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月滿初秋之際,霧正濃跟你再碰」
《人潮洶湧》上映前,華仔在抖音特地為新片宣傳
(視頻源自@劉德華 抖音號,bgm《十七》,封面為andy華仔塑造的經典人物)
最吸引我眼球的是《暗戰》(1999年華仔首部封帝作品,劇中劉德華讓劉青雲親上了哈哈哈)中的女裝,一刷該片在初一,二刷在兩周前,當時還正值身體抱恙中
在強戲劇設定之下
影片依舊聚焦大城市裡小人物的奇遇
講述一個既荒誕幽默,又不乏溫情的故事
起先「皂滑」弄人,🐮轉乾坤(並非交換身體)
這無疑是老套的橋段,也是故事緣起
劇中穿插了幾個戲中戲,如片頭「華仔」連捅數刀;小九是假裝懷孕且不是什麼好人;女主孩子並沒有真正被綁架.無一不映射著《無名之輩》的影子,透露著導演的小心思
曾日月之幾時,
喜劇電影已然沿襲了傳統相聲小品中喜歡以人名來堆砌笑點
「明明長了一張老臉,卻起名叫小萌,想死也是應該的」還是有被華仔一本正經的樣子笑到
方言文化也來充當了笑點(暉姐那段)
「我先喝一米」 「鴛鴦鍋是對外地人最大的尊重」
「袍哥人家,認黃認教,絕不拉稀擺帶」
女配暉姐(黃小蕾飾)演得真不錯,「希望天下騙子死光光」,明面上開著火鍋店,其後身份則是黑道老闆
劇情倒也符合我的心理預期,一定來個反轉,「華仔」不會是真的殺手,必定另有來頭,而是個「中介」
「華仔」假冒國際刑警與暉姐會晤,結果陰錯陽差和群演胖子演了一場
「就差這麼一點點,可是我不夠勇敢」
涉及愛情的戲份分寸感把握得非常好,過了我就減印象分了
越是敘述得多,越是刻畫得深,便越是粗糙
直接上劇情簡介好了
(截圖源自百度百科)
《人潮洶湧》走的依然是慢熱路線
最終過硬的影片質量和觀眾的「自來水」好口碑還是讓排片狀況有所改善
作品沿襲了饒導一貫的黑色幽默
也恰是饒導無法擱置的文藝情懷才讓狗血劇情演繹得清新脫俗
近來有太多打著「喜劇」的名號的影視作品。該類作品全程低俗惡搞,卻要在結局處過度拔高,仿佛要講什麼人生大道理。這,無疑是吃力不討好的。
予以「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之感而非讓人覺得突兀,意感不適
《人潮洶湧》有了喜劇該有的放鬆,充斥著喜慶的味道,並不需要過多的共鳴煽情,捧腹狀態。張弛有度,是一部節奏把握得比較好的喜劇,並沒有過多刻畫人性或引人深思的點,是一部中規中矩的合格的賀歲片
周全——慮事周全,兩邊撈錢
李想——懷揣理想,勵志奮發
陳小萌—蠢萌笨拙,搞笑擔當
「明天蘊涵著希望,但希望只會眷顧那些相信它的人」
這是李想寫在周全日記上一段勉勵的話(然而「華仔「看到該話後克制哭腔的一段戲卻也是片中亮點所在)
笑點主要由頗具喜感的肖央來承擔
「他」的生活被作踐到豬狗不如,連變樣尋死都不能順遂。欲臥軌火車改道,欲服毒毒藥過期,欲跳樓天台被封,欲上吊繩子斷開
互換身份後的小萌找了前女友擺闊,《喜劇之王》經典BGM響起,接而是上映「肖央」(原型人物為《喜劇之王》女主柳飄飄,張栢芝飾)車上哭戲經典鏡頭
「你想在臨死之前做一件偉大的事,來給你一無是處的人生添點顏色是嗎?」一個落寞的群演演員試圖翻身.
