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昆:巴黎的「花神咖啡館」

2021-01-14 人民網

  對於歐洲,別看去過十數次,但次次的我們,因為演出、慰問、文化交流日程安排的緊,都是匆匆過客。比如在法國,雖然有的時候,也可以在巴黎信步於極盡奢麗和浪漫的香榭麗舍大道,也可以泛舟於燈火闌珊的塞納河上,但您想隨時停船登岸,沿著石板路,去了解法國水域的風土人情,或者在曲折幽深的石板小巷中探訪,在白鴿信步側旁的街心長椅上小憩,在極盡奢華的商店櫥窗前駐足,對我這樣的人來說,都屬於奢望。

  品一杯浪漫的咖啡

  有的時候真想在異國他鄉,也能夠像我們在國內走南闖北「下基層」那樣,「深入生活」來點「入鄉隨俗」。於是終於選擇了在濃香四溢的咖啡館靜坐一會兒,學著法國人的樣子,在馬路邊上,買一杯咖啡坐下來,一邊喝一邊看街景,學一點浪漫。

  在法國,塞納河左岸代表浪漫,右岸代表奢華。聖日爾曼教堂在塞納河的左岸,是巴黎風流浪漫的原點,這裡的小吃店、咖啡館、書店、畫廊、古董店、出版社……點出了紅塵的影子,點出了浪漫的源頭,滿街摩肩接踵的人,就是巴黎人飽眼福的最美畫面。

  當然,這裡最多的還是咖啡館。巴黎的咖啡館有露天和室內兩種,但即使是室內咖啡館,也是一半在屋裡,一半在人行道上,頭上面有可以活動的篷,天氣不好時,活動篷不打開,就是室內咖啡館;天氣好時,活動篷打開,就是露天咖啡館了。一般不露天的咖啡館,有大的落地玻璃窗,我在道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屋裡看我。在香榭麗舍大道上看見的咖啡館,幾乎都是這樣的。聖日爾曼德佩大道沒有香榭麗舍大道寬,但也足夠擺露天咖啡館了,那兒咖啡館一家挨一家。

  與咖啡館心有靈犀

  聽說作家最喜歡的店有兩個,一是「花神咖啡館」,二是「中國兩瓷人咖啡館」,其中尤以「中國兩瓷人咖啡館」(Aux Les DeuxMagots)最得作家歡心。因為那兒的咖啡像美國的咖啡館一樣,賣大杯的咖啡。

  我人生地不熟的,也不知道哪兒是哪兒,也不認識法文,就隨便地走在街上,找了一個室外咖啡館,坐在那裡,打電話約了帶我走一走的親戚。

  我耐住性子,一口一口的喝,喝比酒盅大一點的咖啡。那一杯喝了足有五分鐘。看著旁邊優哉遊哉的喝客們十五分鐘一小口的頻率喝那麼小的一杯咖啡,心裡想:這得有多大耐性呀!

  正在瞎琢磨的時候,在巴黎工作的侄女趕來:「嘿,叔叔,你可真會找地兒,知道嗎?這就是『花神咖啡館』,著名的三大咖啡館之一,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啦。畢卡索、薩特、布雷東,還有託洛斯基、徐志摩都在這裡喝過咖啡呢。周總理旅法的時候,也經常到這裡來。來來,我給你拍一個照!」

  一聽她這麼說,我為自己身上能有和名咖啡館的「靈犀」而驕傲起來,我崇敬地站起來,神聖地站在花神咖啡館的綠遮陽傘底下,留了一張影。

  神奇的油畫和照片

  故事到這兒並沒有結束。離開了花神咖啡館,我們沿著塞納河前行。花神咖啡館位於塞納河左岸,附近有一座藝術橋,又稱「愛情橋」。還有巴黎聖母院、奧賽博物館等著名景點,也在前邊不遠的地方。這裡不像其他地方的旅遊景點一樣,一個一個賣紀念品的地攤鬧得人亂鬨鬨的。倒是星星點點幾個賣油畫和賣書籍的小攤,引起我的興趣。

  我瀏覽著,忽然,一幅油畫映入我的眼帘,我忙叫侄女過來並且拿出手機,把她剛給我照的照片找來對比。

  一幅油畫,畫的是「花神咖啡館」,居然和照我的照片一模一樣,除了多一個我,連綠色的遮陽傘,紅色的圍邊,黑色的圓臺……全是一樣的,多神奇呀!我當時說了一句財大氣粗的話:買,只要不是畢卡索畫的,多貴都買!

  我咬牙掏了60歐元,把這幅油畫買下來了!

