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上流UpFlow(ID:heyupflow)
已授權,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最近,學法律的人看電視可能會有些悲喜交加。喜的是終於有國產綜藝和電視劇重點講到律師這個行業了,悲的是「編劇你不懂就別瞎寫啊」。
先是講述8位法學生的職場綜藝《令人心動的offer》熱播,被普通網友稱讚為勵志、真實,卻被專業人士批評真實的律所環境哪有那麼高大上;後有號稱都市律政劇的《精英律師》,卻出現了1小時不低於5萬的巨額諮詢費、生造出一部根本不存在的《智慧財產權法》等情節。
難怪許多法學人不屑一顧:「勸那些真想從事法律這行的人少看點電視劇和綜藝。」
那麼學法究竟是什麼樣的實際體驗,今天請跟著上流君一起撥開法學的層層迷霧,一探法學生和律師的日常。
學法之前:我以為我會是何以琛
由於在普通人的一生裡,與律師打交道的機會並不多,就算有,也都是避之唯恐不及的事情,今天大部分普通人對律師的印象基本來自於影視劇的塑造。
TVB就有一批講述律師的職業劇,諸如《壹號皇庭》、《怒火街頭》、《律政強人》這類,最經典的熒幕形象莫過於這樣一幕:男女主人公戴著頭套在法庭上慷慨陳詞,與對方律師和證人進行對質。
許多人對律師這個職業的啟蒙來源於TVB律政劇
內地劇近幾年也有講到律師的劇集,前有《何以笙簫默》,今年有正在播出的《精英律師》,只是它們對律師的刻畫實在讓業內人士無力吐槽,本質上是妥妥的瑪麗蘇戀愛劇。
但你發現了嗎,幾乎所有的內地影視劇裡,律師的形象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都是帥氣多金的精英。
所謂精英,與之配套的必然有:有錢,整潔明亮且巨大到可以在裡面開party的辦公室,男士西裝革履收拾利落,女士也得是職業套裝一副律政俏佳人的樣子。
一句話概括人們對律師的刻板印象就是:他們是上流人士,他們光鮮亮麗。
於是,在《令人心動的offer》裡,實習生們每天在寬敞明亮的辦公室裡探討正義。
《令人心動的offer》裡的律所寬敞明亮
於是《精英律師》中的資深律師羅檳,在助理之外,還僱著司機、秘書,一人獨佔可以俯瞰城市的大開間辦公室,還能開出一小時不低於5萬的諮詢費價碼。
《精英律師》裡1小時不低於5萬的諮詢費價格聽起來很「精英」,但離現實太遙遠
學法以後:原來我是張益達
當然,這些劇情無一例外遭遇了法學生和律師們的無差別大面積吐槽:
看完這部劇,我媽估計又以為我以後可以年入百萬了……
當我費勁巴拉通過司法考試,擠破頭皮找到一份工作的時候,我該怎麼跟他們解釋我其實只能拿到五六千的工資?
先不說羅檳當地律協有沒有出臺相應的律師收費標準,就算允許按市場行情定價,一小時五萬的諮詢費得遇到多少像任曉年這樣的土大款?
律師的真實收入
根據上海市最新的律師服務政府指導價標準,律師收費有三種方式,分別是計件收費、按標的額比例收費和計時收費,其中計時收費標準給出的參考價是每小時200-3000元。
來源:上海市發改委
按照市場定價,不同的律所收費標準也有著差異。據媒體報導,在北京這樣的一線城市,年輕的律師可能一小時只收費幾百元,而大部分資深律師的諮詢費是一小時幾千元,即便是資深律師或合伙人級別,報價也在3000-5000元之間,高於5000元的都不多見。
此外,律師行業也是嚴格遵循二八定律的行業,有的律師年入千萬不是夢,有的律師連每年兩千塊的註冊費都交不起。
根據職友集的一份樣本量為3622的調查顯示,北京律師每月收入在2萬以下的佔多數,所謂高薪只是少數人。
來源:職友集
很多律師人到中年仍然沒有自己穩定的案源,在拼死拼活地給合伙人打工(合伙人:律所創辦人,相當於自己當老闆)。這也就可以解釋《精英律師》中的律所主任明知任曉年沒什麼道德底線仍然要留住這個客戶,因為任曉年能給他們律所介紹案源。
沒有案源,你再優秀也會淪落得和張益達一樣,工作很久都接不到案子。
法考的難,主要看頭髮
坊間一直流傳著一句話,「勸人學法天打雷劈。」因為法學是典型的先苦後甜、勝者通吃的長線專業——這個專業要背最厚的書,參加最難的考試,忍受最低的一次就業率。
在法學院,背不完的法條是日常,搞不懂的法理是日常,寫不出來論文也是日常,當然,頭禿也是日常。
學了法之後你就可以深深體會到——「專業選得好,年年期末勝高考」。
每次期末每個法學生都在行使緊急立法權,因為卷子上的內容全是自己編的……
除了每個學期期末的摧殘,法學生還要面臨號稱中國最難考試之一的司法考試(現在改名叫法考了)。
從2018年開始,國家司法考試改革為國家法律職業資格考試。考試人群從原來的律師、法官、檢察官、公證員,增加到從事行政處罰決定審核、行政複議、行政裁決的工作人員,以及法律顧問、法律類仲裁員也需要參加並通過考試。
