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鐸王朝》全四季

2020-10-13 langoufei

看的第一部外國歷史題材劇,製作之精良讓我看到了老美在歷史劇上靠譜的一面,雖說自己只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但不妨礙其最大程度還原了曾經的宗主國恢弘的歷史片段,美國演員連口音都驚人地轉成了British English不可謂不敬業啊!有點《羅曼蒂克消亡史》裡章子怡的滬語敬業福既視感。

不得不說,影視劇的藝術展示手法讓我對浩瀚英格蘭歷史中的亨利八世有了十分深刻的印象,這也正是我看歷史劇的目的。這位國王可謂都鐸王朝的靈魂人物,從政治貢獻到豐富的個人生活,給正史官和八卦戲劇文學家們都提供了取之不盡的素材。政教權收歸國王一人所有算是他最大的政績了吧,英格蘭新教的誕生使得英國成為歐洲率先脫離天主教廷幹涉的新鮮土壤,這是否為今後工業革命誕生於英國奠定了理論基礎呢?亨利八世時新大陸也已經被發現,人們的地理觀更趨近於現代人,不過在君主專制上亨利八世或者說整個都鐸王朝都是英格蘭最後的黃金年代了,斯圖亞特王朝後來發生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

亨利在追求soul mate妻子的道路上可謂越走越遠,從歷史到劇集本身我都覺得他的原配阿拉貢的凱薩琳大方得體一派旺夫相,可他一路廢了娶,娶了殺,周而復始,不是妻子不忠就是視為異教徒,總之最後一任妻子如不是他恰如其時得去世了,八成也會被作為異教徒給咔嚓了,不過為時已晚,這個殺妻成性的帽子已經摘不掉了。

更諷刺的是在子嗣問題上,他不停換妻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為了誕下男性繼承人。但是可憐的小愛德華在未成年時便病故了,整個都鐸王朝的靈魂就是亨利八世和她的兩個女兒瑪麗一世和伊莉莎白一世奠定並支撐起來的。如果亨利知道後來的事態發展,估計他也不會大費周章在妻子問題上了。當然如果科學更昌明些也行,生男生女真的看男的啊,你自己的基因就是不適合生男孩,生出來也是虛弱早夭,卻總是賴在上帝和女人的身上…

感謝長達四季的美劇,讓我對亨利八世和他的歷任妻子、主教、近臣、以及三個孩子間的人物關係和具體性格上有了極為具像的認知,這對於跨國家、跨語言、跨文化圈的歷史愛好者絕對是個福音,既可以當賞心悅目的劇集來觀看,也可以當作半個歷史教材,當年我就是懷著這種心情看《漢武大帝》《康熙王朝》《貞觀之治》等電視劇的。血腥瑪麗和她後來「撥亂反正」的妹妹伊莉莎白的鮮明對比也相當清晰了,那是因為她們在宗教態度上完全繼承了她們各自的母親,前者是來自天主教及至今天仍根深蒂固的西班牙,後者是積極支持馬丁路德觀點的安博林,正是因為對抗並脫離天主教廷使得她和亨利的婚姻成為可能。

英美媒體評價說該劇近85%地忠於歷史真實,首先我不同意「歷史真實」這個名詞,歷史的真相沒有人能看到,作為我膚淺的理解,這15%的偏離中最大的部分當屬亨利八世的扮演者本人,英俊小生身材也很好,這和在與原配鬧離婚之後體重就嚴重失控的歷史描述差距還是相當大的。還有一點倒是中外皆如此,文明古國裡名分大於一切,皇帝國王都不例外,你可以隨時找個宮女或王后的侍女雨露均沾,但是這個女子不會得到國內外的認可,孩子也是沒有名分的Bastard。

