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正元IPO:重銷售輕研發,營收增速不及同行

2020-12-25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吉大正元IPO診斷報告:重銷售輕研發,營收增速不及同行

時代商學院分析師 鄭一佐

本篇IPO診斷報告聚焦長春吉大正元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吉大正元」)。吉大正元一直從事以密碼技術為核心的信息安全業務,主要產品和服務包括電子認證產品、信息安全服務和安全集成。

【企業檔案】

吉大正元成立於1999年2月,經過20年的發展,是國家信息安全行業電子認證領域諸多科研課題及產業化項目的主要承擔者之一,主持和參與制定了國家標準9項、密碼行業標準26項。截至目前,吉大正元擁有6項發明專利技術及226項軟體著作權。2019年6月28日,吉大正元提交了招股說明書,擬登陸中小板。

吉大正元的股權結構較為複雜,先後經過6次增資以及9次股權轉讓。截至2019年10月,於逢良、劉海濤為吉大正元的實際控制人,兩人持有吉大正元28.5%的股份,並且吉林省英才投資有限公司、趙展嶽、北京中軟聯盟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為其一致行動人。

在上市輔導期間,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吉大正元曾將現任董事長兼實控人於逢良告上法庭。據中國裁判文書網顯示,這起訴訟為股權轉讓糾紛。

2008年3月,於逢良與崔維力約定,於逢良將以349.25萬元購買崔維力持有的吉大正元232.84萬股股權。隨後,兩人又約定暫緩支付股權轉讓價款至公司上市之前。2008年8月,雙方辦理了股權變更登記。

歷時十年後,2018年4月,崔維力通知於逢良準備支付股權轉讓價款,而不幸的是,崔維力突發疾病身故,致於逢良未順利支付轉讓價款。2018年12月,吉大正元將於逢良告上法院,當時吉大正元的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長為高利。

2019年4月28日,於逢良與崔維力的配偶孫桂平籤署《協議書》,並將349.25萬元股權轉讓款支付給孫桂平,隨後吉大正元進行撤訴。

【摘要】

營收增速落後8個百分點。2018年,吉大正元營業收入未增反減,比2017年減少1892萬元,營業收入增速同比下滑4.52%,而同期競爭對手營業收入增速的平均值為4.35%,高于吉大正元約8個百分點。

主營業務毛利率落後6個百分點。2018年,吉大正元主營業務毛利率雖有小幅增長,但2019年上半年再次跌落至51.5%,落後同行可比公司均值約6個百分點。電子認證產品是吉大正元的核心產品,盈利能力相對較強,但該業務營業收入佔比在大幅下滑,競爭優勢有所削弱。而新業務轉型成效不顯著,信息安全服務和安全集成這兩項業務的毛利率均遠低於同行可比公司均值。

存貨周轉率不足同行均值1/2。2019年上半年,吉大正元的存貨周轉率不斷下滑,甚至不足同行可比公司均值的1/2,處於較低水平。對於一些實施難度大的項目如安全集成業務等,吉大正元項目運轉周期長,導致存貨周轉率較低。

重銷售,輕研發。2016—2019年上半年,吉大正元的銷售費用率高於同行可比公司均值;而與之相對的是,其研發費用率卻一直低於同行可比公司均值。通過計算,2019年上半年,吉大正元營銷及銷售人員的平均薪酬是研發技術人員的9倍以上。

一、行業概況

1.行業規模增長率超20%

近年來,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在給人們帶來方便的同時,網絡安全問題也隨之凸顯,如美國中情局前特工愛德華·斯諾登揭露的「稜鏡計劃」、新型「蠕蟲式」勒索軟體Wanna Cry的爆發等。信息安全是計算機產業中技術敏感度最高的細分領域,但過去行業的發展主要受事件或政策驅動,目前全球有90多個國家制定了專門的信息安全相關法律法規。

在中國,由於《網絡安全法》及相關條例落地、網絡安全等級保護2.0制度的實施,行業投入規模不斷增加。據IDC數據,2017年,中國信息安全市場的規模為39.45億美元,同比增長18.5%,保持了快速增長態勢;預計到2022年國內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14.62億美元,2017—2022年的複合增長率將達到23.78%,未來發展勢頭良好。

一般而言,網絡信息安全產品主要包括安全硬體、安全軟體及安全服務。從市場結構來看,目前仍以安全硬體為主,主要集中在網絡邊界層的防護上。數據顯示,2018年,安全硬體市場佔比最大,為48.1%,而安全軟體、安全服務的市場佔比分別為38.1%、13.8%。不過,隨著雲安全、數據安全、智能製造安全等新興技術發展,預計到2021年,安全軟體和安全服務的市場佔比將較安全硬體有大幅提升。

