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齊妃之死——太后和皇后的烏拉那拉氏的榮耀!

2020-12-25 騰訊網

齊妃,最早是無黨派,不是華妃黨,也不是皇后黨。她自然有其優勢可以依傍,以親身兒子三阿哥,母憑子貴,自以為可以平安一生。可是在這深宮大院裡,到處都充滿著算計和陰謀的後宮,怎麼可能讓她那麼容易就熬到三阿哥登基,自己成為太后的那一天呢?

齊妃處處以三阿哥為重,為了三阿哥她可以做所有她不願意去做的,可是越關心就越亂,皇后正是以她這個軟肋處處掣肘,要挾她做了好多壞事!

正因為齊妃這樣人微言輕,又有三阿哥這個軟肋,皇后利用她害了甄嬛的孩子,害寧貴人不能生育。最後還是自己為自己做的這些事承擔責任——自裁。

皇后利用齊妃的手,達到了自己的目的,以為天衣無縫,皇帝以為是齊妃畏罪自殺,但太后——這個宮鬥高手,早已看的清清楚楚。

這一次為齊妃的死,太后又一次警告了皇后,但是皇后卻拿隆科多的事來氣太后,最後盛氣凌人的走掉了,只剩下哀傷的太后一人獨自傷神。

太后名叫烏雅成璧,烏雅氏是皇后烏拉那拉氏的包衣,就是家奴的意思太后和皇后自成一家。儘管皇后背著皇帝做了許多壞事,太后都都是以警告了之,也沒有告訴皇帝。

這次因為齊妃的事,太后還是想警告皇后,叫她適當收斂點,為了烏拉那拉氏的榮耀,應該少做一些害人的事!但是皇后卻說:自己是最適合做皇后的人選,看這整個後宮,純元太過軟弱,華妃太過跋扈,甄嬛太專情,沒有誰能比過她的心性!即使純元沒有死,也管不好後宮。

太后說:凡事不要做絕,給自己留條後路才好。太后做為宮鬥高手,可能早就知曉皇后的命運,只是像高人一般時時地警告皇后,無奈皇后以烏拉那拉氏的榮耀,提醒太后不可將這些事告知皇帝。

太后是很看重烏拉那拉氏的榮耀的。自己親手毒死隆科多時就說過:自己先是太后,皇帝的生母,烏雅氏的榮耀,然後才是先帝的德妃,隆科多的青梅竹馬!可見太后把皇權和烏雅氏的榮耀看的多重,但是,皇后卻正是利用了這一點,還多次明著聽太后的訓導,暗地裡依然幹著繼續搗毀皇嗣的勾當!

齊妃之死,起因還在於皇嗣。皇后死性不改,一心不希望後宮有誰為皇帝誕下龍胎。而太后,雖說知道皇后的所為,也沒告訴皇帝,但終究還是疼惜自己的孫兒孫女的。眼看著寧貴人再無法生育,自己怎麼能不氣呢?

齊妃的自裁,表面上看來是因為嫉妒皇帝寵愛寧貴人,實際上卻是皇后對於後宮女人的公然挑釁!同時也證明了皇后的勢力在與日俱增,沒有了像華妃那樣的一個與之抗衡的人物,皇后破壞龍嗣也會越來越厲害。皇后也是用了齊妃這樣一個愚蠢之人,公然跟可能懷龍胎的女人們的一個警告。

《甄嬛傳》的最後,皇后被甄嬛鬥敗!太后臨死前,囑咐皇帝不能廢后。皇帝知道了所有的真相以後,連皇后的名字都嫌棄,直接叫她烏拉那拉氏,卻是極具諷刺意味!

曾經的榮耀,到最後不過是被人嫌棄和憎惡!所以,人啊,要想保住榮耀,就堂堂正正的做人做事,不可依傍榮耀,忘性背義。

《康熙微服私訪》裡,有一個免死金牌的故事,和烏拉那拉氏的榮耀如出一轍。以為有免死金牌的庇護,就為所欲為,私自開金礦,殘害百姓,最後被康熙繩之以法!

常言道:多行不義必自斃!皇后這樣表面上大度寬容,有母儀天下的作風,背後卻一再殘害皇嗣,拉幫結派,利用別人達到自己不恥的目的,最後必是自作孽不可活!

正義可能會遲到,但從來不會缺席。記著,做一個好人,一個正義的人,任何的榮耀不是拿來炫耀和依傍的。別人可以給你,也可以收回!

