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正在毀掉孩子的專注力(附專注力培養方法)

2021-02-12 醫佰康

對於不少爸爸媽媽來說,平時因為工作忙,沒辦法陪孩子,電視、iPad、手機就「理所應當」成了居家必備的育兒神器。

不乖乖吃飯?

打開ipad動畫片,孩子馬上乖乖坐好。

孩子調皮搗蛋?

沒收手機的威脅比打罵更管用。

周末加班沒法帶孩子?

開個電視機,準備點小零食,孩子能安靜地坐著大半天。

自從有了這些電子設備,大家都做低頭族,果真方便你我他,只要有電有網屏幕能播放,孩子真聽話讓人省心。

但是孩子這麼一直盯著,好不好,相信家長心裡都有數。

對視力有損是肯定的,但其實更嚴重的是無形中也影響了孩子的言語能力、專注力,孩子將來上課不專心開小差,注意力不集中……

2013年美國兒科學會就發表過聲明:2 歲以下的寶寶不適合看所有電子設備。

電子產品通過絢麗的畫面、誘人的獎勵及動聽的音樂,吸引孩子注意力,使孩子大腦過於興奮,無法感受到身體器官的疲倦,用眼過度損害了孩子的眼睛同時,也損害了孩子的言語發展能力、視覺注意力,從而影響學習成績。

2017 年,一項針對 894 名嬰幼兒的跟蹤實驗顯示:包括手機、平板電腦在內的手持屏幕,使用時間每增加 30 分鐘,孩子語言能力發育延遲的風險,也會隨之增加 49%。

有的家長說,我給孩子看的都是一些精挑細選的早教動畫,這些節目就是專為嬰幼兒打造,有益於孩子認知發展。

但其實這些節目也會對孩子的言語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即使是芝麻街、天線寶寶之類的節目也不例外。

1999 年,美國華盛頓大學的兩位學者,齊默爾曼、克裡斯塔基斯,就在研究中發現:寶寶每天多觀看1個小時的嬰幼兒早教節目,比起不看這類節目的普通寶寶,平均要少學6-8個新詞語。

在研究者的測評中,早教節目看得多的寶寶,他們的語言能力得分,比普通寶寶平均低了大約10%。

除了語言能力,3 歲以前看太多電視,7 歲的時候,可能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

華盛頓大學有項實驗證明:從孩子10個月起,每增加1小時看電子屏幕的時間,到孩子7歲時出現「注意力缺陷障礙」的風險就增加10%。

節目速度越快,孩子未來出現無法專注的可能性就越大。

這些專為嬰幼兒打造的益智節目,會不會讓孩子更聰明,無可認證,但確實會讓孩子語言能力落後,還會造成注意力不集中。

由於電子產品是通過絢麗的畫面、悅耳的音樂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快節奏、強烈、豐富的刺激,孩子習慣了這種被動接受方式,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就下降了。

當孩子習慣於玩手機、ipad,接收彈跳出來的消息,習慣於碎片化的注意力集中模式,在學習上,他們就會無法集中精神、坐不住。

如何拯救孩子的專注力

對於現在的孩子,完全杜絕孩子去接觸電子產品、極度嚴格地禁止使用,或是放縱孩子隨便玩是不現實的。

畢竟電子產品帶給我們的便利是無法否認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家長可以給孩子規定玩的時間,比如每次玩不能超過20分鐘,並且在孩子玩耍的時候家長儘量不要去打擾,讓孩子能夠充分利用這個時間進行放鬆。

當孩子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走神、做作業拖拉、抱著手機不撒手、做作業時不時就想看一下手機,說明孩子的專注力已經被破壞了。

隨之而來的成績下降、學習能力不足問題急需解決,需要通過專業的感統訓練課程來提高孩子的專注力,進而孩子的成績才能提高。

想要在感統中訓練到孩子的專注力,就要針對孩子的專注的狀態不斷地提出適當的新的挑戰,讓孩子能夠主動通過控制自己的注意力的狀態完成這個活動。

感統訓練能增加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讓孩子在訓練中能夠意識到他可以主動地選擇注意某些感官的輸入信息,同時還能夠忽略其他感官信息。

