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輝
男,漢族,生於1973年4月,安徽人。1995年畢業於中國醫科大學法醫學系,1998年前在廣東省中山市公安局從事法醫工作,1999年從事專職律師至今,2006年獲青海省優秀律師榮譽稱號。現擔任北京市漢卓(西寧)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青海省律師協會常務理事、西寧市律師協會副會長、西寧仲裁委員會仲裁員、青海民族大學法律碩士實務導師、青海省政協立法協商智庫專家、青海省高級人民法院司法審判智庫專家,青海省省級預算績效評價專家。
法律情結
1995年,從中國醫科大學法醫系畢業的陳輝,進入廣東省中山市公安局從事法醫工作。回憶當初,他笑著告訴記者,那時候學醫可是大熱門,競爭十分激烈。畢業後他被分配到基層,相對清閒的工作無意間成為一個契機,偶然讀到的一些法律書籍,激起了他對法律的興致,並讓他產生了參加律師資格考試的想法。1998年,他辭去公職,通過自學以青海省第二名的成績考取了律師資格。說到考試,他告訴記者,考前曾有同學與他打賭,認為學醫的他,不可能考取律師資格,但後來的事實證明,他不僅成功考取,而且還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陳輝說,回想起來,最初選擇律師職業,有些懵懵懂懂,剛開始連什麼是案源都不太清楚。2000年,陳輝在青海泰宏律師事務所開啟了自己的律師職業生涯。談起自己的老師——泰宏律師事務所的創始合伙人金福時說,老師的勤奮刻苦、一絲不苟、認真敬業深深影響了他。
「一名好的律師,一定要專業、專心、專情。專業是指律師應有自己專長的領域,辦案要體現專業性;專心是指受當事人的委託,代理案件要一心一意,盡心竭力;專情是指律師對自己從事的工作始終要保持一種和年齡沒有必然聯繫的向上的激情和鬥志。」陳輝說。
在泰宏律師事務所的鍛鍊讓陳輝穩步成長,剛入行時雖然案源不多,但他對辦理的每一起案件認真研究,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分析思考,琢磨案件細節,於細微處尋找突破,在逐步提升能力的同時,也加深了對律師職業的熱愛。他坦言,這段執業經歷是他律師生涯的寶貴財富。
專業立身
由於有醫學背景的優勢,從業以來,陳輝擔任多家醫療機構的法律顧問,辦理了眾多醫療糾紛案件。同時,為許多患者當事人提供過救助,為化解醫患矛盾,維護社會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
2011年,陳輝代理了一起醫療糾紛案,因醫院未能按規定對新生兒進行苯丙酮尿症的篩查,導致一名患兒未能被及時發現患有先天性遺傳性疾病,耽誤了治療,智力嚴重受損。接受委託後,因當事人的家庭條件十分困難,陳輝主動墊付了去北京參加鑑定聽證會的費用。通過努力,最終為患兒爭取到了較高的賠償,維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陳輝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一名當事人給陳輝送來一份勝訴判決書。他告訴記者,這也是一起醫療糾紛案件,因當事人經濟困難,去北京參加鑑定聽證會的費用也是他墊付的。類似的事情還有許多,談起這些,陳輝很平靜地說,這是我應該做的,沒有什麼值得炫耀的。他說:「醫學背景確實給自己提供了很大幫助,但辦案還是要靠用心,認真分析案情,準確查找法律依據,要對得起當事人的信任和自己的良心。」
接力傳承
2012年,出於事業發展的考慮,陳輝作為主要發起人與其他律師一起創辦了北京市漢卓(西寧)律師事務所。漢卓西寧分所成立以來,穩健發展,取得了優異成績。2017年,律所被青海省司法廳評為「2015-2016年度規範化建設優秀單位」、被青海省律師協會評為「2013-2016年度全省優秀律師事務所」;2018年,律所被西寧市律師協會評為「2017年度優秀律師事務所」。
陳輝說,作為70後的律師是承上啟下的一代,要把從50後、60後等老一代律師身上學到的東西發揚光大,同時也負有對80後、90後新一代律師培養的義務和責任,這樣律師隊伍才能欣欣向榮、蓬勃發展。
陳輝很注重對青年律師的培養與關懷,對所內的青年律師,在工作、生活等各個方面都予以關心、幫助,以身作則,言傳身教。通過為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提供常年法律顧問服務的平臺,組建了以青年律師為骨幹的服務團隊。近年來,他帶領下的團隊通過認真、負責的高效法律服務,受到了顧問單位的普遍好評。今年3月,陳輝被聘為青海省人民政府法律顧問專家庫成員。
陳輝說:「青年律師在激情、精力、記憶力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身為資深律師,應多關心青年律師隊伍的成長和發展,由於地域、環境、經濟等方面的制約,我省律師人才相對匱乏,律所一定要想辦法讓青年人留下來,有發展,要給青年人提供鍛鍊的機會和平臺,現在的青年律師,就是未來律師行業的中堅力量。」
「志存高遠,意守平常,身體而力行,小步終成千裡。」這是陳輝辦公室牆上掛著的柳體橫幅,他說,這是他的執業理念。
【責任編輯 劉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