相關焦點

  • 甄嬛傳:齊妃死後,誰看懂皇帝說的這句話了?宜修差點就被廢了
    甄嬛傳:齊妃死後,誰看懂皇帝說的這句話了?宜修差點就被廢了甄嬛傳中,齊妃在後宮那麼多年能夠安安穩穩的,這都是因為有著皇后的庇護,齊妃早年入王府不受寵,而且腦子不好,一直膽小怕事還小心翼翼,不知道討好皇帝說話也容易得罪人,可是齊妃運氣好生下的是嫡子,所以那麼多年宜修也願意罩著她。
  • 甄嬛傳:皇后至死不知,太后為何在臨終前,說出純元皇后死因!
    在《甄嬛傳》這部電視劇中,皇后就是這樣的一個人。那麼看過這部劇的人其實都知道,是宜修害死了純元皇后,並且在後面劇集中也展現了出來。但是皇后到死都不知道,太后為何在臨終前,親口說出純元皇后死因!在原著中,曾經提到過純元皇后,因為純元皇后是烏拉那拉氏家族的嫡女,而宜修只是一個庶出,但是因為當時九龍奪嫡,新皇尚不明確為了維護烏拉那拉氏家族的榮耀,純元皇后便待字閨中,等待嫁給新皇。
  • 《甄嬛傳》中的皇后烏拉那拉氏,在歷史上的真實情況是什麼樣的?
    在電視劇中將其改編為清朝雍正皇帝的事情,朱宜修的原型也改成了雍正的皇后烏拉那拉氏,原本虛構的皇帝和皇后,成為了歷史上確有其人的真實人物。在《甄嬛傳》中,烏拉那拉氏陰險毒辣,殘害後宮,在與甄嬛的宮鬥中失敗,以致遭雍正厭惡,雖然有皇太后的庇護,但雍正還是下旨將其禁足於景仁宮,並收回皇后冊寶,立下「死生不復相見」的誓言,但歷史上真實的烏拉那拉氏卻與電視劇中的角色區別非常大。
  • 甄嬛傳烏拉那拉氏 甄嬛傳烏拉那拉氏宜修一對玉鐲
    甄嬛傳烏拉那拉氏《甄嬛傳》為我們刻畫了非常多的經典妃嬪形象,這是一部非常精彩的宮鬥戲,為了博得皇權的寵愛,為了獲得更多榮華富貴,後宮皇后妃子們勾心鬥角,樂此不疲。後來雍正繼承皇位之後,冊封她為皇后,她成為皇后之後也並不是像電視劇《甄嬛傳》中所說的那麼狠毒,我們遍觀所有的歷史資料,並不能夠找到任何有關於烏拉那拉氏陷害妃嬪謀害妃,謀害皇嗣的史料記載,所以有關於這於人物形象的刻畫應該是為了突出主角甄嬛而故意編造的。其次,在《甄嬛傳》中所說的雍正皇帝之所以保留烏拉那拉氏的皇位,是因為她姐姐皇后的原因,他們兩個人之間並沒有愛情存在。
  • 別被甄嬛傳騙了!孝敬憲皇后與雍正相濡以沫40載,沒有逼死齊妃
    烏拉那拉·宜修的原型是清世宗孝敬憲皇后烏拉那拉氏,不過影視劇中的她和歷史上的她有很大的出入。下面,我就帶大家了解一下真實的孝敬憲皇后。不過歷史上的孝敬憲皇后烏拉那拉氏,卻是雍正名正言順的結髮妻子,而且他們的婚事還是由康熙親自賜婚。孝敬憲皇后比雍正小三歲,她是內大臣費揚古的女兒,十歲那年被康熙指給還是皇子的雍正。成婚六年後,孝敬憲皇后為雍正生下嫡長子弘暉。
  • 別被甄嬛傳騙了!孝敬憲皇后與雍正相濡以沫40載,沒有逼死齊妃
    在這部劇中,蔡少芬出演的烏拉那拉·宜修,一直不被雍正所喜,她一生都活在姐姐純元皇后的陰影之下。烏拉那拉·宜修的原型是清世宗孝敬憲皇后烏拉那拉氏,不過影視劇中的她和歷史上的她有很大的出入。下面,我就帶大家了解一下真實的孝敬憲皇后。一、奉旨出嫁,母儀天下在《甄嬛傳》中,宜修最初只是雍正的側福晉,後來她設計害死了懷有身孕的姐姐純元皇后,才獲得正妻的身份。
  • 齊妃在皇后面前小心翼翼了二十多年,原來都是假裝的
