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救市背後,華誼的「瘋狂」和冒險|專訪王中磊

2020-09-05 Manmmm熱

「我就是瘋了唄。」當被問到為什麼不計風險,投入這麼多人力和財力到《八佰》中時,華誼兄弟副董事長、CEO,《八佰》總製片人王中磊身體前傾著,手在空中舞了一下,痛快又興奮地說道。

上映一周,《八佰》票房破14億,最終票房劍指30億。

功不唐捐。從管虎腦袋中的一個想法到最終面世,這部電影花了十年。為了拍攝《八佰》,華誼還在蘇州陽澄湖旁一塊200畝地上1:1進行實景搭建,投資巨大。這次面對娛樂資本論的採訪,王中磊透露了這部影片拍攝期背後更多鮮為人知的波折。

其實,影片兩度面臨建組後解散的局面。第一次是因為劇本問題,本來演員已經確定了一部分,正在協調各自的檔期,但是因為劇本一直在調整,同時演員檔期有變,只好解散;第二次是因為搭建實景時遇上南方的雨季,出於安全考慮劇組只好停工,再次解散劇組。

直到劇本和拍攝場景都已到位,第三次建組拍攝時,緣於一個偶然的機會,王中磊和管虎、曹鬱商量後決定採用IMAX攝影機進行拍攝,這又給影片製作帶來了更多新的挑戰。


也正是因為挺過了這些波折,成功將《八佰》製作完成並帶到觀眾面前,華誼收穫的不僅是上映一周票房超14億的回報,還積累下不少可以投入到後續項目中的經驗。

這對於「連續缺席三年春節檔,甚至出現『斷貨』現象」的華誼來說,可謂是一個大利好。在去年年末王中磊致員工的公開信中,他深刻反思了華誼這幾年在電影方面的過失。

在小娛的專訪過程中,他也坦言自己過去幾年處於一個舒適區,而電影製作註定不會是舒適的。「前幾年大家都在與資本共舞,現在我們得回歸到最開始做電影時的時候,與內容共舞,內容做好了,資本自然會來助力。」

關於當下的電影市場,關於中國電影工業化,關於華誼的未來……重新執掌華誼影業的王中磊希望憑藉《八佰》帶著華誼重新出發。

「是觀眾救了電影行業」

1400多萬。

這是8月14日,電影《八佰》開啟點映後首日的票房。看到這個數字,王中磊有些不安,「太嚇人了這個數。」 這是華誼有史以來投資最大的電影,全行業都對它寄予厚望。

儘管在上映前他們已經做好了一切準備。影院方面,據燈塔專業版,8月初影院復工率已超過60%。觀眾方面,一份貓眼研究院的報告顯示,八成觀眾認為現在適合去電影院觀影。

原本《八佰》應該在去年7月上映。在去年上影節期間電影官宣撤檔後,管虎戒掉了每天都會抽的雪茄,發誓《八佰》一天不上映,他就一天不抽。和他一起等待的還有他的妻子、《八佰》的製片人梁靜、攝影指導曹鬱、美術指導林木……


導演管虎在拍攝現場

對王中磊來說,這同樣是難熬的400多天。在8月14日的首映禮上,他把這400多天稱為「奇幻的旅行」,並希望以後自己和所有電影人都能少一點這樣的「旅行」。

幾年前開啟這個項目時,沒人想到《八佰》會遭遇這麼多波折。在外界眼中,華誼兄弟拍電影一向看重情懷,這次拍《八佰》也一樣。「拍《八佰》首先是一件行善積德的事情。」王中磊說,他記得開拍前工作人員曾在上海四行倉庫進行隨機訪問,就在那個滿是彈孔的紀念碑前,絕大多數遊客都不知道八百壯士的故事,這堅定了他拍《八佰》的決心。

開弓沒有回頭箭。如今回想起自己投資《八佰》的決定,王中磊也覺得後怕。那時就是憑藉著一腔孤勇,雖然合作的都是頂級團隊和大公司,如管虎的7印象,騰訊影業、光線傳媒等,但現在想來「其實沒什麼勝算」。當時國內戰爭片票房普遍不高,拍《八佰》,賠錢可能性很大。

