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番外,顧廷燦,真的是父母最疼愛的小女兒嗎?

2020-12-22 慢跑咩咩

符勤然道:「長詩書,會歌賦,能畫擅寫。」

顧廷燦是侯府嫡女,從小被父母捧在手心,倍受疼愛,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成年後又嫁給公主的兒子,夫婿好學上進,出生好,嫁的好,頂著才女的光環,有著人生贏家的配置最後卻落得個被婆家幽禁的下場。她是如何把一手好牌打爛的呢?

我認為這一切都是她父母造成的。顧廷燦是顧偃開最後一個孩子,因為她長得像大秦氏,所以格外受寵。她也有意模仿大秦氏,為自己和母親謀取更多的好處。

父親的寵愛和母親的縱容,讓她的成長軌跡一路跑偏。別的大家閨秀,都在學習如何理家處事,如何相夫教子,成為一個合格的女主人。而她,一直在學如何做大秦氏第二,學習她用柔弱博愛憐,學習她吟詩作對,不問世事,做一個美麗的花瓶,脆弱,時時需要呵護。而且,她還只學會了皮毛,遠沒有大秦氏的城府和心機。

大秦氏那套做派主要是吃準了顧偃開,換一個人就不一定奏效。顧廷燦不懂,以她母親的教導和從小的經驗,她以為自己可以延續大秦氏的輝煌。她不知道,大秦氏那樣的白花常有,顧偃開那樣傻瓜卻不常有

於是,她開始了一系列低情商的操作。

一,得罪兄嫂。

因為她不喜歡自己的二哥,所以順便也厭惡自己的二嫂。明蘭新婚第二天,第一次跟婆家人見面,廷燦作為小姑子卻藉故躲起來不見。顧廷燁提出分府別住,她自知不是顧廷燁的對手,把矛頭轉向明蘭,向她發難,被明蘭輕鬆化解。明蘭懷孕後,所有人都去賀喜,於情於理,顧廷燦也該去恭賀一下,她故作清高和不屑,不肯去。

分家後的第一個春節,她附和母親說分家後,過年太冷清,故意找茬兒,以示不滿,被顧廷燁一句話噎住。出嫁前,明蘭和邵氏要為她添妝,主動去她房間問她喜歡什麼東西,她語氣冷淡地招待兩位嫂子,對明蘭出言不遜,暗指她拆散顧家,還傲慢無禮地說一通對禮物的要求,把明蘭氣走了。飽讀詩書,卻不知長幼尊卑,毫無名門淑女的氣度

明蘭從未對她不利過,但是她為了幫母親出氣,處處與明蘭作對。直接堵死了自己的後路。後來小秦氏和顧廷煒相繼去世,一對侄兒侄女也被餘方氏毒害,朱氏改嫁,外租家沒落,她在婆家勢單力薄,沒有得力的人為她撐腰,也沒有親人願意為她指點迷津,導致她,一步錯,步步錯。

二,不討婆家的歡心。

妻就像一個長不大的孩,不斷要求別人哄著,捧著,稍有不如意的,就哭鬧不休。

顧廷燦不想侍奉婆婆,便把大秦氏對付婆婆那套,用上了。誰知慶昌公主是個精明強勢的婆婆,看不慣她那套做派,非常不喜歡她。因此,結婚幾年後,她沒有生孩子,婆婆馬上做主為丈夫納妾,她拼命攔也沒攔住。

因為婆媳關係不合,導致夫妻關係也變緊張。當初見時的光環消失,她的自私自利日益凸顯,絲毫不顧及丈夫的處境和感受,不是做作,就是胡攪蠻纏,一而再地透支倆人的情分。最後,因為既無法溫暖體貼丈夫的心,也拿捏不住他的身,把他越推越遠

因為夫妻關係破裂,讓小妾嚴氏有了可趁之機,搶先一步生下孩子。顧廷燦嫉妒,憎恨嚴氏,所以,在嚴氏懷孕時,讓自己的丫鬟推嚴氏一把,以至她滑胎。這件事讓嚴氏耿耿於懷,一直伺機報復她。婆家的老老少少,她也得罪完了。