    皇后這個人雖然惡毒,但也是講究交換原則的,對於把三阿哥雙手奉上的齊妃,皇后給了她最大限度的保護和寬容,甚至想著自己做了太后就讓齊妃好好做個太妃,這在宜修的字典裡已經是少有的仁慈了,可是齊妃卻沒有珍惜。三阿哥的智商隨了生母齊妃,不管是在待人處事還是學習成績上都不盡人意,皇后為了讓他有些長進好讓皇帝滿意,特地為他安排了安靜的環境要他進行讀書,沒想到卻引起了三阿哥和齊妃的不滿,認為皇后是故意不讓他們母子見面的
  • 甄嬛傳:其實真正容不下純元皇后的人是太后,宜修都被她利用了
    純元皇后雖然從來沒有出現在劇裡過,但是她的名字卻貫穿了整個《甄嬛傳》,這個女人不僅是皇帝心頭的白月光,也是導致宜修和甄嬛悲劇人生的始作俑者,不過甄嬛沒有機會與純元交鋒,因為宜修在多年前就已經把她害死了。
  • 《甄嬛傳》與原著小說《甄嬛傳》
    電視劇版《甄嬛傳》裡,砍掉了原著小說中一個重要的人物,甄嬛的哥哥甄珩。原著小說裡,安陵容恨甄嬛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覺得甄嬛阻礙了她和甄珩。所以安陵容慢慢的背叛陷害甄嬛,還利用鼠疫害死了甄珩的老婆和孩子。然而這場由愛生恨害你全家的戲碼,不過是一場單相思引發的血案,因為甄珩根本不可能喜歡安陵容,根本不可能在一起!
  • 甄嬛傳皇后坑隊友的短視管理用人藝術造成滴血驗親的敗筆(一)
    甄嬛傳以劇情的構思精妙,演員的演技精湛,使觀眾百追不厭,本文想從甄嬛傳的滴血驗親大戲中,分析下甄嬛和皇后雙方的團隊建設能力,團隊建設的核心要素等去探討劇情和人物的腦洞。皇后方地位除了皇后,地位最高的是齊妃,但齊妃是沒有野心的,要不也不會抱著三阿哥這個皇上最得意的兒子還是守著齊妃的妃位,而沒有晉升為皇貴妃甚至是皇后,還受到皇上的冷落。綜合來說,齊妃是最忠心於皇后的,至少沒有和皇后分庭抗禮的決心,但皇后容不下齊妃,越老越覺得齊妃是如果三阿哥新帝繼位後,自己地位的最大威脅,必定母子連心。
  • 甄嬛傳之太后,她也曾經認真的活過
    以至於雖然在後宮中皇后當家,但她總能眼看六路,耳聽八方地得知宮中的所有消息,並能讓宮中人都敬畏於她。可見她也是有一定的能力。而劇中一些沒有提到或並沒有考慮到的一些細節,也能證明太后的手段之高。可以說為了烏拉那拉氏的榮耀她根本不在意所謂的姑侄親情。她也並不喜歡宜修,雖然宜修如願坐上皇后之位,但她仍然看不起宜修的小家子氣及狠毒的迫害妃嬪皇孫。但為了家族榮耀,她只能繼續包庇宜修,可見她性子之冷酷無情。但她,真的是這樣的人嗎?
  • 《甄嬛傳》中妃嬪的正史對應
    所以這個太后之前的封號確實是「德」,並且皇后之位是追封的,這一點很多影視劇都有體現,但是太后在雍正登基後不滿一年就去世了,可能參加過選秀,但是沒有活的那麼久(甄嬛傳裡雍正登基後幾年太后才去世)。另外太后是烏雅氏,和烏拉那拉氏同為滿洲正黃旗,地位相當,所以應該不存在有一些網友猜測的烏雅氏是烏拉那拉氏的包衣的關係。
  • 甄嬛傳:皇后至死不知,她若聽懂了太后這句話,後宮沒有甄嬛的事
    這部劇講述了孫儷飾演的甄嬛一角,在通過選秀入宮後,不斷的遭到嬪妃陷害,迫使她逐漸腹黑,而甄嬛也從愛皇上變成了對皇上愛恨交加,到最後也因為果郡王的死,
  • 烏拉那拉氏一門三皇后,一個陪葬,一個被廢,只有她得以善終
