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發現很多品牌做活動,實際上就是做了幾張海報,然後叫代理髮圈或者群發?
這樣做活動,其實和沒做是一樣的!
真正要把一個活動做好,是需要一系列的動作和流程,結果才會好!
現在,我按照標準的流程給大家講一遍。
在活動設計好之後,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宣導和篩選代理。
第一:宣導。把活動的目的,注意事項等等給代理宣導到位。同時公布預熱的素材,一般活動前三天,就要把預熱的素材發出去了。
第二:篩選代理。狀態不好的代理,不要去湊數那些代理活幹不了多少,但是挺會找事的,今天不理解這個做法,明天不理解那個做法
安排的不做,講的不聽
活動做起來之後,你基本是沒有時間來處理這些事情的。
第三步:激活代理。
在做活動之前,是必須要做代理激活的,如何激活呢?就是講課
把與活動有關的幾個基本的操作技能,必須全部仔細的講一遍。
比如發圈的操作,梳理老客戶的操作,梳理意向客戶的操作,梳理優質人脈的操作。
並且一定要預留一些時間,給代理去做這些事情,還要每天監督。
還包括每天的互動,點讚,評論,定向的價值輸出的方法,道具,話術等等,全部都得到位。
這些事情做得越多,那麼活動的效果就越好
第四步:拉活動群。
活動群分為代理群與客戶群
代理群,是我們拿來做指揮的。
這個指揮,有個非常重要的點,就是必須對自己的代理做臨時的統一編號,所有的指令,除了在群裡以公告的形式下達之外,還必須一對一逐級的往下傳達。
就好像上次做實操,參與的VIP學員,我就用了臨時編號V1到V100
我就建立了一個專門的群發,上課之前就會全部群發通知一遍。
你說群裡信息多,沒看到,那麼我群發給你的,你要說你再沒看到,那麼肯定就是藉口了,對吧
發布指令的信息是否傳遞到位,這一點至關重要!
第五步:活動細節控制
這個活動細節控制,目前發現,控制得最好的是曼姐。
細緻到幾點幾分針對哪些人做什麼事,發什麼,文案,素材,方法,細節,做到了極致。
每天要做什麼,上午,下午,晚上,群裡展示什麼,說什麼,聊什麼,紅包什麼時候發,用什麼方式發,發多大多少個,都需要先做出來。
根據活動的對象,要提前做抗拒點分析,把這些抗拒點放在課程中互動中,私聊中去逐個逐個的擊破,才能真正配合到活動的最後結果。
大多數品牌做活動,不是這麼做的,而是拉群,講課,儀式感做得超級足,裝逼裝得很到位,最後成交寥寥無幾
這就是典型的自嗨式招商,並不知道如何逐步化解消費者的選擇障礙
所以很多人都說現在群招商不好做了,那都是放屁,自己做不好不代表別人做不好,自己便秘還怪馬桶坐得不舒服。
不是社群招商不好做了,而是還像以前那麼簡單粗暴的招商,不行了
就好像不是朋友圈無效了,而是像五年前那麼發圈的不行了,這是一樣的道理
第五:成交階梯
先抓大的,後抓小的,先抓快的,後抓慢的
比如:第一波招商,肯定是抓限時限量限優惠。比如你拉了10個群,說十個群一共只收100個人,並且這100個人才能享受某個超級福利,那麼大家就會去搶這些名額
但是具體收了多少,別人是不知道的呀,也許你都收了100個了也說不定。
一個群體裡面,一定是有一部分人,敢於快速做決定的。
有錢,決定又做得快的,那麼肯定首先要成交掉
其次,就是做第二輪成交
第一輪一般是直接招代理
第二輪就是抓零售
同樣的,現實限量限優惠。
只要來的,我就沒打算讓你空手而歸
這一輪做了,然後就是做體驗代理
體驗代理的意思就是:公司統一提供的素材,然後大家發圈就好,很多人能直接出單,只要出單的,要開發成為代理,是很容易的。
這一輪做完,就完了嗎?
並沒有,因為這是活動內的事情,很多人是需要持續跟進半個月左右,才能成功轉化,那麼跟進的策略,話術,等等,這些都是需要設計好的。
參與活動的人,能夠在氛圍內引導,其實同時我們還會影響到很多沒有參與活動的人,我們發圈發好,也能影響一批。
這樣整個流程,是需要十天以上的,而不是拉群講課,丟個二維碼收錢,收完錢解散。
那是對資源的極大浪費。
2020年初,不管是和芳芳合作的那次招了1400個代理,還是和簡緹護膚品合作的2020元的護膚禮包70%成交率
都是按照這個流程走的
不這樣做,真的是太難見效了
現在的創業者,都太過于謹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