從下遊行業需求分布看,政府、電信、金融、能源、交通、教育等領域對信息安全的投入較大。據賽迪顧問數據,2016年,國內網絡安全產業鏈中,政府的市場需求佔比最大,達22.7%,其次為電信、金融等信息化程度高且信息敏感的行業,三者需求合計佔比高達59.3%。

2.廣東省企業數量第一

據天眼查顯示,2019年,國內信息安全領域的企業註冊數量增速達146%,為歷史最高水平,總註冊企業有34294家。從發展趨勢看,2014—2016年,信息安全領域處於起步發展階段,每年註冊企業的增速不足50%;而2018年和2019年,行業迎來爆發式增長,由6534家迅速翻倍至34294家。

由於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華東、華北、華南三地區由於經濟發展程度領先於其他地區,整體市場份額較大。從註冊企業的地區分布看,沿海地區中廣東省和福建省的註冊企業數量遠超其他省份。如2019年,廣東省和福建省的註冊數量分別為12957家和12239家,而位於第三的四川省僅1667家。

近年來,國內網絡信息安全產品市場快速增長,參與廠商眾多,各細分產品市場的競爭情況如圖表6所示。從競爭格局看,行業細分程度較高,缺乏真正的龍頭企業,市場集中度較低。大型廠商佔據一定的市場份額,但由於不同的細分市場又存在不同的領先廠商。

在身份認證細分領域,吉大正元、上海格爾(603232.SH)、IBM、衛士通(002268.SZ)、興唐通信等屬於行業內的主要參與者。招股書顯示,吉大正元主要產品和服務包括電子認證產品、信息安全服務和安全集成。

二、盈利能力

1.營收增速落後同行均值8個百分點

近年來,網絡信息安全行業規模快速增長,而吉大正元營業收入規模卻處於「不增反減」的窘境。與吉大正元營收增長大幅放緩不同,同期其主要競爭對手的營業收入均保持高速增長。

招股書顯示,2016—2019年上半年,吉大正元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34498萬元、41908萬元、40016萬元和19353萬元,其中,2018年的營業收入未增反減,比2017年減少1892萬元,營業收入增速同比下滑4.52%,而同期可比公司營業收入增速的平均值為4.35%,高于吉大正元約8個百分點。

當然,與吉大正元「同病相憐」的還有衛士通,其2018年營業收入下滑了9.64%。在2018年年報中,衛士通坦言,受傳統核心業務競爭加劇、優勢減弱和新業務孵化新模式初創、產出不明顯的多重壓力影響,其2018年業績並不理想。可見,在網絡信息安全領域,傳統業務的核心地位再穩固,沒有技術模式的創新,較易被同行超越。

從營業收入結構看,吉大正元的電子認證產品、信息安全服務和安全集成三類業務收入變動趨勢並不一致。2016—2018年,電子認證產品是吉大正元經營業務的核心,營業收入佔比均在50%左右,而2019年上半年,該項業務的營業收入佔比卻大幅降低,與之相對的是,信息安全服務業務佔比在不斷上升。而處境更為尷尬的是安全集成業務,2018年該業務的收入比2017年直接減少了7458萬元,近乎腰斬一半,這也是導致吉大正元2018年營業收入下滑的主要原因。

2.轉型乏力,新業務成敗待考

如圖表9所示,2016—2019年上半年,吉大正元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46.2%、46%、55.34%和51.5%,而同行可比公司均值分別為55.36%、56.93%、58.5%和57.87%。可見,吉大正元的毛利率一直低於同行可比公司均值,雖在2018年有小幅增長,但2019年上半年仍未有所突破,再次跌落至51.5%。

核心產品優勢減弱,新業務轉型成效不顯著,是吉大正元主營業務毛利率低於同行可比公司的重要原因。

從產品毛利率分析,如圖表10—12所示,電子認證產品是吉大正元核心產品,市場地位突出,具有較強盈利能力,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該業務毛利率領先同行可比公司均值約2個百分點。然而,由前述營業收入分析得知,吉大正元電子認證產品的營業收入佔比在大幅下滑,該核心產品的競爭優勢有所削弱。

對於信息安全服務和安全集成這兩項業務,吉大正元的毛利率均遠低同行可比公司均值。從信息安全服務業務看,2016年,該業務毛利率低於同行可比公司均值超20個百分點。

對此,吉大正元在招股書中解釋:「公司2016年信息安全服務毛利率相對較低,主要是因為2016年信息安全服務收入規模相對較低,而人力成本等支出相對較高,從而拉低當年該業務毛利率;隨著信息安全服務收入規模增長,技術逐漸趨於成熟,邊際人力成本相對降低,2017年和2018年,公司信息安全服務業務毛利率有所提升並與同行業平均水平接近。」