所幸,一切冒險都值得。上映前,王中磊對這部電影的票房並沒有十足把握,「如果是一年前上,我還敢說這會打破中國戰爭片票房記錄,現在就是只能期待。」但真正開始籌備上映工作時,他發現所有人都在幫《八佰》,「這是我拍電影以來,得到大家的關心和幫助最多的一次。」


華誼兄弟副董事長、CEO,《八佰》總製片人王中磊

《八佰》的製片人梁靜告訴娛樂資本論,有太多人在默默支持著《八佰》。許多影院得知《八佰》定檔,迅速復工。一些大企業的老闆組織了包場,全公司上千名員工組團看《八佰》。

隨著電影口碑的發酵,行業內的助力迅速擴大到觀眾群體的自發支持。原來冷冷清清的四行倉庫彈孔牆下,現在每天都擠滿了來獻花的人群。還有十幾歲的孩子看了電影後給梁靜發微信,表達激動之情。這是最讓整個團隊感到驕傲的地方。「有人說是《八佰》救了電影行業,我覺得真不是,其實是觀眾救了這個行業。」

「決定拍《八佰》就是瘋了」

被問及拍《八佰》的源動力,王中磊笑稱,「就是瘋了唄。」

為了拍《八佰》,華誼做了很多在常人看來投入產出比很低的事情。比如,投資近1個億在蘇州那塊200畝的地上1:1還原蘇州河北岸戰場。

管虎早在2013年就曾在象山找拍攝地,但空間不夠,只好作罷。直到2016年,在《老炮兒》的慶功宴上,他碰到了當時在華誼負責實景娛樂的副總裁,得知蘇州陽澄湖邊剛好有塊地,正好符合他的需求。

之後就是和蘇州市政府商榷,拿地,施工。出於對管虎的信任,華誼最終決定陪他賭一次。「一開始是四千萬的預算,搭好景後發現不行,演員是要真在裡面拍的。為了安全起見得加固,於是就再批一個新預算。」王中磊回憶。就這樣,預算越堆越高,連製片主任都說,要不算了吧,其實可以用綠幕合成的。


但王中磊不願意。現在回想起來,連他自己都承認當時已經陷入了一種瘋狂的狀態,一心只想著呈現最好的效果,「因為電影出來後你沒有機會說後悔,再重拍一次。」

在籌備過程中,《八佰》劇組解散了兩次。一次是因為劇本和演員檔期問題,一次是因為遇上雨季,工期往後拖了幾個月,拍攝期也只能跟著往後拖。好不容易等雨季結束,流失的演員重找完,劇組決定用IMAX攝影機來拍攝,整個拍攝計劃又進行了大調整。

「一開始是曹鬱想用IMAX攝影機,導演有點猶豫,但最後還是同意了。」梁靜告訴娛樂資本論。當時IMAX攝影機全球只有6臺,組裡只有一臺,這就意味著無法進行多機位拍攝,一場戲想呈現不同角度得重拍好幾次。這是曹鬱作為頂級攝影師給自己設置的挑戰。

創作者想探索新技術很正常,但作為投資方,華誼為什麼願意嘗試IMAX?面對小娛的問題,王中磊笑道,「你這個問題就是把我排除在了創作者之外。」一直以來,王中磊都是以創作者的心態對待每個項目。電影本身想傳達的是「一邊天堂,一邊地獄」的隔河相望感,需要非常開闊的視角,用IMAX攝影機正合適。


但選擇IMAX攝影機也意味著更多的投入。因為只有一個機位,拍攝期大大拉長,導致劇組拍了近9個月的時間。那是影視行業正烈火烹油的2017年,肯拿出這麼長時間的演員並不多。許多人說《八佰》特別工業化,但王中磊反倒覺得,這是一部用最笨的方法拍出來的電影,「像張譯這樣的演員甚至跟導演說,能不能把我某場戲放在後面拍,這麼早拍這場戲我可能達不到你的要求。」

