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養魚的時候,除了關心魚的壽命、價格之外,最關心的大概就是魚能夠長多大了吧。畢竟一條魚的大小決定了主人準備多大的魚缸、放多少水、投放多少條魚合適。今天小編就要給大家介紹幾種常見的觀賞魚的體型。
1、財神魚
財神魚又叫血鸚鵡、紅財神。它們通體紅豔豔的,看起來非常喜慶吉祥,所以才有了紅財神的外號。財神魚身體寬厚,身強體健,呈現橢圓形。它們還十分的貪吃,幾乎什麼都吃,所以長得也比較健壯。它們的成年魚體長大約在15-20釐米左右,而且它們對水質適應能力很強,很容易養活。
2、銀龍魚
銀龍魚的成魚體長通常在50-70釐米之間,最長的可以達到120釐米。詳細信息可以參考前面的文章。
3、雀鱔魚
雀鱔魚常見身長在40-50釐米左右,不過它們天然水域中甚至可以長到3米。作為遠古時代留下的品種,它們魚體呈現為長筒形,頭吻較扁平,上下頜突出較長,有牙齒,酷似鱷魚嘴。雀鱔有比較強的適應能力,而且它們的生長速度十分迅速,所以要用大型魚缸來飼養它們。
4、虎頭鯊
虎頭鯊和鯊魚並沒有關係,它們的食性雜,食量也大,生因此長速度快。虎頭鯊很容易把魚缸裡的水弄汙濁,從而影響觀賞效果。虎頭鯊的魚苗(3cm—4cm)養殖4個月後,體重便可達0.6kg以上,不過它們性成熟較晚。飼養3年—4年,它們的體重達就能帶到3kg以上,此時才可以進行繁殖。
5、地圖魚
地圖魚的身體上布滿了紅色和黃色的不規則斑紋,就像一幅地圖一樣,所以得名地圖魚。又因為它們身體末端有一個被金色包圍的黑色斑點,類似於閃亮的星星,故又被稱為「眼斑星麗魚」,還有人稱它為「花豬魚」,是因為它們進食的貪婪和平時「好吃懶做」的生活習性。地圖魚在熱帶魚中屬於體形比較大的一種,通常在合適的自然條件下可生長至30釐米左右。
6、羅漢魚
羅漢魚體型比較壯碩,花紋色彩豐富多樣。有人說一萬條地圖魚中都找不到兩條花紋一模一樣的。羅漢魚的特色就在於它們的頭部往外凸出,看起來有點像壽星公,因此很多華人都很喜歡它們。羅漢魚也成了健康、長壽的一個象徵,成了許多人喜歡養的寵物魚。羅漢魚體型較大,體長大約30-40釐米。
以上就是幾種常見觀賞魚的體型,了解它們的體型可以做好準備,以避免魚缸不夠大的現象。想要了解更多養魚資訊可以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