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往往每一個愛玩手機的孩子多半都有一個愛玩手機的家長。

當孩子沉迷手機,多半是家長委託了手機這個「電子保姆」的緣故。

思想上偷懶的家長,還看不到手機對孩子的危害,還抱著用手機換取孩子的消停,或者用手機收買孩子的歡心這樣的心態,縱容自己的孩子沉迷於手機中不能自拔。

言傳不如身教,家長們平時自己身體力行地減少玩手機的時間,帶孩子多進行室外活動,去打羽毛球,去登山,去遊泳,一起做手工或者一起讀書。

真正的有效陪伴是需要我們和孩子有互動、有交流的,而且需要較長時間去做的事情。

這樣既能轉移孩子的興趣、改善親子關係,此外,運動還能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哦。

接下來介紹一些適合康復師及家長培養孩子專注力的小方法。

首先給孩子們呈現一些非常新穎的、興趣點高的玩具在桌子上,接著給孩子們一一展示一下,即刻收回所有玩具。

其次對孩子提出獲得玩這些玩具的要求:

在老師任務操作之前,孩子身體要坐直,嘴巴要保持安靜,手放在腿上,在老師沒有說開始之前,手不可以觸碰任何玩具,眼耳追老師。

這一步是對孩子尊重遊戲規則與課堂紀律的培養。

通過適應小課堂的要求去適應大課堂,把在小課堂上養成的好行為、好習慣遷移到學校裡的大課堂上。

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會伴有特別多的手部小動作和嘴巴不停的發出嘟嘟囔囔的聲音,這些小動作和細碎的言語都會帶走或幹擾孩子的注意力,無法傾聽老師對任務操作的講解,也就造成無法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

所以在個訓中老師要不停提醒孩子眼耳追老師。

讓孩子學會等待。

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耐心很差,不能聽完老師對遊戲規則的要求,看到任務就操作。

由於沒有認真聽老師的講解,結果往往是無法完成老師規定的任務或者沒有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完成任務,半途而廢。我每次都告訴孩子,我們先把手放好,然後等老師從一數到五,再開始玩遊戲。

耐心培養的方法策略很多,以後康老師會介紹的。

在選擇注意力培養訓練的任務上,老師根據每個孩子個別差異性從易到難,從簡到繁、從表象到本質、從具體到抽象,循序漸進的安排操作任務。

操作過程中,除了給予孩子必要的幫助與提示,還要鼓勵和表揚孩子,引導孩子從任務中發現興趣與產生興趣,學習的興趣與學習的注意力是相輔相成,相互依存的。

訓練過程中保持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幹預與矯正,同時給予孩子心裡上的鼓勵和任務上的指導,讓孩子體會到認真完成任務後才能獲得成功的喜悅。

在遊戲操作中,老師要及時喚回孩子分散的注意力。

尤其在剛開始訓練的時候,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特別短、窄,老師要幫助孩子緊緊抓住孩子飄走的注意力,可以用聲音、手勢、眼神等。

老師還要根據孩子能力特點與年齡特點再議。

在訓練的最初階段,追逐孩子注意力就像在放風箏,孩子的注意力是風箏,而追逐孩子注意力的視線就是放風箏的線,在「放風箏」的過程中,老師對「風箏線」的控制,一定要鬆弛適度、嚴慈相濟。

與家長深入溝通,首先是了解家長對自己孩子的了解程度和一些教育教養的方式,再提出自己對孩子的一些看法與建議。

還要了解孩子在家裡和學校的一些情況,繼而根據孩子的實際能力和身心特點和家長一起分析孩子出現的問題,爭取能和家長達成共識,最後分享訓練過程中的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經驗。