在這種純粹的創作氛圍裡,儘管挑戰很大,大家也不覺得辛苦。IMAX攝影機「逼」著大家都拿出最好的狀態作戰。

美術方面,IMAX攝影機下每個細節大家都看得一清二楚,原有的服裝、道具幾乎都要重做,力求精緻,以免被鏡頭帶到露怯。

演員方面,即使是一個群演不入戲,也會被鏡頭敏銳地捕捉到。於是劇組提前八九個月對這些演員進行集訓。就算是拍上千人的大群戲,每個演員也都會拿到一頁紙,紙上寫著他的人設和他要做的動作。

燈光方面,原來用多機位拍攝,鏡頭多,暴露光源的穿幫鏡頭可以直接剪掉。現在只有一臺IMAX攝影機,在倉庫裡布光很容易穿幫。於是劇組選擇在天花板上打300多個洞布光。每天曹鬱就像一個DJ一樣,在調光臺前操作。整個劇組2400多盞燈,電線加起來有50多公裡。


《八佰》攝影指導曹鬱


將近9個月的拍攝時間裡,因為主創的高要求,製片組追加了幾次預算,但並沒有超支。這是一支足夠專業的團隊,用王中磊的話來說,「很多攝影組長在別的電影裡都可以做攝影指導」。專業的團隊是工業化的基礎。

但和國外不同,中國電影的工業化更多體現在流程上而非技術上。「管虎這一批導演,還有現在很多年輕導演比如郭帆、文牧野等,他們掌控整體流程的能力很強。《八佰》本身,其實是用非常傳統的方法拍的,我並不希望所有電影都這麼拍,確實比較辛苦。」王中磊說。

嚴格按照規定的時間和進度,用笨辦法死磕,這或許才是現階段「國產電影工業化」的真相。

不想被稱「老牌」的「新」華誼

《八佰》可以複製嗎?

很難找到如此堅定的導演和敢於冒險的投資人,但這部影片的製作經驗值得後來者學習和借鑑。

首先,製片組經此一役,更加明確了在什麼地方應該幫助導演,什麼地方又該拒絕導演。

在《八佰》製片組裡,王中磊牽頭,梁靜和朱文玖兩人配合默契。朱文玖熟悉製作環節,主要從製作成本和可能性角度出發;梁靜除了碼盤找錢之外,主要從內容角度和管虎溝通,畢竟作為導演的妻子,她在溝通上有更多優勢,可以幫導演在創作和預算中找到平衡。


梁靜在《八佰》中飾演教授夫人


攝影方面,曹鬱在這次拍攝中嘗試了很多「高科技」。起初,為了營造南岸「天堂」的效果,曹鬱希望全部用霓虹燈拍攝。但製片人朱文玖考慮到「用電量太大,發電車不夠、電線承壓不夠易著火,油費一天得花幾十萬」等現實問題,斷然拒絕。這才使得攝影團隊想到採用LED燈替代的辦法,既控制了成本又實現了同樣的攝製效果。

同樣的,對導演而言,《八佰》也給了他們一個嘗試用不同方法拍攝不同類型電影的機會。像管虎,二十多年來從實驗性電影到作家電影,再到藝術和商業性相結合的電影,不斷在進行新的嘗試。同樣是抗戰電影,他既可以拍出《鬥牛》這種細膩深刻的黑色喜劇,也能拍出《八佰》這種大場面大製作的戰爭片。

在內容層面,《八佰》的成功讓王中磊更加體會到情感濃度的重要性。

「《哪吒》讓人記住了『我命由我不由天』;《我不是藥神》也一樣,相當於中國的《小偷家族》,沒有血脈關係的一群人因為一件事聚在一起。」王中磊說,他覺得《八佰》能成功也是因為情緒濃度足夠高——

「電影中的橋就是懦弱和勇敢之間的橋。在疫情影響的當下,可能有的人丟了工作,有的人公司倒閉,有的人家人染病……大家都處於懦弱、懼怕的情緒中,正需要一股力量給予他們勇敢,《八佰》就是這股力量。」