三,苛待下人。

顧廷燦自視高人一等,不把丫鬟婆子放在眼裡。丫鬟對她忠心耿耿,她卻把人家當工具,用完即棄。她指使雙兒推嚴氏,害得嚴氏流產,當雙兒要被慶昌公主杖斃時,顧廷燦一句話都沒替她說。陪嫁的幾個丫頭,都在她宅鬥的過程中被犧牲掉了,只剩下一個最得用的玲兒,玲兒一直盡心盡力地為她籌謀,她從來沒有為玲兒的未來考慮過,還擅自推掉了玲兒的一樁好姻緣,甚至在最後,她寫了一封告發顧廷燁的書信被婆婆發現時,還意圖栽贓給玲兒。玲兒對她心灰意冷,最終背叛了她,自己為自己謀了一個未來。

顧廷燦用自己的高傲把能得罪的人,不能得罪的人,全得罪了,為人自私自利,偏狹己見,活的任性妄為,最終為自己的愚蠢買了單。一手好牌,打的稀爛。歸根結底是她的家庭教育出了問題,父母的溺愛讓她以為世界以她為中心,不考慮他人的感受,也不屑於他人的反饋,聰明有餘,智慧不足,智商和情商都不在線。而母親作為她最愛的人,心術不正,讓她上行下效,把惡毒自私學了個十成。顧廷燦就像是一條被汙染水源的河流,結局只能是惡臭的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從這一點來說,顧廷燦從來沒有被父母愛過,在父親眼裡她是姨母的替身,在母親眼裡,她是爭寵的工具。唯一真心愛過她的韓誠被她作丟了,她被父母的假疼愛和自己的真糊塗毀了一生。