數據顯示,2017年和2018年,吉大正元信息安全服務毛利率與同行可比均值分別相差6個百分點和5個百分點,與此前大幅落後20個百分點相比,吉大正元該業務的毛利率確實有所提升,但事實上仍有較大改善空間。同樣,由前述分析得知,2019年上半年,該業務的營業收入佔比為57.5%,吉大正元表明公司有意將業務重點往該業務傾斜。但回首看,2019年上半年,該業務的毛利率與同行可比公司均值再次相差約18個百分點,招股書中吉大正元並未給出明確解釋,可見,吉大正元的新業務轉型成效並不理想。

對於營業收入佔比較小的安全集成業務,吉大正元在招股書中坦言,該業務毛利率相對較低。這主要由於該業務涉及較多的第三方軟硬體採購,不包含自有的電子認證產品的銷售,導致材料成本較高,因此毛利率較低。同時,在同行業可比公司中,擁有自有產品銷售的公司如藍盾股份(300297.SZ)、數字認證(300579.SZ),他們的毛利率能達到40%以上。時代商學院認為,因缺乏自有產品的開發與銷售,導致吉大正元該業務毛利率一直偏低,這或許是近幾年該業務營業收入佔比開始萎縮的原因。

三、營運管理能力

1.存貨周轉率不足同行均值1/2

存貨包括發出商品、未完工項目的勞務成本、低值易耗品和包裝物等。存貨周轉率(存貨周轉率=主營業務成本/存貨平均餘額)是衡量企業投入生產、存貨管理水平、銷售收回能力的重要指標。

如圖表13所示,2016—2019年上半年,吉大正元存貨周轉率分別為1.21、1.34、1.08和0.46,可比公司存貨周轉率均值分別為5.66、4.83、3.86和1.2。可見,吉大正元的存貨周轉率不斷下滑,甚至不足同行可比公司均值的1/2,處於較低水平。

招股書中,吉大正元認為,因公司採用以項目完成驗收為主的收入確認方式,而同行業上市公司多以完工百分比法或階段性驗收作為確認收入的主要方式,從而吉大正元收入確認較晚,存貨周轉周期相對更長,因此存貨周轉率低於同行業平均值。令人疑問的是,吉大正元為何會採取與同行業不同的收入確認方式?

在吉大正元及其同行收入確認方法對比中,時代商學院發現,對於一般電子認證產品(不需安裝或只需簡單安裝)、信息安全服務業務,吉大正元與同行業確認收入基本一致;而對於通過信息安全系統建設業務銷售的電子認證產品、安全集成業務,存在初驗(取得初驗報告時確認)和終驗(取得終驗報告時確認)的確認方式時,同行公司如格爾軟體(603232.SH)、藍盾股份、數字認證均是採用初驗確認,唯有吉大正元採用終驗確認。

吉大正元的顧慮在於,對於實施難度大的項目,試運行期間可能發生系統故障、最終驗收不合格的情況,需按要求進行整改並再次提請最終驗收,理論上存在客戶要求退貨或者追加成本的可能。基于謹慎性考慮,吉大正元均採用終驗確認。

時代商學院認為,採用初驗的方式也並不意味著會計處理不謹慎,只要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任何企業都可選擇適用的收入確認方式。但從近幾年吉大正元的存貨周轉率看,情況已經不容樂觀,吉大正元應提高業務能力,縮短項目運轉周期,儘快遏制存貨周轉率進一步下滑。

2.重銷售,輕研發

招股書顯示,2016—2019年上半年,吉大正元的銷售費用率(銷售費用與營業收入的比率)分別為16.76%、15.99%、18.67%和21.1%,而同行可比公司的均值分別為13.33%、14.09%、14.19%和17.74%;與之相對的是,吉大正元的研發費用率(研發費用與營業收入的比率)分別為6.23%、5.1%、7.98%和9.66%,而同行可比公司的均值分別為11.35%、11.94%、13.94%和21.04%。

吉大正元認為,其銷售費用率略高於平均值,仍處於同行業中間水平。而研發費用率較低,主要由於公司的資金實力相對有限,根據項目開展需要來安排資金使用,進而造成研發費用發生額與同行業上市公司相比,相對較低。

招股書顯示,截至2019年上半年,吉大正元的研發技術人員、營銷及銷售人員分別為595人、114人;而2019年上半年,吉大正元研發技術人員、銷售人員薪酬費用分別為1665萬元、3027萬元。時代商學院計算,研發技術人員的每人平均薪酬為4664元/月,營銷及銷售人員的每人平均薪酬為44254元/月,可見,吉大正元營銷及銷售人員的平均薪酬是研發技術人員的9倍以上。