徵戰影視行業二十多年,王中磊希望電影能承載更多的新思想。每當媒體提到華誼時說他們是「老牌電影公司」時,他都會思考,「為什麼華誼就不能變成『新』華誼呢?」他認為「新」不在於人的變化,而在於觀念的變化,電影所有的類型都被拍過了,想讓觀眾還願意看,光有新技術不行,得有新思想。

華誼正在努力回歸電影內容。曾幾何時,人們熱衷於探討華誼的資本操作,如今潮水已退,大家都恢復到最初「與內容共舞」的階段,「資本是助力,你內容好了它自然會來。」


不僅是資本層面有變化,疫情過後,電影的宣發環節也產生頗多變化。比如《八佰》這次的雲路演,完全取代原來一個城市一個城市跑影院的傳統路演方式。短暫的宣傳周期,也可以通過提前點映的方式來彌補。

在2019年末華誼致全體員工的公開信中,王中磊反思了華誼「三度缺席春節檔」的「致命失誤」。這次他也向小娛坦言,由於前幾年覺得市場挺好,他就沒有直接管電影業務,進入舒適區。但現在他意識到,「要做電影,選擇舒適其實挺難的」。

如公開信裡所說「電影業務是華誼兄弟最核心的業務,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前後耗費十年,歷經波折的《八佰》,終於為重新出發的「新」華誼開了一個好頭。


文章來源: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uper?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9532650548641551486%22%7D&n_type=0&p_from=1

