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磊哭了。
8月14日晚,電影《八佰》舉辦了線上首映式,製片人王中磊也前往北京會場分享在等待了463天後終於迎來首映的感想。
「這463天,每一天『八佰』這兩個字都會出現在我腦子裡。」王中磊談及《八佰》時情緒激動以至於無法言語。王中磊將這463天形容為「奇幻的旅行」,並表示希望以後自己和所有電影人都能少一點這樣的「旅行」。
的確,《八佰》對王中磊以及他背後的華誼兄弟來說,很可能是挽救華誼困境的希望之光。
今年4月29日,華誼兄弟披露了2019年公司年報以及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
據財報,公司2019年營業總收入21.9億元,同比下降43.9%;實現歸母淨利潤-39.6億元,2018年同期為-10.9億元;
2020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3億元,同比下降61.4%;歸母淨利潤-1.4億元,2019年同期為-9392.8萬元。
2019年巨虧近40億元,2020年又遭遇疫情,華誼的業績壓力越來越大。也難怪王中磊幾乎淚灑現場,他對《八佰》寄予厚望也在情理之中了。
《八佰》能救華誼嗎?
點映首日票房1500萬
觀眾、明星點讚支持
在8月14日首日點映中,《八佰》1500萬元票房的好成績;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截止至8月17日晚20時,《八佰》電影票房突破5000萬,達到5893.1萬。
《八佰》也將於8月21日正式上映,目前,這部電影預售票房已達到7889.4萬元;首日票房就有537.2萬元,首日排片佔比達到89.5%。並且有46.3萬人表示「想看」這部電影。
此外,早在8月初媒體曝光《八佰》即將首映時,華誼兄弟股價隨即迎來漲停。
從過去一個月華誼兄弟股價圖可看出,其股價自進入8 月起便直線上升,一直到前兩天達到最頂峰。
而且觀看過《八佰》電影的網友對這部電影評價也頗高,有網友甚至評價其為華語戰爭片的新標杆。
很多網友觀影后表示非常感動,對這部電影很滿意。
連「百億票房先生」吳京都對《八佰》非常期待,8月2日,吳京就曾發微博稱期待這部電影。並且在觀看電影過後,吳京也給予了其高度評價。吳京稱自己八個月以來第一次進電影院就趕上這樣一場視覺盛宴,甚至還「哭了好幾回」。
有了良好的口碑評價,不錯的點映票房以及預售票房,一切表現似乎都說明《八佰》這部電影將是今年暑期檔的新星,甚至有望衝擊票房總冠軍。
沉寂了大半年之久的電影院,《八佰》上映就如同久旱逢甘雨一般。有媒體援引業內人士預測,《八佰》最終票房能夠突破10億元;還有報導預測電影最終票房可高達15億元。
有券商認為,《八佰》總票房預計可達14億元至22億元,在經各方分成後,可為華誼兄弟帶來2.92億元至6.12億元的分帳收入。
《八佰》雖好,強敵不少
一切看上去華誼兄弟有望藉助《八佰》大賣打一個翻身仗,緩解巨虧的運營壓力。
但是現實情況可能並沒有那麼樂觀,華誼要想走出危機仍然面臨諸多困難。
首先,疫情下影院上座率難以保證。
雖然全國影院已於近日全面復工,但是目前根據國家規定,影院只能保持50%的上座率。就算《八佰》上映周期中,場場都「滿座」相比以往也只有一半的營收。
此外,受疫情對民眾帶來的恐慌心理,目前並非所有觀眾願意前往影院觀影。此前三言財經曾探訪剛復工的幾家影院,觀影人數相比以往少了很多,這對《八佰》的票房來說又是一個打擊。
其次,《八佰》面臨強敵競爭。
在8月14日《八佰》點映當日,全國院線於同日重映華納兄弟的著名電影《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據貓眼數據顯示,截止至8月17日晚21時,《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票房已達1.62億元。
《哈利波特》系列電影在全球範圍內都是熱門IP,粉絲量巨大。三言財經身邊有人就表示,目前影院復工也不敢去看,但是如果《哈利波特》重映,那麼將鼓起勇氣為這份情懷「冒險」。