相關焦點

  • 美劇《都鐸王朝》人物賞
    ,堪稱「史上最暢銷的歷史小說」。美國劇作家馬克斯維爾•安德森1948年的作品《千日安妮》(Anne of the Thousand days)中,克倫威爾被塑造成一個心狠手辣的無恥之徒。羅伯特•鮑特編劇的電影《四季之人》(A Man for All Seasons)(獲六項奧斯卡獎)中克倫威爾則成了野心勃勃的大反派,是葬送託馬斯•莫爾的元兇,該劇後來在百老匯也上演過。
  • 《都鐸王朝 第四季》國王愛蕩婦
    四季的都鐸王朝看過後如過春、夏、秋、冬四季。六位王后中死了的四位也如四季那般,如夏天一樣絢爛張揚的安妮·博林,若春天一般單純放蕩的凱薩琳·霍華德,如秋日一樣高雅睿智的簡·西摩,若冬日一般冷靜隱忍的阿拉貢的凱薩琳。如四季輪替一樣也昭示了她們命運的必然。當然她們的命運都離不開這位貪婪、善變、疑心猜忌的國王亨利·都鐸。其實國王只愛蕩婦,但是他的虛偽讓他不得不在適當的時候與蕩婦說再見。
  • 從美劇《都鐸王朝》開始
    有一部鼻血的暴力美劇叫《都鐸王朝》,一共四季。故事講訴了英國國王亨利八世時期宮廷的腥風血雨和愛恨情仇。亨利八世是都鐸王朝的第二位君主,這部劇可能叫《亨利八世》還更合適一點。不過,這些都不影響我們了解歷史。更何況劇中男女演員不僅顏值高,演技還爆棚。看這樣的古裝三級片,不,歷史劇,絕對是一種很好的學習途徑,哈哈哈。
  • 《都鐸王朝 第四季》歷史的言情劇
           我大概花了三個月的時間才看完《都鐸王朝》,時間那麼長,不代表不精彩,相反,我覺得好極了。這是一個戲劇的時代,一個繁盛的時代,一個腐朽的時代。       首先,必須承認的是,我是為了喬納森才看這部劇的,而這也是支持我看完整部劇的動力之一。
  • 都鐸王朝The Tudors第一至四季高清美劇中文字幕
    《都鐸王朝》和《金色年代》的劇作者麥可赫斯特說,「亨利因為愛上一個女人而毀了英國的歷史。」由於風騷的安妮博林不停煽動亨利休掉他的第一任妻子凱薩琳,亨利在凱薩琳的天主教和安妮的新教信仰之間搖擺,整個國家的信仰也被這位專制君主的欲望所左右。他是睿智的知識分子《都鐸王朝》不是一部《絕望的「宮廷」主婦》或者《白宮群英》。
  • 都鐸王朝 House of Tudor
    最終選擇「都鐸王朝」,因為這是很多人最感興趣的一段英國史(畢竟有電視劇加持);其二是,確實這個朝代有很多精彩的故事,且對英國歷史影響深遠。也希望之前對英國歷史不感興趣的朋友,能因碰巧看到這些文章,而對這個國家產生一點兒好奇。這個系列我計劃分四個大塊來寫:亨利七世(含都鐸王朝的建立背景)、亨利八世、瑪麗一世(含愛德華六世的短暫執政)、以及伊莉莎白一世。
  • 寫於《都鐸王朝》落幕時
    花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我把一共四季的《都鐸王朝》完完整整看完了。這是繼《老友記》和《波士頓法律》之後,我第三次為電視劇寫劇評。鄙人文筆有限,請各位看官拍磚。       在正式開始之前,我先要澄清一個概念。我們必須把演員、劇中人物、歷史人物三者區分開來。
  • 【影評】BBC美劇《都鐸王朝》系列
    以答主對歷史上的都鐸王朝有限的認知來看,《都鐸王朝》連續劇對歷史的還原度是相當之高的。
  • 《都鐸王朝 第四季》習慣
    昨天晚上撐住困意,看完了「都鐸王朝」,終於,看完了。心裡洋溢著快樂,以及,淡淡的憂傷。因為喜歡伊莉莎白一世,所以去探尋屬於她的時代,於是看了這部美劇。但凡涉及歷史的電視劇,即便是美國人來拍,沒有懸疑,沒有科幻,沒有動作,自然還是無聊寡淡得如同白開水。所以這四季電視劇,我用了整整三年的時間才終於將它看完。
  • R級別《都鐸王朝》85%劇情尊重歷史
    【背景篇】都鐸王朝:英國歷史上的黃金年代都鐸王朝,指的是1485年至1603年間統治英格蘭王國及其屬土的王朝。歷時118年,共經歷了五代君主,始於亨利七世1485年入主英格蘭、威爾斯和愛爾蘭,結束於1603年伊莉莎白一世的去世。
  • 《都鐸王朝 第四季》都鐸王朝,回憶凱薩琳霍華德
