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派藝術,薪火相傳 ——紅派藝術傳人郭鳳女納賢雅敘,再添新徒

2021-02-08 嶺南私夥局

/  聽粵曲,撐粵劇,我聽《嶺南私夥局》 /

點擊上方「嶺南私夥局」  一鍵關注微信公眾號

 2020年9月6日晚,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紅派藝術傳人郭鳳女再添新徒,在廣州舉行「紅派藝術  薪火相傳」——郭鳳女納賢雅敘。 

♪  點擊音頻收聽 


   廣東省廣府人聯誼總會會長、廣州市老市長黎子流,廣州市振興粵劇基金會監事會主席容律慰,廣東省廣府人聯誼總會首席執行會長、胡智榮文化基金主席胡智榮,廣東省中國畫學會會長、著名畫家陳永鏘,廣東粵劇促進會會長倪惠英、常務副會長何篤忠,廣東粵劇院院長曾小敏等領導,以及粵劇、曲藝界的名人名家彭熾權、歐凱明、黎駿聲、陳少梅、陳錦榮、沈瑞和、何萍、梁鈞強、黃偉香、陳振江、鄒裕偉、吳家輝等嘉賓和好友出席並見證了郭鳳女再納新徒,喜結師徒緣。


♪ 郭鳳女納賢雅敘大合照

♪ 郭鳳女與眾徒弟合照

♪收徒儀式上老市長黎子流親自上臺致辭並擔任拜師禮的見證人,粵劇名家紛紛表示祝賀

♪郭鳳女與新徒弟合照

(左起:謝絲賢、郭鳳女、黃文捷、雷小蓮)


    行拜師禮後,郭鳳女的新徒弟謝絲賢、雷小蓮上臺分別獻唱紅腔的經典代表曲目《荔枝頌》和《昭君出塞》,郭鳳女以「傳幫帶」的方式與新徒弟黃文捷對唱了粵曲《黛玉與紫鵑》,以示紅派藝術薪火相傳。並與老市長黎子流、廣府人聯誼總會首席執行會長胡智榮分別對唱了粵曲《狄青闖三關》和《花田錯會》。

♪郭鳳女與老市長黎子流

即興對唱粵曲《狄青闖三關》

♪郭鳳女與女兒穎宜、眾徒弟一起合影


♪廣東省中國畫學會會長、著名畫家陳永鏘

贈送墨寶「尊師重道」祝賀郭鳳女納徒

♪著名畫家陳永鏘與好友即興上臺表演助興

♪郭鳳女與新徒弟黃文捷

對唱粵曲《黛玉與紫鵑》

♪廣東省廣府人聯誼總會首席執行會長、

胡智榮文化基金主席胡智榮與郭鳳女

對唱粵曲《花田錯會》


    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郭鳳女12歲開始與粵劇結緣,跟隨粵劇藝術大師紅線女學藝,與紅派藝術一起走過了將近半個世紀,深得紅派藝術的精髓。她能文能武,戲路寬廣,既有《十三妹大鬧能仁寺》、《攔馬》、《王子與蛇仙》、《梁紅玉》、《花槍奇緣》等刀馬旦應工的武戲,也有《昭君出塞》、《打神》、《刁蠻公主戇附馬》、《苦鳳鶯憐》、《寶玉哭晴雯》、《紅娘》、《活捉張三郎》、《一把存忠劍》等閨門旦、小旦、青衣應工的文戲,還有《山鄉風雲》、《家》、《白燕迎春》等現代戲。唱做念打樣樣精湛,表演細膩傳神,在舞臺上塑造出不少讓戲迷難忘的藝術形象。在唱腔方面,更是深得"紅腔"的精妙之處。

    

    郭鳳女永遠記得在她第一次個人專場演出的時候,紅線女老師親筆題寫,贈予她「藝無止境」四字箴言,鞭策和鼓勵她在藝術道路上不斷進取,精益求精。


    郭鳳女銘記恩師教誨:「作為粵劇演員,很需要走進基層,走進群眾心裡,與大家一起推廣嶺南文化,推廣粵劇藝術。」紅線女老師對粵劇藝術執著追求的鑽研精神,一直深深影響著她。郭鳳女秉承著恩師紅線女為粵劇事業不遺餘力、無私奉獻的理念,為振興粵劇藝術傳承和發展不懈努力。


