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市溮河區:推進城市有機更新 讓老城實現「華麗轉身」

2020-12-24 今報網

    平西片區的正弘新城城市更新綜合體已初具規模

    在信陽市民的記憶中,溮河區曾經是市區最繁華的中心地段。然而,經過歲月更替、時代變遷,已逐漸成為交通擁堵、基礎設施薄弱、建築破舊、產業類型單一的老城區,極大影響和制約了老城居民日常生活及城市的健康發展。 

    為改善老城居民的生活條件,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近年來,溮河區持續改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挖掘城市發展潛力,大力開展「城市有機更新」,讓「髒亂差」成為過去,「淨靚美」成為新代言,一個老城區即將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 李光遠 龔雪 通訊員 楊德政/文 記者 章繼軍/圖

    政策支持助推進

    勇於擔當扛重任

    如何破解溮河區城市發展過程中的難題,消化處理歷史遺留問題?為打破城市發展的僵局,2018年以來,溮河區先後組織人員到鄭州、商丘、駐馬店、武漢等地就舊城改造先進經驗進行考察學習,還委託戴德梁行、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院等專業技術公司,經過廣泛調研、深入論證和修改完善,高標準編制了溮河區城市有機更新總體規劃。

    2019年3月1日、11月20日,信陽市委、市政府兩次召開專題會議,對溮河區城市有機更新工作進行研究,以溮河區城市有機更新專題會議備忘錄的形式對城市有機更新主要支持政策進行了明確。同時,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市長尚朝陽任組長的溮河區城市有機更新工作協調領導小組,對城市有機更新工作進行領導和指導,對工作推進中的重大事項進行決策和協調。

    2020年4月9日,溮河區委五屆八次全會向全區人民發出號召,將中心城區50平方公裡劃分為20個更新統籌片區,分片區實施城市有機更新。力爭通過5年—8年的建設發展,實現建設「生態優美、功能完善、產業發達、城鄉文明、生活幸福、社會和諧」的現代化美麗溮河的目標。

    科學制訂徵收方案

    全力爭取群眾支持

    「滿意,賠償的我們都滿意!以前我家這一片老房子幾十年了,我們早就想搬走住新房呢,這下好了,舊房換新房了!」平西片區的陳大爺笑得合不攏嘴。

    實施老城更新與保護,對於任何一個城市都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工作。由於溮河區人口密度大、房屋成分雜、居住人員亂、弱勢群體多、群眾訴求多等因素,改造難度大得不可想像。

    為保護人民群眾的合法利益,平穩、高效和順利實施更新片區徵地拆遷工作,溮河區規範操作流程,堅持全區一盤棋,在市裡相關政策指導下,調整了相關政策,研究制定了《溮河區國有和集體土地上的房屋徵收補償實施辦法》,將選擇貨幣化安置為主,調整為引導以選擇產權調換安置為主;將集體土地上房屋徵收補償由原來主要以人口為基數,調整為以合法宅基地為基數確定安置面積,同時規範操作流程,充分考慮群眾意願,統一標準,公開、公正、透明操作,促進拆遷、補償、安置工作順利實施。

    據溮河區城市有機更新工作辦公室副主任陳沉介紹,目前,已啟動徵收的6個片區,一期共需徵收2985戶61.3萬平方米房屋、土地2658.9畝,已徵收房屋2066戶46.73萬平方米房屋,徵收土地2352畝。

    廣泛招商引資

    保障工作紮實推進

    為保障城市有機更新工作紮實推進,溮河區轉變城市建設招商模式,按照省外和省內企業前三年地產板塊的主營業務每年收入不低於100億元和50億元、企業近三年不少於100萬平方米舊城改造項目安置房的標準,公開進行城市有機更新招商,而且入駐企業還要為溮河區帶來現代智能製造等產業或產業集群,或引進現代服務業,如引入學校、醫院、城市娛樂商業綜合體等,或化解處置歷史遺留問題,如解決問題樓盤等。

    截至目前,接待來區考察排名在全國、全省房地產開發企業50強企業40餘家,外出考察企業10餘次,已有6個片區招商,企業共向共管帳戶注資10.2億元,招商成果豐富。

    位於平西片區的正弘新城城市綜合體項目是溮河區城市有機更新啟動的第一個項目。經公開招商,溮河區政府已與河南正弘置業公司籤訂了平西片區合作框架協議,4.7億元徵收拆遷資金已全部到位。該片區已籤約結算548戶,拆除房屋454戶,完成總任務的94%。該項目佔地面積1230畝,計劃投資55億元。擬建設總建築面積152萬平方米,建成後可容納居住人口約3.3萬人。新建初中、小學、幼兒園,按照15分鐘生活圈的規劃技術標準,設置社區衛生服務站、文化活動中心、運動場所、養老院、菜市場、超市、公園等一系列生活相關配套設施。