如果沒有過,則意味著很多法律相關的職業你無法進入,法學專業的學生職業選擇空間會更加狹窄。
司法考試涉及15門學科,358萬字的教材,290多個共計220萬字的法律法規、司法解釋,150萬字的真題,700多萬字的基礎閱讀材料。
《令人心動的offer》裡,律師嶽屾山提到,司法考試涉及的法律法規大概是500部
在我國實施司法考試16年來,全國共有619萬餘人次報名,截至目前有88.8萬人通過司法考試,平均通過率僅14.3%。
這門考試到底有多難,看看通過的學霸同學們都是怎麼複習的:
劃重點:12×30×7=2520個小時!你就說你啥時候玩手機愧疚過吧
司法考試是每一位法學生必須面對的一道坎,是就業的敲門磚。節目裡看著十分優秀的八位素人嘉賓,司考通過率也不到一半。薛俊傑在成績已經出來後,卻遲遲不敢查,那種很希望能過,卻又害怕沒過的樣子,像極了每一個被法考折磨的法學人。
offer令人「心死」
不幸的是,千辛萬苦過了法考,卻並不能保證就一定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法學畢業生的一次就業率,在各個專業中也是墊底的。
根據麥可思研究院發布的《2018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2017屆本科畢業生畢業半年後就業率最高的學科門類是工學,達93.5%;其次是管理學,為93.2%;最低的是法學,為85.3%。
學法律的,要想專業對口就那幾種就業方向:律師、公檢法、公司法務……選擇面窄,競爭壓力大,不幸的畢業即失業。而有幸拿到offer的忙到頭禿,工作996甚至007。
很多畢業生發現自己因為熱愛自由選擇了律師行業,卻發現根本沒有屬於自己的自由時間。《令人心動的offer》裡面,實習生們也是經常加班熬夜,這一點倒是非常符合律所的工作節奏。加班到凌晨兩三點,第二天照常上班,都是正常操作。
梅楨在加班時接到丈夫打來的電話,也只能匆匆掛斷
做了律師你就會發現,忙起來經常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就算是實習生也只能拿著飯碗在電腦桌前扒拉兩口飯然後繼續工作。
別人眼裡的高談闊論,背後是手機上寫文書、地鐵上聯繫法官、開一天電話會夜裡繼續加班的艱難。
來源:微博
律師忙起來根本顧不上家庭和孩子,上流君認識的女律師,曾經兩周沒見過自己的小孩,孩子得了腮腺炎一周後自己才知道。
律師不僅工作比電視劇中忙,而且工作環境也比電視劇中惡劣太多了。光亮整潔寬敞的律所不是沒有,只是離大部分律師的工作日常太遠,獨立辦公室也是合伙人級別的才會有。
拋開那些宇宙級的大所不談,大多數律所都是小作坊,所有人擁擠在不到100平的空間裡,做著幾千萬甚至幾千個億的大案子。
而且就算是宇宙級的大所,每個律師的桌子上也是擺滿了各種案卷,節目裡那麼整潔的桌面基本上是看不到的。
知乎用戶曬出來的部分案卷
學法怎麼談戀愛
前有綜藝裡面顏值雙商都超優秀的素人嘉賓,後有國產職業劇俗套的談戀愛戲碼,估計不少人以為律政界不僅掙得多,還容易脫單,俊男靚女俯拾即是。
但殘酷的現實是:
「前女友不知道從哪裡看的說學法律的出軌率高,就和我分了,那一刻我特別後悔學了法律,畢竟我不是查爾斯王子,謝了頂還能再找到漂亮的女朋友......」
這裡必須告訴大家的是,學法律的人並不是出軌率高,而是離婚的時候容易讓對方淨身出戶!
法學院的情侶平時你儂我儂完全沒問題,但是千萬別一起討論案例,尤其是有爭議的熱門案例,萬一兩個人觀點相左,誰也說服不了誰,很容易上升為價值觀問題,進而得出結論——你竟然認為這件案子該這樣判!我們三觀不合!分手吧!
在法學院待久了,你會發現果然是「億年修得何以琛」,因為你根本就遇不上,只能摸著自己日漸稀少的頭髮,懷抱著厚厚的教材,繼續在法學的道路上攀登。
說了這麼多,法學似乎是個神坑,坑了許多年少無知的少男少女。但是一旦你真的走進了法學院的大門,你會發現畢業後的你脫胎換骨,至少不那麼容易被法學院以外的人坑。
學法的人其實都有著一些共通的特質:他們做事講求邏輯,看待事物會更客觀,追求秩序,對公平和正義有著崇高的敬意,是一群有理想、有熱情的人。儘管有上面那些槽點,但法學人還是願意一往無前,向著自己心中的夢想,衝鴨!
▼
推薦閱讀
點擊圖片閱讀 | 國產劇霸道總裁,終於讓人看吐了
點擊圖片閱讀 |挖掘機,中國男人戒不掉的精神鴉片
點擊圖片閱讀 | 國產職場劇,什麼時候才能不尷尬啊
如果你覺得今天的文章還不錯
動動手指,給壹讀君點個在看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