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美女草原尋狼遇到黑心牛販,還好當地牧民在場周旋,救她脫險

2020-12-22 故事避錯

李微漪是個十分喜愛動物的成都美女,一日她在高原寫生時,遇到了一隻奄奄一息的狼崽。在得知狼崽的父母都已去世後,李微漪為了讓狼崽活下去,就把它帶到城市撫養。

然而,在城市裡,小區內嚴密的生活環境和氛圍,並不適合一隻狼在此生存。在遭到鄰居多次投訴後,李微漪趕緊把狼帶回草原,想讓它重返狼群,能夠重新融入大自然的懷抱。

在教授了小狼捕獵野兔、地鼠,和草原上最兇猛的烈性狗藏獒相處等基本生存技能後,李微漪終於深入山坳腹地,找到狼群,讓小狼格林成功回歸真正屬於它的組織。

和格林分開兩年後,她就像一個失去孩子的老母親,每天心心念念就一件事,那就是想再重返草原,再見一眼格林。她想知道格林是否真正適應了草原,狼群是否真的容下了它,它會不會被孤立,它會不會被盜獵者逮到……

李微漪和好友亦風一起回草原找狼的途中,有天碰到了9個壯漢在用麻繩捆著一隻巨大的死犛牛往皮卡車上拉,她見狀趕緊跑過去拍照。然而,9個壯漢卻一臉敵意地瞅著她。好在李微漪身邊跟著一位藏族朋友澤仁幫著她翻譯了兩句,其中一名壯漢才告訴她,有匹狼襲擊了犛牛,犛牛已經死去多時。

李微漪聽後很是過意不去。因為狼,是她一直精心呵護的對象。狼也要生存,也會宰殺獵物,只是犛牛一死,牧民們就要損失將近七八千的收入。為了能多替牧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李微漪趕緊上前幫忙一起拖拽沉重的犛牛。

待犛牛拖上車,那輛皮卡車已經裝不下9人,餘下幾名壯漢乘坐李微漪的車繼續在草原前行。當他們看到路邊又有一頭死去的犛牛時,趕緊大喊停車,然後飛也似地奔了過去。澤仁趁機趕緊叫李微漪開車跑走,不要再管那些牧民。

等到汽車跑遠了,澤仁才說,她可是剛從生死線上逃回了一劫。因為剛才那9名壯漢,根本不是當地具有信仰的憨厚老實的牧民,而是牛販子!這些牛販子,多以亡命徒、潛逃在外的通緝犯為主,他們逃到草原這種荒無人煙的地方,繼續幹著發橫財的買賣。

牛販子收購的牛,不是病死的,就是老死的,或者是被狼咬死的,他們花幾百塊錢從牧民手裡買下它們,再花幾千塊錢把它們轉賣給城裡人。某些景區賣的犛牛幹,它們的製作大多出自這些來路不明的死牛……

一開始,當李微漪跑到他們身邊拍照時,澤仁清楚地看見有個壯漢差點兒把刀捅進她身體裡。畢竟,在這荒無人煙之際,只要出現血腥味兒,狼、野狗、禿鷲很多動物都會迅速聞味而來,瞬間就會把人啃得屍骨無存。

這些牛販子就是仗著草原的惡劣環境給他們的「掩護」,經常做著不為人知的惡事。澤仁是當地人,熟知他們的脾氣和套路。說以趁他們又去拖牛之際,趕緊讓李微漪開車遠離他們。

「故事避錯」說:

李微漪把她養狼、放狼、找狼的經歷寫成了一本書,書名叫做《重返狼群》。在這本書中,我們能看到這位「狼女」很多離奇又曲折的經歷,也能細心感受她的感受。

在草原,有人愛狼、愛一切動物,但也有類似牛販子這樣的亡命徒們,用暴力牟取私利,蔑視法律法規。

古龍在《蕭十一郎》中曾說過,人,有時比狼可怕得多。因為狼不會吃狼,而人,有時卻會吃人。小時候看到這句話覺得很精彩,現在再看這句話卻覺得很無奈。

草原上的動物連,講究優勝劣汰,適者生存。殊不知這套叢林法則,在人間的每一個地方也都適用。如果不是澤仁保護著李微漪,不斷地用藏語和那群人解釋、溝通,也許李微漪早就成為牛販子的刀下亡魂。

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到達一個陌生的環境後,我們先要保證自身安全,不要讓好奇害死自己,不能明目張胆地拍攝他人正在從事的活動,以防遭遇不測。

與此同時,不懂的事情不要參與,你以為幫人家抬牛是行了回善事,其實只是在幫牛販子在賣苦力,最後人家也許還會怕你另有所圖,對你產生戒心與殺心。

草原和城市不一樣,各民族的文化也不一樣,當我們不了解一個地方時,不能用無知去試錯。

李微漪在草原不僅遇到過惡人,也遇到初次見面就請她去家裡吃飯的善良牧民;她隻身在草原,既被獨狼襲擊過,又被群狼跟蹤過……她在草原上發生的事,真是幾天幾夜也說不完。有對李微漪所寫的紀實性小說《重返狼群》感興趣的朋友,不妨買來一套自己研究觀看。相信你會在李微漪的文字裡,度過一個又一個興奮並刺激的時刻。

這套書無論是自己收藏,還是給孩子增添課外讀物,或者送人,都是不錯的選擇。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哦!

