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觀不正的全稱是,你的三觀和我不一樣

2021-02-13 飛碟說

七月份總共去電影院看了三部電影,分別是《我不是藥神》、《邪不壓正》和《西虹市首富》。

 

《我不是藥神》是現實題材,片中充滿了生離死別,出電影院後心情沉重,然後又看了很多比如藥企研發成本、事件原型的文章,然後再思考一下「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人類所面臨的困境」,心情更沉重了。

 

《邪不壓正》我個人感覺一般,但畢竟姜文的人物字號在這擺著,看完之後會懷疑:是不是自己才疏學淺,沒領會導演的各個隱喻。於是回去翻看影評,看著各路人馬如同做閱讀理解一樣抽絲剝繭、強行掛靠,殺死了無數腦細胞。

 

拋開質量不談,這兩部電影看完之後,我都有種疲憊的感覺,所以當《西虹市首富》上映的時候我毫無猶豫地走進了電影院,因為我終於可以不費腦子地看一部電影,就像是連續幾天西裝革履吃國宴,端著的太久了,終於可以穿著褲衩背心在街邊擼一回串了。

 

雖然電影有的地方比較尬,但我看得還是挺歡樂。回家之後,打開豆瓣掃一下影評,果不其然,有人給這部電影扣上了「三觀不正」的帽子:

       

                              

片子低俗,沒修養。

 

 

傳播錯誤價值觀,教壞小孩子。

 

這個更逗,說這部電影給性騷擾洗地。整個電影100多分鐘,撩袍子、手搭肩膀(女主也沒反對)的鏡頭加一起才20秒,但他就抓住了這20秒上躥下跳。

 

可能真是淫者見淫吧。

 

 

首先,我個人覺得這部電影傳遞出的東西沒太大問題。

 

稍有生活閱歷的人應該都會贊同一個觀點:有錢真好。

 

雖然拜金主義不可取,但現代社會我們都無法否認一個殘酷的事實:錢可以解決生活中絕大部分的問題。

 

如果你家裡有錢,就不會和親戚們為了老人的一套房產鬧得一地雞毛。

 

如果你家裡有錢,如同慈禧太后一樣冰冷的丈母娘對你可能就像春天般溫暖。

 

如果你家裡有錢,在上司把你罵的狗血淋頭的時候,那就完全可以回他一句:go fuck yourself。

 

甚至都以無價來形容的生命也是有價的,就拿《藥神》來說,你家裡有錢買得起正版藥的話,就能活下去,一瓶藥四萬,這就是你活一個月的價格。

 

而且,如果你很有錢,那麼你很可能會越來越有錢,哪怕你把一個億存銀行,一年的利息就夠大多數人賺一輩子了。

 

而《西虹市首富》把這一切最黑暗的東西赤裸裸地展示了出來,周圍人的前倨後恭,一身傲骨的青年在金錢面前轉眼一副奴才相。

 

你給姑娘放煙花、請她喜歡的明星專門給她開演唱會,浪漫嗎?很浪漫,但這也要花錢啊!

 

馬克-吐溫在一百多年前的作品《百萬英鎊》中就將金錢的魔力淋漓盡致地展示了出來,而《西虹市首富》也用一種喜劇方式表現出了人在金錢面前的扭曲。這個現實雖然並不美好,但我們不能否認它的存在。

 

 

這兩年我頂不願意說的就是「三觀」這詞,更不願意評判他人的三觀到底正不正。後臺有人說我三觀不正的時候,我一般都會說:您老是宇宙三觀評判人嗎?三觀經過ISO900認證了,和你想的不一樣就是三觀不正?

 

別人誇我三觀正的時候,我也有種被黃袍加身的壓力,因為我說的東西只是我一家之言,我自己的看法,你誇我的時候,只不過是咱倆想到一起了,也未必代表反對的人三觀就不正。

 

但不管怎樣,我是無法阻止「三觀不正」的濫用,這在影視劇方面尤為明顯,近年來,一些質量不錯的電影也都被扣上了三觀不正的帽子。

 

比如《驢得水》:

 

1宣揚暴力。2醜化底層。3蕩婦羞辱。4阿森納。

 

比如《老炮兒》:

 

直男癌。

 

再比如《摔跤吧!爸爸》:

 

 

直男癌,女兒淪為父母夢想的奴隸。

 

但問題是《驢得水》表現得就是那種條件下人的扭曲和錯亂,難道你來個大團圓結局,黑暗面就不存在了?

 

「老炮兒」這次翻譯過來就是老痞子,不是老雷鋒,如果把這麼一人物寫得充滿正能量,下雨了送老大媽回家、周末參加義務勞動、有點錢都捐助災區,你覺得還會好看嗎?

