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7月24日鎮江訊 有陽光的地方,就會有陰影。「暗網」,一個很多人聽說過但卻無法進入的地方,因其極強的匿名性和保密性,自然而然地滋生了許多犯罪。
今年3月份,江蘇省鎮江市公安局從工作中發現的一條帖子開始著手經營,在江蘇省公安廳網安總隊的全程指導支撐下,終於在「暗網」上撕開了一個缺口,順藤摸瓜,搗毀一條銷售販賣公民個人信息的產業鏈,抓獲犯罪嫌疑人3名,涉及公民個人信息2億餘條,這是鎮江市公安局成功偵破的全市首起暗網案件,也是鎮江公安機關「淨網2020」專項行動的重大戰果之一。
一個帳號引出一條「黑色產業鏈」
2020年3月,鎮江市公安局網安支隊民警在對暗網進行巡查時發現了一條售賣銀行信用卡辦理個人信息數據的帖子,而信息展示的截圖上赫然有著多名鎮江丹陽籍人員。
鎮江市副市長、市公安局長王文生在聽取網安支隊的案情匯報後,高度重視,明確指示立即抽調全市網安專業技術力量成立專案組,一定要把這起新型網絡犯罪「拿下」。
「查,而且要一查到底!」市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顧傳先作為分管局領導,在了解這一情況之後也提出了明確要求。
暗網是潛藏在網際網路之下的「深網」,普通搜尋引擎根本無法進行訪問瀏覽,需要通過專業瀏覽器使用特殊加密技術層層跳轉。與生俱來的隱匿性,使得利用暗網實施的犯罪活動即使被發現了,也很難通過一個隨機生成的帳號鎖定嫌疑人身份,鎮江公安此次面對的就是這樣的挑戰。
「利用暗網實施犯罪行為,意味著犯罪嫌疑人的網絡技術絕不一般,這為案件的偵破增添了不少難度。」鎮江市公安局網安支隊支隊長楊憶寧說,他立即組織人手對本案線索展開分析研判,偵查人員仔細查閱其他城市偵辦同類案件的經驗材料,逐個案例分析,逐個歸類總結,光是筆記就寫滿了十幾張A4紙,案件思維導圖更是畫了無數張。幾個晝夜交替,在依託大數據分析反覆研判的基礎上,一條黑色產業鏈的雛形已初步呈現,但由於暗網數據隱匿太深,追蹤溯源異常艱難,僅憑一個帳號根本無法直接鎖定嫌疑人,如何打開突破口成了案件成敗的關鍵。
民警「黑話」聯繫嫌疑人
面對僵局,偵查人員決定調整思路,通過暗網主動聯繫嫌疑人。
「這是一步險棋,在暗網上聊天都是用行話,說錯話露個怯就前功盡棄,但一旦成功就會是一個突破口。」偵查民警說。憑藉之前對眾多案例的熟悉,成功地把自己包裝成了一個「合格」的暗網交易者,和對方熟練地使用「行話」交流。同時,技術團隊爭分奪秒地對嫌疑人暗網帳號開展密碼破譯,電腦屏幕一個個字節在跳動,一行行代碼被執行,最後經過一段時間的周旋,終於成功鎖定犯罪嫌疑人王某。王某畢業於國內某知名大學計算機系,曾在上海某銀行信用卡中心工作,計算機水平異於常人,非常符合最初進行的「臉譜描繪」,且具備作案能力和作案動機,案件至此終於取得重大突破。專案組於6月在貴州成功將犯罪嫌疑人王某抓獲,通過循線追蹤,很快又於7月初在廣西抓獲犯罪嫌疑人羅某。專案組在審查嫌疑人王某時發現,與其長期聊天的對象有一個下線,該人長期回收各類網貸、銀行數據,並且聊天記錄中反映該人手中疑似有近2億條非法獲取的公民個人信息。通過進一步開展偵查,專案組鎖定了犯罪嫌疑人廖某某。
三度敲門,險些與嫌疑人擦肩而過
「你是廖某某吧,我們是江蘇省鎮江市公安局民警,有些情況需要你配合調查。」隨著第三次敲門,上海市某小區一戶人家的大門終於打開,犯罪嫌疑人廖某某被成功抓獲。
原來,民警通過分析王某的暗網交易行為,明確了下線廖某某位於上海,並獲知廖某某近期準備回福建老家參加親戚婚禮的消息。一旦其回到老家將為後續工作帶來巨大變數,支隊長楊憶寧決定立即派員趕赴上海實施抓捕。
其暫住地的社區民警向抓捕組反映了一個情況:因疫情期間工作要求,各小區對流動人口進行了一次全面徹底的摸排,但廖某某所租住的房屋始終沒有人在家,所以無法確認是否是其實際居住地。
經過一番研究,社區民警會同社區工作人員以走訪為由先行上門,但是始終無人應答,為了不打草驚蛇,抓捕組決定留一組人員觀察,其他人員先行撤退。
7月13日,上海下著大暴雨,打著傘目標明顯容易暴露,躲在樓洞裡難以觀察到情況,伏擊民警只得找了一個略有遮擋的角落站著,汗水雨水混雜著將一次性雨衣粘在他們的身上。
過了一個多小時,民警再次上門,依然無人應答。
就在大家都認為廖某某可能不住在這裡,準備到其原先就職的單位了解情況時,伏擊人員發來信息:「窗簾動了!裡面應該有人!」與此同時,另一條信息也佐證了廖某某正在家中。這次,廖某某終於打開了大門,而他口袋裡裝著第二天回福建的車票。
垂死掙扎,嫌疑人妄圖當面刪除犯罪痕跡
「不許動!你幹什麼!?」幾名民警一擁而上,將廖某某制服。
原來在民警敲開大門表明來意後,廖某某假意配合,卻試圖趁民警不備刪除電腦上的相關資料。將其制服後,民警詢問其幾部手機密碼,廖某某始終沉默不言、拒絕交代。被民警依法帶至當地公安機關進行訊問時,廖某某依然堅決否認自己的犯罪事實。
在對其設備進行勘驗時,民警發現電腦硬碟槽內是空的,無法開機,但電腦是現場直接封存,不可能遺失。勘驗民警拿出了現場拍攝的錄像再次查看,發現廖某某觸碰電腦後有一個細微的扔東西的動作,民警根據這個線索對現場搜出的全部設備逐個勘驗,最終發現廖某某使用U盤作為系統盤,在被抓捕的一剎那想通過這種方式銷毀證據。
始終沉默,竟是害怕「被砍」
被帶回鎮江後,廖某某依然不配合審查工作,民警一方面對其作案工具進行數據勘驗,一方面在審訊中尋找突破口。終於在聊到暗網上有哪些新鮮的事物的時候,廖某某第一次打開了話匣子,向民警介紹起了暗網世界,言語間還有些得意,民警抓住機會追問其為何會在暗網買賣公民個人信息數據,廖某某告訴民警此前他一直在上海一家公司上班,但是因為收入太低離職,一家人在上海生活開銷又很大,他這才想到要通過暗網來犯罪。
儘管對於犯罪事實供認不諱,但是他始終不願交出電腦和手機密碼,經過民警循循善誘,才知道其害怕手機電腦交出去之後,暗網交易對象「砍他全家」。最終在民警堅持不懈連續7個小時的開導後,廖某某終於願意相信國家,相信法律的公正,如實全盤交代了自己的所有犯罪行為和電腦、手機密碼,至此案件順利告破。
「暗網」只是隱蔽卻不是隱形,一旦深陷其中,最後必將從「暗網」墜入「法網」。(趙沁宇 李陽 薛誠 陳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