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總是3分鐘熱度?家長可巧用4個方法,培養孩子專注力

2020-12-23 大白奶爸plus

文丨大白奶爸plus (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導語:

人們常說:「花花世界迷人眼」,這個世界總是日新月異,以快速的變化發展著,它是五彩繽紛,多姿多彩的。在各種信息各種媒介的影響下,孩子們總因為年紀尚小,對周遭事物好奇心比較重,辨別是非的能力較弱形成做事3分鐘熱度,專注力不足的現象。

也就是說,由於眾多的媒介或信息,孩子可能會出現沒法專注於一件事情,做了一會兒就放棄,轉身投入其他事情中的情況。對於家長來說,孩子專注力不夠,是一個令家長頭疼的問題。

拋開孩子不談,就連家長本身也可能出現一件事未完成,因為受到其他影響,轉身做其他事情的情況。所以家長們在發現孩子專注力不夠的時候,不用太過緊張,只要採取正確的措施,正確的教育方式,或許就能改善孩子專注力不足的情況。

案例分析:

朋友工作比較忙碌,陪孩子的時間比較少,所以總會讓孩子同時做幾件事情,藉此節省時間。殊不知,同時讓孩子做幾件事情不僅會大大降低孩子做事的效率,還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力。

孩子在吃飯的時候,朋友總會打斷他讓他喝水,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朋友總會打斷他讓他吃點水果喝杯牛奶,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朋友總會打斷他讓他先完成其他課程的任務……朋友總是肆無忌憚的影響著孩子,不斷打斷孩子的學習進度。

久而久之,就導致朋友的孩子沒法專心做一件事,在完成一件事情的過程中會不斷發散自己的注意力,學習效率極其低下。還讓孩子形成做事拖拉,做事馬虎的不良習慣。

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方式方法尤為重要,孩子專注力不夠往往會有不好的影響:

1,做事效率低下:

因為孩子的專注力不夠,做事自然而然就會延長時間,效率也會低下。還可能會因為分心,出現馬虎粗心的情況,會極大地影響孩子的生活或者學習。時間久了,孩子的學習成績就會下降,從而影響孩子的學習興趣,打擊孩子做事的積極性。

2,做事3分鐘熱度:

孩子專注力不夠,很容易讓孩子在面對稍微困難的問題時就選擇妥協放棄,在遇到挫折時,會本能的逃避,不敢擔當,沒有責任心。不僅如此,還會讓孩子做事情不夠認真,3分鐘熱度,一會對這個事情感興趣,過了幾分鐘又對另一個事情感興趣,結果最後導致什麼東西都沒學到,什麼事情都沒完成,還浪費了大把的時間。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專注力不足壞處是巨大的,這也就要求家長們需要注意平時與孩子的相處,注意孩子專注力的培養。

也就是說,孩子專注力不夠,家長可以這麼做:

1,給孩子空間:

家長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要注意給孩子空間,尤其是在孩子寫作業,認真專注地做一件事情時,家長要儘量避免打擾孩子,中斷孩子手頭上的事。儘量在孩子完成一件事後,再讓他做其他的事情。

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家長要注意不要讓孩子分心,家長不要去給孩子提意見,送牛奶等等,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意見。適度的空間,是孩子擁有專注力的保障。

2,以身作則:

家長在平時生活中要注意以身作則,樹立榜樣,在孩子學習或者做事情時,家長不要在旁邊玩手機或者做其他影響力很大的事情。家長對孩子的影響力是很大的,通常家長的性格,做事的方法,脾氣秉性都會直接的影響孩子的學習。

家長只有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好榜樣,才會讓孩子更好的學習。

3,良好的家庭氛圍:

除了家長的以身作則,家庭氛圍也很重要,一個好的家庭氛圍是孩子專注力的保證。家長之間要儘量避免在孩子面前發生爭吵,儘量做到有矛盾「關起門來解決」。家長在孩子面前吵架會對孩子的心理產生影響,會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分散孩子的專注力。

良好的家庭氛圍,會讓孩子在做事前或者學習時更有動力,更有信心,也會有更高的積極性。所以家庭氛圍應該保證和諧良好,規避帶給孩子不好的影響。

4,減少責備,適時幫助:

孩子在專注力不足時,家長儘量減少責備,多鼓勵孩子,提升孩子的積極性。在孩子遇到問題時,家長不要急於幫助孩子,先讓孩子自己解決,孩子無法解決的情況下,家長再誘導孩子,給孩子提供解決思路。

家長要注意對孩子的專注力有科學的認知,每個階段的孩子專注力的持續時間也不一樣,所以家長們不能強求孩子超過專注力的時間外還能保持較高的專注力。家長們可以用遊戲的方式,幫助孩子慢慢的延長專注力,讓孩子既能愉快的玩耍,又能輕鬆地學習。