 

《摔跤吧!爸爸》來自印度,在那個還把「祝你生個女兒」當罵人話,覺得強姦沒什麼的國度裡,你能說這部電影不進步?都快餓死的人,你還跟他說光吃饅頭飲食不均衡?

 

照「三觀黨」的邏輯,文學史上大部分中外名著,電影史上的大部分經典,都三觀不正,充滿了負能量,理應被釘到歷史的恥辱柱上。

 

《水滸傳》將殺人放火、犯上作亂,這是不是違背法治精神?

 

巴爾扎克筆下的有錢人幾乎都勢利虛偽、冷漠自私,這是不是仇富?

 

《教父》把一個心黑手狠、殺人越貨的黑社會老大塑造的魅力四射,是不是在美化黑惡勢力?

 

《鐵達尼號》裡露絲有男朋友還和傑克勾搭成奸,是不是在鼓勵出軌?

 

 

「三觀黨」們在欣賞文藝作品的時候,壓根就不是為了欣賞藝術或者打發時間,而是化身道德警察,站在正義的高地上,口含天憲,吹毛求疵,雞蛋裡面挑骨頭。人物做的事稍微有一點做法不合他意,就口誅筆伐。

 

但他們忽略了一個問題,拿看電影來說,這個活動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娛樂,當然很多優秀的電影會給人一些啟迪,但這並不是電影的主要任務。

 

套用郭德綱的一句話:要是電影能教育人,還要學校幹嘛?

而且,正常人誰會看兩個小時電影就受到了電影裡壞風氣的影響,然後就學壞了?要是這麼輕易就能學壞,說明這人平時也不怎麼樣。

 

有些電影確實很負能量,但問題是負能量其實也是生活的一部分,誰在日常工作戀愛中沒有情緒低落、喪的不行的時候?難道把現實存在的問題一針見血地指出來,就是三觀不正,就是道德有虧?

 

照這麼說,幾乎每篇文章都陰陽怪氣散播負能量的魯迅早就該被封禁了。

 

最後再說說「教壞未成年人」這事,好多人一看到「三觀不正」的作品就奔走呼籲,為了顯得更加高尚,他們打起了「為了孩子」的大旗。

 

「我可不是為了自己啊,你看這些作品,不是會腐蝕青少年嗎?長此以往,國將不國啊!」

 

最開始我覺得這種觀點很有道理,但時間長了,我發現很多這種義憤填膺的正義戰士所謂的「救救孩子」,只不過是他們黨同伐異的藉口。

 

很多80/90後在成長的過程中肯定經常聽到長輩說這樣的話:挺好個孩子,被XX毀了。

 

其中的XX包括遊戲廳、錄像廳、撞球廳,現在則是遊戲、智慧型手機和抖音等。

 

但顯然,把教育問題完全甩鍋到新興事物上,是不負責任的。很多家長的教育出了問題之後怨天怨地,但就是不想想自己哪兒出了問題。

 

你每天喝酒打麻將,你覺得你孩子喜歡讀書的可能性有多大?

 

你每天手機不離手,你覺得孩子是更喜歡學習還是更喜歡抖音?

 

回到電影上也一樣,很多人說《古惑仔》教壞了一批人,我確實也見過學生時代有些人看了《古惑仔》當了混混,但是,《古惑仔》最多就是個催化劑。根本的原因是因為我那座東北小城經濟凋敝,家長們連自己的溫飽都顧不上,哪還有工夫管孩子?

 

而且《古惑仔》在香港的評級就是三級片,為什麼未成年人會有渠道看到三級片?那些盜版碟片是怎麼流行起來的?中國電影為什麼不分級,讓大人看大人的,孩子看孩子的?

 

根源問題不想清楚,把鍋甩給文藝作品,真的公平嗎?

 

如果因為文藝作品會影響小孩子,難道我們以後都按少兒頻道的標準來進行創作?跟過去的樣板戲一樣,正面人物永遠偉光正、高大全,什麼時候都積極向上,世界永遠充滿愛?

 

我覺得這樣才更害了孩子。

 

所以,我覺得那些動不動就要站在道德高地上四處批判,看個電影也要分個是非黑白、三觀正不正的人,最好少去電影院,因為現在大多數影視作品按照您那潔白無瑕的道德標準來說,三觀都不怎么正。

 