相關焦點

  • 《八佰》救市背後,華誼的「瘋狂」和冒險 | 專訪王中磊
    當被問到為什麼不計風險,投入這麼多人力和財力到《八佰》中時,華誼兄弟副董事長、CEO,《八佰》總製片人王中磊身體前傾著,手在空中舞了一下,痛快又興奮地說道。為了拍攝《八佰》,華誼還在蘇州陽澄湖旁一塊200畝地上1:1進行實景搭建,投資巨大。這次面對娛樂資本論的採訪,王中磊透露了這部影片拍攝期背後更多鮮為人知的波折。其實,影片兩度面臨建組後解散的局面。
  • 專訪| 王中磊:《八佰》是目前華誼電影中盈利比例最高的前三位之一
    「昨晚我夢見和去世的父親聊天,我跟我爸說我太累了想休息,我爸說那就休息。」採訪中,談起《八佰》和華誼兄弟一路走來的心態,王中磊坦言,或許潛意識裡會有這些想法,「但電影的魅力就是讓你享受快樂的同時能很快進入下一部工作中」。華誼兄弟需要一次證明,而《八佰》恰是調整後重新邁出的第一步。
  • 《八佰》救市 華誼救己
    和《八佰》一樣,華誼兄弟在這463天中,經歷了從上市之後從來沒有過的危機和挑戰。2019年全年主投主控電影一片空白,業績連續2年為負數,2019年40億元虧損,更是虧掉了上市以來的利潤總和。太平洋影管公司市場總監助理尹鈾在經過幾天的點映之後,向每經記者直言,《八佰》擔負著「救市」的希冀和重任。根據燈塔專業版,截至8月20日,《八佰》點映票房破2億,創造中國電影市場點映票房最高紀錄。數據顯示,8月以來,尤其是《八佰》開啟點映後,《八佰》票房數據一路領先。截至8月20日晚22點,《八佰》點映票房達2.34億。
  • 29.35億元,登頂2020年度票房全球冠軍 華誼兄弟王中磊:《八佰》是...
    「昨晚我夢見和去世的父親聊天,我跟我爸說我太累了想休息,我爸說那就休息。」採訪中,談起《八佰》和華誼兄弟一路走來的心態,王中磊坦言,或許潛意識裡會有這些想法,「但電影的魅力就是讓你享受快樂的同時能很快進入下一部工作中」。華誼兄弟需要一次證明,而《八佰》恰是調整後重新邁出的第一步。
  • 463天曆經千帆,華誼兄弟的「不墜青雲」之旅|專訪王中磊
    關於《八佰》,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CEO王中磊道出了內心獨白。 經過463天的等待,《八佰》終於上映了,而且是以「救市」的方式。 《八佰》身後,一路看著它誕生、成長、遇險、上映和取得成功的華誼兄弟也在接受紛至沓來的祝賀,王中磊也感懷:「現在這個行業是一個破牆的時代,大家要團結一起,這個事肯定能辦成。」在接受一起拍電影(ID:yiqipaidianying)的專訪時,王中磊也回望了這段彰顯勇敢的歷程。
  • 王中磊否認《八佰》救市 高希希稱壓力來源"後浪"
    王中磊更坦言:根本不是《八佰》這部電影救了這個市場,我認為是整個電影觀眾、電影行業救了《八佰》這部電影。華誼兄弟副董事長、CEO王中磊、導演高希希、燦星影視張軍等行業人士受邀參加,就」融合與重塑:後疫情時代的文娛行業趨勢與布局「展開圓桌討論。
  • 關於《八佰》和華誼,王中磊回答了這些問題
    對華誼和王中磊而言,2020年都意味著重啟,而這也正是整個2020年中國電影行業的主題。「2020年對於華誼而言,其實也和2020年對整個電影行業一樣,這是個按動了重啟鍵的『重啟』年。」《八佰》讓華誼重新以電影為軸回到輿論場中心,但圍繞《八佰》的話題,卻早已超越了電影內容本身。
  • 華誼和《八佰》的「票倉」保衛戰
    ​《八佰》救市,華誼救己? 「疫情後第一次影院觀影,獻給《八佰》。」8月21日,《八佰》上映當天,許多觀眾在網絡平臺如此感慨。據國家電影局專資辦數據顯示,《八佰》上映當日全國影院復工率到達84.4%,累計9136家影院營業,被業界譽為「救市之作」的《八佰》正盤活著整體市場。
  • 王中磊否認《八佰》救市 高希希稱壓力來源"後浪"
    華誼兄弟副董事長、CEO王中磊、導演高希希、燦星影視張軍等行業人士受邀參加,就」融合與重塑:後疫情時代的文娛行業趨勢與布局「展開圓桌討論。  論壇上,王中磊表示,自疫後復工以來,中國電影市場一直引領著全球影院復工的腳步,影院復映的48天之後,全國票房累計超過40億,觀影人次過億,其中《八佰》票房近24億,觀影人次6000萬,電影行業的快速恢復給予了中國電影人戰勝一切的強大信心
  • 王中磊淚灑《八佰》點映式: 巨虧40億的華誼等不起了
    王中磊哭了。8月14日晚,電影《八佰》舉辦了線上首映式,製片人王中磊也前往北京會場分享在等待了463天後終於迎來首映的感想。王中磊談及《八佰》時情緒激動以至於無法言語。王中磊將這463天形容為「奇幻的旅行」,並表示希望以後自己和所有電影人都能少一點這樣的「旅行」。的確,《八佰》對王中磊以及他背後的華誼兄弟來說,很可能是挽救華誼困境的希望之光。今年4月29日,華誼兄弟披露了2019年公司年報以及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
