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寶寶不會說話引發婆媳大戰,檢查後醫生說:我這治不了

2020-12-23 空谷幽蘭育兒

寶寶出生後,對於家長而言,最欣慰的莫過於看著小傢伙一點點長大,聽他們奶聲奶氣的叫「爸爸媽媽」。可有些寶寶,卻遲遲不肯開口,發音也含糊不清。

有人會想,是不是舌根沒剪的緣故?畢竟,在我國各地,都有類似「舌根不剪,小孩說話不利索」的說法。尤其老一輩人,更是堅信不疑,認為舌根應該從就剪開。

可小孩不會說話,真是因為這個原因嗎?

朋友小張的女兒今年1歲半了,聲帶沒有問題,卻一直不會說話,只是發出一些單音節,因此,家裡時不時就會爆發「戰爭」。

有天,家裡又吵了起來,婆婆:「孩子快2歲了都不會說話,當初我讓你剪舌根,你不聽我的!」

小張被婆婆說的不厭其煩,女兒的情況也著實讓人揪心,後來還真的和婆婆帶女兒去了醫院。

到醫院後,醫生表示:「孩子舌系帶(舌根)正常,不會影響說話,我這治不了。」

婆婆不相信:「您再好好看看。」

專業被質疑,醫生也很不開心:「你可以去找其他醫生,這是語言發育異常,和舌頭沒有關係!平時多和孩子說話,進行語言鍛鍊!」

被醫生懟後,婆婆想起自己幫忙帶孩子時,幾乎都是自說自話不和孩子溝通,自知理虧,再也不埋怨兒媳婦了。

由此可見,小孩不說話,或許會有舌系帶的原因,但卻絕對不是全部。若一心認為是沒剪舌根的緣故,只會耽誤孩子語言能力開發的最佳時期。

據了解,現今兒童語言發育出現異常的現象越來越多,可孩子說話有早有晚,怎麼就能知道是不是發育異常,要是知道晚了,是不是就來不及了?

因此,下面這幾個不同月零的標準,寶爸寶媽要記牢,可以做為參考。

寶寶語言是否發育異常的早期識別:

1.剛出生的寶寶不會哭鬧。

2.2個月時對家人的聲音沒有反義,不會笑,或許是有問題。

3.4個月時不會發出聲音,不會模仿。

4.8個月時沒有開始學說話,對躲貓貓的遊戲沒有任何反應。

5.12個月時還不會說單個的字,不會對家人做手勢,點頭搖頭再見。

6.18個時會使用的單詞不滿15格,不願或不會模仿其他聲音,只願說音節。

7.2歲時不能模仿單詞,不會聽指令。

8.3歲時還不會說短句子,不能自發與人溝通。

如果孩子有這樣的情況,家長就應該重視起來,很明顯,他的語言能力是落後於正常水平的。

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除去病理因素外,歸根究底,其實是由於家長錯誤的養育方式造成的。

孩子不會說話,家長可以自檢,有沒有犯這幾個錯誤

1.是否太過「善解人意」?

語言最初是源於生理需要的表達,因此,寶寶需要叫媽媽爸爸,隨著逐漸的練習,會表達其他需求,比如:噓噓、水水等。

但有些父母,過於體貼,寶寶一個動作,就知道他們要什麼,並為他們做了。如此,寶寶沒有表達的機會與必要,慢慢他們就不願再說了。

2.輔食有沒有及時吃?

從寶寶4個月起,就應該逐漸添加輔食,這不僅是為補充營養,也鍛鍊了面部肌肉、嘴唇、舌頭,這些,都是語言器官。

但若是輔食沒有及時吃,或者吃的過於精細,不需要拒絕,那寶寶的語言器官得不到鍛鍊,也不利於語言發展。

3.是否給孩子營造學習環境?

說話不是天生就會的,需要不斷的觀察、模仿、練習。若是父母不常與寶寶交流,不對寶寶進行指導,不給他們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那他們的語言發展,就會延遲。

應該如何幫助不會說話的寶寶?