您說您花了票錢,惹一肚子氣,何必呢?在家看看新聞聯播,翻翻《雷鋒同志的故事》,三觀倍兒正,多好啊。

相關焦點

  • 三觀正不正
    每當有社會性事件,微博上,都會看到一些群情激憤的網友給一些微博內容留言說博主「三觀正」,這種留言基本等同於「他媽 的,想法居然跟我一樣」。
  • 焦俊豔,你三觀太不正了!
    一個女人,不化妝、不打扮、不結婚、不生孩子,按照鄰居家一個大媽的話說,地球快容不下你了吧。 也難怪焦爸爸著急,娛樂圈裡人才濟濟,可女兒穿得活像一灘泥,就這身打扮,可預見的未來也不像能有對象的樣子。也難怪說起女兒的裝扮,焦爸爸抑制不住的嫌棄:連國民爸爸高亞麟都看不下去了,您好歹是個公眾人物,我以為是吃瓜群眾。
  • 我不是三觀不正,我只是與你不同
    跟不少觀眾一樣,追看節目時,我也常常會有種三觀碎了的錯覺。尤其是在看到那些臉上寫著和諧友愛的居民,背地裡言辭刻薄地嚼舌根。看到快三十歲的農場主一字一頓地說「你必須讓著我,否則我就不再跟你講話了」,以及一言不合立馬翻臉的平頂相處模式,總覺得原則受到了強烈衝擊。因為在我們熟習的行為規範中,從來沒有這些舉止的一席之地。
  • 他也被罵三觀不正了?!
    一夕之間,《我是餘歡水》從良心網劇被指「三觀不正」。影視劇的三觀問題是近年來經常被提及的話題,由此引發的爭論也是逐步升級,這次引發的「小高潮」絕不是一朝一夕的結果。女上司梁安妮跳出來說:「肯定放我啊,我是女的,我是弱勢。」 結果綁匪非但不買帳,還cue了女權:「男女平等,你們哭著喊著要女權,我給你呀。」
  • 三觀不正華晨宇
    那時候他參加天籟之戰,先改了《滑板鞋》,然後又改編了《西遊記》片頭曲,我聽到的那瞬間狠狠拍了隔壁朋友的大腿,驚道:「還能這樣唱。」恰巧當時身邊有不怎麼追星的朋友,突然間就迷上了華晨宇,於是從那個時候起,開始端詳起華晨宇這個人。這才有了第三個印象——三觀不正。我不喜歡「三觀正」這樣的誇獎,因為三觀從來就沒有標準。
  • 三觀不合不能做朋友,三觀不正更沒法做朋友
    我喜歡穿著正裝優雅地坐在咖啡館喝咖啡,而你鍾愛坐在路邊攤嚼著大蒜,這不叫三觀不合。但是你硬說我喝咖啡是做作,非說自己嚼大蒜才叫活得自在,這才是真正的三觀不合。三觀並不是要求完全一樣,而是能夠求同存異,你跟我雖然不一樣,但是我能尊重並包容你的與眾不同。
  • 終極鬥羅:藍軒宇三觀不正被噴,三少:爽文要什麼三觀
    終極鬥羅快要更新完了,不知道給為小夥伴有沒有發現,藍軒宇的三觀並不像前幾部的主角一樣正,而因此藍軒宇被噴的也特別嚴重。三少:看一個爽文,要什麼三觀。其實談起藍軒宇的三觀,也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早在大半年前就有很多讀者吐槽藍軒宇的三觀不正,其有些做法與邪魂師無異。但有些小夥伴卻不知所云,今天小編就總結一下,讓大家看清,至於看完後怎麼理解那就個人的事了。
  • 你認為最三觀不正的電視劇是哪個
    每年都拍那麼多電視劇,質量參差不齊,總有好看的不好看的,喜歡看的不喜歡看的。當然咯,也少不了有些三觀不正的電視劇,居然收視率還很高。說起三觀不正的電視劇,瓊瑤認第二沒人敢認第一,不論是三觀的扭曲程度還是數量都完勝
  • 說《聲之形》三觀不正?或許是你的打開方式不對
    你知道對這個寫這個評論的人,我有多羨慕嗎?可能從小到大 ta 就是性格開朗,能和身邊朋友打成一片,無憂無慮的人。而對於硝子這樣天生有缺陷的人來說,從小到大她的人生就是不完整的。她把助聽器藏在頭髮裡不讓別人看見,轉學來的第一天就自揭其短,努力尋找著和身邊人溝通的機會,和這個世界溝通的機會。她總是笑盈盈,一副善良無害的樣子。
  • 三觀不正卻非常火爆的5部電視劇,你知道幾部?
    《我的前半生》、開始看劇名時,以為是一部勵志劇,看了以後三觀盡毀。前半生靠丈夫,中間靠閨蜜,後面靠閨蜜男朋友。我承認這部劇從製作角度看,這部劇的服化道、節奏,甚至片長都控制得很好,因為製作精良、演員陣容也十分強大、演員演技在線,所以很難做出評分。但是!輸出的三觀不正啊!2.《香蜜沉沉燼如霜》這部劇被很多觀眾指出不僅主要角色三觀不正,故事內容也值得深思。
  • 世界名著「三觀不正」?
    不知從什麼時候,越來越多的文藝作品被扣以「三觀不正」的帽子,甚至連文學經典名著都不能逃過。對於習慣高舉「道德大旗」的「三觀ETC」來說,無論這部名著多麼宏偉深刻意義斐然,但凡故事中出現自己不喜歡的內容,就能憑一句「三觀不正」來蓋棺定罪!
