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梁嫣佳 實習生 顧霖昀
2020-07-17 20:03 來源:澎湃新聞
(
Paul Fusco)
編輯圖片中的保羅·福斯克。 圖片來源 馬格南官網2020年7月16日,長期關注邊緣群體,瑪格南圖片社的傳奇紀實攝影師保羅•福斯克(Paul Fusco)去世,享年90歲。
瑪格南圖片社在其官網上確認了消息,負責人奧利弗•亞瑟(Olivia Arthur)發表了聲明:
「我們深感悲傷,我們偉大的同事和朋友保羅•福斯克去世了。保羅自1973年以來一直是瑪格南社區的一員,他以其不可思議的友善以及他所帶給攝影深刻敏感和人性而被人們所銘記。保羅對拍攝主題充滿同情,並以很高的敬意拍下了他們。在他的職業生涯裡,他做過很多重要的攝影報導,他記錄下加州罷工、紐約警察暴行、車諾比災難的長期影響以及加州愛滋病患者的故事。1968年,他拍攝了甘迺迪葬禮火車從紐約到華盛頓的沿路哀悼人群的照片,成為當時這個系列中最著名的照片。我們將永遠記得他的創作靈感以及他在攝影社區中所表現出來的慷慨大度。我們將會思念他,他的遺產將會被人們所記住。」© 2020 WAYNE SERRANO【甘迺迪的葬禮列車】(RFK Funeral Train)1968年6月8日,載著總統候選人羅伯特•甘迺迪遺體的列車緩緩從紐約駛向華盛頓特區,終點是阿靈頓國家公墓。甘迺迪的棺柩被高置於最後一節車廂,當人們透過車窗向甘迺迪進行最後的致敬時,攝影師則在車窗的另一邊,用相機記錄歷史。
「他們大多是普通的美國人:年輕的父母、退休的老人、修女、著西裝的生意人、穿短褲的孩子們、黑人、白人...有些人揮手致敬,有些人掩面痛哭,有些人則靜靜地,一言不發...人們舉著橫幅、鮮花、美國國旗...一個女子跪在地上,合著雙手祈禱...成千上萬人忍耐著酷暑的高溫,向這位遇刺的美國總統候選人告別...」
甘迺迪的葬禮火車,1968年甘迺迪的葬禮火車,1968年甘迺迪的葬禮火車,1968年甘迺迪的葬禮火車,1968年甘迺迪的葬禮火車,1968年甘迺迪的葬禮火車,1968年甘迺迪的葬禮火車,1968年甘迺迪的葬禮火車,1968年在列車不斷行進的複雜拍攝情況下,Paul Fusco的記錄無可挑剔,不僅保持了近乎完美的構圖,對光影的嫻熟把握亦讓連續的畫面產生一種電影分鏡的美感。8個小時的車程中,福斯克一共用掉了超過2000張Kodachrome膠片。
對於福斯克而言,《甘迺迪的葬禮列車》是一份對整個國家集體意識的描述。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SFMOMA曾要求他挑一張該系列中最喜歡的作品,福斯克回答說:「那些在鐵路沿線的人群中那些被點燃的痛苦,與激情、困惑、焦慮以及還有和夢想破碎融為一體的悲劇性失落,僅憑一張照片就能揭示嗎?我對此表示懷疑。」保羅的這些攝影作品在當時僅被Look上刊登了兩張黑白照片,但是隨後的幾十年中,不斷有相關的編輯從舊資料中翻到了這些珍貴的底片,並將它們整理成冊、出版,2018年在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SFMOMA)展出後,獲得巨大反響。
【車諾比的遺產】福斯克花了很長時間記錄了他在車諾比看到的一切。畫冊中所記錄的癌症患者,受遺傳的兒童再次使人們走進那個惡夢,也引起了人們對於核能源的深思。聯合國前秘書長安南在書中前言中寫道:「車諾比災難中,那些最脆弱的生命受到了最嚴重的傷害,年輕的孩子,未出生的嬰兒們,他們很可能在那個瞬間已經被摧殘,他們沒有了童年,許多人會過早死亡。看著他們這樣死去,我們難道可以漠不關心麼?——我們不能!這本書如此深刻地描繪出了這場災難,這很重要。」
《車諾比的遺產》《車諾比的遺產》《車諾比的遺產》《車諾比的遺產》《車諾比的遺產》《車諾比的遺產》《車諾比的遺產》《車諾比的遺產》《車諾比的遺產》《與愛滋共存》(Living with AIDS)這個系列拍攝於舊金山大使酒店,該酒店在20世紀末愛滋病危機蔓延時期,為無法前往醫院就診的人群敞開大門,給貧窮和被邊緣化的人們提供居住和治療的地方。在那裡,福斯克拍下了醫護人員、志願者和接受庇護的愛滋病患者。
1993年 ,詹姆斯自1985年以來一直患有愛滋病。三年前,他搬進了酒店,這裡他居住時間最長的地方。圖片來源:馬格南官網1993年,布萊克醫生在他的房間裡給病人做檢查。圖片來源:馬格南官網1993年,安迪和他十年的情人3年前搬到酒店居住。最近,他的愛人搬到另一個房間。安迪現在很孤單,試圖在學習帶著愛滋生活。圖片來源:馬格南官網保羅·福斯克,1930年出生於美國麻薩諸塞州,15歲時開始愛好上攝影。1951年到1953年中以攝影師的身份與美國陸軍通信兵一起在韓國工作,後回到美國,在俄亥俄大學學習新聞攝影,取得學位。之後在紐約加入Look雜誌,開始了職業攝影師的生涯,並一直到1971年。
1974年,福斯克正式加入瑪格南圖片社。他的照片廣泛刊登於美國的各大雜誌社,包括Time時代周刊、Life、新聞周刊、紐約時代雜誌、Mother Jones雜誌以及今日心理學等,他同時還是多個雜誌出版社的委員會成員。
保羅·福斯克關注美國的貧困問題、貧民窟生活,一生做了許多關於邊緣群體的重要報導,在他的鏡頭下,許多隱藏的社會問題和動蕩被毫無保留地揭露出來:先後拍攝了肯塔基州貧困礦工的困境、拉丁裔猶太人在紐約的生活、加州的文化實驗、密西西比河的美籍非洲人,南方的宗教宣教以及移民生活等等作品。他還曾在英國,以色列,埃及,日本,東南亞,巴西,智利和墨西哥工作,並對從芬蘭北部到伊朗的鐵幕國家進行了深入研究。
肯塔基州貧困礦工的困境肯塔基州貧困礦工的困境加州葡萄園罷工, 1968年加州葡萄園罷工, 1968年福斯克曾說,「世間所有的語言都能夠激發社會的變革,而我認為攝影是其中力量最為強大的一種。」窮其一生,他都在努力去理解那些他所拍攝的生命 ,他們的困境以及有何意義,並希望通過他的作品,能夠讓其他人也理解那些生命。
馬格南同事們這樣評論他說:
「親愛的保羅,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來說,你是定義了人道主義的藝術家,對於我來說,你是馬格南創作精神的象徵。我會永遠記住你的善良和溫柔。」——布魯斯·戴維森Paul Fusco: 1930 – 2020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保羅福克斯,甘迺迪葬禮火車,邊緣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