  現在,我把我照的照片和那幅油畫擺在一起,逢人就給他們講一講巴黎的「花神咖啡館」。

  (姜昆,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相聲代表性傳承人、相聲作家、表演藝術家,現任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中華曲藝學會會長,是中國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從藝40餘年,創作和表演了上百段相聲作品,《如此照相》《特大新聞》《虎口遐想》等大批作品,在國內及海外華人中間引起巨大反響;編撰出版有《中國曲藝概論》《中國曲藝史》;著有《笑面人生》《自我調侃》等。)

(責編:連品潔、劉佳)

相關焦點

  • 尋訪花神咖啡館
    那天在巴黎,旅遊團隊上午的安排是去聖心大教堂。但我和幾個朋友之前已去過了,便獲準自由活動。我們一行人拿著手機,按圖索驥,尋訪有名的花神咖啡館。行走在巴黎的大街,寬闊的人行道上熙熙攘攘,人來人往。奢侈品商店的廚窗,布置得精緻優雅,摩登時尚,唯美夢幻,絕對的視覺盛宴。街中央車水馬龍,街邊有不少摩託車停放點,看來摩託是除汽車外,巴黎人主要的交通工具。
  • 在花神咖啡館遇見波伏娃,很意外!
    行前專門找出好幾年前買的那本《巴黎情人》,臺灣作家鍾文音在巴黎探尋杜拉斯、卡米耶與波伏娃的生活蹤跡,我特別找出波伏娃的章節,想著,至少,要去花神咖啡館喝一杯咖啡。這應該是所有文藝青年去巴黎的標配,之一。10月初的巴黎,一下起雨來,竟是清冷,很後悔沒有穿厚外套,我的那條羊毛披肩完全不能禦寒。
  • 巴黎的露天咖啡館
    露天咖啡館,是巴黎人休閒、社交的中心 在巴黎,不管去哪兒,你總會路過露天咖啡館。露天咖啡館是巴黎人生活、社交的中心。巴黎人在咖啡館裡閱讀、用餐、喝酒、聊天、娛樂、戀愛。 無論春夏秋冬,都會在咖啡館裡或休閒,或發呆。
  • 樂活 花神咖啡--巴黎人的歸宿
    巴黎城的雨就這樣淅淅瀝瀝地落著,似舒緩的曲調一般於空中悠揚,在聖日耳曼大街第176號臨街而坐,面前的銀色託盤上擺著熱巧克力和一杯咖啡,溼漉漉的空氣中頓時瀰漫起最熟悉的味道,鄰桌的男攝影師和女模特正在討論著各自的未來生活,來自紐約的時尚女郎盛情邀請身邊的男人一起去曼哈頓,但那個充滿魅力的男人卻說「我想,如果有一天我去了紐約,最重要的一個問題是,Where is The Café de
  • 電影欣賞|花神咖啡館的情人們
    這個暑假和我們小夥伴一起相聚法蘭西!!!我愛法蘭西(woaifalanxi)向老師,法國高端遊學、留學專家。QQ: 1284722011 微信號:觀看電影《花神咖啡館的情人們》請翻到最後~巴黎的咖啡館作為巴黎人城市生活中絕對重要的部分,往往也是一些有識之士文化交流和思想碰撞的場所。巴黎三大咖啡館雙叟(Les Deux Magots)、花神(Café Flore)以及和平(Café de la Paix)咖啡館因為眾多文人的匯集成為了巴黎著名的文化地標。
  • 花神咖啡館與周恩來早期旅法革命活動
    2008年,筆者赴法公務活動之餘,在當地華僑的幫助下,意外地發現了一處被巴黎市政府立牌紀念的周恩來旅法革命活動舊址――花神咖啡館。花神咖啡館(LeCafedeFlore)位於巴黎第六區聖日爾曼大街172號,建於1887年,因當時門前裝有一尊古羅馬女神Flore的雕像而得名。從開業之初,花神咖啡館就與政治家、文人結下了不解之緣。
  • 花神咖啡館|如何活得像個法國人
    花神咖啡館位於聖日耳曼-德-普雷的花神咖啡館在巴黎塞納河的左岸,這裡是左岸文化的標誌性地點,巴黎人追求的左岸自由主義精神就在此處,所以這裡是薩特和波伏娃每天必去的地點!在1939年,保羅-巴布爾成為了花神咖啡的新老闆,隨後他在咖啡館的內廳裝了個巨大的燒炭火爐,在德軍已經入侵巴黎城的背景下,淪陷的巴黎人物資匱乏、人心惶惶,而花神咖啡的噼啪火焰則是燃起了人們的一絲勝利希望,越來越多的反法西斯人士和作家們開始在巨大的炭燒火爐前相聚,而爐子上永遠溫暖著的巧克力就成為了某種具有象徵意義的標誌。
  • 直擊巴黎宵禁首日:花神咖啡館也停止營業,地鐵站空無一人
    當地時間10月17日,法國巴黎正式實施宵禁,以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反彈。圖為巴黎艾菲爾鐵塔附近的咖啡館在17日晚的宵禁時段停止營業。對於巴黎來說,疫情依然嚴峻。大巴黎地區住院患者人數17日已接近3000人,其中重症患者人數達561人。大巴黎地區的病毒檢測陽性率現為16%,高於全法檢測陽性率三個百分點。由於疫情再度告急,在巴黎等地實施宵禁已勢在必行。