  • 瓊瑤愛情小說三觀不正嗎?
    在這些小說裡,正室都被刻畫成了尖酸刻薄小肚雞腸不容人的形象,而「小三」和他們的孩子都是善良的,正義的,充滿感情的。所以最後他們不僅勝利了,還贏取了觀眾的同情心和支持。現在想想,你的老公突然從外面帶回來一個孩子,說是二十年前出差和一生最愛的女人生的,還要和你分家產,這孩子還鬧得你家雞犬不寧,你能咽了這口氣。
  • 三觀不太正的女人最好命?
    李小璐有人說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壞人和好人,只有共同的利益。也沒有絕對的愛和不愛,只有我想愛和我不想愛。更沒有完全沒有問題的男人和女人,只有我可以忍受的男人和女人!說個故事!羅子君在前半生中,她的是三觀一直是非常正的,曾今的她認為:好女人不是這樣的,她變了,成長了,看到了不一樣的世界,她愛上了賀函—閨蜜的男友這簡直是太毀三觀了,她也不知道為什麼,愛就是愛了,動搖了,她的三觀最終還是正的,她選擇離去。
  • 三觀不正的電視劇容易火?那些年毀三觀的5部熱劇,你都看過嗎?
    小時候看劇只知道好不好看,但是對三觀的概念還不清楚,後來長大了才知道有的劇情真的是太毀三觀了,而且大多火劇都這樣,真是震驚我全家!今天我就來盤點一下5部三觀不正的劇,來看看你有沒有看過吧。這句話我記了好多年,至今還能炸裂我的三觀。照這麼說,所有人的性命都比不過女主的愛情是嗎?綠萍身為舞者,腿就相當於她的生命,更何況綠萍不僅失去了她的腿,她也失去了她的愛情,可誰站在她的角度為她著想了?
  • 三觀不正卻很火的電視劇《我的前半生》
    《我的前半生》這部劇很火,但是三觀真的不太正有沒有!《我的前半生》講的是一個有錢人家的闊太太,從前每天只知道購物,美容,卻不知道生活不易的,但是有小三介入這樣的全職家庭婦女被自己的丈夫拋棄,最後還是在自己閨蜜的男朋友的幫助下,逆襲成為職場達人的一個故事。
  • 《譬如朝露》我可以說編劇的三觀不正嗎?
    看了前半段,很揪心,以為後半段故事會至少給我安慰,然後卻越看越覺得有問題。我以為是因為同志片強行轉成男女片讓我不舒服,但是理了理思路,才終於發現,並不是這個問題,而真正的問題在於,從成年pop結婚開始就三觀不正了。首先需要做的一件事是確認一下pop的性向,要麼pop是喜歡同性,要麼是雙性或者泛性。
  • 張嘉譯們的「老少配」是不是三觀不正?
    「老少配」少去了那些浮誇的浪漫,而更偏向於生活流和現實流。「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影視劇裡的「老少配」是不是三觀不正?在《我的!體育老師》中,張嘉譯飾演的中學體育老師馬克,因為婚姻破裂正遭遇中年危機,和元氣少女王小米(王曉晨飾)在度假時偶遇,兩人擦出了不一樣的愛情火花。王曉晨1988年生,與張嘉譯相差18歲。放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年齡差還是比較懸殊的。
  • 這部三觀不正的電影竟然打動了我
    因為我翻了一篇曾經寫過的影評,那同樣也是一篇介紹電視劇的評論,但是和我後來的風格非常不一樣。我特意找出了那篇文章,找了找從前的感覺。(請戳→《【新年第一推】你還會愛上別人的》)。於是我終於明白,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觸。無非是因為,太過於信息流的講述方式並不是我介紹電影的慣用手法。我推薦電影,向來講的都不是信息流,而是情感流。
  • 5部三觀不正卻收視率超高的熱播劇,你看過幾部?
    大家好,我是影子。影視圈當中,許多導演編劇為了博取觀眾眼球,常常會做出許多讓人難以理解的舉動。例如一些收視率雖然很高,但是主角們的三觀都特別不正的電視劇,卻一部比一部火爆,當真讓人有些想不通。今天影子給大家來盤點一下,那些年三觀不正的火爆劇,沒看過的觀眾還可以避個雷。
  • 說《聲之形》三觀不正的,你們把它看低了!
    這樣悲慘的經歷,也讓他對硝子的內疚感越來越深,因為自己的問題進而拖累了整個家庭的負罪感也壓著他喘不過氣。此時的將也精神時刻處於崩潰的邊緣。將也和硝子的相遇,是他們倆互相拯救的開始,也是故事的亮點之一。這點我就不劇透了,到時候大家可以到影院自己去體味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