相關焦點

  • 知否原著:侯門嫡女顧廷燦出身高貴結局悲慘,只因出生就是替身
    其實顧廷燦出身高貴,從小便深得父母疼愛,而且因為長得像姨媽大秦氏,便又多得幾份父親憐惜。只可惜小秦氏為了讓她得到父親專寵,便教育她處處學習大秦氏,這才養成她矯揉造作的性子,也正因為她從小裝柔弱耍脾氣總能得到父親回應,後又將這一身習性帶入婆家,才會落得如此下場!看小說的時候有點不懂,難道小秦氏只是為了讓女兒更受寵才讓她處處學大秦氏嗎?
  • 小說《知否》中的悲催人物,毀於父母的顧廷燦,男人不能哄你一生
    《知否》原著小說中有一個很悲催的姑娘,是小秦氏的親生女兒顧廷燦,是顧偃開最喜歡的女兒。她最後的結局很悲慘,被慶昌公主關在陰冷潮溼的屋子裡面,有一個啞婆子看守她。可能有人要質疑為何顧廷燁不管她,雖然顧廷燁與小秦氏有仇,但是顧廷燁也是一個恩怨分明之人,不會將這份仇怨報復到妹妹身上。
  • 《知否》賀弘文番外:與妻子舉案齊眉,到底意難平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番外再一次將賀老太太的厲害寫了出來,她定了個規矩,無論是賀母還是曹姨娘,至少要有一個人跟她到白石潭老家,不得不說這一招真的極厲害,賀母和曹姨娘再怎麼折騰也沒法成事兩小無猜,青梅竹馬,終得兩家父母許以鴛定三生,多麼幸福的日子呀……賀奶奶微微凝神,望向庭院中樹下站立的丈夫,心中忽起了一絲愧疚和好奇這個平靜淡泊的男人,是否在心上,也曾有過一個人,一個讓他銘記終生的人。
  • 《知否》原著:侯府嫡小姐顧庭燦最可悲之處,就是活成別人的樣子
    顧廷燦就是小秦氏的小女兒,也是顧偃開最後一個孩子,自然是疼愛的,但她除了容貌,習慣嗜好和心性,其實都不像大秦氏,只不過,在父母的有意無意的期許下,小孩子是會去不自覺地模仿一個人。她模仿的人就是大秦氏。明蘭和邵氏去給顧廷燦出嫁添妝時,看到了這位與眾不同的小姐的住處,就發現了其中的端倪。
  • 《知否》顧廷燦:侯府嫡女,嫁給公主的兒子,為什麼卻結局悲慘
    顧廷燦是小秦氏的女兒,顧偃開唯一的嫡女,她才貌雙全,長公主的三兒子對她一見傾心。她開開心心嫁到公主府,結果不到幾年,就消耗盡了丈夫的感情和婆婆的耐心。她被幽禁在公主府荒涼偏僻的院子裡。而顧廷燁和明蘭的態度也很明了,他們只有不休妻壞了顧家其他姑娘的名聲,其他什麼都不管。她為什麼會落得這樣的結局呢?01顧廷燦的偶像大秦氏。
  • 《知否》原著:小秦氏女兒顧廷燦,構陷繼兄,被公主婆母幽禁至死
    顧廷燦乃小秦氏的女兒,是小秦氏捧在手心裡的寶貝,但一直被大秦氏的薰陶給帶歪了,因小秦氏對她講述過大秦氏的輝煌風光後,顧廷燦也想學。
  • 《知否》番外:齊衡和明蘭為什麼不合適,不僅是齊大非偶那麼簡單
    若只是家世原因,嘉成縣主過世後平寧郡主也不是很執著於門第了,此時其實盛明蘭尚可以嫁進去,但是阻礙他們的最根本就是性格。明蘭一直過得謹小慎微,若是嫁人做了大娘子還要天天看別人臉色過日子,這人不嫁也罷。她一開始要嫁的文炎敬家世低於盛家,肯定不敢欺負明蘭,重要的是文炎敬性情溫和是一個經濟適用男,但是連他最後也被過濾了,因為他心軟,這樣的話,婚後的妻妾之爭明蘭一定會受委屈。
  • 《知否》原著一心效仿大秦氏的顧廷燦:沒有公主命,偏得公主病
    顧廷燦這一生都在模仿別人。小的時候,因為模樣像極了父親的第一任妻子,所以總是不免會受到些偏愛。其實除了模樣,她本來的習慣嗜好乃至心性都並不是很像大秦氏,可是因為有人希望她像,所以她也就越來越像了。總之,長大後的顧廷燦也就變成了眼前這個清高孤傲,目下無塵的模樣,可偏偏清高的又不徹底,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典型的公主病。這世間的俗世夫妻,日日糾纏於柴米油鹽的煙火日子裡,誰又能真的一味地容忍誰一輩子呢?就連顧堰開放在心尖尖上寵著捧著的大秦氏,一遭大難臨頭,還不是只有被捨棄的份?
  • 《知否》:盛家的男子,都是有老婆命的
    到了她為盛紘娶媳婦時,她娘家的兄嫂想把女兒嫁過來,老太太卻不同意,為著這個還和兄嫂鬧翻了。其實老太太這麼做很簡單,當時盛紘什麼都沒有,正是事業上升期,應該娶一個於升遷有助力的妻子。當然選妻子不能光看這個,男子本身也要有本事,不然王大娘子的母親就真的憑盛紘長得帥就嫁女兒了?王若弗雖然沒啥心眼兒,但是自小生長環境簡單,心思單純,家世又好,這才是盛老太太選她的原因。
  • 知否原著中,顧七姑娘掏空祖產做陪嫁,險些壞了姻緣,恨透明蘭
    導語:在《知否》的原著中小秦氏不單單只有顧廷煒一個兒子,她還有一個女兒顧廷燦,是顧家唯一的一個嫡長女,長的十分的像大秦氏,在家中也深受父親的喜愛。在原著中寫道,小秦氏掏空了顧家的祖產給顧廷燦做陪嫁,被親家發現之後,差點惹恕了她們,使得場面一度尷尬。