    近年來在影視劇中,多次出現以烏拉那拉氏家族皇后為原型的角色。遠到1998年還珠格格當中的皇后娘娘,乾隆的繼皇后,最終選擇了斷髮,繼而被廢,晚清悽涼,慘死冷宮,最終被乾隆葬入了妃陵,可以說非常慘了。在甄嬛傳中出現的純元皇后,皇帝一生中的白月光,還有她的妹妹,也就是劇中的皇后宜修,烏拉那拉氏家族的庶女,因為庶出的身份,長期以來都非常自卑。
  • 甄嬛傳:剪秋在皇后心中的地位有多高?看了這幾件事你就知道!
    《甄嬛傳》中的皇后是有名的會利用人,被她利用過的人一個也沒有好下場,安陵容,祺貴人,齊妃等都是她身邊的人,死得一個比一個慘。1.宜修從來不輕易相信別人宜修是一個多疑的人,從來不肯完全地相信別人,她挑撥了安陵容和甄嬛之間的關係,使安陵容為自己所用,但是她從來不肯完全地相信安陵容,害怕安陵容得寵後會威脅到她的地位,所以每次安陵容侍寢後,她都會命人送去避孕湯。皇后對於棋嬪也是一樣,送給了棋嬪一串紅麝香的珠子,導致棋嬪永遠無法懷孕。
  • 不可廢后的那拉氏,歷史上有多榮耀,一個專出皇后的家族
    不可廢后的那拉氏,歷史上有多榮耀,一個專出皇后的家族熱播劇《甄嬛傳》中的皇后烏拉那拉氏,是後宮中的大boss,好不容易要被拉下神壇,卻被太后的一道遺旨所救,烏拉那拉氏不可廢后。從太后到皇后,再到下一任皇后,她們不停念叨的就是要延續那拉氏的榮耀,那拉氏是怎樣一個家族,可以培養出這麼多的皇后。「沒有前朝的重臣,只有後宮的女人」,用這句話來形容那拉氏再合適不過了。那拉氏可以成為望族,與家族中爭氣的女兒們有很大關係。
  • 甄嬛傳:太后不親自撫養靜和公主,原因終於被說出!
    《甄嬛傳》中沈眉莊去世後,太后為啥子沒有提出要撫養「靜和公主」呢?因為太后明白「靜和」有更好的去處,而她自己則沒有精力也沒有心力撫養這個孩子。2、太后也是用情至深之人,隆科多SI後,太后纏綿病榻,此時已經是病入膏肓,根本沒有心力撫養「靜和公主」。
  • 雍正妃子畫像,烏拉那拉氏端莊,鈕祜祿氏母憑子貴,年氏生涯坎坷
    雍正帝共有后妃三十人,高位者包括孝敬憲皇后烏拉那拉氏,孝聖憲皇后鈕祜祿氏,敦肅皇貴妃年氏,純懿皇貴妃耿氏,齊妃李氏,謙妃劉氏等。孝敬憲皇后,烏拉那拉氏。雍正帝原配皇后,康熙三十年,康熙帝賜封那拉氏為當時的皇四子胤禛,即雍正帝的嫡福晉。康熙三十六年,她生下雍貝勒嫡長子弘暉。但在四十三年,弘暉夭折,年僅八歲,此後那拉氏再無生育。雍正元年,冊封為皇后。
  • 《甄嬛傳》哪個嬪妃結局最悲慘?
    《甄嬛傳》之「最慘榜中榜」一、皇后 烏拉那拉氏 宜修自己愛的人不愛自己,甚至是厭惡,機關算盡卻落個一敗塗地,以為害死自己的姐姐就能名利雙收,結果人算不如天算,什麼都想要最後卻什麼都沒得到,孩子沒留下一個,甚至不能與自己的丈夫合葬在一起,《如懿傳》中烏拉那拉氏宜修是心甘情願服毒自殺,
  • 《甄嬛傳》:甄嬛是薄涼寡義之人?她最後還是忘記了對翠果的承諾
    《甄嬛傳》後期,帶著復仇使命的甄嬛蛻變的腹黑和縝密,但她卻沒有實現當初的諾言,回報當時患難中相助的翠果。隨著《甄嬛傳》中皇后開始獨攬大權後,她設計謀害了齊妃,然後收養了三阿哥,成為了最大利益獲得者。作為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翠果自然無法把控自己的命運和未來,擺在她面前的只有兩條路:一條生,一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