     作為廣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粵劇)代表性傳承人,郭鳳女以弘揚粵劇文化為己任。她廣收門徒,桃李遍布粵、港、澳乃至大洋彼岸的美國。她走進基層,播撒紅派藝術的種子。從幼兒園、小學、大專院校到民間,都會看到郭鳳女傳授粵劇藝術的身影。如:去年12月30日,國家一級演員、紅派藝術傳人郭鳳女做客廣州文藝市民空間,在由廣東省藝術研究所主辦的《名家大講堂 粵劇新傳承》系列活動上,以「我的粵劇千面人生——郭鳳女粵劇藝術分享會」為主題,與觀眾分享其四十八載的粵劇演藝歷程,與徒弟一起現場表演和示範教學。

    

     又如:今年的8月4日,粵劇名家、紅派藝術傳人、國家一級演員,廣東舞蹈戲曲職業學院優秀校友郭鳳女專程回校,為廣東少兒粵劇文化之旅講課。向「粵劇文化之旅」的學員們分享了她的從藝經歷、演戲心得,現場還示範了水袖、馬鞭運用的標準動作,學員們聽得十分入神。


    近年來,郭鳳女還將南國紅豆的種子播撒校園,曾經多次到佛山市南海區的桂城中心小學、西樵鎮一小、裡水中心小學等地的校園講課,推廣粵劇文化。今次新收的三位徒弟雖然不是專業演員,而是民間的愛好者。但她們熱愛粵劇文化,痴迷紅派藝術。

    

    郭鳳女曾表示:「紅線女老師培養了我,我也希望儘自己的能力,將多年來積累的藝術經驗傳授給下一代。不論年齡大小,不論是否從事粵劇專業,凡是真心喜愛粵劇並勤奮努力學習的,我都願意以『傳、幫、帶』的方式,將紅派藝術發揚光大,薪火相傳。」


 粵劇《花槍奇緣》和《刁蠻公主戇駙馬》即將上演 

     

  今年10月19日、20日,郭鳳女將邀請曾獲中國戲劇梅花獎「二度梅」的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歐凱明,攜同徒弟和紅豆粵劇團的一眾年輕粵劇演員,在南方劇院演出經典粵劇《花槍奇緣》和《刁蠻公主戇駙馬》,繼續努力承擔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粵劇)代表性傳承人的職責和使命。粵劇事業就像一場接力跑,需要粵劇人一棒接一棒地接力傳承下去。粵劇藝術必將生生不息,繁榮興盛,永遠流傳。