  • 《知否》原著:小秦氏掏空祖產給女兒陪嫁,惹怒親家,場面很難看
    在《知否》這部劇裡有這麼一個角色不比康姨母性格壞,並且還更有心機,那就是顧廷燁的繼母小秦氏。小秦氏是寧遠候府顧廷燁父親顧偃開的填房,顧廷燁母親白氏過世後,他父親便娶了小秦氏。小秦氏是個外表溫柔賢惠的寧遠侯夫人,但其實她是個很有心機的人。
  • 《知否》:林小娘自詡聰明,卻從未看透盛紘的看似有情卻最無情
    林小娘教唆墨蘭壞了名聲之後,老太太與盛紘有過這樣一段對話:老太太緊著追問:「即便我要了她的性命?」盛紘想著其中的利害關係,況且這些年來,與林氏的情分早已淡了許多,遂橫下一條心,大聲道:「那賤人死有餘辜!
  • 《知否》:若是沒有長柏和明蘭,盛老太太這一生到底是為了什麼
    老太太原是有一個兒子的,卻不防神被那個小妾害死了,自此,唯一與她血脈相連的孩子沒了。不久後,盛老爺英年早逝了,徐家父母俱在,都勸她改嫁,她不肯,變賣嫁妝,撫育庶子盛紘,養他成人,為他的婚事得罪兄嫂,撐起了盛家的門戶。
  • 《知否》番外:墨蘭想把女兒們許配給海氏四子,王氏氣得跳腳!
    導語:電視劇《知否》雖然完結了,但是還是有很多細節值得推敲,大家對盛家4個蘭的最終結局,其實可以在番外得到答案,尤其是墨蘭,墨蘭作為盛家最不爭氣的女兒,自作主張嫁給了梁唅,和一群小娘鬥法去了,雖然嫁入高門,但是這一生沒有嫡子支撐門戶,只有5個女兒,這五個女兒因為墨蘭緣故,很難找到合適的婆家
  • 贈書|《知否知否》中的隱藏劇情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以下稱《知否》)已經大結局,最後明蘭和元若有情人成了兄妹真是有點遺憾,不過明蘭和二叔終於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也是一個圓滿的結局了。追了這麼就的劇,那關於劇和原著,有幾個「知識點」,你了解嗎?
  • 一首《知否知否》,竟唱火了李清照的《如夢令》!
    第五、六為兩字迭句,叶韻;通篇扼要之句,最宜注意。雙調66字,上下片各7句5仄韻1疊韻。史上寫過《如夢令》這一詞牌的詩人不少,但其中以李清照的「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最為出名。李清照還曾寫過一首《如夢令》,即《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明蘭有孩子嗎 明蘭顧廷燁共有幾個兒子女兒
    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正在熱播中,劇中明蘭嫁給了顧廷燁,明蘭婚後有孩子了嗎?明蘭生了幾個孩子?下面一起來看看。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明蘭有孩子嗎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明蘭有孩子。明蘭懷孕期間,家中多次有人要謀害她,朱曼娘、小秦氏都在暗地裡給她使絆子。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容姐兒最後嫁給了誰 容姐兒結局是什麼
    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蓉姐兒是顧廷燁和曼娘所生的女兒,後來顧廷燁娶了明蘭之後蓉姐兒也就養在明蘭身邊,兩人的關係也十分要好,下面來看看劇中蓉姐兒的結局吧。  知否容姐兒最後嫁給了誰  據悉在《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小說的番外中蓉姐兒嫁給了常嬤嬤的孫子常年,雖然身份不高,但是夫妻之間彼此恩愛,所以也算是一樁十分不錯的姻緣。
  • 《知否》:盛如蘭,看著是傻人有傻福,實際上是大智若愚
    《知否》中,盛家四姐妹,三位都高嫁,且都是侯爵之家,卻只有盛如蘭低嫁,還經常需要娘家貼補。無論是看小說還是看電視劇,如蘭的形象看上去都是傻傻的,十分像大娘子。從一開始的不被看好,到最後卻是她過得最舒心。華蘭隱忍十年,才被丈夫理解迎來柳暗花明;墨蘭日日夜夜不得安枕,鬥小妾,降丈夫;女主角明蘭 嫁過去也沒過過一天安生日子,家裡全是不省心的。
  • 《知否》不惜利用毀掉女兒,一生缺愛的小秦氏,到底在追求什麼?
    《知否》中最高段位的白蓮花莫過於顧廷燁的繼母小秦氏,人前一套人後一套,利用自己高超的演技騙了顧廷煜顧廷燁和顧家人幾十年,騙了顧偃開一生(這裡純屬顧偃開蠢和渣)。知否原著中,小秦氏還有個女兒顧廷燦,這個小姑娘長得有點像死去的大秦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