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國時代:「鐵壁之國」——西日本城郭及其建築智慧

2020-12-27 南書房

引言:

作為日本戰國時代戰亂較為頻繁且資源相對豐富的地區,關西地區的城郭在建造水平上比關東略勝一籌。之所以如此,一方面,得益於戰國時代中後期石垣技術和造城水平的普遍提高,另一方面,西國地區在石料開採和加工上是領先於全日本的,也就是在這種時代大背景下,西日本的城郭大多呈現的最顯著特點便是城垣地帶極為堅固且大多數依山而建的山城異常險固。雖然依託險要地形建立城郭和山寨是極具戰略眼光的做法,但相對於西國地區的人們來說,在北九州、四國亦或是中國地區,想要進行一場聲勢浩大,曠日持久的攻城戰顯得比關東和近畿地方異常艱難。

壹、

雖然西日本是近世城郭的中心地帶,不過這個地區出現近世城郭,卻要比近畿地方還晚了一個時期。在織田信長的安土城和豐臣秀吉的大坂城完成之際,西日本卻連一座像樣的近世城郭都還沒有,只有像毛利輝元的吉田郡山城與長宗我部元親的岡豐城等舊式山城。當然,這些城石垣設置能力有限,天守也完全不存在。就連比較高的櫓也不多,並且很少看到瓦葺城郭建築。

西日本的近世城郭在豐臣政權確立之後才以豐臣秀吉的大坂城和聚樂第為範本逐漸形成不同於東國的風格。天正16年(1588),生駒親正蓋建了高松城,1589年毛利輝元建廣島城,1590年宇喜多秀家開始建造岡山城,使這個地區的近世城郭終於開始出現。不過西日本最大的廣島城與岡山城的普請卻因豐臣秀吉展開針對朝鮮和大明的文祿·慶長之役而推遲,使岡山城到慶長2年(1597),廣島城到慶長4年(1599)才竣工。慶長元年,被稱為「築城名手」的藤堂高虎開始建造宇和島城,隨後加藤清正在九州修建熊本城,而這兩者都是在1600年關原之戰結束後才徹底完工。

其中,只有在文祿·慶長之役當作後勤基地的肥前名護城是依據秀吉的命令進行天下普請,只花了半年工期就完成,秀吉於文祿元年(1592)入城。該城天守則是日本最早完工的五重天守。

貳、

關原之戰後,日本進入築城高潮期,一直到慶長20年,也就是元和元年(1615)「武家諸法度」公布之前,到處都呈現城郭普請的情況(包括等同於重建的大幅度改修)。可以這麼說,現在在日本全國可以看到的大多數近世城郭,絕大多數是這一時期的成果。

根據關原之戰的戰後處理,西日本成為了有力外樣大名集中的特殊地區,他們一併開始新的居城普請。靠著德川家康所給予的高額俸祿,以充沛的經濟能力以及透過屢次天下普請所獲得的最新築城技術,讓西日本的城郭達到號稱「全國第一」的水準,其超高的水平和穩定性遠遠超過同時期關東平原,東北甚至近畿地區。

出現於西日本的大規模城郭普請,就連家康也略提一二:根據《慶長見聞錄案紙》記載「慶長14年抵達三河岡崎城的家康,聽聞中國,西國諸位大名在各處進行城堡普請以牢固防禦」的消息後,顯得十分不高興。另外,根據《鍋島直茂譜考補》載「慶長14年,佐賀城天守竣工,而該年日本國內所建天守數量已達25棟,其中大部分居於西國內。

慶長時期構築的日本代表性城郭,包括:有森忠政的津山城、堀尾吉晴的松江城、毛利輝元的荻城、加藤嘉明的伊予松山城、藤堂高虎的今治城、山內一豐的高知城、黑田長政的福岡城、細川忠興的小倉城……

另外,在慶長年間進行大幅度改修而面目一新的城郭,則有:小早川秀秋、池田忠繼的岡山城、池田長吉的鳥取城、中村一忠的米子城、鍋島直茂、鍋島勝茂的佐賀城、加藤清正的熊本城、竹中重利的府內城……

叄、

元和元年,幕府公布了「武家諸法度」,原則上禁止諸大名進行新的城郭普請,且以外樣大名集中的西國地區限制最為嚴格。因此西日本在元和以後新蓋的城,就只有配合幕府為了監視西國大名而在元和6年命令水野勝成構築的福山城,以及為強化民眾統治而在元和4年修建的島原城而已。

