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12月28日消息根據微博 @中國探月工程今日消息,嫦娥五號搭載的水稻種子已經試種發芽。這一批種子是由華南農業大學國家植物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提供的 「航聚香絲苗」水稻種,共計 40 克。這一批種子經過 22 天 21 小時的飛行,於 12 月 17 日成功著陸。
根據報導,我國是首創利用航天技術進行作物誘變育種的國家。1987 年 8 月 5 日,我國第 9 顆返回式科學試驗衛星成功發射,搭載的水稻種子成功誘發變異。
航天育種的原理是利用太空中的高能粒子射線,衝擊植物細胞誘導產生變異,獲得新性狀。此前我國植物航天育種有著多次試驗成果。今年 5 月,長徵五 - B 運載火箭搭載新一代載人試驗飛船取得圓滿成功,國家植物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牽頭徵集了水稻、甜玉米、南藥等 31 份,搭載樣本達 988 克,質量是過去的兩三倍。
研究中心副主任郭濤介紹,此次嫦娥五號任務搭載的種子屬於深空空間誘變試驗,與此前不同。這次任務持續時間長,遭遇了範艾倫輻射帶,太陽黑子爆發等極端輻射環境,相比此前近地軌道飛行有很大不同。本次搭載的 「航聚香絲苗」水稻種,其親本之一 「華航 31 號」同樣來源於航天育種,目前已經推廣種植。
華農原副校長、國家植物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陳志強表示,「這次搭乘我國的航空器進行深空空間誘變試驗,是 100% 的中國原創,必將產生一大批原創性的科技成果。」
IT之家了解到,這一批種子於 12 月 23 日的交接儀式上,由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交給華南農業大學接收,並頒發了搭載證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