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子微笑,溫暖相逢,點點關注吧!
我在私底下是一個特別無趣、乏味的人,喜歡待在書房裡寫字、聽戲、看書,沒有別的愛好,不抽菸,不喝酒,當然,也不喜歡燙頭。——郭德綱
近日,德雲社濟南分社正式開始動工,郭德綱親自到了現場,參加了動土儀式,大半年不見郭德綱,一出手就是大手筆。
要知道,德雲社除了主場北京,在南京和黑龍江等地都有開設小劇場。德雲幾個隊伍的演員輪流前往各地演出,一般都是一個地方一個隊伍。
但是濟南分社不一樣,將會同時有4、5支隊伍演出,而且不只相聲這一個形式,會專門分為曲藝、戲劇等多個項目。
據悉,這次的文化廣場將是由郭德綱旗下的德雲社投資,總投資27億,即將動工的廣場也將被命名為山東德雲文化廣場。
這樣的一個綜合體劇場計劃,在目前國內還是非常少見的,郭德綱說自己也非常期待最後建成的樣子。
如此盛況不禁讓人唏噓,還記得2006年麼?從春節開始,就不斷有專家出來表態,說郭德綱即將過氣。
有人說2月份他就下去了,後來改口到4月份,接著又說是勞動節,沒幾天又表態說兒童節就差不多了。
哪怕是如此,從小就開始學相聲的郭德綱卻沒有打算放棄,他一門心思鑽進了相聲裡面,從穿上大褂那一刻開始,他就沒打算脫下來。
因為郭德綱最感恩的,就是自己描述過的那段歲月:
孤身一人流落京城,上無片瓦遮身,下無立錐之地,身無分文,舉目無親,人情冷暖,世態炎涼。
郭德綱,1973年出生於天津,父親是警察,母親是老師,和相聲可以說並不沾邊,但是父親執勤的時候,就把他放進劇場裡,逐漸就產生了興趣。
到北京發展其實最早在1988年,那一年,郭德綱16歲,但是夢想的確有,那就是成為相聲大腕兒,只是因為種種困難,呆了兩三年就回家了。
第二次進京,是1994年,住在一個一晚上18塊錢的小旅館,刺鼻的味道和茫然的未來讓他再次回家了,但是他從未甘心。
第三次,就是1995年了,他沒有想到前路是如此艱難,但是這一次他沒有退縮,一直堅持到了今天。
郭德綱《過得剛好》:數載浮遊客燕京,遙望桑梓衣未榮。苦海難尋慈悲岸,窮穴埋沒大英雄。
郭德綱第三次到北京的情況,也並不好,住在偏僻的青塔,一床一椅就是全部家具,那個時候他的夢想就是有一張桌子。
後來就是哪裡便宜住哪裡,經常沒錢交房租,有段時間住在通縣北楊窪的一個小區,交不起房租被房東砸門罵街,只能躲在屋裡不敢出聲。
這個場景,不禁讓人想到《好先生》中孫紅雷飾演的陸遠,初到美國,交不起房租的時候房東催繳,躲在房間內不敢出聲。
後來陸遠克服各種艱難,忍受著各種廚師同行的刁難、謾罵、欺辱,終於成為了米其林餐廳的主廚,盛名達到了巔峰。
何其相像,出門在外,一分錢真的能難倒英雄漢,尤其是在你最落魄的時候。
窮途真的很接近末路,這也是很多各種漂的人們的深刻體會,有太多人因為艱難而選擇知難而退,即便平庸,也可安度此生。
但是這一次,郭德綱倒是沒有再退縮,只是命運並不會因你的堅持而減少磨難。
郭德綱講過,自己在北京多年,從來沒哭過,唯獨那一天晚上,成為了刻骨銘心。
他曾在一個小評劇團演出倆月,沒有給錢,有一天,郭德綱夜戲之後沒有公交車了,自行車壞了,公交車沒了,只能走路回去。
從蒲黃榆走到大興黃村,按照公交和地鐵路線計算有22公裡,如果按照步行,真的是非常遠了,站在臺上一天,加上心情的苦悶,這一路的心情可謂悲愴。
郭德綱:站在橋上,抬頭一看,幾點寒星,殘月高懸。想到自己這些年的坎坷與艱辛,我鼻子一酸,眼淚就下來了,譁譁的,一邊哭一邊給自己打氣:「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當時我就想,郭德綱,你記住了,今天的一切是你永遠的資本,你必須成功。
憑藉這樣的堅韌,郭德綱繼續經歷了無數磨難,走到今天其實堪稱奇蹟。
從小茶館到慘澹的劇場經營,到能夠帶領弟子把相聲講到國外,一直到如今德雲社分社的擴張,一路艱辛難以描繪。
生命中遇到的那些貴人,是他拼命堅持相聲的回饋,如在落魄時遇到的靈魂伴侶王惠,如恩師侯耀文,如默契如愛人的搭檔于謙。
一路走來,各種坎坷,各種不順和阻礙,終於我也看到了花團錦簇,也看到了燈彩佳話。那一夜,我也曾夢見百萬雄兵。 ----郭德綱
其實懷揣夢想的人特別多,能夠咬牙堅持的不少,但越挫越勇激流勇進在現實面前,有時候是很脆弱的。
如王陽明,從篤定開始儒學之路前,他一共也進行了5次摸索,也正是因為他的五次摸索,為他今後的建立萬世之功打下堅實的基礎。
連聖人都不能很輕易的找到自己的路,我等凡夫俗子更不能急於求成,想達到自己理想的狀態,必須有目標,必須相信自己。
王陽明的目標是質疑經典,開創自己的心學,郭德綱其實一直想的就是說相聲,一直說下去。
很喜歡威爾遜的一段話:我們因夢想而偉大,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大夢想家:在冬夜的火堆旁,在陰天的雨霧中,夢想著未來。有些人讓夢想悄然絕滅,有些人則細心培育、維護,直到它安然度過困境,迎來光明和希望,而光明和希望總是降臨在那些真心相信夢想一定會成真的人身上。
相信相信的力量,每個人的夢想都有成真的那一天。
歡迎關注,看看情感故事,聊聊三兩心事,這裡有溫暖有力量,共尋人性中那一抹通透吧!
|作者介紹:
@鏡子如歌,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導演系,從事十年影視工作,六年教育工作,喜歡探究人性中的矛盾與美好,樂於分享情感類故事,結合生活分享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