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下雪了,是今年冬天的第一場雪。上大學時故鄉沒了春秋,工作後只餘一個冬,出差後故鄉的四季,都成了選修。
農村的下雪天,有幾項必備活動。
一個是把炕燒熱,躺在熱炕頭睡覺。一覺醒來,身下還有溫熱不斷襲來,陽光透過冰花,被切成無數細小的光線,照在臉上,讓你絲毫想不起窗外已經零下二十多。另一個是打麻將,忙碌了一年的莊稼人,在冬天迎來了他們的狂歡。你看他們一個個圍在桌前,擺著、抓著、推著動作嫻熟,極度認真。你會發現上學時那一個個交白卷的選手,到這裡都成了數學高手,一局終了,誰該給多少錢,都算的一清二楚。果然,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然而,與我關係最大的是銅火鍋。
銅火鍋一定要在離年近的下雪天吃,離年不近那就只有酸菜、粉條、蘿蔔、土豆,畢竟誰家平時都捨不得吃肉。下雪天吃是因為這東西不但吃著暖和,坐在跟前也熱乎。
銅火鍋,中間是一個煙囪,裡面放碳生火,煙囪周圍是一圈放食材的鍋。吃火鍋之前,要把食材一圈一圈地鋪上去。我最喜歡的放法是:最底下鋪上一層酸菜,酸菜上面放上泡好的粉條,粉條上面放一層白肉,白肉上面放上炸好的肉丸子,丸子之間穿插著放一些凍豆腐,最後倒入膏湯把這些都淹沒。然後開始燒炭,炭要燒一會兒才能拿進屋,不然剛點燃時產生的黑煙還是挺嗆人的。
不一會兒,你看到煙囪裡的炭已經發紅,鍋裡面也發出了咕嘟咕嘟水開了的聲音,這時就可以端到桌子上了。火鍋邊上會擺上一排調味品,胡椒粉、味素、鹽、蒜末,根據自己口味往碗裡倒就好。吃火鍋一定要人多,大家一起搶著吃,好東西一定要搶著吃才有味道,一來顯得熱鬧,二來能多吃很多。一個人吃可能吃幾口就會覺得吃不下了,可大家一起搶就不一樣了,你會忽略肚子反饋過來的信號,不停地吃下去。在東北,冬天是不怕胖的,反正胖不胖你都要穿成球,沒有什麼差別。胖一點還能更抗凍一些,多好。
這些年在外地吃過很多次銅火鍋,但每次都覺得不甚滿意。老媽說現在的鍋粗製濫造,沒有以前用料足,薄薄的一層銅皮,不能把熱量緩緩地傳給菜。鍋和人一樣,底子薄,太心急,總會差一點火候。
孟加拉沒有冬天,故鄉的雪下不到這裡,在這個沒有雪的冬天,我饞老媽的火鍋了。
讚賞隨緣,求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