若是確定寶寶不是因為生理因素不會說話,那父母就一定要為寶寶營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

要多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需要,引導他們主動說出來,我們再去做。比如當寶寶餓了,想吃東西,我們可以讓他們主動說出來,然後再吃。

當然這個過程是需要時間的,有些寶寶起初可能沒有什麼反應,需要我們不斷的重複他們才會有回應,但是照顧孩子就是應該有足夠的耐心。

另外,在我們與寶寶交流的時候,儘量多說一些簡單的語言,不要過於複雜。並且應該多使用一些誇張的表情或動作,那樣會讓他們對說話感到更有興趣,從而自主的模仿學習。

有些寶寶由於性格問題,天生不愛說話,如果是這樣,父母們也不要逼迫的太急,多和他們溝通,給他們一些時間,慢慢就會變好的。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1歲寶寶還不會說話,奶奶說因為沒剪舌根,醫生的話給出解釋
    很快,孩子就已經一歲了,小露的婆婆看到其他孩子在學說話了,但是自己的孫女卻連基本的"爸爸"、"媽媽"都還不會叫。婆婆很心急,就跟小露說,應該是出生時沒有剪"舌根"才導致現在孩子已經一歲了還不會講話的。小露對這方面不懂,就帶著孩子去醫院檢查,醫生檢查後並沒有發現孩子有什麼問題,然後就給小露解釋了關於"舌根"的問題。究竟舌根跟說話有關係嗎?
  • 寶寶2歲不會說話,婆婆竟叫醫生剪一刀:別讓你的無知害慘了孩子!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局長~用娘心調查育兒知識問題,為寶媽們撥開育兒道路上的迷霧,真相只有一個!一定要持續關注局長哦~「把小狗說成小鬥」「把烏龜說成烏堆」「把飛機說成灰機」……常聽一些媽媽說,我的孩子說話不清楚,發音不準,到底是怎麼回事?
  • 寶寶2歲還不會說話正常麼?孩子為什麼說話晚?家長該如何引導?
    寶寶一般1歲多就開始學說話了,到2歲已經能和家人簡單的交流溝通了。可是也有一些寶寶到了2歲多還遲遲不肯開口,寶寶說話晚正常嗎?如果不正常,問題又出在哪裡?要判斷寶寶是否說話晚,首先要知道寶寶語言發育的過程。
  • 2歲半寶寶不會開口說話,以為孩子有語言障礙,醫生卻誇孩子是寶
    夫妻二人也想著嘗試一下做試管嬰兒吧,可去醫院進行檢查。結果顯示老婆子宮內膜偏薄什麼是子宮內膜?她是子宮內壁的一層膜,是受精卵著床的地方,如果內膜太薄會降低懷孕的機率。此外老婆的輸卵管曾經有發生過炎症,導致現在輸卵管有些閉塞,無法順利排卵。所以懷孕是相當困難的。但是這個情況,告訴老人們之後,老人們都很難接受自己無法抱孫子孫女……
  • 寶寶2歲還不會說話,是孩子發育緩慢嗎?
    小圓就是這樣的家長,小圓的兒子牛牛今年2歲了,是個人見人愛的胖小子,每次帶牛牛出去玩,他都表現的非常開心,也樂意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但是牛牛說話比較晚,到現在也只會說簡單的2個詞,比如吃飯、洗澡等,不能說出完整的一句話,這就導致其他小朋友跟他無法正常溝通,久而久之,也就不願意跟牛牛一起玩了。
  • 1歲寶寶半夜哭鬧不止,急忙去醫院檢查,醫生看到結果後大吃一驚