    老舊小區改造

    提升市民「微幸福」

    在推進舊城改造的同時,溮河區還對缺少統一管理和規劃、房屋建設混亂、道路結構複雜、規劃設計不合理、各類物業管理不完善、影響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質量的老舊小區大力實施改造,從細處著手,提升廣大市民的「微幸福」。

    五星辦事處利君小區已建成近30年了,改造前基礎設施年久失修,破舊不堪,管理混亂。

    溮河區探索「街道引領+社區組織+業主委員會主導+居民參與」的運作管理模式。項目啟動後,業主自籌資金35萬餘元,僅用了3個月,就拆除了私搭亂建,清除了廢棄菜園,建設了電動車棚,硬化路面800平方米,施劃停車位70個,粉刷小區牆面2874平方米。

    改造後的小區路面變寬了、樓道變亮了、院子變美了,小區環境面貌煥然一新,得到了小區居民的高度讚揚。

    2018年—2019年,溮河區財政拿出7800萬元,獎補百城提質工程項目350多個,促進了百城建設提質工程重點項目的快速推進,全區完成背街小巷升級改造140條,硬化路面24萬平方米,牆體刷白18萬平方米;完成老舊小區升級改造140個,硬化小區路面10.4萬平方米,牆體刷白25萬平方米。

    家住五星街道大拱橋社區二十組居民小區的肖女士談起小區改造就讚不絕口:「以前,晚上回家,連個路燈都沒有,路面坑坑窪窪,下雨天一出門就是一腳泥,我們甚至不好意思和別人說住在這兒。現在,一改造,環境好了,道路平了,文明牆上綻新風了!」

    2019年,溮河區計劃改造老舊小區64個。涉及9770戶491棟房屋,建築面積95.24萬平方米,計劃投資9528.02萬元,目前已全部完工。

    2020年,溮河區計劃改造老舊小區153個,建築面積220.25萬平方米,涉及21553戶,投資概算32314.43萬元。目前已開工小區129個(含已完工22個)。

    2021年,計劃改造55個小區,8872戶,計劃投資28197.76萬元。確保到2025年,完成對2000年以前建成的全部老舊小區改造任務。

    城市在發生著細微的變化,群眾的感受最深、最貼切。河水清了,馬路淨了,路燈亮了,城市美了,城市在變得越來越好,居民的安全感、幸福感也就更強。

    「共建美麗溮河、共創美好生活、共享發展成果,是我們向群眾做出的承諾。我們堅信,在大別山精神的照耀下,革命老區人民一定會把家園建設得更美、更好、更漂亮!」溮河區委書記翟曉賓的話擲地有聲。

    和諧徵遷畫卷恢宏開篇,老城改造樂章鏗鏘奏響。我們相信,通過實施更新與保護,老城溮河區將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一座宜居、宜業、宜商的現代化新城正悄然崛起。