敬請留意本周六、周日上午7:30-8:30

FM96.2 廣州新聞電臺

《嶺南私夥局》

——

 更多音頻節目重溫回聽,敬請下載

「花城FM」、「喜馬拉雅」 APP

相關焦點

  • 傅謹:戲曲藝術——守正創新 薪火相傳
    戲曲藝術的薪火相傳,靠的是一代代戲曲藝術工作者的長期共同努力,靠的是戲曲優良傳統的接續傳承,靠的是守正創新,靠的是從弘揚中華文化戰略高度推動戲曲藝術健康發展的使命和責任。  戲曲藝術薪火相傳,既要十分重視經典劇目的傳承傳播、戲曲表現技法的代際傳承,還必須致力於符合戲曲藝術規律的新劇目創作。
  • 薪火相傳 第九屆藝術高研班導師觀摩展——木鬼
    薪火相傳第九屆藝術高研班導師觀摩展——木鬼
  • 拉斐爾前派藝術的繆斯——伊莉莎白·希達爾
    女帽店的繆斯1848年,一場轟轟烈烈的藝術革命在英格蘭興起,三個皇家美術學院的年輕人成立了拉斐爾前派兄弟會
  • 守正創新 薪火相傳 丨祥符調戲曲電影《三上轎》推介發布會舉行
    12月10日上午,河南廣播大廈一樓大廳星光璀璨、高朋滿座,由河南廣播電視臺生活事業部主辦,開封東京豫劇祥符調傳承發展中心、河南永冠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承辦,月陽工作室策劃執行的「守正創新 薪火相傳主持人 月陽中國劇協副主席、河南豫劇院院長李樹建,河南廣播電視臺生活事業部總監張銘,河南豫劇院青年團團長孟祥禮,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關靈鳳義女、國家一級演員、祥符調陳派第三代傳人金麗麗
  • 紀念粵劇藝術大師馬師曾、紅線女專題晚會上演
    12月26日晚,「永恆的藝術——紀念粵劇藝術大師馬師曾、紅線女專題晚會」在廣州中山紀念堂上演。馬師曾、紅線女弟子們與當今粵劇界一眾名家、新秀,攜手演繹了馬、紅經典粵劇粵曲,為觀眾帶來了一場粵劇盛宴。現場,名家新秀攜手演繹馬、紅經典——一代宗師攜《搜書院》,為粵劇贏得「南國紅豆」美譽2020年是粵劇馬派藝術創始人馬師曾誕辰120周年、紅派藝術創始人紅線女誕辰95周年以及紅線女創辦的廣州紅豆粵劇團成立30周年,為紀念這兩位對粵劇發展有著傑出貢獻的藝術大師
  • 《天師造化白石風骨》齊派傳人李笑天青花草蟲精品展在京開展
    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傳播和推廣齊派繪畫藝術,把齊派最精美的繪畫作品展現在大眾面前,由北京書畫藝術院主辦的《天師造化—白石風骨》齊派傳人 李笑天青花草蟲精品展於2020年10月10日在北京華夏珍寶博物館盛大開展.
  • 京劇餘派傳人王珮瑜愛情觀:成功陪你君臨天下,失敗陪你東山再起
    京劇餘派傳人王珮瑜愛情觀:成功陪你君臨天下,失敗陪你東山再起說到王珮瑜,就算是不怎麼了解京劇的人也都熟悉她,因為最近幾年王珮瑜參加了很多很多的綜藝節目,曝光率出鏡率真的是非常高的,就因為京劇傳人頻上綜藝節目被許多網友吐槽,很多人認為這種藝術家就應該潛心鑽研藝術,而不是被現在的大環境汙染
  • 不負韶華,合美青蔥校園;薪火相傳,齊頌百年紅船——洪合鎮中學舉辦...
    不負韶華,合美青蔥校園;薪火相傳,齊頌百年紅船——洪合鎮中學舉辦2020學年合融文化節開幕式暨元旦文藝匯演活動 發布日期:2021-01-07 10:37
  • 武當派《太和門》秘傳《紅砂勾魂手》
    紅砂勾魂手,全稱為"道家武當派太和門紅藥炙砂乾人秘煉勾魂絕手",屬於"內家"武當派太和門(即鄧道人家門,又名功家南派)四大功種
  • 上海評彈團9位名家收徒,跨地區跨曲種實現「薪火相傳」
    三年前,8位評彈藝術家和9位青年演員舉行集體結對拜師儀式,上海評彈團「薪火計劃」由此揭開序幕。「薪火計劃」旨在通過拜師結對,讓書目與流派一起「薪火相傳」。當時,來自江蘇的3位評話名家陳景聲、姚江、汪正華,將自己的長篇書目傳給了上海評彈團的青年演員。
  • 中國古箏藝術大家、山東派古箏國家級傳承人趙登山大師不幸辭世
    趙登山先生是當代山東箏派的代表人物,享譽海內外。他不但繼承發揚了山東箏樂,而且在箏曲創作、人才培養上碩果纍纍,為古箏藝術的傳承和發展,為中國古箏藝術走向世界,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傳世流芳《鐵馬吟》,殊勳茂績萬古存!他的不幸離去是中國箏界的重大損失,他為中國民族音樂所做出的貢獻,將永遠被世人銘記。趙登山先生遺體告別儀式將於2021年2月27日上午7:30在長春市殯儀館頤安苑B座153房間舉行。
