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噴出等離子體雲抵達地球 或影響地球磁場(圖)

2020-12-23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2月11日電 綜合報導,12月7日,太陽表面發生大型噴發,它發射出的等離子云被拋射入太空,10日抵達地球,或對地球磁場產生影響。

資料圖:太陽耀斑爆發。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俄羅斯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太陽x射線天文學實驗室表示,大約在莫斯科時間10日凌晨四點,密集的太陽氣體與地球發生了接觸。

太陽能物質將「包圍」地球大約一天。由於等離子體的影響,對空間飛行器的輻射負荷值將急劇增加,地表磁場還將會發生波動。

報導稱,太陽進入了歷史上一個新的最強的周期。這個周期已在秋天開始。專家估計,在周期高峰期,太陽黑子的數量將達到210至260個。作為對比,太陽上一個周期只有116個黑子。

「毫無疑問,在太陽活動周期開始後,地球將不得不承受高於十倍的影響。這種影響將在2023至2025年達到頂峰,」專家補充說。積極的影響包括太陽塵埃雲會折射出很多漫長而明亮的北極光,在大大低於原定某些緯度的地區也可以看得到。

不過,據美國《華盛頓郵報》報導,太空氣象預報員表示,9日晚上,地球的地磁場環境出現了短暫的反應,但沒有達到預期的程度,即將到來的地磁風暴似乎沒有預期的那麼強烈,「中緯度極光不太可能出現」。

