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大王鄭淵潔曾說過,孩子6歲以前就要讓孩子瘋玩。所謂的瘋玩,其實就是讓孩子在沒進入學校教育之前,能夠快快樂樂地享受童年。
可是我們很多家長,卻給孩子制定了各種規則來約束孩子,不讓孩子碰觸任何東西,怕把家裡弄亂,不讓孩子跑出去跟小朋友玩,生怕孩子變成「野孩子」。甚至有的家長為了減少自己一時的麻煩,把孩子自己關在家裡。
其實,把孩子關在家裡,對孩子的危害比把孩子放出去更嚴重。
把孩子關在家裡,時間久了,孩子可能變得不愛說話,導致語言和心理髮育出現問題。有的會比同齡孩子說話晚,還有的孩子變得抑鬱、自閉,而且短時間內難以發現。
把孩子留在家裡,讓孩子孩子經常獨處,不跟其他孩子來往,就是隔斷了孩子與外界的聯繫。
不參與小孩子的活動,孩子會變得膽小怕事,不敢表達,遇到任何事都不敢嘗試。
還有的孩子不喜歡跟人交往,不懂得如何跟別的孩子溝通。
有的小孩因為長期獨自在家,沒有朋友,讓孩子逐漸變得不懂溝通,不知道該以什麼樣的方式跟其他孩子交流,而產生很強的挫敗感。對此粗心的家長並不一定能發現。
記得我家孩子就曾出現過這幾種情況。
那時我還在工作,平時送他去幼兒園,一去就是五天。有時爺爺奶奶會來照看一兩天,因為他們覺得照看孩子不是自己的義務,並不想帶孩子。於是周末實在不行我就把他鎖在家裡。
時間久了,孩子好像習慣了自己一個人,從來不要求出去玩。即使帶著他去樓下跟小朋友玩,他也是站在一邊觀望,不知怎麼加入到他們,或者因為沒有認識的孩子,自己吵著回家,不想跟他們玩。
其實我看他是很想玩,但是又不知怎麼才能加入他們,他一直在觀望,等待,好像這樣別人就會來邀請他,可是等了很久也沒人理他。於是我在一旁鼓勵他,讓他。他好幾次都湊到邊上,想張口卻又突然洩了氣。
還有,如果孩子經常不外出活動,對孩子的身體健康也會產生很大影響,特別是視力。
有時大人臨時出門,帶著孩子不方便,就把孩子一個人留在家裡。怕孩子感到無趣,可能會到處搞破壞,或者自己跑出去不安全,就讓孩子玩遊戲,看電視,來打發時間。
時間一長,孩子不僅眼睛近視了,還有的因為長時間不活動,體質下降,還有很多孩子變成小胖子。
不僅如此,有些孩子抵抗力差,經常生病。兒子有一個同學,是名副其實的小學霸,可是身體卻很差,扁桃體發炎,動不動就去掛吊瓶,一年至少有七八次。而且是嚴重超重的小胖子。
這樣的身體狀況,到了初高中,學習壓力那麼大,這樣的體質能不能跟得上學習強度,真的很擔心。
總而言之,把孩子自己關在家裡,特別是6歲以下的孩子,如果經常不外出活動,不僅會對孩子的性格,身體健康影響很大,孩子的安全問題也是一個極大的隱患。
除了開頭提到的那兩個僥倖逃脫的孩子,還有很多孩子並沒有這麼幸運。
廣西一位三歲孩子的媽媽,趁著孩子熟睡的時候出去轉了轉,後來想想平常孩子都還在睡覺,就又去買了東西,心大的把孩子忘了。可是等她回到家,孩子早已從樓上摔下來,沒了。
作為父母,有時候可能工作很忙,不得已之下,就會把孩子關在家裡。不是他們不想在家照顧孩子,而是不希望孩子跟自己在一起受罪。
事實上,孩子跟父母在一起才不會覺得受罪,把他們留在家裡,才是他們最害怕的。
一位美團外賣小哥,將兩歲大的女兒帶在身邊一起送外賣,大人說不出的心酸,但是總比把孩子一個人放在家裡要放心,至少自己能看得見。
河南一位單親媽媽,帶著不滿兩歲的孩子在寒風中賣糖葫蘆,好心人一次買下了全部糖葫蘆,希望她能帶孩子早點回家。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不是家庭的負擔,無論怎樣,都不要把孩子一個人留在家裡。讓孩子多接觸外邊的世界,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