相關焦點

  • 吉大正元:專網龍頭把握行業機遇,放眼雲端著力搶佔物聯網市場
    長春吉大正元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吉大正元,股票代碼:003029)今日正式登陸A股,公司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票4,510萬股,擬募集資金4.58億元,實際募資5.05億元。募集資金用途為「面向新業務應用的技術研究項目」、「新一代應用安全支撐平臺建設項目」、「營銷網絡及技術服務體系建設項目」。
  • 吉大正元:密碼行業標準制定的參與者,加碼主營擴大行業領先優勢
    來源:證券時報網投資要點1.長春吉大正元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專注於信息安全技術的研發,是國家信息安全行業電子認證領域諸多國家及行業標準、重要科研課題及產業化項目的主要承擔者之一。密碼行業標準制定的參與者,千餘個大中型信息化項目經驗吉大正元成立於1999年,是國內最早一批從事信息安全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並提供安全諮詢、安全集成和行業應用開發等服務的企業。
  • [路演]吉大正元:新基建是公司未來市場拓展的重要方向
    [路演]吉大正元:新基建是公司未來市場拓展的重要方向 全景快訊
  • 今日新股申購:振邦智能、吉大正元、潤陽科技
    振邦智能所募集資金將用於智能控制部件產能擴張和產品升級項目、零功耗起動保護器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長春吉大正元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保薦人(主承銷商):招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發行情況:公司簡介:吉大正元實際控制人為於逢良
  • 吉大正元在深交所敲鐘上市 長春新區企業上市成果喜人
    吉大正元在深交所敲鐘上市 長春新區企業上市成果喜人12月24日,長春新區區內企業——長春吉大正元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掛牌上市敲鐘儀式在深圳證券交易所舉行(股票代碼:003029,發行價11.27元/股),長春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華景斌,長春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薛春龍在活動現場見證吉大正元順利上市。
  • [公司]吉大正元將於12月24日登陸深交所 發行價11.27元/股
    全景網12月23日訊 吉大正元(003029)12月23日公告稱,公司股票將於2020年12月24日在深交所中小企業板掛牌上市。據悉,吉大正元本次公開發行4510萬股股票,發行價格為11.27元/股。資料顯示,吉大正元主營業務為以密碼技術為核心,開展信息安全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及服務。
  • 直播互動丨吉大正元12月14日新股發行網上路演
    來源:全景財經——吉大正元新股發行網上路演股票代碼:003029本活動於2020年12月14日(星期一)14:00-17:參與嘉賓:公司簡介長春吉大正元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知名的信息安全產品、服務及解決方案提供商,是電子認證領域的領先企業。
  • 日久光電新三板退市轉赴A股:被指重銷售輕研發 供應商集中於國外
    來源:每日財報作者:劉雨辰 在智慧型手機普及的浪潮中淘金,日久光電實現營收和利潤的雙贏,但費用不斷攀升,業務結構單一的問題也相伴而生 近日,證監會公布江蘇日久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據《每日財報》的了解,日久光電主要從事柔性光學導電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並定製化開展相關功能性薄膜的研發和加工服務。公司目前的主要產品為ITO導電膜,該產品為具有優異導電性能及光學性能的薄膜材料,是目前製備觸控螢幕等器件最常應用的高透光學導電膜材料。產品可應用於各類觸控方式的人機互動終端場景,包括消費電子、商用顯示、工業控制、辦公、教育等場景。
  • 振邦智能、潤陽科技、吉大正元12月15日申購指南
    吉大正元(003029)申購代碼003029,申購價格11.27,單一帳戶申購上限18000股,申購數量500股整數倍。 、製造及銷售。、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為抗菌增強系列、普及系列、特種系列。>>>  【申購指南】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吉大正元將於12月15日進行申購,股票代碼003029,申購代碼003029,網上發行1804萬股,發行價格11.27元/股,發行市盈率:22.98。