相關焦點

  • 信陽市溮河區老城辦事處紮實推進「四上」企業申報工作
    2020年以來,老城辦事處採用多舉措,嚴格把關,及時將達到規模的企業納入統計範圍,紮實推進"四上"企業入庫申報工作。  一是提前謀劃。嚴把入庫條件關、材料審核關和數據質量關,做到機表一致、表表一致、表證一致、庫表一致、排序一致,實現"四上"企業審核確認工作與提高基本單位名錄庫數據質量的有機結合,決不允許不達標企業"帶病"入庫。  三是高質量申報。
  • 【RCEP港城故事十八】市北區:破解「老城有機更新」的密碼
    在城市更新成為探索城市高質量發展新突破點的當下,認清「老城區」之本質,不忘「開放創新」之動力,或許,市北區復興與崛起的行動方法,會給我們研究傳統主城的蝶變提供些許靈感。如今,國棉五廠華麗轉身為「紡織谷」創業孵化基地,以紡織產業引領帶動創業。作為紡織業向「U」型曲線兩端發展的重要載體,已引進相關企業150多家,成為紡織服裝產業集成創新和服務貿易的新平臺,以及青島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的成功案例。同時,伴隨著騰籠換鳥,空間釋放,市北區有了重新規劃、增量崛起的可能。
  • 尚朝陽到溮河區召開化解問題樓盤信訪突出問題推進會
    映象網訊(記者 吳彥飛 通訊員 熊鑫 王建昆)日前,信陽市長尚朝陽到溮河區就化解溮河區問題樓盤信訪突出問題召開推進會,對下一步工作進行安排部署。信陽市領導孫同佔、曹新博、邵春傑、侯欽東,溮河區領導翟曉賓、於海忠、谷光亞、劉祖剛、李晉升、劉國偉、杜一江出席會議。
  • 溮河區召開慶祝第36個教師節暨表彰大會
    9月9日,溮河區隆重召開慶祝第36個教師節暨表彰大會,總結過去一年來教育系統所取得的成績,表彰先進,安排部署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區教育工作。溮河區領導翟曉賓、谷光亞、張勇、楊鷺、洪有強、雷少軒出席會議。會議由谷光亞主持。會議在莊嚴的國歌聲中拉開序幕。
  • 記溮河區幼兒園園級家委會、夥委會會議
    為進一步促進家園之間的溝通合作,營造幼兒健康、和諧的成長環境,實現家園共育的教育合力,2020年12月10、11日,溮河區幼兒園分別召開了新生家長委員會成員聘任大會及園級家委會、夥委會工作會議。保教處張主任從信陽市溮河區幼兒園家園共育工作的開展情況,怎樣通過家園合作助力幼兒成長以及家長如何參與幼兒園教育等方面向家委們進行了分享與介紹,使家長們對幼兒園的家園共育工作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
  • 老城「更新」再起芳華 始於顏值精於細節
    老城不老 風韻更新穿過弄堂小巷,隔絕外面的車水馬龍、人聲鼎沸,邵普選的家就在這老城煙火深處。這棟建於1946年的八角樓經歷過繁華,歷史沉澱,至今仍居住著5戶居民。隨著時間遷移,這座原本「高大上」的樓院變成了無人管理的老屋。
  • 信陽市溮河區開展電影院安全放映檢查工作
    日前,信陽溮河區區委宣傳部聯合區文廣旅局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大隊、區消防救援大隊、信陽市公安局溮河分局,區市場監管局、區衛健委等單位,對轄區內的奧斯卡電影城、橫店電影城、大地影院新瑪特店、大地影院南虹廣場店,開展聯合安全檢查。
  • 品山水豆腐,嘗家鄉味道 溮河區豆腐美食展開幕
    12月27日,由溮河區農業農村局主辦,信陽市溮河區特色農產品行業協會、信陽市餐飲協會承辦的溮河美食薈第一期--農特產品消費扶貧豆腐美食展在信陽市體彩廣場舉辦。本次活動以豆腐美食展為媒,旨在把溮河區各類特色農產品帶入大眾視線、帶上群眾餐桌,目的是讓溮河區優質好產品走出去,形成溮河品牌,讓更多的人關注溮河農業、關注鄉村振興,為溮河區農業產業化提供有力支撐。
  • 信陽市公安局溮河分局正式揭牌!
    為深入貫徹落實公安部、省公安廳關於警務機制改革的相關精神,2020年12月18日上午,信陽市公安局溮河公安分局舉行揭牌儀式。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侯欽東,溮河區區委書記翟曉賓,市公安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張景,溮河區區委常委、區委政法委書記黃家新等領導出席揭牌儀式,市公安局黨委副書記、常務副局長何祥松主持儀式。
  • 河南省信陽市八大名人,你知道信陽市的哪些名人?
    信陽是中部地區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處於中原城市群、武漢城市圈、皖江城市帶三個國家級經濟增長板塊結合部和京廣、京九「兩縱」經濟帶的腹地,為三省通衢,是江淮河漢之間的戰略要地,也是中國南北地理、氣候、文化的過渡帶,在300千米半徑範圍內有鄭州、武漢、合肥三個省會城市。河南省信陽市歷史悠久人才輩出,今天我們來聊聊信陽市的八大名人,你們都知道信陽的哪些名人。
