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馬燦 通訊員 沈甸
22日,記者從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了解到,隨著珠海供電局110千伏定家灣站北鬥基站的順利建成,120座覆蓋全省的北鬥地基增強站(以下簡稱「CORS基站」),為面向廣東電網提供高精度定位信息奠定了基礎,為完成南方電網公司標杆項目和廣東電網公司「全國最好2021」任務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為電網地質災害防控提供新技術手段
早在2018年,通過科技項目試點建設,廣東電網在南方電網區域內最早建成了第一座北鬥基站。2019年已實現韶關供電局15座CORS基站全覆蓋。廣東電網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設備與環境監控評價部副經理黃勇說,通過利用變電站、變電所等現有土地資源,根據單座基準站的覆蓋半徑,避開幹擾嚴重、高山遮擋、地質不穩等區域,合理選取建設地點,建成了120座北鬥地基增強站。
運維人員頭戴「定位安全帽」,手持可攜式北鬥定位終端開展現場工作 丘映丹 攝
記者了解到,CORS基站接北鬥衛星信號後,經過初步處理將數據傳送給廣東電網北鬥CORS系統,系統對數據進行進一步的解算,並將解算後的差分修改數據播發給各類用戶定位終端,對各類用戶定位終端的粗略定位結果進行修正,修正後終端實時定位精度可達到分米級和釐米級,事後定位精度可達到毫米級,實現北鬥高精度位置服務,為電網地質災害防控提供了新的技術手段。
廣東電網電力科學研究院研發的地基沉降監測裝置,可充分發揮北鬥在防災減災領域的優勢。據介紹,裝置基於北鬥高精度定位技術和後差分定位方法,實現毫米級地基沉降監測。肉眼難以覺察的危險隱患,哪怕只是幾毫米的偏移,也無法逃過北鬥的「法眼」,為後續的加固措施提供信息決策參考。
加快構建新一代智能運維體系
「各類用戶北鬥定位終端可通過廣東電網北鬥CORS系統,提高定位精度,並將實時定位數據傳送到廣東電網生產指揮中心。」廣東電網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設備與環境監控評價部專責鄂盛龍說,指揮中心可根據定位情況開展人員和車輛定位、杆塔傾斜和地基沉降的安全管控等工作。
廣東韶關供電局芙蓉巡維中心值班長費駿告訴記者,通過北鬥基站的精準定位,在滿足安全距離的條件下,無人機可以近距離對設備開展全視角巡視,清晰地看到主變、刀閘等設備運行情況,既提高了巡視效率和可靠性,又保障了巡視人員的安全。
北鬥基站的全面建成,為北鬥衛星在廣東電網的大規模應用拉開序幕。下一步廣東電網將根據信號盲區補充基站,制定通訊規約,逐步接入定位終端,完善定位系統實現定位應用,正式對外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務,在無人機精準導航、車輛監控、人身安全防護等方面將發揮重要作用,加快構建新一代智能運維體系。
來源|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施沛霖
審籤|陳婉允
實習生|高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