的家門前,看見了自己七年前去世的父親,所有回憶在那一刻湧上心頭。
  • 明日之後:末世全新交互方式上線,在寒冬點燃友誼的火把!
    聯盟為了增進倖存者之間的凝聚力,讓陌生人之間的交流更加便捷,讓朋友之間的互動更加親密,開發了全新的交互方式。今天明明邀請到倖存者咕咕雞為大家盤點明日世界的新交互方式,快來一起看看吧雙人交互:倖存者可以通過準星瞄準其他倖存者呼出交互按鈕,進行加好友、私聊、組隊、指向動作等交互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