  • 國博再開新展 回首中國戲曲教育70年的薪火相傳
    圖說:「薪火相傳——中國戲曲學院建校暨新中國戲曲教育70年成就展」新聞發布會現場 新民晚報駐京記者 潘子璇攝再過幾天,由中國國家博物館和中國戲曲學院聯合舉辦的「薪火相傳——中國戲曲學院建校暨新中國戲曲教育70年成就展」即將在國博開幕。
  • 中國古箏藝術大家、山東派古箏國家級傳承人趙登山大師記錄片(上、下集)
    中國古箏藝術大家,山東派古箏國家級非遺傳承人,著名古箏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原中國音樂家協會古箏學會副會長,原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古箏專業委員會副會長趙登山先生於
  • 天涯明月刀手遊薪火相傳怎麼做?薪火相傳任務完成攻略[多圖]
    天涯明月刀手遊版本更新之後帶來了很多新玩法,其中就有薪火相傳,想要完成薪火相傳任務需要怎麼做?接下來,小編會在下方的攻略中,為大家帶來最新的薪火相傳任務攻略,幫助大家了解薪火相傳的玩法。天涯明月刀手遊薪火相傳任務完成攻略
  • 薪火相傳 | 中國芭蕾為何自成一派?
    芭蕾,是「足尖舞」,更是「舞劇藝術」。經過幾代人耕耘,中國芭蕾已進入世界一流方陣,中國演員在國際上頻頻摘金奪銀,作品呈現出中國芭蕾獨有的藝術風格,得到國際認可和讚譽。  中國芭蕾僅有60餘年歷史,但已逐漸形成芭蕾的「中國學派」。第一部奠定中國風格芭蕾的舞劇作品,是在新中國成立15周年之際面世的《紅色娘子軍》。
  • 【消息】「中州派古琴藝術表演人才培養」課程進行中
    7月14日,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員齊聚洛陽,開始了「中州派古琴藝術表演人才培養」項目的系列課程。
  • 譚派經典劇目展演將啟
    此番演出將匯集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譚門第六代傳人譚孝曾,北京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譚門第七代傳人譚正巖,優秀青年演員、譚孝曾先生弟子馬博通及白智鑫等眾多名家。譚派經典劇目展演將啟 北京京劇院供圖京劇譚(鑫培)派是京劇史上流傳最廣、對後世影響最大、枝葉最為繁茂的藝術流派之一。譚派藝術的發展歷程造就、見證了京劇發展進程。
  • 素材 | 薪火相傳,創作新經典
    戲劇藝術的發展,既離不開對經典作品的不斷演繹和詮釋,更需要有立足時代的新創作。當代藝術家的思考、開掘、深耕和創造,其意義不僅在於產生新作品,更在於回應著時代的需求和觀眾的期待。面對新時代,我們有責任和使命創作出當代的經典,創作出記錄這個時代的新經典。現在有哪些經典戲劇作品?什麼是真正的當代經典?這些問題始終縈繞在我心頭。
  • 吉原治良和他的具體派,還有哪些日本前衛藝術將成為市場潛力股?
    這兩個詞對藝術市場而言有些新鮮,但是提到具體派成員白髮一雄、田中敦子想必沒人會覺得陌生。,並以「Gutai」這個詞命名,希望可以與當時日本盛行的抽象藝術為代表的「現代派」相區分,以此強調這種藝術形態的「物理性」與「材料性」,正如其在「具體派宣言」中講到的:「具體派藝術不是改變創作媒材,而是要將這種藝術帶回到生活中來。
  • 網劇成演員翻紅機,「演技派」的春天來了?
    網劇不愧是「演員翻紅機」,從早期的張一山、潘粵明,到秦嵐、聶遠,再到如今的秦昊、張頌文,挖掘出一眾被忽視的「寶藏演員」。而演技派投身網劇,是被市場裹挾的結果,還是行業變革的開始?曾經,拍攝電視劇被看作一門藝術,演員是人民藝術家,演技是評判演員的第一標準。《大宅門》《走向共和》那些被成為經典的作品,無不是由實力派演員擔綱。這些當時成名的頭部演員,在人們選擇不多的時候,成為霸屏電視機的國民演員,有的則憑藉其知名度逐漸轉向大熒幕,成為「電影專業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