  • 楊蕾到溮河區開展紀檢監察工作綜合調研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總結好2020年全市紀檢監察工作,謀劃好2021年工作,推進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12月23日,信陽市委常委、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楊蕾到溮河區開展綜合調研。市監委委員郭志新、區領導翟曉賓、谷光亞、劉祖剛、程功言、華運君、楊鷺、李晉升、車安剛、廖偉參加調研。
  • 三角毛店、後山…義烏這個鎮村莊有機更新加速推進!
    三角毛店、後山…義烏這個鎮村莊有機更新加速推進!一上任,毛志堅便著重推進村莊有機更新工作。三角毛店村由四村融合而成,村莊交通便利、山清水秀、吳溪環繞、民風淳樸,然而,村莊有機更新工作遲遲難以推進,歷史遺留問題顯著。
  • 威海:城市有機更新 百姓幸福升級
    威海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高度關注全域推進精緻城市建設,統籌推進城市有機更新和鄉村建設兩大行動,城、鄉、村一體推進,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共融。城市的更新發展,承載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今年,威海市住建局將聚焦城市更新,聚焦群眾呼聲,推進實施一批斷頭路打通、老舊小區改造、口袋公園建設等工程,讓城市更宜居、更便捷、更舒適,讓百姓在家門口的幸福再「升級」。更新「硬體」 促進城市功能品質提升城市更新不是大拆大建、推倒重來。
  • 北京朝陽:點、線、面三個維度探索城市有機更新
    原標題:朝陽 點、線、面三個維度探索城市有機更新將推進改革創新,形成可複製、能推廣的更新模式資料圖片/新京報記者 王飛 攝作為北京市唯一需實現建築規模規劃與現狀「雙減」的區,北京朝陽區如何推動城市更新?昨日(12日)在北京市朝陽區「兩會」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規劃自然資源委朝陽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十三五」期間,朝陽區城市建設更加注重減量提質,在點、線、面三個維度探索城市有機更新的新模式。「十四五」期間,朝陽區將推進改革創新,形成可複製、能推廣的更新模式。
  • 信陽溮河區:傳承紅色基因 爭做時代青年
    映象網訊(記者 吳彥飛 通訊員 董勇)4月30日上午,由中共信陽市溮河區委、共青團信陽師範學院委員會聯合主辦的「傳承紅色基因 爭做時代青年」溮河區紀念建團98周年、五四運動101周年暨大別山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啟動儀式在區政府群工部3樓會議室舉行。
  • 北京朝陽「點線面」三維度推進城市更新
    北京市朝陽區融媒體中心/製圖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記者 | 成靜作為北京市唯一需要實現建築規模規劃與現狀「雙減」的區,朝陽區從集聚資源求增長,到疏解功能謀發展,城市建設更加注重減量提質。「十三五」期間,朝陽區在點、線、面三個維度,探索城市有機更新的新模式,並形成了一批有影響力和示範性的典型實踐案例。點激活:責任規劃師參與小微空間更新2019年11月,朝陽規劃分局啟動「微空間·向陽而生」小微空間改造項目,希望將小微空間改造作為城市更新的突破口,探索「社會力量出資、責任規劃師出智、各級政府部門出力、人民群眾滿意」的城市更新改造模式。
  • 常州鐘樓:以運河為紐帶,連接起老城與運河
    不同的只是,這條曾經以水運經濟為己任的運河,早已經開始了華麗轉身,成為旅遊、文化、創意、商貿、休閒、居住的絕佳載體。伴隨其間的是,一條日益成熟、符合未來城市經濟的「龍城第一商圈」正在拔節生長。「河不遠城,城不遠河」。
  • 吉山村改造全面啟動 天河三年內將推進11個城市更新項目
    未來,片區將為市民提供綠地108公頃,配置約20萬平方米的公共服務設施。記者獲悉,今年以來,天河深化城市更新工作,推進高質量發展,將23條村28個項目納入市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三年內將推進11個項目,助力廣州做強城市更新、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雙引擎」,以點帶面推動天河在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中走在前列,打造高質量發展典範。
  • 福特銷量穩中求進,實現華麗轉身
    福特銷量穩中求進,實現華麗轉身 2020-12-24 16:33:08   來源:商業頻道
  • 北京東城區:老胡同華麗轉身展現新時代風貌
    今起,本報開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欄目,連續刊發各地記者發回的報導,以此展示人民群眾共建美好家園、共享幸福生活的生動實踐,呈現我們黨帶領人民為實現全面小康而奮鬥的非凡歷程。   北京歷史文化名城是中華文明的一張金名片。古都風韻,韻在胡同。享譽世界的北京胡同,承載著歷史的煙雲,構成了古都精美的城市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