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乘風破浪的姐姐》名單爆出來的時候,網上就已經在熱火朝天的討論男版人選,而且還有模有樣,主持人還想好了人選,那就是金星,因為只有金星才能降得住這些哥哥,畢竟浪姐裡被姐姐們欺負的黃曉明還在角落裡「痛哭」。
然而,大家沒等到金星去《披荊斬棘的哥哥》,卻等到了她去《追光吧哥哥》。
如果它是湖南衛視出品,大家就會知道這是個衍生品,就像《元氣滿滿的哥哥》一樣,可這個節目是東方衛視出品的,那這抄作業的嫌疑就太強了。
可開播至今,節目主線和意義已經被大家忘得一乾二淨,如今只剩下油膩二字如影隨形揮之不去,也不怪網友感慨,抄作業都抄不好。
我一直認為,《乘風破浪的姐姐》的意義根本不是其51億的全網播放量。
它的意義在於,它開創了一種全新的綜藝節目思考模式,就好像當初《我是歌手》把明星引入到選秀概念裡一樣,浪姐將明星與選秀的結合更加極致化、完美化,可以說是升級到了2.0版本。
以往明星選秀類的節目,大家都只關注於節目本身的舞臺競技,可浪姐卻成功的創新,節目內是為節目外服務的。
大家看著臺上這些30+的姐姐們,那就想去知道她們的過往,同時節目組拋出其曾經的艱辛,以及其團隊加大運作能力,這就讓觀眾更加了解她。
情路艱辛、曾經輝煌如今落寞、運氣不佳、人生磨難...大家知道了這些之後再看節目就會對姐姐們產生同情,這就是帶著感情看節目。
在這種感情之下,節目內姐姐們在訓練室的刻苦、臺上散發的光芒都能讓大家沉浸其中,這種沉浸式的體驗才是全網51億播放量的根本原因。
在第一期開頭,節目組寫了一段關於30+女性的話,這也正是該節目的主線,後面所有鏡頭都是圍繞這個主線展開,那就是30+女性不光是媽媽,她還是她自己。
情感,才是浪姐的制勝法寶。
可如今距離浪姐收官已經3個多月了,按理說各種內核已經被同行摸清了,可東方衛視的《追光吧哥哥》一出,我就知道,湖南衛視的水平已經與同行遠遠的拉開了差距,並且還巨大的差距。
《追光吧》的導演自己大方表示,就是看了浪姐之後產生的想法,還稱「姐姐們可能是找的一個青春的定格,而哥哥們在娛樂圈,沒有30歲碰到天花板一說,所以他們並不是好像要去逆風而上這樣的一種感覺該節目的初衷」。
浪姐從始至終都讓大家記住30+的女性是可以做自己的,可《追光吧》徒有一個空殼,還沒有往裡面填充內容,導致觀眾沒有情緒進去,最後只弄出了一個跟其他節目一樣的明星比賽節目,千篇一律有什麼值得關注的?
《追光吧》在內核就沒做好,可其他方面的心思卻不少。
金星、鄭爽在第一期時幾乎每一句話都非常尖銳,可這是節目的安排,因為他們要熱度、要流量,所以可能私底下還會跟金星跟鄭爽說有多狠說多狠,可這種方法太急功近利,而且對於觀眾來說,這也太過明顯。
除了金星和鄭爽是節目的故意安排之外,再就是印小天和杜淳的世紀相遇。
2012年發生了插刀門,起因是之前與印小天一起拍戲的邊瀟瀟稱被印小天打,而當時印小天的朋友杜淳卻直接認定是印小天動手打人,而且就此事蹦躂的最歡,將自己包裝成一個明事理去勸解朋友,結果朋友不聽自己大義滅親的形象。
「我不調查清楚我不會亂說,清者自清」「他泡妞不成就打人」「等他道歉的時候,你們就自抽嘴巴」。
這還不止,後來杜淳上《吐槽大會》,將此事作為自嘲的笑料說出來,好像還挺驕傲,並且還說自己跟印小天根本不熟,只是拍了兩部戲,可之前在微博上那互動可真的是異常親密,到了這成不熟了。
當年印小天被這一眾人插刀之後,事業一落千丈,今年才剛憑藉《烈火英雄》獲得金雞獎最佳男配重回主流視野,所以在《追光吧》上面杜淳主動與印小天說話,一時間成為最熱門的話題。
除了上述這兩件事,《追光吧》播到現在,給大家留下的印象不是這些男明星的背後故事以及訓練刻苦,而是油膩。
是的,油膩,而且是無處不在的油膩。浪姐每一期大家都會說好颯、好帥、好美,這些女明星無論是妖嬈還是帥酷都很讓大家使用,可這些男明星,尤其是幾位40+的男明星,表演起來之後讓大家去看他帥的樣子真的是要多油膩有多油膩。
就好像當初黃曉明一樣,將帥作為武器,往往只會讓大家感到油膩。
其實這是個很好的題材,可《追光吧》本身的出發點就是歪的,人家浪姐的出發點是找自己,30+女性也可以做自己,那哥哥們也可以一樣的,雖然這個點一樣,但不同的人就會有不同的故事,總會有區別。
然而現在搞了一盤子油的菜就上來了,去模仿人家卻只看到外表,根本不去想內核,這樣抄有什麼意義?
就目前而言,《追光吧哥哥》超過《乘風破的姐姐》的可能性,已經沒有了。
(原創作者:老虎;娛樂磚家的後院 我們正在努力接近真相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