  • 【光與影】薩特與波伏娃的故事丨電影《花神咖啡館的情人們》
    讓我們來看看一個多世紀以來,「花神咖啡館的狂熱追隨者」名單上那些熠熠奪目的名字與咖啡館之間的不解情緣。 花神咖啡館(café de Flore )建於1877年,因古羅馬花神Flore而得名,巴黎三大咖啡館之一。從20世紀初開始,「花神」就與現代文學難捨難分。
  • 300年歷史的花神咖啡館也要關門了,這裡曾群英薈萃,連莫奈都是座上客...
    巴黎著名的莎士比亞書店關門了 👉莎士比亞書店也要撐不住了?2020還有多少文化勝地消失?瑪黑區古古怪怪的丁丁麵包店也沒了 👉巴黎網紅丁丁麵包店徹底關門,2020過後,瑪黑區還能保持獨有的味道嗎?義大利最古老的咖啡館——花神咖啡館(Caffè Florian)要關門了。(注意:可不是巴黎的花神咖啡館哦)花神咖啡館最初名為「威尼斯凱旋咖啡館」(Alla Venezia Trionfante),不過很快客戶們就稱之為「Florian」(花神)了。
  • 百年花神,情歸淮安:記周恩來紀念館花神咖啡
    花神咖啡館位於塞納河左岸的聖日耳曼大街172號,店主世代經營,百年不衰。作為巴黎三大咖啡館之一,它因門前裝有一尊古羅馬女神FLORE的雕像而得名,據說名字來源於古羅馬神話中的Flore(芙洛拉),她是春之母,司掌花與花園的女神。
  • 【自在園通告】跟胡老師一起看電影:《花神咖啡館》(9月23日 周二 第178期)
  • 【什麼電影】010 -《花神咖啡館》
    這是什院發布的第010篇《什麼電影》與你聊聊2011年的電影《花神咖啡館》並邀請你本周六來什院一同觀看有一位兄長,長我應該有十幾歲,雖然接觸的機會並不多,但在文化藝術方面給了我不少啟蒙,因此我是很尊敬他的。其實我們對很多作品的看法未必一致,在有限的交流中有共鳴也有很多分歧,但是這種交流確是令人愉快的。
  • 阮家咖啡 • 歲月——在花神喝咖啡
    兩年多後,《人與土地》在距巴黎不遠的郊區畢也夫的法國攝影博物館展出,為了參加開幕典禮,我們一家三口第一次踏上花都。劉俐的夫婿趙克明是當時臺灣駐巴黎的文化參事,夫妻倆頂著星光來戴高樂機場接機,劉俐更是在我們逗留巴黎期間照應良多。 抵達巴黎天才剛亮,位於聖日耳曼(St.Germain)區的旅館還不能住房。
  • 【本周四活動預告】電影沙龍《花神咖啡館》
  • 歐洲咖啡館文化的回歸
    新華社塞拉耶佛6月16日電 通訊:歐洲咖啡館文化的回歸新華社記者早上7點半,位於巴黎塞納河左岸的花神咖啡館重新開業,儘管只是開放室外露臺區域,但仍令尚處疫情中的巴黎人稍感安慰。「一些顧客早早就來了,他們想恢復生活的儀式感。」花神咖啡館經理希列戈維奇說。
  • 通訊:歐洲咖啡館文化的回歸
    新華社塞拉耶佛6月16日電 通訊:歐洲咖啡館文化的回歸  新華社記者  早上7點半,位於巴黎塞納河左岸的花神咖啡館重新開業,儘管只是開放室外露臺區域,但仍令尚處疫情中的巴黎人稍感安慰。「一些顧客早早就來了,他們想恢復生活的儀式感。」花神咖啡館經理希列戈維奇說。  這是六月初的一幕。
  • 海南周刊 | 海島沙龍方興未艾 期待海南版的「花神咖啡館」
    文\海南日報記者徐晗溪  方外空間的「文藝沙龍」、拾渡的「人文會客廳」、鳳凰九裡書屋的「文化分享會」、知和行書局的「小資風格沙龍」、省圖書館的「文化藝術沙龍」……近年來,海南沙龍活動日益豐富,從咖啡館、茶館到書店、圖書館,很多休閒文化空間都會定期舉辦沙龍活動,豐富了海南民眾的文化生活。
  • 咖啡館回來了,你期待的生活還遠嗎?
    早上7點半,位於巴黎塞納河左岸的花神咖啡館開門營業。儘管只有室外露臺區域開放,這依然如同鑲在烏雲上的銀邊,向尚處疫情中的巴黎人投下光芒。「一些顧客早早就來了,他們想恢復生活的儀式感。」花神咖啡館經理亞歷山大·希列戈維奇說。6月2日,在法國巴黎,戴面罩的人們在花神咖啡館露天就餐區域喝咖啡。
  • 旅行 | 假期就住在巴黎左岸
    歐洲最古老的大學巴黎大學就誕生在巴黎左岸,因而這裡逐漸成為巴黎的文化中心。左岸是知識分子、文藝愛好者們的天堂,左岸的咖啡館、啤酒屋就是他們聚會的地方,比如畫家Gustave Courbet 就是左岸的啤酒屋裡的常客,而哲學家薩特幾乎整天待在花神咖啡館(Café de Flore),《小王子》的作者聖埃克絮佩裡也喜歡去花神咖啡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