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8位評彈藝術家和9位青年演員舉行集體結對拜師儀式,上海評彈團「薪火計劃」由此揭開序幕。「薪火計劃」旨在通過拜師結對,讓書目與流派一起「薪火相傳」。當時,來自江蘇的3位評話名家陳景聲、姚江、汪正華,將自己的長篇書目傳給了上海評彈團的青年演員。
時隔3年,拜師的莊嚴宣誓聲再次從思南公館二樓宴會廳傳出。「學生定當謹遵師教,團結同道,刻苦鑽研,孜孜不怠,傳承先生之藝術,弘揚民族之文化……」
12月21日,上海評彈團又在此舉辦了一場隆重的集體拜師儀式,又有11名來自江浙滬三地的演員拜入上海評彈團9位藝術家門下。
收徒的9位先生中,既有評彈各流派傳承人秦建國、沈仁華、丁皆平、楊驄、王惠鳳等,也有暌違舞臺多年的上海評彈團「七四屆」著名演員範林元、倪迎春。
而11位學生中,既有剛從評彈學校畢業的新人,也有評彈界中堅力量。「90後」演員岑麗倩、王靜怡將拜王惠鳳學習《雙珠鳳》;彭蘇陳、周媛拜沈仁華、丁皆平學習《雙金錠》;馮文進拜範林元學習《三笑》;顧佳成拜高博文學習《珍珠塔》;而「中堅力量」姜嘯博拜師楊驄,解燕拜師倪迎春,王萍拜師秦建國,各自加強藝術上的「深造」。
除本團演員外,江蘇、浙江2名青年人才也加入拜師隊伍,揚州彈詞演員陳祝武拜師高博文學習蘇州彈詞、紹興評話演員魏昉昊拜吳新伯為師學習蘇州評話。
這是繼2015年第一期人才培養「薪火計劃」後,上海評彈團更大規模的一次拜師儀式,也是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大背景下,上海評彈團首次接收跨地區、跨曲種的演員拜師。
團長高博文介紹說,這次拜師吸引了江蘇和浙江的曲藝演員,他們在當地已有一定的影響,這次特意到上海拜師學習,體現了上海傳承傳統文化的良好氛圍。上海評彈團在傳承藝術的同時,也在積極打響「上海文化品牌」,加強同長三角兄弟省份的交流與學習。
拜師會上,「責任」和「勤奮」是被提到最多的詞。
談起徒弟解燕,倪迎春幾欲落淚。她表示,解燕很多年前就想要拜她為師,但「師父」兩字責任太重,沒有師徒的名分的話也能輕鬆教學,因此一直沒有答應。但解燕多年來的執著最後打動了倪迎春,她選擇在今年收解燕為徒。她哽咽著寄語:「做一個好演員不容易,做一個好演員首先是勤奮,勤奮加天賦這兩者缺一不可。我們今天就應著這份執著和我的責任,我們相互努力,共同進步。」
關於責任,徐雲志流派傳人範林元也深有感觸,他認為,老師的責任是承上啟下,也意味著永遠不能下崗,只要有一口氣在,就要把技藝傳承下去,「今天的拜師儀式只是學藝一個起點,一個逗號,未來可以有感嘆號,但不能是省略號和問號。」
秦建國也深感傳承擔子重,他告誡學生,「要好好學、認真學、學完整,將優秀的評彈藝術代代相傳。」
據了解,近年來,隨著不斷引進江、浙兩地優秀青年演員,招收應屆評彈表演專業畢業生,上海評彈團初步形成了流派紛呈的人才梯隊。上海評彈團未來還將通過拜師結對、夏季集訓考核、文藝理論講座、集體下生活採風,以及重大演出和賽事不斷磨練隊伍,為「出人、出書、走正路」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