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宋旭光
編輯 | 李浩楠
校對 | 孫 恆
國泰新點軟體股份有限公司的主營產品是數字政府服務類軟體,擬向社會公眾公開發行不超過8,250萬股,佔公司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不低於25%,保薦機構為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新點軟體此次擬募集資金29.00億元。拋開財務數據不談,今天富凱IPO財經帶大家一起來關注一下這家公司更多經營細節。正如最近的一句名言:風光的背後,不是滄桑,就是骯髒;新點軟體衝刺IPO背後,也隱藏著三大疑點。
疑點一:國企總經理如何「搖身一變」為主要股東的?
根據招股書披露,公司董事長曹立斌生於1966年生,在1998年10月擔任新點軟體總經理之前,於1992年1月至1993年3月任張家港外貿公司員工,1993年4月至1996年6月任張家港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招商專員,1996年7月至1998年10月任張家港外經貿局辦事員,長期在外貿系統任公務員。
1998年10月,新點軟體成立,當時公司還是國資全資公司;而到發行人設立時,曹立斌已經是公司的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超過了國泰國貿的一半。一個原公務員、後來的國企總經理,是如何變身為國有參股公司的主要股東的?在這一過程中,新點軟體的改制是否經過了相關審批?新點軟體似乎都應該給出一個理由。
製圖:富凱IPO財經 來源:新點軟體招股書
製圖:富凱IPO財經 來源:新點軟體招股書
疑點二:是否幫助地方政府「亂收費」、加大企業負擔?
2017年,安徽省宿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2017】皖13刑終596號)顯示,原安徽省靈璧縣招標採購中心主任張吉標,在其先後擔任靈璧縣紀律檢查委員會副書記、監察局局長、靈璧縣招標採購中心主任期間,利用職務便利,多次非法收受他人人民幣共計100.1萬元、購物卡1.7萬元,為他人在工程招投標、政府採購、企業經營、招標代理、案件辦理、人事調整等方面謀取利益。
《判決書》提到,2011年5月,靈璧縣招標採購中心準備建設電子招投標業務系統,經過考察和商談,張吉標選定江蘇國泰(002091,股吧)新點軟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點公司)作為系統軟體的供應方。鑑於新點公司對建設靈璧縣招投標業務系統軟體的報價較高,張吉標認為靈璧縣招標採購中心剛成立,無力支付。
經雙方協商,張吉標根據新點公司的建議,決定向投標企業收取費用,靈璧縣招標採購中心與新點公司籤訂合同,約定新點公司負責業務系統的開發設計、安裝、調試等工作,並提供免費維護服務,合同總價款人民幣10萬元;同時籤訂共同運營業務系統的補充合同,約定雙方具體合作模式和收費標準,招投標網上報名系統實行會員制管理,投標單位需繳納網絡會員費,收費標準臨時會員為每次300元、長期會員二級資質以上施工企業每年2500元、三級資質施工企業每年2000元。靈璧縣招標採購中心負責統一收取,新點公司提供發票,收取費用雙方五五分成,定期結算。
至2015年4月,靈璧縣招標採購中心陸續收取投標企業繳納的費用共計人民幣1229500元,收取費用按照約定定期返還給新點公司共計人民幣614750元,餘款分別於2014年5月7日、2015年4月14日以捐贈費的名義上繳至靈璧縣財政專戶。
因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報導蚌埠市招標採購中心違規亂收費節目中還報導靈璧縣招標採購中心違規收取加密鎖費用,靈璧縣招標採購中心遂停止收取投標企業費用。在此過程中,新點軟體承擔了何種角色?招投標網上報名系統實行會員制管理,並向投標單位收取網絡會員費,這樣的收費流程經過了哪些審批環節?對此,新點軟體自然沒有回應富凱IPO財經的詢問。
疑點三:「終止經營」審計事務所「死而不僵」?
招股說明書披露,1998 年9 月28 日,國泰集團(603977,股吧)和國泰華貿分別出資30 萬元、20 萬元成立國泰新技術,也即新點軟體的前身。根據江蘇省張家港市審計事務所於1998 年9 月29 日出具的《驗資報告》(張審所驗字(1998)第221 號),截至1998年9 月29 日,國泰新技術出資已經全部到位。
但據《天眼查》顯示,張家港市審計事務所的營業期限,在1997 年3 月20 日時就已經終止經營,怎麼可能在一年半之後的1998 年9 月29 日再出具《驗資報告》?這豈不是赤裸裸的造假?這非常令人懷疑,新點軟體存在「倒籤協議」的申報資料造假行為。
製圖:富凱IPO財經 來源:新點軟體招股書
製圖:富凱IPO財經 來源:張家港市審計事務所
免責聲明:[富凱ipo財經]原創文章,轉載必究。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內容侵權請聯繫。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富凱IPO財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李顯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