西日本的近世城郭,都是採用出產豐富的石材所蓋的石垣城堡,誕生於近畿地方的近世城郭石垣建造技術,被西日本的城郭所繼承並且在此發展完整。在發展過程中,受到藤堂高虎與加藤清正的影響相當大。藤堂高虎特別擅長高石垣的建造,在早期的宇和島城與今治城中,至今仍可以看到兩人所蓋的高石垣。之後,他在伊賀上野城本丸建起了高約30米的「日本第一高石垣」,而建議德川家康把重建的大坂城石垣提高至豐臣時代兩倍的也是藤堂高虎。加藤清正在石垣的斜度上有所建樹,他對石垣的建造更加注重於「強度」而非藤堂高虎倡導的「高度」。在為期較長的熊本城普請中發展完成,之後被稱為「清正流石垣」。

西日本的近世城郭多為平山城,因此就必須要有高石垣,在從城下町仰望層層相疊的石垣時,對於強調城主的絕對權力的一種象徵可以產生巨大的威懾效果。其中特別壯觀的例子有:熊本城,津山城,福山城,丸龜城。另外,集中於西日本的海城則是可供水軍與海運的新時代城郭,但要在海岸邊構築石垣卻需要更高的技術。其代表的例子包括高松城,三原城,宇和島城,今治城,荻城,唐津城,小倉城。舊式山城也有壯觀的石垣,比較有名的有備中松山城,津和野城,岡城。

衝繩的城郭也全部以石垣修建。包括重建的首裡城,今歸仁城,中城城均以靚麗的外觀而著名,是擁有蜿蜒城牆與拱門的大陸式城郭。

與石垣一起形成近世城郭重要組成因素的則是天守,全國天守有一大半集中於西國,從這點來看,西日本真的可以說是近世城郭的集中區。而因戰爭毀滅的岡山城與廣島城天守是最後兩座留下的在關原之戰前建造的天守。同樣被戰亂而燒毀的福山城天守則是元和以後在「武家諸法度」下建造的唯一的五重天守。即使在日本現存的12棟天守中,有一半位於西日本:備中松山城,松江城,丸龜城,伊予松山城,宇和島城,高知城。在明治時代因內亂毀掉的天守包括津山城,米子城,荻城,高松城,德島城,伊予大洲城,柳川城,熊本城也是十分著名的。在西日本,除了天守,櫓和城門也相當充實,比如廣島城,岡山城,熊本城,福山城,津山城……櫓的數量都是全國之最。櫓和城門的現存實例皆位於日本其他地區之上。

結語:

即使是在今天,西日本的城郭依然可以說是戰國時代最好的代表,西國城郭代表著那個時代最高最全面的造城技術,無論是在天守的設置與布局,城郭的多樣性設計上,西日本的城郭很顯然具有優越性和獨特性。前文所提,也正是西國大名普遍強調這種堅固,險要的特點,使得今天我們能夠看到的大部分歷史遺蹟都集中在西日本地區,這種不僅能夠與刀槍,鐵炮相抗衡的穩定性同樣也經得起時間的磨練,而這,便是西日本人的智慧。