總結:

對於孩子的專注力,家長要懂得以平常心看待,要有正確的了解以及認知,要運用合適的方法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孩子在專注於一件事時,家長儘量不要打擾孩子。

家家有本育兒經

相關焦點

  • 提升孩子自控力的關鍵,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讓孩子用心做事
    3.急躁沒長性 跟小朋友一起玩,總是想一會兒玩這個一會兒玩那個,不管玩什麼遊戲,跟誰一起玩都是三分鐘熱度,如果小朋友不聽自己的還容易和小朋友起衝突
  • 總結10種培養孩子專注力的方法,簡單有效,家長們可以嘗試一下
    於是,同事開始觀察小朋友在家裡的表現,果然做事情三分鐘熱度,玩一會積木就跑去看動畫片,吃飯的時候也不老實,東張西望,更別提帶他看書,算算術的時候,專注力根本不知道飛到哪兒去了。專注力引發的家庭大戰專注力失蹤,是很多小朋友身上的通病。
  • 訓練孩子專注力的方法,每天堅持10分鐘,孩子專注力一天一提升
    導致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首先是孩子自身原因,1~4歲的寶寶,不專心是很正常的,他們不能夠專注,所以需要不斷地探索世界,這個時候的寶寶家長不需要太嚴格的要求。事實上只要掌握好方法,每天在家只需10分鐘,就能訓練孩子的專注!怎樣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呢?
  • 孩子老走神、不專注、愛分心?4個小方法教你培養孩子注意力
    因此,家長要注意從小培養孩子的注意力,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孩子老走神、不專注、愛分心?4個小方法教你培養孩子注意力!1、關注孩子的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人們總是更積極主動地參與他們感興趣的事情,尤其是孩子。
  • 日本腦神經專家:10歲前是培養孩子專注力的黃金期,家長別錯過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怎麼樣才能讓孩子一心一意寫作業呢?有位寶媽想了個好辦法——用雞蛋將孩子來回亂動的腳圍了起來!日本腦神經專家:10歲前是培養孩子專注力的黃金期日本腦神經專家、美國邁阿密大學腦神經外科終身教授林成之經過多年的研究,在他的書《兒童專注力培養方法》中提出:10歲前,孩子有3個階段,是專注力培養的黃金時期,分別是0-3歲、4-7歲、8-10歲,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特點和培養方式
  • 日本腦神經專家:10歲前培養孩子專注力,3個轉折點很重要
    日本大學榮譽教授,世界著名腦神經外科專家林成之教授表示:孩子的大腦在10歲之前處於成長期,把握好成長期,能更好地培養專注力。林成之教授把孩子10歲前的專注力發展分為三個階段,即0-3歲,4-7歲,8-10歲,而3歲、7歲和10歲就是三個重要的轉折點。
  • 它們正在毀掉孩子的專注力(附專注力培養方法)
    1999 年,美國華盛頓大學的兩位學者,齊默爾曼、克裡斯塔基斯,就在研究中發現:寶寶每天多觀看1個小時的嬰幼兒早教節目,比起不看這類節目的普通寶寶,平均要少學6-8個新詞語。在研究者的測評中,早教節目看得多的寶寶,他們的語言能力得分,比普通寶寶平均低了大約10%。除了語言能力,3 歲以前看太多電視,7 歲的時候,可能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
  • 為什麼你的孩子總是3分鐘的熱度,集中不了注意?
    為什麼你的孩子總是3分鐘的熱度,集中不了注意?01引言很多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注意力越來越不集中了,對一件事物的喜好只能保持3分鐘,就連在學校上課的時候,老師在臺上講課,孩子卻在下面玩自己的其實很多家長並不知道,孩子自出生後就具備著專注、注意力集中的本能,我們時常也會發現,1歲以下的寶寶的注意力是非常的集中的,當他們對一件事物特別感興趣的時候,他們會用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去觀察他們感興趣的事物,這是寶寶的本能,那為什麼孩子越長越大,反而注意力開始變得不集中了呢?
  • 孩子專注力差怎麼辦?教你幾個方法,快速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孩子長期看到父母與手機在一起,就會不自覺的愛上手機。沉迷電子產品沒有家長的約束,導致孩子對電子產品無法自拔,對其他事情不感興趣,學習成績下降。壓力過大有些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風,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不斷給孩子施加壓力。
  • 如何訓練孩子專注力?李玫瑾:堅持每天10分鐘,孩子專注力大不同
