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中醫院
副院長
楊志敏
暑熱空調傷陽,如何固陽氣
桑拿天在外活動如同酷刑,又曬又熱,每時每刻都在想念冷氣。
吹多空調,又有鼻塞、頭昏、打噴嚏、耳鳴、乏力、記憶力減退、皮膚過敏等「空調病」症狀。
楊院表示,以上症狀並非「空調病」,而是衛外固表的陽氣「屏障」被打破,致使身體出現不適。
合理使用空調(如先開空調後關窗、設置26℃),固護陽氣,可有效避免感冒、呼吸道等疾病。
傷陽四大「殺手」
《黃帝內經》記載「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
陽氣如太陽般重要,但神浮(天熱浮躁)、溼氣(冷飲冷食)、寒邪(冷水澡)、過度出汗(大汗淋漓)都會損耗體內陽氣。
因此修復自身的衛外功能,要護陽、固陽雙管齊下,陽氣虛弱人群更要注意啦。
不止藥膳,五感亦可固陽
一聽固陽,不少人寄望於鹿茸補品、藥膳。
楊院表示,夏季固陽非大補,經斂神、祛溼、護津即可固護陽氣。如需進補,更講究「巧」。
常說天人相應,亦可通過人體五感、天然之物調整一身陽氣。
多去發現身邊的小美好,聞聞花香,細聽鳥語也很不錯~
姜花可靜心斂神?
健康情報員挖掘姜花是一種精心斂神的花卉,亦是嶺南人的童年回憶,有利於夏日固陽。
楊院表示,夏日固陽首要靜心以減損耗,而且靜心是固陽的重要基礎。
姜花芳香清雅,開鬱開竅,化溼清濁,利於氣機升降有序,還可緩解暑熱食欲不振、黏膩不爽;色白入肺,給人以清涼觀感。
夏日閒坐品茗觀花,清減心中燥氣,實屬夏日固陽佳品。
固陽祛溼香囊
清香姜花雖固陽,但有人對花粉過敏,可能會抗拒。
難不成只能任由溼熱、寒溼作威?楊院教你自製祛溼香囊,甩開疲勞和精神不倦。
香囊材料
準備醒腦通竅的外菖蒲、溫中行氣的肉蔻、祛風散寒的蒼朮、溫中散寒的丁香、化溼醒脾的藿香。
自製香囊
將以上藥材粉碎,裝進香囊袋(量隨意,丁香味道較嗆,可減半),藥粉一般三個月換一次。
健康小tips,點燃蒼朮和艾葉可消毒空氣哦~在家自製要注意用火安全。
易筋經固陽?
易筋經是一項傳承千年的固陽養生運動,可調十二經脈,鍛鍊筋骨柔韌度,楊院也是每天堅持的呢。
「摘星換鬥」——調節心經
夏季易煩躁,不妨練練「摘星換鬥式」調節心經,固護陽氣。
蹲個馬步,繼而一手上探一手下探,兩手外旋,再交替進行。(手腕要動起來哦)
「倒拽九牛尾」——調節胃經
取弓步位,一手上舉、拳心向面、雙目觀拳,繼而一手握拳伸肘、拳眼對準環跳穴。再交替進行便可,全程鬆緊結合。
「青龍探爪」——調節膽經
兩拳放腰間,向左轉90度。右手伸直慢慢升起形似龍爪。繼而上身前俯,伸直雙腿,手掌下按,轉腕180度。
再左右手交替進行,此式較考驗身體柔韌度,大家量力而行。
「打躬式」——固本護腎
腎好陽氣足,要堅持練此式哦。
兩肘用力、夾抱後腦(注意反方向用力,頭部手部二者力量抗衡,手不要讓頭那麼順利抬起來)
躬身,頭用力探出,繼而起身,手用力下壓。(附身時手臂夾緊耳側,頭保持上抬狀態;起身利用腰腹力量,打開雙臂緩緩起來)
陳皮綠豆沙消暑固陽?
陳皮綠豆沙是老廣喜愛的糖水,亦是梁啓超用於祛溼的固陽早飯。
綠豆清熱、陳皮祛溼,溼氣排走了陽氣才能穩固。
但陳皮綠豆沙並非人人適宜,不建議寒溼體質人群食用,否則起不到固陽作用~
平和、溼熱體質:陳皮綠豆沙
手掌又熱又黏,舌苔又黃又厚,下眼瞼鮮紅,基本可自我識別為溼熱體質。
此體質人群適宜食用陳皮綠豆沙祛溼固陽。
寒溼體質:紅糖陳皮紅豆沙
手掌冰涼、吃冷食便大便黏稠(粘馬桶壁的那種,感覺排不乾淨)。
此體質人群更適宜暖胃健脾祛溼的紅糖陳皮紅豆沙。
陳皮綠豆沙
取適量綠豆,浸泡至脫皮,陳皮浸泡備用。綠豆入鍋煮開轉小火慢燉15—20分鐘,再放陳皮冰糖繼續燉煮8分鐘,即可食用。
楊院獨家固陽湯膳
除了以上花卉、運動以及食療方,楊院還帶來一道固陽古方——封髓丹。
封髓丹出自清代醫學家鄭欽安《醫理真傳》,是一道調陰陽的滋養固陽湯膳。
材料
取生地25克、砂仁5粒、甘草5克、蓮子芯3克,瘦肉350克。一同燉湯,熄火前調入少許食鹽即可。
砂仁妙用
外出可隨身攜帶砂仁,剝開外殼裝進瓶子,遇上胃脹、胃痛、打嗝等情況,咀嚼砂仁籽可緩解胃不適,緩解疼痛。
炎炎夏日,學了幾招固陽好方法,又可以暢享空調,避免「空調病」啦。楊院提醒大家,夏日要精心斂神、避免過度出汗、調和脾胃,這樣才能守住我們的陽氣,身體更健康!
【來源:廣東衛視】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