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在長大的過程當中,會逐漸形成自己的價值觀體系,這也需要父母的正確引導和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來幫助他形成正確是價值觀。
湖南臺在2006年的時候就推出了一檔節目——《變形記》。節目主要以叛逆的城市孩子和貧窮山村孩子互換生活,對孩子進行變形的生活記錄。
節目中的農村主人公主要都來自偏遠的山區,由於家庭貧窮,父母不得不離開家鄉去打工賺錢,只留下孩子和家裡的爺爺奶奶或是獨自生活。所以,這些山村裡的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學會了獨立生活,也比較淳樸和勤勞。所以在節目播出時,這些孩子的表現受到了很多網友的稱讚,也有人向他們的山區捐款,改善他們的生活。
變形生活也給很多山村孩子帶來了負面的影響。如今,《變形記》已經過去了14年,那些參加過變形記的山村孩子在體驗過城市的繁華生活後,卻開始出現對食物挑三揀四,對原本生活出現了牴觸的情感,不想再面對原來的生活的情況。比如農村孩子吳宗宏就是其中一位了,在被問到是農村爸爸好還是城市爸爸好的時候,吳宗宏語出驚人的說:「自己的爸爸比不上城市爸爸」,網友們在看到這樣的情況也表示:孩子毀了。
那些孩子的家長對於孩子出現的情況,也表示很後悔讓孩子去參加那樣的節目,把孩子變成這個樣子。
01繁華城市生活使孩子形成錯誤的價值觀
參加變形的孩子,都是處在青春期的少年。而這個時期正是孩子心智開始變得成熟,價值觀形成和完善的關鍵時期,稍不小心就會形成錯誤的價值觀。
參加變形記時,這些原本習慣在山村生活的孩子,一下子就被轉到了繁華的城市生活當中,這對孩子產生了強烈的衝擊,也讓他們的心理產生了巨大的落差。由於處於青春期,孩子的心智承受能力還不是很好,在這種強烈的衝擊和落差之下,孩子的心靈也出現了扭曲,也形成了錯誤的價值觀。所以,很多參加完變形記的山村孩子無法很好地回歸自己原本的生活。
02影響孩子價值觀形成的因素
1、生活環境
生活環境是否良好,對孩子的價值觀形成有著關鍵性的作用。如果孩子所處的生活環境是比較消極、黑暗的,孩子在長大之後就會形成錯誤的價值觀,也很可能會因此誤入歧途。
2、父母的價值觀
價值觀往往體現在一個人的行為當中。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當中,父母的價值觀也會通過他們的行為傳遞給孩子,在潛移默化之中,孩子的價值觀就會形成和父母一樣的價值觀。
如果父母的價值觀是錯誤的,孩子在長大之後形成的價值觀也會是不正確的;如果父母的價值觀的是正確的,那麼孩子也會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所以,父母的價值觀影響著孩子價值觀的形成。
03如何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1、父母以身作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們在生活中的言行舉止都會影響孩子價值觀的形成。
所以,父母自身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在生活當中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以身作則,給孩子產地正能量,樹立正確的榜樣,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2、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可以通過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通過讓孩子獨立處理、完成一些事情;在孩子遇到難題時,引導孩子尋找正確克服的方法,樹立孩子的良好的責任感。
3、和孩子溝通交流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溝通是人與人之間、人與群體之間思想與感情的傳遞和反饋的過程,以求思想達成一致和感情的通暢。"
家長和孩子多溝通交流,才能夠更好地了解孩子心裡的想法,交友情況,如果發現孩子有錯誤的地方,能夠及時將其糾正,引導其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總結:正確價值觀能夠指導孩子做出正確的行為,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因此,在孩子長大的過程當中,家長要採用正確的方式,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