    一歲的寶寶連話都說不清楚怎麼會染上毒品?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寶寶染上毒癮的原因竟然是與年輕爸媽有關……近日,長沙人張儷(化名)說,她與老公帶著一歲的寶寶瑤瑤(化名)去武漢旅遊。半夜時,瑤瑤肚子餓哭了起來。張儷用旅館的茶杯衝了一杯牛奶。15分鐘後,瑤瑤哭得更厲害了。次日,張儷帶著孩子回了長沙,在醫院檢查後發現,孩子的尿液中檢出了冰毒成分。
  • 為啥我家寶寶1歲半還不會說話?
    不過因為寶寶的生長環境、自身生長發育等都存在著差異,寶寶開口說話的時間,以及說話的能力也會有所不同。有些孩子一歲半就能跟爸媽交流對話,而有些孩子兩歲了仍然只會叫「爸爸」、「媽媽」。這裡家長們要了解0~3歲是孩子語言發展的重要階段。雖說存在個體差異,不同寶寶語言發展參差不齊,但再小的寶寶,也有自己的「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
  • 包貝爾女兒的奶嘴讓「婆媳大戰」一觸即發,這一次誰對了?
    節目中包奶奶不但要教餃子說話識字,還要改掉餃子一直吃奶嘴的壞毛病!在餃子睡午覺也要含著「狗狗奶嘴」,否則哭鬧著不肯睡,包文婧心疼餃子,就與婆婆展開了拉鋸戰,「婆媳大戰」簡直一觸即發!寶寶的吸吮有兩種作用:一種是通過吸吮攝取必需的營養,另一種則是"非營養性吸吮",父母們常會看到寶寶吮吸乳頭卻不吃奶或吮吸手指的情況,這其實是寶寶在感知和了解這個世界,也可以讓寶寶獲得撫慰和安全感,更重要的是寶寶通過這種"非營養性吸吮"使口腔獲得有益鍛鍊,對日後牙齒的健康發育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
  • 用偏方治鼻炎,5歲女童肝衰竭、昏迷不醒……醫生:這植物有毒!
    今年5歲多的可可(化名)家住武平,1歲多時,媽媽廖女士發現可可有鼻炎,村裡人教她煮蒼耳子水給孩子喝。廖女士發現可可喝完後,鼻炎似乎有所好轉。從此,蒼耳子水成為給可可治鼻炎的必用神藥。
  • 寶寶8天沒大便,老人說是「攢肚」?醫生:胡鬧,再不治就肛裂了
    寶寶兩三個月的時候,便便會突然減少,以前一天拉幾次,這會兒可能幾天才拉一次,寶媽們可能聽到過身邊的老人說,這是寶寶在「攢肚子」了。這種說法沒有錯,但是寶媽要注意區分,寶寶到底是「攢肚」還是「便秘」,如果是後者,太長時間不排便,問題可能會變得很嚴重。
  • 2歲兒子總愛咧嘴笑,奶奶發現不對勁送醫檢查,醫生:還好來得及
    平日裡除了寶媽以外奶奶也會時長來幫忙照看孩子,一天奶奶來看孩子時,寶寶正在睡覺,不過孩子咧嘴笑,奶奶看見了也甚是喜歡。但是最近這幾天,奶奶發現孩子總是在咧嘴笑,奶奶總覺得有些不對勁。
  • 寶寶發不出「L」的音,是舌頭有問題,用這5招讓寶寶說話變清晰
    口齒不清的小寶寶前兩天,我吃過晚飯之後在寶媽群裡和大家聊天,娟娟在群裡說,她家的寶寶現在一歲半了,雖然會說話,但是說的特別不清楚,尤其是帶有「L」的音,怎麼教都不行,寶寶就是發不準這個音。寶寶發不出「L」的音,是舌頭有問題如果寶寶已經到了兩周歲左右,但是仍然發不出「L」的音,說明寶寶的舌頭存在一定的問題。1、舌系帶過短如果寶寶的舌系帶過短,會導致發不出「L」的音,家長要及時帶著寶寶去醫院檢查治療。
  • 孩子1歲多還不會說話,擔心發育遲緩?別著急,看看是不是些原因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些寶媽抱怨,自家寶寶已經一歲多了還是不會說話,而且這些媽媽還會認為是孩子發育異常,有的甚至帶寶寶去醫院檢查,也沒發現任何問題。 小美帶寶寶去醫院檢查,醫生說孩子聽力以及各方面都沒有任何問題,只是單純的說話晚而已。但是小美覺得,孩子遲遲不開口講話,也有可能與她平常沒有對孩子進行很好的鍛鍊有關。 其實鄰居小美的想法是正確的,因為1~3歲是孩子語言發展的關鍵期,若父母在平常生活中沒有採用正確的回應方式,那麼,部分孩子說話就會比較晚。
