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源有一首名字超級長的歌,叫《只要有想見的人,就不是孤單一人》。這是他擔任《夏目友人帳:緣結空蟬》推廣大使的時候,翻唱的動畫主題曲。對於王源的粉絲來說,這大概只是一首新歌,但對很多夏目粉來說,這個旋律是可以瞬間就把人帶入到一個特定的場景裡的。
今生不悔入夏目,來世願做帳中妖
現在流行的影視劇裡,時不時的會有人冒出來一句「今生不悔入XX」用來表示喜愛。我不知道他們是不是清楚這句話最初的出處,是《夏目友人帳》的粉絲們開始說:「今生不悔入夏目,來世願做帳中妖」。
《夏目友人帳》講述的是夏目貴志和妖怪們之間發生的事。
夏目貴志父母很早就不在了,他從小就被寄養在各種親戚家。但他並不是一個討喜的小孩,因為在別人眼中,他總是會對著空氣說話,會忽然做出一些奇怪的、讓人不解的舉動。這樣的小夏目讓人感到害怕和厭惡。
其實,夏目眼中的世界是和其他人不同的。他的所有舉動,都是因為他能夠看大存在於人們身邊的妖怪們,妖怪們往往也喜歡捉弄這個能夠看見他們的小孩。
慢慢長大,夏目在祖母的遺物中發現了一個寫著《夏目友人帳》的本子,本子裡記錄了很多妖怪的名字。原來,夏目貴志的祖母夏目玲子也是能夠看到妖怪的,而且她年輕的時候總是會向她能夠找到的妖怪挑戰,贏了之後,就讓妖怪把自己的名字寫下來交給她。
可對於夏目貴志來說,這個本子就是一個麻煩。因為總是會有妖怪想要回自己的名字,有的妖怪則是想要把本子據為己有。
和大妖怪斑的相遇也是如此,夏目貴志無意間打開了斑的封印,將它放了出來,斑卻想要奪取夏目友人帳。因為剛剛解除封印,力量不夠,它只好把自己變化成為一隻貓咪的模樣和夏目生活在一起,他們約定,斑可以保護夏目、保護友人帳不被別的妖怪搶走,等到夏目的生命結束,它就會接手友人帳。
一個人和一隻大妖怪達成了這樣的合約,可他們共同的生活卻讓彼此成為了最親密的夥伴。
緣結空蟬
《夏目友人帳:緣結空蟬》是這部動畫第一次被引進國內大銀幕,同時也是它的第一個大電影。
影片中是幾條線索交叉出現的,第一條是夏目貴志遇見了認識玲子的津村容莉枝和她的獨子椋雄,第二條是斑誤食了妖樹的果子分裂成了三個,第三條是夏目的捉妖師好友名取周一在鎮子周圍要捉一個失控的的式神。
這幾條線索看似不相干,實際上卻是關聯在一起的。不管是哪一個,都與失去有關。主線的椋雄其實是妖怪的化身,真正的椋雄已經在八年前死去,椋雄妖怪偶然遇見傷心的津村容莉枝,而它妖怪的能力就是能夠融入整個環境代替原來存在過的那個人。於是,他用椋雄的身份在津村容莉枝生活了八年。
在旁人眼中,椋雄是奪取了別人記憶的壞妖怪。但是這八年裡,他給予津村容莉枝的是最好的陪伴。如今他要離開了,關於他所有的記憶也會消失。這是一個分別。
斑分裂成三個,變成了三隻能和自己吵架的小貓,卻不會說話了。吵吵鬧鬧中,三隻小貓去了不同的地方,夏目好不容易才把他們尋回。這是第二個分別。
失控的式神拒絕回應召喚,是因為他的捉妖師主人已經逝去了,沒來得及解除和式神之間的契約,也沒有給他下達命令終止的指示,它一直都在完成主人的任務。指示任務完成與否,已經沒有人還在意這件事。於它而言,這也是一個分別。
其實影片名字中「緣結空蟬」指的就是這樣的事情。
何為空蟬?蟬衣也,即知了蛻變後留下的單薄脆弱的空殼。空蟬被佛家引申為除去靈魂的「肉身」之意。與這樣的蟬衣結緣,結局一定是孤單和悲傷的。
沒有了主人的式神只能夠在被解除契約之後獨自離開。
椋雄妖怪離開之後,津村容莉枝感覺得到悲傷,卻再也沒有了那八年裡陪伴自己的那個人的記憶。
不記得那八年裡的椋雄之後,津村容莉枝說:前陣子覺得好象看到有鳥在空中飛過,那時不知道為什麼,覺得那好像是椋雄,感覺他好像一直都陪伴在我身邊,但是我已經沒有問題了。
影片是悲傷的,但它始終都是溫柔的,就像這麼多年《夏目友人帳》一直以來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