相關焦點

  • 美女和男友帶幾百萬設備去草原尋狼,遇到盜獵者後,男友獨自逃生
    成都美女李微漪在和男友去草原深處觀察狼窩時,遇到一夥騎摩託車的盜獵者。盜獵者在荒無人煙的草原遇到形影單只的城裡人,最可能做的便是謀財害命!男人看盜獵者盯上了他們,扔下幾百萬的相機設備、女友和背包,一個人翻過阻隔摩託車的柵欄,就逃命去了。
  • 用鏡頭展現「牧民達西」的草原生活
    草原茫茫天地間,潔白的蒙古包散落在河邊。」這是我最愛的歌詞。蒙古族牧民達西所在的布裡亞特部落就坐落在呼倫貝爾大草原錫尼河兩岸,居住在河邊散落的蒙古包裡,旁邊近千畝的牧場中,有20多頭駱駝,幾十隻牛、羊、馬。三年前的一個冬天,朋友第一次帶我拜訪達西一家的時候,他們的衣食住行都還保留著遊牧民族的傳統特色。
  • 草原狼怕猛犬?牧民說:坎高藏獒在狼的眼中都是寵物,狼怕的是它
    野狼,在我國是二級保護動物,主要棲息地為森林、山地、沙漠、草原,體型中等勻稱,四肢強壯,外形與狗和豺狼相似,毛色多為棕黃或灰黃色,主要捕食鹿、羚羊、野兔以及家畜為主要食物來源
  • 美女把命懸一線的狼崽帶回成都撫養,有人說違法,有人卻說這是愛
    成都有位叫李微漪的美女畫家,她在一次去往高原寫生的途中,聽到牧民們談論起一樁驚心動魄的殺狼案件。據說有頭公狼突然出現在某個牧民的羊圈內,偷走一隻羊。而後牧民們為捉住公狼,就在地下放了狼夾子,公狼被捉住後,為了活命,竟然狠心咬斷自己的狼爪,負重傷逃亡。牧民們對它窮追不捨,終於在一個洞裡將它「繩之以法」。
  • 車輪上FB生活/青哥去哪兒第三季(草原狼)
    人們憤怒了,紛紛找到政府,要求根除狼害。迫於壓力,政府組織了一個「滅狼」小組,由當地最有經驗的牧民組成,發槍發錢進沙漠剿狼。 儘管沙漠裡的狼群抹平自己的腳印,但是也抵不過汽車、摩託車和半自動步槍的半徑。或者一槍打死,或者用車把狼追的累癱然後剝皮掰牙。牧民莫日根告訴我,狼是種很奇怪的動物,它不會回頭咬人。如果騎摩託車把狼追的癱倒,你只需要從後面抓住尾巴,順背而上再抓住後脖就能生擒。
  • 23歲美女畫家救下一隻小狼,送它重返狼群,4年後見到了它全家
    2010年,23歲的野生動物畫家李微漪 在若爾蓋草原救下一隻小狼 她把小狼帶回成都家中 取名為格林 與好友亦風共同撫養了3個月 隨後,又把格林帶回草原
  • 有人說狼的回頭,不是報恩就是報仇,她苦苦追尋,卻盼不到狼回頭
    文|緣來醬子2010年的4月,在若爾蓋草原上出現了一位來自四川成都、擅長畫野生動物的年輕美女畫家李薇漪,她和男友亦風是來若爾蓋大草原寫生。在與牧民閒聊時,她聽到了一個哀婉動人、和以前惡狼傳說完全不同的狼的故事。
  • 草原狼是最優秀的教官,既訓練出蒙古武士,也訓練出最強悍的戰馬
    1、草原閉環生態鏈草原上,對人來說最寶貴的是草,有了草,牧民才能養牛、馬、羊,有了牛、馬、羊,牧民才能在草原上生存下來。這時,草原之王,草原的保護神,狼就成為人的幫手,狼會獵黃羊、旱獺、兔子和老鼠吃,這樣草原四害就會嚴重減少,不會對草原破壞的很嚴重,草原上的草就可以依然長的很好、很旺盛,牧民就可以繼續在這裡牧馬、放羊,繼續生活。
  • 與狼共舞三百天,送狼一千裡,美女畫家養狼放生成功是傳奇是悲哀
    野生動物畫家李微漪在若爾蓋草原寫生的時候,絕沒有想到草原上會有一隻瀕臨死亡的小狼,影響了她的一生,讓她的一生煥發出別樣的意義。《重返狼群》是李微漪根據自己和小狼格林的故事完成的真實長篇紀實文學故事,講述了自己在若爾蓋草原救下小狼格林,陪伴撫養格林,並幫助它成長重返狼群的感人故事,一段追尋愛與自由的傳奇經歷。
  • 80後美女畫家在藏區領養了一隻狼,從此她成了「狼媽媽」
