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首場演出結束後馮俐副院長、劇組演員與到訪嘉賓及德國小觀眾合影留念
由中國駐柏林文化中心邀請,中國兒童藝術劇院演出團一行15人在副院長馮俐的率領下首次訪德,8天時間,3臺精彩劇目,在德國柏林、白湖演出6場,開啟中國兒藝成立58年來在海外舉辦的首個兒童戲劇周活動,這也是中國兒藝首次走進中歐國家演出。
中國駐德國大使夫人徐靜華為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德國首演致辭
馮俐副院長在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德國首演式上致辭
戲劇周形式在海外打造中國兒藝品牌 三部作品集體亮相德國
2014年11月10日下午,德國柏林市夏洛滕堡區歐莎得爾•星克爾小學禮堂座無虛席,學校全體師生觀看了中國兒藝趣味益智劇《小吉普變變變》演出,中國駐德國大使夫人徐靜華為中國兒藝德國首演致辭,並在馮俐副院長、柏林中國文化中心王瀅女士的陪同下與德國小觀眾一同觀看了中國兒藝在德國的首場演出。
馮俐副院長、中國駐德國大使夫人徐靜華、柏林中國文化中心王瀅女士同德國小觀眾一起看戲
《小吉普變變變》演出現場觀眾笑聲不斷,掌聲連連,該劇是中國兒藝上演頻率最高、最受歡迎的劇目之一,劇目上半場叫《變變變》,演員把香蕉、黃瓜、毛巾等日常生活用品變成了大象、鴨子、魚等小動物;而下半場《小吉普》則以清新自然的方式講述了一輛消防車小吉普如何用自己的勇敢、智慧與靈巧成為一名救火小英雄的故事。三位演員靈巧嫻熟的變化手法和詼諧幽默的表演風格,使德國小觀眾沉浸在歡樂之中。
益智趣味兒童劇《小吉普·變變變》德國首演現場氣氛熱烈
另外兩部作品分別是《三個和尚》和《三隻小豬變變變》,其中《三個和尚》是中國兒藝2014年新創劇目,是一部集武術、戲曲、現代舞以及多媒體等元素於一體的肢體動漫劇。鐘琴木魚、水桶蒲墊、磐石古樹……肢體動漫劇《三個和尚》舞臺令觀眾印象最深的就是充滿中國意象的「簡美」。「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雖然劇中只有16個字的臺詞,全靠演員們運用肢體動作和舞蹈來演繹劇情,把一個看似簡單卻蘊含哲理的故事通過創新的方式講得完整,突破語言障礙,讓德國的孩子們更好地了解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懂得團結互助、相互依存的道理。而趣味益智劇《三隻小豬變變變》則巧妙地把格林名篇與生活用品奇趣變化的智力啟蒙交織在一起,令孩子開懷的同時展開無限想像。該劇不僅在國內演出場場爆滿,今年2月還赴加拿大演出,受到當地觀眾的熱烈歡迎。副院長馮俐說,三颱風格迥異的精彩劇目同時亮相德國,以其獨特的藝術形式備受好評,體現了中國兒藝在創作演出和對外文化交流方面的長足進步。
演出過程中演員們與當地小觀眾積極互動
超強演出陣容 展示國家劇院藝術風範
為做好赴德演出,中國兒藝院領導非常重視,精選了優秀演員組成超強演出陣容,其中包括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劉曉明、優秀青年演員、中國話劇金獅獎獲得者唐妍等眾多深受觀眾喜愛的表演精英。到達德國後,演出團即開始緊張的彩排工作,為保證在最短的時間讓德國的小觀眾看到更多、更精彩的演出,副院長馮俐帶領演出團全體在首個劇目演出結束後來不及休息,馬上拆臺、換景,開始緊張的籌備下一個劇目的演出。唐妍、郭斌、王倬、吳子競等演員在演出團中承擔兩個劇組的角色,為了保證最佳的演出效果,他們抓緊一切空餘時間排練,走臺,為德國的小觀眾打造精彩的藝術之旅。演出結束後,觀眾還沉浸在精彩的劇情中久久不願離去,一位叫薩拉的小女孩說,從來沒看過這麼好的兒童劇,希望能夠經常看到你們的表演。歐莎得爾•星克爾小學校長露茨女士說:中國的兒童劇非常好看!我們都很喜歡,謝謝你們!
演出結束後德國小觀眾依依不捨,紛紛上臺與演員交流並體驗演出道具
中國兒藝院長尹曉東說:2014年是中國兒藝的演出年和對外文化交流年,劇院今年不僅演出場次和收入再創新高,還將《十二生肖》、《伊索寓言》、《西遊記》、《小吉普變變變》、《三隻小豬變變變》、《三個和尚》等六個優秀的劇目送至加拿大、哥倫比業、蒙古、法國、泰國和德國,並在德國首次開辦兒童戲劇周活動,展示了中華優秀文化的精髓,讓世界的孩子了解中國,了解我們優秀的兒童戲劇作品,並能在了解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搭建中外兒童戲劇溝通平臺,用藝術實現與世界少年兒童心靈的交流與互訪,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