感謝觀看由「南書(書)房」帶來的獨家原創文章,如有不足之處,還請諸位多多指正。

相關焦點

  • 日本戰國時代:近畿——天皇的居所與城郭建築文化的核心
    戰國時代,所謂「上洛」就是指強力大名通過軍事徵服手段前往二條御所得到天皇以及最高朝廷的加封任命從而擁有極大的管轄和行政權力得以鞏固並制霸天下的能力。戰國時代,近畿地方歷經足利氏,三好氏,織田氏,豐臣氏以及德川氏統治,其城郭的特點和形制上與日本其他地區有明顯不同……中世城郭在日本全國有超過40000之多。
  • 初心者也能讀懂的日本戰國城池科普
    本月24日,《信長之野望》系列迎來了系列的第十五作《信長之野望:創造 戰國立志傳》,藉此難得的機會,作為戰國文化狂熱愛好者的筆者又忍不住要跟大家聊一聊日本戰國的種種,之前已經跟大家聊過了「家紋」以及「戰國時代的女性」,這次筆者要跟大家聊聊在《信長之野望》的地圖中經常出現的東西——城池。
  • 造訪決定日本戰國天下的關原之戰西軍本陣:岐阜「大垣城」
    在日本戰國歷史之中,「關原之戰」可說是無人不知的著名戰役,這一場戰役又被稱為「決定天下之戰」,其中西軍名將石田三成當年指揮作戰的陣地就設在岐阜縣大垣市的「大垣城」,雖然廣大的城池因為時代變遷之下已不復存在,但是護城河遺蹟
  • 日本戰國時代十大名將盤點:甲斐武田信玄名列第一,號稱「戰國第一...
    日本的歷史上也有一個類似於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的時期,在日本的史籍中,這個時期也被稱為「戰國時代」。只不過,日本戰國時代的時間比中國戰國時代可晚多了,相當於中國的明朝中後期。這個戰國時代從公元1467年的「應仁之亂」開始,到1615年大阪之戰后豐臣氏被消滅為止,只存在了148年。而在這一時期,日本也出現了一些風雲人物。
  • 幕府風雲——日本的戰國時代
    日本戰國一詞出自甲斐大名武田信玄(1521—1573)所制定的分國法「甲州法度之次第」第二十條,其開頭就記著「天下戰國之上」。換言之,生處在被後人稱為戰國時代的人們,當時已有「如今是戰國之世」的認知了。在那個時代,劇烈的政治軍事鬥爭導致傳統的貴族政治放權及依靠部屬,也間接的導致其政治格局的土崩瓦解,土豪平民甚至浪人成為多國大名乃至於「天下人」都成為了可能。
  • 日本戰國時代題材電影推薦
    日本戰國時代題材的電影有很多,這次給大家推薦幾部小十郎看過的日本戰國時代題材的電影:關原之戰 (
  • 他爭奪天下無望,俯首稱臣後建城,數百年風華不再獨留城郭
    其實政宗一直有爭奪天下的企圖與能力,但是出身較晚,時代的巨輪已經無法等待政宗成長了,因此政宗只能在東北地區看著天下落入豐臣與德川的手中,當伊達政宗成為仙臺藩藩祖後便開始建築仙臺城來治理仙臺地區。雖然伊達政宗確實是有爭奪天下的實力,但是他出身實在太晚,當然太早也不行,如北條早雲就太早了。
  • 1576年,日本戰國時代的建築引起了繪畫方式的改變
    安土城的竣工代表安土桃山時代的開始,故史家以這兩位霸主的城郭建築命名,城內的居室空間由狩野永德(1543—1590)畫派的人負責裝飾。這一時期的古堡很多是西洋式的,離地面很高,例如彥根城。日本的房子幾乎全是窗戶,門就是窗戶,或說窗戶和門一樣大,根本就沒有牆,但這時的城堡沒有窗戶,或者窗戶很小,打仗時可以把槍伸出來。
  • 日本戰國時代的海盜世界:從海盜變成信長水軍的真鍋氏
    室町時代,作為備中守護細川氏的被官,真鍋氏在瀨戶內海地區打下了一定的根基。此後不久,他們的家族勢力便打入了細川氏分郡所在的和泉國以及伊予新居郡、宇摩郡等地。在和歌山藩的史料集成《南紀德川史》所錄的《名臣傳》中,有織豐時代的和泉真鍋氏首領、後來成為和歌山藩重臣的真鍋氏(四千石)之祖真鍋貞成(真入齋)的條目,其中詳細記述了他的生平。
  • 日本百名城是怎樣誕生的?
    日本城是日本文化的代表之一。從姬路城被登錄為世界遺產開始,日本各地的城郭就吸引了大量歷史迷、建築迷和遊客的目光。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日本的「城文化」以及百名城的誕生。大家經常在戰國時代題材的影視劇作品中看到的那種城,通常都有一個氣派的天守閣。這就造成了不少人的誤會,認為日本城都是戰國時代的產物。
  • 日本:北海道函館五稜郭