    都鐸王朝,回憶凱薩琳霍華德《都鐸王朝》讓我認識英國,認識一個偉大的君主和他的帝國。亨利八世,偉大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的父親。他一生擁立六位皇后,交媾無數情婦,誕下無數私生子,一生盼望皇后為他誕下兒子,繼臨帝位,卻只有簡·西摩(第三位皇后)產下一子,而皇后因產褥熱而死。這個男人,這一生擁有無數傳奇,卻在婚姻上有太多傷痛。
  • 都鐸王朝之母瑪格麗特如何幫兒子登上王位?
    紅玫瑰代表蘭開斯特王朝,白玫瑰代表約克王朝。在戰爭中,支持蘭開斯特家族的埃德蒙·都鐸被約克軍所俘,1456年死於獄中。這時,瑪格麗特·博福特還懷著七個月的身孕,於是埃德蒙·都鐸的弟弟賈斯珀·都鐸承諾保護這位年輕的寡婦。1457年,瑪格麗特·博福特生下了她此生唯一的孩子亨利·都鐸,也即未來的亨利七世。
  • 試讀:空王冠:玫瑰戰爭與都鐸王朝的崛起
    「玫瑰戰爭」的概念,以及更重要地,玫瑰戰爭與都鐸王朝崛起之間的關係,到16世紀初已經人盡皆知。這種概念能夠留存至今,因為它提供了一種簡單的、強有力的敘述:這個故事把世界簡化為非黑即白,或者說非紅即白。它含蓄地為都鐸王朝的王位主張權作了辯護。
  • 【劇評】亨利八世的六朵花——美劇《都鐸王朝》
    ,《都鐸王朝》連續劇對歷史的還原度是相當之高的。因此在歷史愛好者眼中,《都鐸王朝》連續劇確實能夠幫助我們更直觀地認識那段血腥肥皂劇般的宮廷歷史以及陰暗的政治權謀。《都鐸王朝》最令人驚喜的莫過於無論是主演還是配角,他們在演繹歷史人物時都展現了自己的精湛演技。有的時候甚至不需要臺詞,一顰一笑甚至輕微的眉毛聳動,都能帶出一連串的好戲來。
  • 《都鐸王朝 第四季》追了四季的劇,還是小小紀念一下~
         追了四季的都鐸,終於在這樣一個下雨天畫上句號。     最後一集,無限感慨。那條英俊的白馬,在不真實的光線下穿梭過時光,帶我們很快地回憶從一個男孩到一個男人,從青春到衰老的過程,難道在西方,也有白駒過隙的說法?
  • 尺度不輸《權遊》,限制級史詩美劇《都鐸王朝》:殺妻狂的羅曼史
    今天介紹的就是「小玫瑰」的早期成名作,另一部史詩類美劇:《都鐸王朝》這部由showtime出品的美劇總共四季,在豆瓣上都有著不低的評分。《都鐸王朝》這部劇,講的就是歷史上英格蘭都鐸王朝國王——亨利八世的故事。那麼,為什麼要專門挑亨利八世的故事來講呢?沒辦法,誰叫這位爺太厲害了。
  • 《都鐸王朝》安娜貝拉·沃麗絲身穿金色連衣裙在洛杉磯出席活動
    《都鐸王朝第三季》安娜貝拉·沃麗絲ANNABELLE WALLIS 身穿金色連衣裙在洛杉磯出席活動照片《都鐸王朝第三季》安娜貝拉·沃麗絲ANNABELLE WALLIS 身穿金色連衣裙在洛杉磯出席活動照片《都鐸王朝第三季》安娜貝拉·沃麗絲ANNABELLE WALLIS
  • 《都鐸王朝 第四季》亨利八世——中國的漢武帝!
    斷斷續續地、終於把《都鐸王朝》看完了,作為歷史迷,毫不客氣地打了五星,雖然有人質疑劇集的焦點在於亨利八世的宮廷秘史,但對於想要了解英國歷史的童鞋來說,不失為一部好劇。在沒有看《都鐸王朝》之前,對於亨利八世的印象只是歷史課本裡所述的宗教改革
  • 都鐸王朝:宗教、內政改革,促進了英國民族國家的形成
    都鐸王朝對英國從中世紀邁入近代,邁向大英帝國,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都鐸王朝經歷五代君主,直到1603年,伊莉莎白一世無嗣而終,都鐸王朝才最終結束統治,在這百餘年的歷史中,都鐸王朝的君主們通過宗教改革驅逐羅馬教廷對英國宗教事務的幹涉,通過內政改革,收攏地方貴族的權力,將中央的法治和憲政滲透進地方統治中,又依靠武力粘合了英格蘭、愛爾蘭和威爾斯,這些改革激發了國民的民族主義和民族意識
  • 博林家的另一個女兒,都鐸王朝之瑪麗·博林
    亨利八世 作為都鐸王朝的番外篇,我們就來說說亨利八世其中的一個情婦,另一個博林家的女孩兒的故事。 都鐸王朝之——瑪麗·博林 瑪麗·博林的出生日期現在已經不可考,有些歷史學家宣稱她是亨利八世第二任王后安妮·博林的妹妹,但是根據貴族繼承的嚴格的規則,在沒有存活的男性繼承人情況下,封號會被長女一系繼承。如果安妮·博林是姐姐,那博林家祖傳的封號奧蒙德伯爵應該由伊莉莎白一世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