    狼,一直被人類視為兇狠、殘暴的動物。直到20世紀末期以前,狼在全球仍遭到人類大量捕殺。據不完全統計,曾經是狼種群數量最大的中國,目前野生狼的數量僅有幾千隻。2010年4月,若爾蓋草原一頭母狼因吞食盜獵者的誘餌毒發身亡。一頭倖存狼崽,在出生5天後被前往草原寫生的成都80後女畫家李微漪找到,帶回成都餵養。
  • 在沒有工具的幫助下,一個成年人能徒手打倒一匹狼嗎?還真有案例
    電影和小說講述的都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知青到內蒙古草原插隊的故事,其中男主角在草原上與遊牧民族共同生活,還經歷了與草原狼的博弈。這部小說將人類和狼的關係描寫得十分真實,狼群千方百計想要偷獵牧民家的牲畜,牧民則是想方設法預防狼群的盜獵。在這種博弈的過程中,狼和人類雙方都有傷亡,但整體來看狼群傷亡的情況要比人類嚴重,因為人類有捕狼工具和捕狼經驗的加持。
  • 草原還有野生狼嗎?
    圖來源於《狼圖騰》這部帶有野性的電影,講述了發生在草原上的人與狼的故事,電影裡的主人翁在與草原狼搏鬥、追逐、廝打、飼養中,逐漸被真實的狼性折服,他希望通過與狼的朝夕相伴來了解草原之王,但大自然和野生動物不是人類能夠輕易讀懂。
  • 《重返狼群》:讓我最驚心動魄的是在城市居民區圈養狼的那一段
    本已命喪黃泉的小狼,被執著的李微漪尋到,救起,再教它重返狼群,李微漪撫育小狼後,成熟時期帶它重新回到草原,更像一部攝像機,用眼用心帶我們領略了草原生態鏈的優勝劣汰,以及人與自然在失衡的破壞等等嚴重的問題。
  • 催人淚下的人與狼的故事:因為愛,所以我願意陪你《重回狼群》
    這是一個真實的長篇紀實文學故事,講述的是2010年,當時年僅23歲的成都野生動物畫家李微漪在若爾蓋草原救下一隻小狼,並帶回家中取名為格林,與好友亦風共同撫養了3個月之後,又把格林帶回草原,耗時七個多月的時間,幫助它重返狼群的故事。
  • 為了讓小狼重返狼群,她把自己「野化」
    六年前,在這草原上,從成都來寫生的畫家李微漪救了一隻小狼。故事沒有向常見的「一隻野狼被人馴化」的方向發展,恰恰相反,為了讓小狼重返野生狼群,李微漪把自己「野化」了。「還活著!」一整個冬天的憋屈讓4月的草原驕陽尤烈。李微漪和往常一樣去若爾蓋草原寫生,無樹遮陰,水已喝光,她背著畫夾、行囊,找到一家牧民家討水喝。
  • 野狼都餓瘋了:內蒙古狼患背後的生態困局
    (新華調查)野狼都餓瘋了——內蒙古狼患背後的生態困局  新華網呼和浩特1月17日電(記者鄒儉樸)零下40攝氏度的深夜,呼倫貝爾草原上寒風凜冽。熟睡中的新巴爾虎右旗牧民蘇尼爾全然沒有意識到,一場慘劇此時正在他家的羊圈上演:28隻綿羊在極短的時間內命喪狼口,傷者無法統計。
  • 喜羊羊與灰太狼在青青草原為何如此快樂?去了壩上草原就知道
    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守護了我們的童年,動畫以羊和狼的爭鬥為主線開展了輕鬆詼諧,幽默搞笑的劇情,而整部動畫的背景就是青青草原。雖然羊與狼爭鬥不斷,但它們仍然快樂的生活在草原,從未想過要移民。到底草原有多好,想知道的話可以去壩上看一看。
  • 《你好生活》向草原出發 見證最美牧民生活
    第八期中Sunny組合帶著倪萍老師、朱迅、王冠繼續新疆之行,來到「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新疆大草原,看著成群的綿羊在草地上奔跑,身形瘦長的馬兒低頭踱步,在這樣一幅宛如油畫的生活圖景之中,眾人嘻嘻哈哈展開遊牧民族的生活體驗。大家前往參觀一位哈薩克族牧民爺爺的家,這是一座蒙古包樣式的氈房。爺爺一家已經在這裡生活了五十多年,每年十月份轉場離開,用貨車將物資拉走,次年五月份再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