  • 熱烈慶祝吉大正元成功上市! ——站在新起點、瞄準新目標、實現新...
    2020年12月24日,長春吉大正元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吉大正元)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板正式掛牌上市(股票簡稱:吉大正元,股票代碼:003029)! 以吉大正元、研奧股份為代表的一批吉林優秀企業,通過深耕主業、自主創新,推動新時代吉林振興發展又邁出了新的、更為堅實的步伐。站在新時代的新起點,新一輪吉林振興正煥發出勃勃生機,也孕育著無限的商機,希望吉大正元以首發上市為契機,藉助資本市場,提升創新能力,以卓越業績回報廣大投資者的信任與支持。祝吉大正元開市大吉!
  • 關於長春吉大正元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市交易的公告
    原標題:關於長春吉大正元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市交易的公告   長春吉大正元
  • 國貨化妝品「伊貝詩」母公司IPO:輕研發重廣告,電商渠道成「軟肋」
    招股書顯示,仙迪股份的銷售網絡通過經銷商渠道,在全國覆蓋了約1.5萬家門店,其中84%門店集中在地級市、縣鄉鎮等三線以下城鎮。2017-2020年1-6月期間,仙迪股份的經銷模式銷售收入分別為3.79億元、5.42億元、5.89億元和2.23億元,佔營收比例分別為75.86%、78.21%、78.70%和76.88%。
  • 吉大正元榮獲2020中國軟體和信息服務業——信息安全領域傑出企業
    吉大正元作為國內知名的信息安全廠商、電子認證領域的先行者和技術引領者、國內領先的公鑰基礎設施(PKI)解決方案提供商和安全服務商,應邀參加2020(第十屆)軟體大會,並榮獲「2020中國軟體和信息服務業-信息安全領域傑出企業」,標誌著對吉大正元在信息安全領域取得成績的充分肯定和認可。
  • 銷售費用三年翻兩倍,明月鏡片退出價格戰闖關IPO
    然而,公司業績增長之下依然存在隱憂:業績預期未達標、重營銷道路是否可行、存貨周轉率放緩等問題,都是橫在明月鏡片IPO路上的絆腳石。然而,當年,明月鏡片營收為5.53億元,雖然較上年增長了8.5%,但仍與公司設定的目標相去甚遠。退出價格戰後業績增長卻不及預期,這也引起了對明月鏡片多次提價行為的質疑。從成本端考慮,根據招股書披露,2019年折射率1.67及以上的鏡片收入佔比達26.18%。
  • 華納大藥廠IPO,業績增速放緩,深陷專利糾紛,上市前景不明
    從招股書披露的數據來看,報告期內華納大藥廠業績穩步上漲,但存在增速放緩、銷售費用高企、存貨周轉率下降等問題,尤其是目前深陷專利糾紛,使上市前景不明。業績增速放緩,銷售費用率不斷上升華納大藥廠成立於2001年,以化學原料藥、化學藥製劑和中藥製劑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為主營業務。公司曾於2016年申請創業板上市,但因申請文件不齊備被中止審查,2020年4月轉戰科創板。
  • 不重研發重銷售 聖諾生物憑什麼上科創板
    據我們了解,聖諾生物成立於2001年,註冊資本為6000萬元,主營業務為多肽原料藥和製劑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併兼有一定量的多肽藥物CDMO業務等。值得注意的是,聖諾生物此前曾多次變更上市地點,公司最早於2019年6月5日申請在中小板或創業板上市,後變更至科創板。
  • 萬年青股份重銷售輕研發、上市前突擊分紅 屢抽屢罰或難長青
    萬年青股份由歐先濤和李映華夫妻持股超70%,上市前曾兩度突擊分紅;招股書未披露副總經理行賄事件,或構成信披不詳;重銷售,輕研發;供應商抽查不合格,遭眾多行政處罰;自身生產劣藥,曾遭行政處罰;曾涉及轉貸行為金額達1.45億元。
  • 新亞電子IPO獲批:營收增速放緩 募資補血卻持續分紅過億
    新亞電子此次IPO擬募集資金6.50億元,其中5.10億元用於年產385萬公裡智能化精細數控線材擴能建設項目,4000萬元用於技術研發中心建設項目,以及1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由長江證券承銷保薦有限公司擔任保薦機構。
  • 營收增速連降 古越龍山高端化之路或不順遂
    營收增速連降 古越龍山高端化之路或不順遂 來源:投資時報 • 2021-01-12 10:30:14 相對於白酒而言,黃酒市場空間有限,毛利較低;此外,產品核心消費地區主要集中在江浙滬,較難實現全國化推廣,這些都是擺在古越龍山面前的難題。
  • 華納藥廠科創板IPO過會:銷售費用大增 藥品陷專利糾紛
    資料顯示,華納藥廠是一家以化學原料藥、化學藥製劑和中藥製劑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為主營業務的高新技術企業,已具備片劑、膠囊、顆粒、散劑、幹混懸劑、吸入溶液劑、小容量注射劑、滴眼劑、凍乾粉針劑等多種劑型和化學原料藥的生產能力。公司研發堅持「仿創」結合,堅持以患者為中心、以臨床需求為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