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大白奶爸plus (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導語:
人們常說:「花花世界迷人眼」,這個世界總是日新月異,以快速的變化發展著,它是五彩繽紛,多姿多彩的。在各種信息各種媒介的影響下,孩子們總因為年紀尚小,對周遭事物好奇心比較重,辨別是非的能力較弱形成做事3分鐘熱度,專注力不足的現象。
也就是說,由於眾多的媒介或信息,孩子可能會出現沒法專注於一件事情,做了一會兒就放棄,轉身投入其他事情中的情況。對於家長來說,孩子專注力不夠,是一個令家長頭疼的問題。
拋開孩子不談,就連家長本身也可能出現一件事未完成,因為受到其他影響,轉身做其他事情的情況。所以家長們在發現孩子專注力不夠的時候,不用太過緊張,只要採取正確的措施,正確的教育方式,或許就能改善孩子專注力不足的情況。
案例分析:
朋友工作比較忙碌,陪孩子的時間比較少,所以總會讓孩子同時做幾件事情,藉此節省時間。殊不知,同時讓孩子做幾件事情不僅會大大降低孩子做事的效率,還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力。
孩子在吃飯的時候,朋友總會打斷他讓他喝水,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朋友總會打斷他讓他吃點水果喝杯牛奶,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朋友總會打斷他讓他先完成其他課程的任務……朋友總是肆無忌憚的影響著孩子,不斷打斷孩子的學習進度。
久而久之,就導致朋友的孩子沒法專心做一件事,在完成一件事情的過程中會不斷發散自己的注意力,學習效率極其低下。還讓孩子形成做事拖拉,做事馬虎的不良習慣。
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方式方法尤為重要,孩子專注力不夠往往會有不好的影響:
1,做事效率低下:
因為孩子的專注力不夠,做事自然而然就會延長時間,效率也會低下。還可能會因為分心,出現馬虎粗心的情況,會極大地影響孩子的生活或者學習。時間久了,孩子的學習成績就會下降,從而影響孩子的學習興趣,打擊孩子做事的積極性。
2,做事3分鐘熱度:
孩子專注力不夠,很容易讓孩子在面對稍微困難的問題時就選擇妥協放棄,在遇到挫折時,會本能的逃避,不敢擔當,沒有責任心。不僅如此,還會讓孩子做事情不夠認真,3分鐘熱度,一會對這個事情感興趣,過了幾分鐘又對另一個事情感興趣,結果最後導致什麼東西都沒學到,什麼事情都沒完成,還浪費了大把的時間。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專注力不足壞處是巨大的,這也就要求家長們需要注意平時與孩子的相處,注意孩子專注力的培養。
也就是說,孩子專注力不夠,家長可以這麼做:
1,給孩子空間:
家長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要注意給孩子空間,尤其是在孩子寫作業,認真專注地做一件事情時,家長要儘量避免打擾孩子,中斷孩子手頭上的事。儘量在孩子完成一件事後,再讓他做其他的事情。
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家長要注意不要讓孩子分心,家長不要去給孩子提意見,送牛奶等等,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意見。適度的空間,是孩子擁有專注力的保障。
2,以身作則:
家長在平時生活中要注意以身作則,樹立榜樣,在孩子學習或者做事情時,家長不要在旁邊玩手機或者做其他影響力很大的事情。家長對孩子的影響力是很大的,通常家長的性格,做事的方法,脾氣秉性都會直接的影響孩子的學習。
家長只有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好榜樣,才會讓孩子更好的學習。
3,良好的家庭氛圍:
除了家長的以身作則,家庭氛圍也很重要,一個好的家庭氛圍是孩子專注力的保證。家長之間要儘量避免在孩子面前發生爭吵,儘量做到有矛盾「關起門來解決」。家長在孩子面前吵架會對孩子的心理產生影響,會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分散孩子的專注力。
良好的家庭氛圍,會讓孩子在做事前或者學習時更有動力,更有信心,也會有更高的積極性。所以家庭氛圍應該保證和諧良好,規避帶給孩子不好的影響。
4,減少責備,適時幫助:
孩子在專注力不足時,家長儘量減少責備,多鼓勵孩子,提升孩子的積極性。在孩子遇到問題時,家長不要急於幫助孩子,先讓孩子自己解決,孩子無法解決的情況下,家長再誘導孩子,給孩子提供解決思路。
家長要注意對孩子的專注力有科學的認知,每個階段的孩子專注力的持續時間也不一樣,所以家長們不能強求孩子超過專注力的時間外還能保持較高的專注力。家長們可以用遊戲的方式,幫助孩子慢慢的延長專注力,讓孩子既能愉快的玩耍,又能輕鬆地學習。
總結:
對於孩子的專注力,家長要懂得以平常心看待,要有正確的了解以及認知,要運用合適的方法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孩子在專注於一件事時,家長儘量不要打擾孩子。
家家有本育兒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