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一世,必有所執。
50年代的香港娛樂圈,烈火烹油、鮮花著錦,是個欲望與名利交織的時代。
有的人,經不住誘惑陷入無窮無盡的浮世深淵,汲汲營營、追逐求取,再難乾乾淨淨地走出來。
而有的人,一開始就出淤泥而不染,拎得清、看得遠、懂取捨、善克制,優雅體面地活出了完美人生的範本。
她就是一代傳奇女星,夏夢。
夏夢,人如其名,如夢如幻。
在大文豪金庸筆下,她是清麗無雙的絕代佳人;是作曲家喬羽歌中,她是那隻不知飛向何處,引人遐思的蝴蝶;
她是傳統士大夫心中理想女性的化身,更是承載著三四十年代民國文人家國夢想的夢中情人。
然而,在許鞍華導演看來,夏夢的智慧遠比美貌更出眾。
她終其一生,都在用「低調,少言,欲望少」的高級姿態,與歲月交手,自我成就。
給欲望做減法,心更乾淨
夏夢,原名楊濛,1933年生於上海的一個豪門望族,14歲時移民香港。
自幼受到家庭薰陶,她醉心文學,尤其鍾愛莎士比亞的戲劇,「夏夢」這一藝名便是她根據莎翁名作《仲夏夜之夢》自作主張起的。
夏夢不僅才學出眾,更有顛倒眾生的美貌。
6歲時,因著一張懷抱娃娃的照片奪得「上海兒童攝影比賽」金獎,17歲時,又因亭亭玉立的身姿,翩然出塵的氣場,被相中簽約給長城影業。
導演陳翰祥說:「夏夢是有史以來最漂亮的女演員,氣質不凡,令人沉醉。」
60年代上海灘,熱情影迷們不惜排隊三天三夜,只為得到她的一張電影票。
如花佳人簇擁的文藝圈,無數風流才子獨獨為她如痴如醉,奉之白月光。
可夏夢卻坦言:「我從來沒覺得自己有多漂亮,也不記得有什麼因為長得太美,有太多人追求的困擾。」
美而不自知,大抵說的就是她吧。
傾城之貌,從來不是夏夢恃寵而驕的利器,更不會用它去換取本不該有的名望利益。
自始至終,她對自己的人生都有著極強的掌控力,不受諸多外因擺布。
初入圈子,她冷靜自持地定下三不原則:「不為人剪彩,不應酬飯局,不拍內容不健康的戲。」
即使會錯失資源,她都嚴守原則,不放鬆。
夏夢顯然沒有當大明星的野心,她在家中從不懸掛漂亮劇照,視演戲為職業,鏡頭之下傾盡心力,出了片場,就做回普通人。
安靜時,一杯咖啡一本書,靜靜坐上三小時;動若脫兔時,遊泳,打羽毛球樣樣精通。
簡單的圈子,乾淨的內心,讓夏夢周身縈繞著健康明朗之美,因而獲得「東方奧黛麗·赫本」的美譽。
浮華萬千的娛樂圈,夏夢拋下鮮衣怒馬的奢靡生活,把自己活成了局外人。
作家林清玄說:
清歡是生命的減法,在我們捨棄了世俗的追逐和欲望的捆綁,回到最單純的關係,是生命裡最有滋味的情境。人生的精彩,不是看你擁有多少,而在於看輕了多少。
靜能生慧,動則生昏,克制欲望,方能致遠。
給感情做減法,情不會累
1951年,年僅17歲的夏夢獨挑大梁,做起了《禁婚記》的女主角。
這是她的第一部戲,為了演好已婚少婦,夏夢來到一對新婚夫妻朋友家,從細微處觀察小夫妻的日常交流,其認真程度讓朋友們既敬佩又尷尬,有時不得不下逐客令。
夏夢悟性極高,憑藉渾然天成的演技與燦若桃李的面容,一炮而紅,風靡香港。
同時,她也收穫了戲中人的芳心。
這個人叫岑範,是位頗有才情的導演、編劇、演員。
戲中結緣,戲外延續。
每每收工,岑範會和一眾同事到夏夢家坐上一會兒,聊聊演戲;而夏夢則會在片場角落擺上兩碗排骨麵,等著岑範下戲一起吃。
兩人雖沒有挑明,但舉止言行間卻透著不一樣的情愫。
後來,岑範滿腔熱忱地離開香港回內地發展,他們之間唯有靠信件聊表心思。
可惜造化弄人,信件被攔截,詆毀流言紛至沓來,夏夢和岑範徹底斷了聯繫。