此外,同樣已重映4天的《雪人奇緣》和《悲傷逆流成河》票房分別達到1.42億和3.57億。
外有後疫情時代大背景影響,內又有強力競爭對手,《八佰》要想在暑期檔突出重圍,壓力並不小。
極具爭議的新發行方案:小鎮青年被拒之門外
華誼兄弟在《八佰》的發行方式上,採用了全新的模式,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八佰》的票房收入。
根據華誼兄弟發布的影片《八佰》發行通知,2019年票房票房在1000萬(含1000萬)以上,可參與8月14日的點映;部分票房200萬以上的,可參與8月17-19日的點映;票房200萬以下的,需先交一筆3.5%的核定保證金,才能放映。
截止目前,中國有超過11000家影院,票房在1000萬以上的影院不足2000家,200萬以下的約為4200家。
這個方案意味著年收入200萬元以下的影院需要支付一筆至少7萬的費用,才可以提前放映《八佰》。按照此規則,8月14日只有不到2000家影院能夠拿到點映資格;而且還有約4200家年票房收入200萬以下的小影院可能因無法交齊保底金額,根本無法拿到放映資格。
按照200萬發行標準計算,一個擁有10個影院的企業,需要先交70萬。因此,想要借《八佰》振興院線的小影院可能要「失望」了。
華誼兄弟採取這樣的「買斷」發行方式,也激起了業內很多批評。稱其是將低線城市的小鎮青年拒之門外,因為大部分小影城都集中在近3000個小縣城中,達不到華誼的指標要求。
有分析認為,若按正常分帳方式,製片方需要等影片上映4-6個月,甚至一年時間才能拿到分帳票房收入。但按照現行規則,華誼則可以在8月19日前拿到這筆錢。
那麼,如果全國200萬元收入檔的小影院全部「買斷」,那麼按照平均票房收入100萬計算,華誼則可入1.47億元即時現金流。
使用這樣全新的發行方式,華誼被認為是為了轉嫁風險,也是為了儘快回籠資金。
背負著巨額虧損的華誼已經等不起了。
行業或將大洗牌
《八佰》救的了華誼兄弟嗎?
另一方面,這種新發行方式如果成為業界主流,那麼將對全國院線帶來深遠影響,甚至行業大洗牌。
首先,新規則意味著優質影片將更集中在資源豐富、實力強勁的優質影院中。影院界的「頭部效應」會越來越大,小影院可能無力獲取優質影片資源。
其次這種買斷模式能夠大面積堵死小影院違規偷票房的情況。以往總能夠看到媒體報導稱有觀眾購買某部電影的電影票但是發現影院打出的入場券卻標著其他電影的名字。以前的發行方式導致為了能夠賺到更多錢,部分小影院會以偷「票房」的方式謀取利益。
第三,影院買斷後的電影票價將更市場化,買斷了電影的影院為了儘快回本盈利,可能推出很多促銷、降低票價等活動迎合觀眾需求。
再者,行業也迎來了「抱團取暖」的時代,對於單打獨鬥的小影院,如果無法支付保底金額,那麼將面臨生存問題。
整體來看,華誼兄弟採取的新發行方案可以使得公司能夠快速回籠資金並且轉嫁風險。而且這種方式也能夠降低華誼運營成本,以往需要製片方登門拜訪院線的時代可能徹底被改變。按照新規,院線不得不為了旗下小影院上映問題主動找製片方。
但是這也在客觀上為滲透下沉市場製造了阻礙,這不僅是小影院無力支付保底金額的問題,還可能導致因利益問題院線壓根不給旗下小影院支付保底金。幾乎等同於華誼放棄了小影院這塊資源。
華誼財報顯示,2019年華誼兄弟營業收入主要來源是「影視娛樂」,該業務收入20.9億元,營收佔比97%;其餘兩項業務為品牌授權及服務和網際網路娛樂,佔總營收比例分別為1.61%和1.41%。
可見,電影收入是華誼最主要的盈利來源,也就能理解為什麼王中磊會哽咽落淚,華誼急於改革發行方式。
但正所謂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即使《八佰》能夠大賣,堵上華誼的虧損窟窿也只是杯水車薪。按照前文所述,若在最好情況下,華誼能夠拿到6億元左右的分帳收入,相對於幾十億元的虧空幫助並不大。
雖然中國電影已經有像《戰狼2》、《紅海行動》和《流浪地球》這樣的斬獲幾十億票房的優秀作品,但是把所有賭注都押在一部電影上並不現實。華誼需要一方面製作更多好電影,另一方面也要尋找更多的營收來源。
《八佰》雖好,但可能救不了華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