  • 王中磊淚灑《八佰》點映式:巨虧40億的華誼等不起了
    王中磊哭了。8月14日晚,電影《八佰》舉辦了線上首映式,製片人王中磊也前往北京會場分享在等待了463天後終於迎來首映的感想。王中磊談及《八佰》時情緒激動以至於無法言語。王中磊將這463天形容為「奇幻的旅行」,並表示希望以後自己和所有電影人都能少一點這樣的「旅行」。的確,《八佰》對王中磊以及他背後的華誼兄弟來說,很可能是挽救華誼困境的希望之光。今年4月29日,華誼兄弟披露了2019年公司年報以及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
  • 華誼兄弟新片單背後,與電影行業一同再出發 | 專訪王中磊
    犀牛娛樂原創文|胖部 編輯|樸芳9月15日,《八佰》票房破27億;次日,華誼兄弟發布「2020-2021華誼兄弟H計劃第七季」片單,共分為五大篇章,18部涵蓋各種類型題材的新片,頭一部就是《八佰》接受犀牛君專訪時,王中磊的這句話帶著幾分感慨。雲消雨散時,王中磊對於公司下一程的發展多了幾分信心,「市場本身的渴求是有的,觀眾對於好的電影的認同也是有的」。經歷了過去幾年的發展,確定了「影視+實景娛樂」發展方向的華誼兄弟再度引發行業內外關注,並通過一份片單宣示了其在核心舞臺的站位。而在這份片單裡,能看到華誼兄弟的堅守與轉變。
  • 回來的《八佰》,回不去的華誼
    因此,《八佰》的定檔被賦予特殊意義,究竟是救市還是炮灰?一切還要等上映後才知道。歷時404天再度上映公開資料顯示,華誼兄弟影業公司出品的《八佰》,是由管虎導演執導,黃志忠、張俊一、歐豪、張承、王千源、姜武、張譯、杜淳、張宥浩、魏晨、李晨、餘皚磊、俞灝明、鄭愷等眾多知名演員出演,演員陣容可謂非常強大。
  • 接連虧損 退市邊緣《八佰》真的能救華誼兄弟嗎?
    而《八佰》的出品方華誼兄弟2019年淨利潤虧損近40億元被譽為「救市之作」的《八佰》也為命懸一線瀕臨退市邊緣的華誼兄弟帶來了希望拯救華誼兄弟於水深火熱之中?01 《八佰》是「救市之作」?>《八佰》的定檔和上映使得電影業真正的熱鬧起來那《八佰》究竟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呢
  • 王中磊參加論壇談後疫情時代中國電影新浪潮 否認《八佰》救市
    ,自疫後復工以來,中國電影市場一直引領著全球影院復工的腳步,影院復映的48天之後,全國票房累計超過40億,觀影人次過億,其中《八佰》票房近24億,觀影人次6000萬,電影行業的快速恢復給予了中國電影人戰勝一切的強大信心。
  • 八佰救市,華誼卻不救人
    他毫不保留地誇讚道——《八佰》會有井噴式的觀影和票房。只有這部電影,可以擔起復興的重任。當這個電影可以達到20億、30億的票房,當全世界的影院都處在艱難時期,這部電影就不僅是中國的驕傲,也會讓世界電影人振奮。
  • 華誼巨虧40億,王中磊淚灑點映式:《八佰》是否可以力勉狂瀾?
    >》舉辦線上首映儀式,製片人王中磊,華誼掌門人王中磊淚撒現場。「463天,每一天「八佰」都會出現在我腦海裡」王中磊說,並表示,這日子想「旅行」,不過希望以後這樣的「旅行」。「八佰」上映,對於華誼來說,真的不是容易。自從範冰冰出事後,華誼很多電影都不受市場待見。馮小剛和華誼對賭,電影也同樣遭到觀眾某些程度上的抵制,大虧特虧。
  • 華誼的病,《八佰》治不了
    定檔8月21日的消息公開當天,華誼兄弟開盤漲停,總市值達146.37億元。截至目前,華誼兄弟的市值高達184.84億元。所以,《八佰》也多被看作風雨飄搖中華誼兄弟的「救市之作」。但華誼的病,不是《八佰》治得了的。
  • 兩年虧損50億,《八佰》能讓華誼打個翻身仗嗎?
    在中國的戰爭影片中,求勝情緒和抵抗套路屢見不鮮,《八佰》並未踏入這種桎梏,而是從自小而上的視角,為小人物立傳。《八佰》上映首日,華誼兄弟繼前一日漲停後,繼續大漲8.45%,收盤價6.80元,市值189.58億元。
  • 王中磊憶《八佰》上映:曾擔心30%上座率,疫情影響沒想像中重
    近日,華誼兄弟副董事長、CEO王中磊在其亮馬橋總部接受新京報獨家專訪。回憶《八佰》定檔背後的決策時,他表示,「我們在六月份就主動跟電影局溝通,但還挺緊張的,我們宣布檔期的時候,有30%的上座率要求,復工率只有60%到70%,完全拿計算器算就是只有原來市場份額的18%至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