美國國家氣象局空間天氣預報中心已經將這次地磁風暴的預期強度從「強」(三級)降至「弱」(三級)。

相關焦點

  • ——淺談空間等離子體
    另一方面,由於相似的原理,如果一團等離子體有很強的運動,如果沒有外力因素,其中的磁場也沒有辦法離開等離子體(否則會因為電磁作用產生極大的電流並產生阻礙運動的力),這樣就稱為磁凍結。在空間當中,等離子體與磁場也是密不可分。太陽的大氣(日冕)就處於等離子體狀態,而太陽擁有很強的磁場,我們有時會聽說一個名詞——「黑子」,它就是太陽上磁場非常強的區域。
  • 地球磁場的磁極正在翻轉!世界正在逐步走入大災難?
    現在我們知道,指南針之所以能起作用是因為地球存在著地磁場。地磁場 地球為什麼會有磁場呢?完美到極致的麥克斯韋方程組告訴我們磁電一體,而地球的磁場就屬於電磁場。整個地球中持續有著電流在流動,流動的電流產生了磁場。
  • 曾為地球「挺身而出」的磁場
    現如今,我們的地球就擁有這樣一個強大的全球性磁場,它保護著大氣和低軌道衛星免受嚴酷的太陽輻射的傷害。 維持核中液體的運動需要能量,比如核中的熱。當能量不足時,磁場就會隨之消失。近日,一項發表於《科學進展》上的新研究表明,現在已經消失的月球磁場可能曾經保護了地球的大氣,從而可能對40億年前生命的誕生產生了影響。 根據主流的月球誕生假說,一個火星大小的天體「忒伊亞」與原始地球相撞,產生的碎片形成了地球與月球。
  • 地球這個區域發生磁場異常,科學家正在評估對人類安全的影響
    地球磁場中一個小的但不斷變化的凹痕可能會給衛星帶來巨大的麻煩。 地磁場就像行星周圍的防護罩一樣,排斥並捕獲了來自太陽的帶電粒子。但是在南美洲和南大西洋上空,該地區一個異常脆弱的地方-稱為南大西洋異常區(SAA)-使這些顆粒比正常情況下更靠近地面。
  • 太陽與地球真實大小的比例你知道嗎
    太陽是位於太陽系中心的恆星,它幾乎是熱等離子體與磁場交織著的一個理想球體。其直徑大約是1,392,000(1.392×106)公裡,相當於地球直徑的109倍;質量大約是2×1030千克(地球的333,000倍),約佔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12],同時也是27,173,913.04347826(約2697.3萬)倍的月球質量。從化學組成來看,太陽質量的大約四分之三是氫,剩下的幾乎都是氦,包括氧、碳、氖、鐵和其他的重元素質量少於2%。
  • 人造太陽高達1億度,是太陽的7倍,地球為何沒有被「燒穿」?
    有沒有想過中國「人造太陽」,運行溫度高達1億攝氏度,是太陽核心溫度的7倍,那麼地球上有什麼物質能靠近太陽不融化,甚至隔離太陽熱量?
  • 地球十大怪異事件:人類正在擾亂地球的「正常擺動」和磁場漂移
    " 點擊「國家空間科學中心」關注我們吧 " 我們生活在一個奇特的星球上,在太陽系中太陽高溫熾熱、充滿有毒氣體,還有冰冷雪球和不斷膨脹的氣團,而地球是太陽系唯一充滿可供生命呼吸氧氣的星球,
  • 地質地球所揭示白天低緯電離層等離子體羽狀結構特徵與起源
    地質地球所揭示白天低緯電離層等離子體羽狀結構特徵與起源 2020-12-03 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它能夠對穿越電離層的無線電信號造成閃爍現象,影響衛星通訊質量和導航定位精度。電離層等離子體羽狀結構自1976年首次被位於秘魯Jicamarca的雷達探測到以來,其特徵和機理已被廣泛研究,如羽狀結構內富含各種尺度的等離子體密度不均勻體(釐米到上百公裡尺度),其通常在日落後產生,日出前消失。
  • 飛向太陽的「勇士」:Parker Solar Probe衛星
    博科園:科學科普-天文航天類太陽系行星際空間並不是空無一物,而是充滿了超音速的等離子體,觀測表明這些等離子體主要起源於太陽,由太陽向外以很高的速度流動,稱為太陽風。太陽磁場被這些向外流動的等離子體攜帶到行星際空間,形成行星際磁場。這些流體合起來組成了行星際介質。無論太陽是平靜還是「生氣」爆發耀斑、日冕物質拋射(CME)等現象,太陽風是一直向外吹的,行星際介質是一直存在的。背景太陽風主要由冕流低速太陽風和冕洞發出的高速太陽風組成,而以CME為代表的太陽爆發活動進入行星際空間後,會給背景太陽風帶來擾動,形成擾動太陽風。
  • 推動地球 離開太陽 「流浪地球」能否在未來實現?
    至少在理論化上,移動地球到一個不同的軌道上是可能的。2019年在中國上映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中,為了逃離不斷膨脹的太陽以及避免和木星相撞,人類利用極大地行星發動機去嘗試改變地球的軌道。這樣的設想可能在某一天成為現實。在50億年後,太陽會耗盡燃料並且擴張,並且很可能吞噬地球,更緊急的威脅是全區變暖引起的大災變。