    五稜郭的建造背景,是日本與美國籤訂神奈川條約,其中包括開放北海道箱館港口。為了增加防衛能力以及解決官方行政的問題,由德川幕府的徵夷大將軍下令建造。五稜郭的聞名是因為戊辰戰爭,當時明治天皇即位,這個跟光緒同時代的日本皇帝,通過戊辰戰爭廢除了幕府收回統治權。舊幕府海軍總裁榎本武揚,於江戶率領八艘殘餘軍艦及仙臺藩兵跑到北海道,以五稜郭為基地鬧獨立。
  • 最受歡迎的日本城排名公布,你絕對想不到第一名是它!
    大家來到日本遊玩,相信很多人都喜歡到傳統日式氣息濃鬱的地方領略一番,甚至會有人因為對日本歷史及武將感興趣,而專程前往日本城郭參觀。近日,日本朝日電視臺舉行了日本城總選舉,近一萬名日本人投票參與。從日本現存的約4000個大大小小的城郭及城跡之中,選出他們心目中最喜愛的前30名,本文為大家介紹排行榜中的前十名,第一名在哪,你一定猜不到!
  • 天下布武 日本戰國時代
    作為一個新晉奶爸,三個新DLC並沒有時間去玩(有限的時間都用在夜之城了)。但是《仁王2》的本體還是達成了白金(大斧無腦流)。所以藩國混戰也是日本封建時期的常態。中國解決土地問題通過起義改朝換代重新洗牌,而日本是通過下層封建領主之間相互徵伐消化矛盾。可以說日本在1868年明治維新之前,從來就沒有被真正統一過,沒有建立起中央集權。即使有也非常短暫。當天皇直接被權臣架空,以武士為主角的戰國時代就開始了。
  • 謎一樣的日本-7戰國時代
    歡迎手機微信掃描或長摁關注原創公眾號「地緣神僧」:上一篇講到,大名橫行、生靈塗炭的日本戰國時代開始了。
  • 風起雲湧的日本戰國時代——尾張的統一 |日本歷史
    可惜這一計劃被信長窺破,嚴令留守清洲的兵馬拒絕信廣入城。信廣知道陰謀敗露,匆忙退回,信長從後追趕,小小接了一仗。還好信廣見機得快,不是信勝那般執拗人物,立刻自縛請罪,信長才饒了他一條賤命。1558年,信長率軍討伐織田信賢,雙方在巖倉以西的浮野地方展開激戰。雙方兵力都在三千上下,可謂勢均力敵,從早晨一直打到中午,信長軍從東南方向突擊得手,直入敵陣,信賢軍很快就全面崩潰。
  • 武田信玄在日本戰國時代的地位
    《戰國無雙》裡的怪蜀黍武田信玄後來玩電腦版的日本歷史策略類遊戲。比如《信長之野望》系列。講的就是日本戰國的故事,從這款遊戲裡知道了織田信長,德川家康,武田信玄,上杉謙信等人物。也開始關心起那段歷史來。還能從作者的講述中對日本戰國時代有個形象的了解。中國戰國時代,是在公元前二三百年的時候。而日本的戰國時期是從1467年到1603年,也就是中國大明朝憲宗成化年間到神宗萬曆年間。雖然晚了近兩千年,但兩個戰國確實非常相似,天子仍在,而諸侯並起,群雄割據,徵伐不休。日本戰國歷史精彩紛呈,幾可媲美中國的春秋戰國與三國時期。
  • 日本戰國時期,清州同盟為何能夠改變戰國格局?
    日本戰國中前期,特別是這個時代,前三雄(今川義元,武田信玄,上杉謙信)就要謝幕,後三雄(織田信長,德川家康,豐臣秀吉)則即將登上歷史舞臺。因為在織田家重城「清州城」舉行聯盟會談,所以歷史上將這一次同盟定名為「清州同盟」。
  • 日本戰國時代的「孤獨天下」:淺井三姐妹的動蕩人生
    中國有獨孤三姐妹的傳奇,日本歷史上也有淺井三姐妹的故事,她們分別是淺井茶茶、淺井初以及淺井江。她們其實就是織田信長的外甥女,她們的母親是日本戰國時代第一美女阿市(織田市),父親則是戰國大名淺井長政。淺井三姐妹日本戰國時代是一個弱肉強食的血腥時代,一個女子帶著三個女兒,除了再度回歸織田家,阿市沒有任何辦法。本能寺之變之後,阿市改嫁給了織田家家臣柴田勝家。
  • 日本戰國名將大谷吉繼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位日本戰國時期的名將大谷吉繼。又名吉隆,日本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和大名,豐臣家臣,越前國敦賀城城主,父親為大谷盛治,母親為北政所的女侍東殿,幼名紀之介。天正十一年(1583年)織田家老柴田勝家和豐臣秀吉對立表面化引發賤嶽之戰。
  • 日本旅遊景點推薦:姫路城、熊本城、松本城、名古屋城、彥根城!
    松本城位於長野縣松本市的松本城。由戰國時代的深志城改建而成,因此又稱為深志城。漆黑的外壁,以白色的飛驒山脈作背景,黑白色的對比更能突顯松本城之美。元離宮二條城二條城建城400年來見證了日本歷史上的重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