直至4年後,兩人才有機會解開誤會。
彼時,岑範心緒波瀾,甘願用一生不娶來祭奠「曾經滄海難為水」的苦戀。
夏夢卻心如止水,從容翻篇。
既然有緣無份,不如就此放下,人生還需往前看。
三毛曾說過,「不了解金庸與夏夢的這一段情,就不會讀懂他在小說中情緣的描寫。」
夏夢的國色天香,在金庸口中難以言表,若真要比,只能請出西施來為證了。
為了能近接近夏夢,享譽香江的大才子金庸自比唐伯虎賣身為奴,化名林歡,投身長城影業做起了小編劇。
他情真意切地為夏夢量身訂作了電影《絕代佳人》,堪稱「史上最貴的情書」,拳拳愛慕之情盡顯。
而夏夢淡淡回應,「今生今世難償此願,也許來生來世還有機會。」
愛而不得的金庸只好作罷,把旖旎心思藏進小說,將那些美麗的江湖女子身上,通通烙下夏夢的倩影。
人的一生,總會遇到幾個難以忘懷的過客。
被風流才子仰慕固然令人心醉,但夏夢更清楚自己嚮往的感情模樣。
與其被追求者簇擁恭維,卑微討好,不如在對方的陪伴之下,成長得更好。
因此,她選中了貌不驚人,但「直肚直腸,有一說一」的商人林葆誠。
對方疼她入骨,瑣碎日雜,大事小事一手包攬,夏夢只管美美地沉浸在藝術的世界中。
他們彼此忠貞,相互扶持,風風雨雨走過53年。
有人說,在感情裡太過於執拗,很容易使自己受傷,反而那些懂得在感情裡做減法的女人,往往會很好命。
夏夢,無疑是感情世界的最大贏家。
她活得通透,愛得清醒,知道內心渴求什麼,更懂得拒絕什麼。
為感情做減法,從不是失去,正相反,是得到。
學會為人生留白,是最高級的智慧
作家白落梅說:「真正完美的人生當留白。」
1966年,已經貴為「長城三公主」之首的夏夢,宣布息影,回歸家庭。
她的突然離開,引來一片惋惜。
無數人希望這只是一場短暫的告別,甚至有名導以新片力邀夏夢,盼望她重新回歸影壇,她卻拒絕得很徹底。
1979年,在外界再三懇請之下,夏夢賣掉經營十年的製衣廠,創辦了影視公司「青鳥」。
不過,人至中年的她拒絕臺前露面,僅以監製人的身份退居幕後。
三年間,夏夢慧眼如炬地發掘了新銳導演許鞍華以及當了幾年龍套演員的劉德華。
由她監製的影片,屢屢榮獲多項大獎,堪稱業內精品佳作。
從臺前到幕後,夏夢締結的電影傳奇非但未曾停歇,反而愈演愈精彩。
可就在高光時刻,夏夢卻轉讓公司再次選擇放手,和丈夫隱居加拿大。
對於為何屢次在事業最輝煌時激流勇退,夏夢笑說:「人不能要求太多,要學會見好就收。」
雖然說得直白,但足夠透徹。
夏夢的美好,在於她凡事都留有餘地,不窮盡不苛求。
拎得清什麼時候當盡顯璀璨星光,什麼時候又該收斂鋒芒,全身而退。
花開半夏最美,人生有度最宜。
為生命留白,是一個女人最高級的智慧。
夏夢的一生格外順遂,是幸運的,更是成功的。
從影十幾載,她取得了常人難及的成就,享受過鮮花簇擁的榮耀,卻從未有過墜入低谷的不堪。
她執一人手到老,被寵成公主,暮年時分,身邊尚有多年的忠僕和姐妹不離不棄。
在當年那個充斥著紅顏薄命悲劇論調的娛樂圈,夏夢地優雅老去,實數難得。
曾有人評價夏夢,「華美的表面底下,卻有著鋼一般的核心」。
她拒絕名利擾亂心智,不因得失暗生妄念,帶有智者般的冷靜,給心靈找尋安歇之所,等一等慌亂趕路的靈魂。
誠如梭羅有言:「一個人越是有許多事情能夠放得下,他就越是富有。」
夏夢的一生,是被「斷舍離」成就的高級一生。
她如美蝶翩翩而來,又洒然而去,不徐不疾,留下暗香傳奇,裝點著你我的夏日美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