為展現華仔精湛的演技,人物設置也是考慮得「周全」的:
冷酷「殺手」
深情男人
著私服的「國際刑警」
當然還有華仔本「華」,一名資深藝高的百變好演員
在以夜續晝的快節奏都市生活裡,霎時可能讓我們失聯的洶湧人潮裡,能夠遇到那個人,即是此生莫大的幸運
我們提著過去走入人群
尋找著一個位置安放自己
——房東的貓《雲煙成雨》
「你只不過是一個跑龍套,那麼拼命幹嘛,能拿影帝嗎」
「感謝你對中國電影做出的貢獻」
導演別有用心地借一跑龍套角色致謝華仔,(現實中的影帝反串劇中的跑龍套),並請來《流浪地球》導演郭帆致辭「我會在片尾鳴謝你」
那個再也回不去的港片年代
華仔的經典豈止警匪片《暗戰》/《無間道》?
還有
驚悚動作片《大隻佬》
親情感人片《桃姐》
中國首部打拐題材電影《失孤》
.
細數片中的致敬鏡頭:
「重案組的咖啡也很好喝」,這是《無間道》裡黃sir(黃秋生飾)的臺詞
《旺角卡門》(劉德華、張學友主演)中張學友一句「****」成了如今最紅火的表情包(之一)
摩託車在隧道裡飛馳,是《天若有情》華弟帶富家女逃離追殺的一段戲(人家導演生怕你不知道他在致敬,乾脆把《天若有情》的BGM放了進去)
可偎依華仔身後的不再是清眉淡目的吳倩蓮
《新上海灘》
《神鵰俠侶》中的造型
《五虎將之決裂》中的甩槍
另外,陳小萌家中也閃現了《暗戰》中女裝大佬的假髮
多處出現與華仔演藝生涯的「互文」更與《人潮洶湧》的宣傳片相呼應
此外,《人潮洶湧》還致敬了周星馳/梁朝偉
跑龍套摸爬滾打到影帝更好對應的是周星馳(畢竟華仔出道不久便是TVB紅人)
周星馳
前面提及的《喜劇之王》經典鏡頭
多次出現的《演員的自我修養》
星爺起初是連盒飯都討不到的「si」跑龍套
從黃日華版《射鵰英雄傳》的抓雞宋兵(以及楊康送去給梅超風練功的囚犯),《霹靂先鋒》的最佳男配,至《少林足球》榮膺影帝
「其實呢,我是一個演員」是星爺不得志時默默秉持心中的信念
萬茜車牌號是「2046」(梁朝偉主演《2046》)
《人潮洶湧》雨戲中周全造型酷似偉仔《一代宗師》中的葉問
包括華仔教科書式的動作神態示範,演繹掛(新年流流,就不提那字了)
在某種程度上,《人潮洶湧》實現了經典港片薈萃
(《人潮洶湧》的英文名稱)
這是一部成功本土化的作品(特地翻看了原作)
在借鑑的基礎上進行故事重組、人物重塑
並不是簡單潦草地平添幾句方言
而是實現了風格上的轉變
獨具匠心還體現在了改編後女主身上李想所代表的職業女性形象(畢竟男主改造空間不大),而這一改善無疑更符合當下中國大都市的生活狀況
同樣地,「暉姐」的改編更是實現「變性」,全新打造一個敢愛敢恨的有故事的重慶妹子形象
同樣是改編電影《誤殺》,結局更讓人滿意
如此作品,卻不受市場待見
起名過分中規中矩了,老文藝片了,
不是衝華仔去的還誤以為是饒導封神之作《無名之輩》的姊妹篇
從片名/預售/排片/票房,
《人潮洶湧》都不及《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煥英》
《你好,李煥英》喜劇大咖雲集
《刺殺小說家》起名「驚豔」,請來幾位流量
《唐人街探案3》更是子承父業,聚攏了前兩部的粉絲,兩國大咖雲集
邏輯上,片名影響預售,預售影響排片,排片影響票房
起初僅排片午夜檔和清晨檔
畢竟饒曉志導演的另一部《無名之輩》是我心目中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大膽猜測(也可能是過度解讀),「換個活法」也許是導演的內心獨白,向市場導向型轉型,也不知道反映平平(春節檔票房還不及前一部冷季影片《無名之輩》)對其心理有何衝擊
構成哪些犯罪事實,該如何定罪量刑,在片尾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無論是否僅出於過審目的(求生欲很強)還是良心普法,我認為這一段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要讓法治觀念深入人心嘛(專業怪又來說教了)
倘若說《唐探3》陳導處處想著植入廣告
那《人潮洶湧》饒導則是處處設法致敬了
—THE END—
噓寒問暖,不如打筆巨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