  • 3歲寶寶一洗澡就大哭,醫生檢查身體沒問題,罪魁禍首是奶奶
    小白的兒子如今已經3歲了,小白夫妻工作忙,孩子大部分時間都由奶奶來照顧。兒子和同齡的孩子一樣愛玩愛鬧,但奇怪的是,寶寶對洗澡這件事特別地抗拒,每天要帶他去浴室時都哭鬧著不肯洗澡。對於孩子不愛洗澡這件事,小白覺得非常可疑:莫不是孩子的身體上有什麼問題?隔天她就帶了孩子上醫院檢查身體,結果醫生說孩子一切正常,十分健康。於是她回家後就跟婆婆說了檢查結果,並且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婆婆眼看事情瞞不住了,這才說出實情。
  • 鼻炎久拖不治會成癌?醫生:鼻炎長期不治會引發併發症
    生活中,鼻炎患者不在少數。據統計,我國不同程度的鼻炎患者已達到3億人,相當於每4人就有1個鼻炎。鼻炎有多痛苦?每次只要冷風一吹,那就是接連打噴嚏,打完後一陣頭暈目眩,眼淚直流,鼻子再也無法阻止鼻涕的自由落體,連呼吸都成了問題。
  • 娶了這幾大生肖女,將會是你的福氣,「婆媳大戰」基本不會發生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不想結婚,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有些人會認為結婚之後二人世界就不會再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兩個家庭的事情。本來兩個人之間就已經很容易產生矛盾了,如果再涉及兩個家庭,那樣的話矛盾就更加突出,所以現在不婚主義的人有很多。
  • 1歲寶寶不哭不鬧,婆婆誇孫子「真乖」,醫生怒斥家長:太無知
    小剛媽媽帶孩子時,發現孩子很安靜,平時不哭不鬧,還讓他定時吃飯,就覺得孩子這麼乖,很好帶。但時間一長,孩子一歲多了,還是不說話。這讓小剛妻子很奇怪,好好的孩子,怎麼不會說話?於是她帶著孩子去醫院檢查,醫生責怪小妻子,說怎麼帶孩子來了,因為孩子已經患上了自閉症,如果再晚帶一點來,孩子的自閉症就更難治癒了。
  • 月子裡婆媳冷戰,只因給寶寶綁腿,老人經驗可能是錯誤育兒觀念
    婆婆真心喜愛孫子,平時照顧寶寶婆婆都不讓曉靜伸手,這天曉靜突然覺得寶寶狀態不太對勁,身體顯得十分僵硬,小臉通紅。想起婆婆前幾日說要給寶寶纏腿,曉靜連忙打開包被,果然寶寶的小腿被紅布繩纏住了,寶寶掙扎中小腿已經有了淡淡的勒痕。
  • 懷孕後,罩杯從A升到C,醫生卻讓我做個詳細的檢查
    茜茜說:「之前只有A,沒想到懷孕後,直接變成了C。「為此,茜茜在閨蜜面前炫耀了好久。可是,漸漸的,茜茜感覺乳房有些刺痛,摸起來還有硬硬的東西。隨著孕周的增加,不舒服的感受越來越明顯。當時,醫生摸到腫塊後,一臉凝重的讓茜茜做檢查,好在最後確定只是普通的乳腺增生,虛驚一場。
  • 寶寶2歲了還不會說話,這算不算正常?聽聽專家怎麼說
    撰稿:蔣銳| 插畫:kit | 審核:靜好我兒子都已經兩歲多了,但他怎麼還不會說話啊,眼看著這麼大的別人家的孩子都會喊媽媽爸爸了,可我家孩子還只會咿咿呀呀。不過我家寶寶的交往方面沒有問題,和小朋友互動都聽好了,但要表達自己的情緒,別人又不理解時就會發脾氣,扔東西,還咬過別的小朋友。也不知道孩子的這些表現都正常不?他這個年齡不會說話正常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