  • 更像地球的金星為何不被人類看好?科學家:那裡是人間煉獄
    圖:地球自轉為了防止人在地球上被甩出去,所以還需要一個向心力,萬有引力就是向心力與重力(mg)的合力,一般來說重力主要受引力大小影響,從牛頓的萬有引力公式中,我們可以發現一個星球的質量越大,重力越大,半徑越小重力也越大。
  • 太陽活動突然加劇,俄科學家觀測到最強耀斑,太陽這是要爆了嗎?
    請注意右下角地球大小對比活動日珥則大都在黑子附近,太陽表面都是帶電的等離子體,會隨著黑子周圍複雜的磁場變化扭曲的磁力線運動,從一端到另一端,形成一個巨大的拱門結構,但這種結構有時候不穩定而向外爆裂,形成熾熱的等離子體向太陽系周圍釋放,形成日冕物質拋射!
  • 《流浪地球》中的天體物理學
    儘管太陽非常巨大,但其內部的氫元素也是有限的,總有耗光的一天。大約50億年後,太陽的能源危機終於出現了——核心區的氫幾乎都已經聚變成了氦,在中心形成一個氦核。氦核不產生能量(氦聚變所需的溫度比氫聚變高得多),於是收縮,密度快速增大,使氦核進入了電子簡併狀態。什麼是電子簡併態呢?我們知道,高溫會導致原子電離(形成等離子體,火焰就是等離子體),但高密度同樣會使物質電離。
  • 未來地球磁場消失,紫外線無限輸出,太陽所照之處皆為廢墟
    「未來地球磁場消失 紫外線無限輸出 太陽所照之處皆為廢墟」在這關鍵時刻,地質物理學家喬許·凱斯(艾倫·艾克哈特 Aaron Eckhart 飾)探明真相,原來地核因某種未知的原因停止轉動,導致磁場消失。為了拯救人類和地球,喬許以及蕾貝卡·柴德(希拉蕊·斯萬克 Hilary Swank 飾)、羅伯特·艾維森(布魯斯·格林伍德 Bruce Greenwood 飾)等專家組成一支救援小組,共同前往地球中心實行艱巨而充滿危險的拯救任務。
  • 地球引力場、磁場紊亂?子虛烏有的天象謠言 才是真「災害」
    網傳庚子年多災多難,180年周期白元年,太陽、地球、木星、土星和銀面併到一條線擾亂地球引力場、磁場,導致地震、洪水頻發……「天道輪迴,今年是小輪迴的庚子年,更是180年周期的白元年,太陽、地球、木星、土星以及銀面併到了一條線上,讓地球引力場、磁場紊亂,太陽風離子更猛烈地撲向地球,所以災害頻仍,未來幾個月是最高峰……」
  • 用世界上最大的太陽望遠鏡首次拍攝到太陽高清照片!大開眼界!
    隨著4米望遠鏡在夏威夷毛伊島Haleakala山頂上的建設逐漸結束,更多的望遠鏡設備將開始投入使用,增強它照射太陽的能力。井上號望遠鏡井上號望遠鏡獨特的解析度和靈敏度將使它在研究地球附近的太空天氣活動時首次探測到太陽磁場。來自太陽的帶電粒子會干擾地球的機械衛星、電網和通信基礎設施。
  • 地球上最大的太陽望遠鏡拍下的照片
    建造20年的多年的Inouye太陽望遠鏡在夏威夷哈雷阿卡拉山頂上,在今年第一次睜開了眼睛。並拍下了歷史上最清楚,解析度最高的太陽照片。該圖顯示了太陽表面沸騰的等離子體和太陽磁場根源處的亮點(在等離子氣泡之間的暗線中可見),研究人員表示該圖像顯示的跨度約36500公裡,接近三個地球(半徑6371km)的寬度。
  • 假如太陽突然熄滅消失,地球會怎樣?對我們人類又有什麼影響?
    太陽,我們地球上所有生物賴以生存的能量來源,地球上一切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都直接或者間接地來自它。假如太陽突然熄滅消失,我們的地球會怎麼樣,我們人類乃至一切生命物種又會怎麼樣呢?太陽本質上就是一個巨大的等離子體火球,它是整個太陽系內質量最大的天體,從它誕生的那一刻起,它就成為了整個太陽系的唯一核心。太陽的體內無時無刻都進行著劇烈的核聚變反應,根據計算,太陽平均每秒燃燒的質量能達到數百萬噸,而這樣的燃燒已經持續了46億年。
  • 太陽是個啥玩意,它到底有多熱?
    嚴格講,太陽既不是氣體也不是什麼大火球,太陽是一種等離子體狀態(PS:地球上的一般火焰溫度不足以達到等離子體狀態,或者可以說太陽是個更熱的大火球),並且還有極其複雜的磁場。 那麼問題來了,有人肯定會問了,等離子體又是啥?
  • 什麼理論解釋了地球為何繞其軸自轉:慣性旋轉、磁場和太陽能
    為什麼地球不僅繞著太陽旋轉,而且還繞著自己的軸旋轉?是什麼「永動機」不允許它停下來呢?是什麼力量能夠使地球和太陽系的其他行星產生旋轉運動?長期以來,天體物理學家和其他空間研究人員都一直在這些領域尋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