    每一個有學生的家庭,說起孩子學習的事,95%的家長都會反應同一類問題:孩子上課精神不集中,作業頻頻出錯,十分鐘的作業半小時也無法完成,提起做作業就要喝水,吃東西,上廁所,上學還總是丟三落四那專注力低的學生該怎麼辦呢?怎樣才能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呢?其實只要掌握好方法,每天只要10分鐘,在家就可以訓練孩子的專注力!
  • 易烊千璽7歲弟弟破世界紀錄,培養孩子的專注力,這3招就夠了
    易烊千璽7歲弟弟破世界紀錄,培養孩子的專注力,這3招就夠了學習的時候總是分心,這是很多孩子都存在的問題,但是也有一些孩子從小學東西的時候就特別專注。那麼,為什麼別人的孩子專注力那麼好,自家孩子專注力就這麼差呢?很多家長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如何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效率。其實,家長想要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可以嘗試下面這幾個方法。父母不要幹擾孩子很多家長經常在孩子專注地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去打擾孩子。
  • 培養孩子專注力的4種方法,大多數早教老師都在用,快收藏!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重視孩子的早教問題,從小就給孩子安排上各種興趣班,我領居家的孩子夢夢就是個例子,她幾乎沒有自己的時間,從周一到周五都被安排得很滿,什麼時候該上舞蹈班,什麼時候該上英語班,似乎一切的行為都被模式化了。
  • 孩子學習容易分心?善用「雞尾酒效應」,教你培養孩子高度專注力
    文/話梅媽媽一提起孩子的學習,大多數家長都免不了長籲短嘆。尤其是在幼兒時期,如何讓孩子能夠有效的投入到學習之中,坐在書桌前面不要分心,成了許多家長難以解決的問題。其實想讓孩子學習不分心並不難,只要我們善用雞尾酒效應,就可以培養孩子的高度專注力。
  • 易烊千璽高中沒去過學校,中戲雙料第一,專注力強的孩子更優秀
    1、不打擾孩子孩子的專注力需要很好地保護和培養,有的家長習慣於打斷孩子正在做的事情。比如當孩子在寫作業時,家長一會兒送個水果,一會兒送點兒喝的,看看寫了多少,這樣孩子就容易分神。當孩子專注於某件事情的時候,家長儘量不要打擾,讓孩子盡情地沉浸在學習或者玩耍的氛圍裡,專注力才能得到提高。
  • 如何應對孩子專注力不足,這位家長的方法效果很棒,值得一看!
    【案例詳情】我的兒子讀一年級,最近老師多次和我說,他的專注力不夠,上課總是坐不住,摸下鉛筆拿下橡皮,有時還趴在桌子上,甚至影響別的同學聽課。除此外平時和他說話,陪他寫作業時,也會發現類似情況。雖然我兒子成績還可以,但是我擔心長期這樣,不僅成績會下滑,還會影響他未來的成長。
  • 孩子做事、做作業總是不專心?讓TA學西洋棋,提高專注力!
    經常會有家長抱怨,孩子做事、做作業總是不專心,老愛東動一下、西摸一下,搞得家長又鬱悶又無奈。而這些現象,都是專注力不夠的結果。深夜了,孩子剛開始寫作業,但還不專心,趴在床上擺弄自己手指甲,責問為什麼不專心,答曰:「我在思考世間的哲理,存活的真諦!」——來自微博網友「魚老媽」想要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可以有很多方法,學西洋棋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 日本腦神經專家:10歲前的3個階段,是孩子專注力培養的黃金時期
    日本腦神經專家:10歲前的3個階段,是孩子專注力培養的黃金時期教育學家們早早就發現了專注力的重要性,國內外研究學者們多年來不斷摸索探究,希望掌握孩子們專注力培養的關鍵,能夠讓每一個孩子都成為天才。日本的腦神經專家林成之就是其中一員,經過多年的分析總結,他得出了一個結論:10歲前,孩子有3個階段,是專注力培養的黃金時期,分別是0-3歲、4-7歲、8-10歲,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特點和培養方式。
  • 培養孩子專注力,孩子一生的禮物!
    根據美國比茲堡大學兒童發展辦公室的報告書,他們對於孩子的專注力發展有以下的裡程碑:1
  • 孩子做事「三分鐘熱度」,熬夜也寫不完作業?學習時專注力挺重要
    後來小編一問才知道,就是因為侄子這三分鐘熱度的勁兒,等吃完飯,玩夠了開始寫作業的時候都快11點了,經常熬夜也寫不完,家長還得陪著熬,娃其實也累,實在讓人叫苦連天。雖然做事三分鐘熱度與智商沒有關係,但要是放在學習上,那就需要注意了。
  • 提高孩子的專注力能力,來試試這5個小遊戲!
    我們都知道「興趣是學習最好的動力」,當孩子產生不想學習的想法,家長費勁口舌,也不如讓孩子在玩中學習。通過親子互動的遊戲,能提高孩子在專注力集中程度和穩定性會增強。因此,父母可以和孩子開展有趣的互動遊戲,這樣不僅能強化親子關係,還能在活動中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舒爾特表格舒爾特表格,是目前科學,有效的訓練專注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