找不同或者找相同、形色對應、行數對應,模仿、填數字等等。

家庭注意力訓練的任務,家長可以結合生活中的孩子們能夠理解和操作任務出發,給孩子們能夠切身感受任務快樂的過程出發  。

相關焦點

  • 如何毀掉一個孩子的專注力?
    句句愛意滿滿,殊不知這些愛意,正在毀掉寶寶的專注力。寶寶正在專注地做著自己的事,你的這些愛,其實是害!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心理與腦科學教授 Chen Yu 做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研究,他發現:嬰兒的專注時長與陪伴嬰兒的大人專注表現有很大關係。實驗運用眼動追蹤技術,就是給嬰兒和父母戴上穿戴式的眼球追蹤器。
  • 【教育】​這樣的媽媽 是如何毀掉一個孩子的專注力的?
    句句愛意滿滿,殊不知這些愛意,正在毀掉寶寶的專注力。寶寶正在專注地做著自己的事,你的這些愛,其實是害!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心理與腦科學教授 Chen Yu 做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研究,他發現:嬰兒的專注時長與陪伴嬰兒的大人專注表現有很大關係。實驗運用眼動追蹤技術,就是給嬰兒和父母戴上穿戴式的眼球追蹤器。研究人員通過寶寶和父母眼球運動的數據來分析專注力。
  • 培養孩子專注力,孩子一生的禮物!
    根據美國比茲堡大學兒童發展辦公室的報告書,他們對於孩子的專注力發展有以下的裡程碑:1
  • 訓練孩子專注力的方法,每天堅持10分鐘,孩子專注力一天一提升
    希望他認真學習一會兒,好好讀書,實在是很困難的事,其實這是孩子專注力缺失的表現。無論是哪個行業,哪個類別的從業人員,都需要高精尖的標準,所以是非常專注力的,孩子的學習也是同樣的道理,有很高專注力的孩子學習成績往往會比較好。
  • 總結10種培養孩子專注力的方法,簡單有效,家長們可以嘗試一下
    於是,在很多家庭中,經常會因為孩子的專注力失蹤現象引發家庭大戰,家長用盡了方法,苦口婆心,威逼利誘,恐嚇威脅,獎勵哄勸,甚至棍棒教育......但是,效果卻不如人意,往往治不好專注力失蹤,還引發了新一輪的家庭矛盾。
  • 提升孩子自控力的關鍵,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讓孩子用心做事
    而另一組研究結果表明,幼年時專注力越強的孩子,他們成年後越容易取得成功——無論是事業還是家庭方面。專注力是許多關鍵能力的基礎,比如自我管理,比如同理心。它會讓我們變成更好的人,也會影響我們的社交活動。
  • 孩子做事總是3分鐘熱度?家長可巧用4個方法,培養孩子專注力
    還讓孩子形成做事拖拉,做事馬虎的不良習慣。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方式方法尤為重要,孩子專注力不夠往往會有不好的影響:1,做事效率低下:因為孩子的專注力不夠,做事自然而然就會延長時間,效率也會低下。不僅如此,還會讓孩子做事情不夠認真,3分鐘熱度,一會對這個事情感興趣,過了幾分鐘又對另一個事情感興趣,結果最後導致什麼東西都沒學到,什麼事情都沒完成,還浪費了大把的時間。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專注力不足壞處是巨大的,這也就要求家長們需要注意平時與孩子的相處,注意孩子專注力的培養。
  • 孩子專注力差怎麼辦?教你幾個方法,快速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絕大部分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只因專注力不足!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曾在節目中說過:所有的小天才身上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超強的專注力,絕大部分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只因專注力不足!想要孩子學習成績好,培養孩子專注力那是第一步,父母應按照孩子的發育的規律,對孩子進行適當的引導。
  • 家長常說的這3句話,會毀掉孩子的專注力,你看你說過幾句?
    很多家長都很憂心,怎麼自己的孩子專注力這麼差?如何才能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其實孩子的專注力和家長息息相關,家長常說的這3句話,會毀掉孩子的專注力,所以即使是開玩笑,家長也千萬不能說。
  • 「媽媽,別吼,我害怕」:你的這句話,正在毀掉孩子的專注力!
    有多少爸爸媽媽聽過老師這樣的評價:「咱家孩子明明挺聰明的,但要是再認真點就好了。」換句話說也就是:你家娃的專注力太差!其實不用老師批評提醒,我在後臺回留言時,發現很多仙媽早就為此急的焦頭爛額了:「孩子除了看電視能安靜會兒,其他時間都沒有耐心!
  • 蒙氏教養.恰好的愛|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我們可以這樣做
    專注力是一個人把注意力集中到某件事物的能力,排除外界刺激及活動進行的持久能力,注意力是專注力的培養前提。注意力又分為無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無意注意就是我們說的不經意的注意,它是一種沒有預定目的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例如,我們坐在安靜的教室裡上課,突然飛進一對蝴蝶,我們會不經意地望向它們,並記下了蝴蝶的顏色和數量,這是無意注意。
  • 電視劇《安家》帶來的思考:孩子的專注力就是這樣被毀掉的
    學霸與學渣之間的差距可能就是專注力。專注力好的孩子,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很容易進入狀態,且不容易受外界的幹擾,更能夠專注於學習本身,從而能在短時間內取得最好的學習效果。那該如何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呢,我們需要明白以下幾個問題:一、什麼是專注力。
  • 孩子專注力差和父母正在犯的錯有關,如何提升孩子專注力你懂嗎?
    在培養孩子的專注力之前,父母首先要學會保護孩子的專注力如果家長發現孩子專注力差,首先要做的不是思考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而是先學會保護孩子的專注力。因為如果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不懂得保持孩子的注意力,即使訓練有素,總有一天也會被父母浪費掉。其實保護孩子的專注力也很簡單,就是在孩子專心做事的時候,不要打斷、代替、幹擾。這樣孩子就能形成專注的習慣。
  • 專注力決定寶貝的學習,培養寶貝的專注力,這些遊戲訓練不能少!
    專注力決定著寶貝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一種能力,培養寶貝的專注力非常關鍵。在大部分情況下,對於同一件事兒,專注力比較強的寶貝,能夠把事情完成得更好。但是專注力不太理想的寶貝,往往在效率上會差很多,很難把一件事兒在規定的時間力做好,甚至是無法完成。
  • 如何訓練孩子專注力?李玫瑾:堅持每天10分鐘,孩子專注力大不同
    那專注力低的學生該怎麼辦呢?怎樣才能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呢?其實只要掌握好方法,每天只要10分鐘,在家就可以訓練孩子的專注力!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所有的「小天才」身上都具備一個共同點,那便是「超強專注力」,80%的孩子不是輸在智商,而是專注力!如何提高孩子專注力?6種方法,每天10分鐘,孩子專注力大不同!
  • 日本腦神經專家:10歲前是培養孩子專注力的黃金期,家長別錯過
    日本腦神經專家:10歲前是培養孩子專注力的黃金期日本腦神經專家、美國邁阿密大學腦神經外科終身教授林成之經過多年的研究,在他的書《兒童專注力培養方法》中提出:10歲前,孩子有3個階段,是專注力培養的黃金時期,分別是0-3歲、4-7歲、8-10歲,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特點和培養方式
  • 如何應對孩子專注力不足,這位家長的方法效果很棒,值得一看!
    上面是希希的狀況,對此希希媽媽特別苦惱,不知道你家孩子有沒有類似的情況呢,其實專注力不足也算是孩子天性中的一部分,作為家長不用過於擔憂,但是也不能無所作為,來看一看希希媽媽如何應對的吧!希希媽媽說:她對希希的日常多加關注並了解其他孩子,發現同事家的孩子就沒有這種情況,一番請教之後發現:同事家孩子從中班時就學了繪畫課程,通過階段性的課程學習和引導,加之同事的習慣培養,現在她家孩子可以靜下來做很多事情,不僅上課專心聽講,回家自己獨立寫作業這些都不叫事!希希媽媽說也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給希希也報了一個繪畫手工課程。
  • 易烊千璽7歲弟弟破世界紀錄,培養孩子的專注力,這3招就夠了
    易烊千璽7歲弟弟破世界紀錄,培養孩子的專注力,這3招就夠了學習的時候總是分心,這是很多孩子都存在的問題,但是也有一些孩子從小學東西的時候就特別專注。那麼,為什麼別人的孩子專注力那麼好,自家孩子專注力就這麼差呢?很多家長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如何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效率。其實,家長想要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可以嘗試下面這幾個方法。父母不要幹擾孩子很多家長經常在孩子專注地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去打擾孩子。
  • 培養孩子專注力的4種方法,大多數早教老師都在用,快收藏!
    家長的初心當然是希望孩子學習更多的知識,可由於大量的任務壓著孩子根本緩不過來氣,最後一件事情都做不好。因為,她們需要做的事情太多,根本沒有辦法關注於其中某件事。所以,想要培養孩子的關注力,首先要改變的是對孩子的教育方式。
  • 日本腦神經專家:10歲前培養孩子專注力,3個轉折點很重要
    他也告誡父母在培養孩子專注力時,在不同的階段,一定要採用不同的養育方式。0-3歲:腦神經細胞增多,培養孩子本能的關鍵期有很多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孩子3歲前就把孩子送去早教機構,希望早早培養孩子的專注力,開發孩子的智力,但實際上,這個時期並不適合進行傳授知識為主的早教,如果孩子學得開心倒也罷了,如果不開心,那麼,這反而會增加孩子大腦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