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快要到來了,小盆友們應該挺高興的。
……什麼?高興得太早了??
回想俺們當年放暑假,那簡直是人間天堂。
60天的假期,可以用50天的時間坐在電視機前看還珠格格鹿鼎記絕世雙驕,或者歪在沙發上看幽遊白書網球王子海賊王火影忍者,要不就是拿著遊戲手柄各種超級瑪麗冒險島瘋狂遊樂場……(暴露年齡了 )
咱們這一輩的童年大多挺無憂無慮的,該玩的基本都玩過了。
可當咱們這一輩當了爹媽,卻沒想著讓自己的孩子繼續玩下去。
今天,有媒體的報導裡提到了這樣一份「6歲孩子的學習清單」,差點沒把人嚇死——
「英語,詞彙量4000左右,可與外教正常語速交流,能寫300字左右英語作文;數學,心算1萬以內加減法、心算兩位數與一位數乘除法,學過數獨,知道小數、分數、負數並進行加減;語文,會背千字文,50首左右唐詩,學完拼音,認識1000多漢字……」
▲起跑線恐慌(via中國青年報)
好吧……別的不說,咱們光來看「能寫300字左右英語作文」這項。
300字的中文看起來挺少的,那麼300words的英文是個什麼概念?
主頁君給出幾個參照物——
大學四級作文:120-150
大學六級作文:150-200
考研英語大作文:150-200
雅思大作文:250-300
也就是說,作文需要寫到300字的,基本上已經到了要考研、考雅思的地步了。
——然後你現在和我說,這是一個6歲孩子的學習清單???
雖然這份清單裡所謂「心算1萬以內加減法」「認識1000多漢字」等等同樣很有槽點,但和裡面對於英語的要求——詞彙量4000、寫300字作文——比起來,反倒是挺「溫柔」的了。
……6歲的孩子這是做錯了什麼?
看上面這份所謂「6歲孩子學習清單」,咱們可以發現一個很微妙的地方。
按照清單上的說法,6歲孩子的英語詞彙量得達到4000,但只需要「認識1000多漢字」。
中國家長對學英語的狂熱簡直到了誇張的地步——尤其在一線城市。
很多父母自己讀書時的英語也就學成那樣,工作中也不怎麼能用上英語,但卻瘋狂地堅信孩子必須要從小學好英語,非要把英語折騰到母語的水平才不至於被別人甩在後面。
有一個5歲女兒的媽媽,本不打算給孩子報英語班,之後頂不住周圍家長的壓力,便也跟風報了。
結果,當她去給孩子報英語班時,被老師的一句話給噎住了——
還有3個月女兒才滿5歲,林嵐一直希望「孩子快樂就好」。直到一次和女兒幼兒園同學的媽媽的一段對話,深深刺痛了她:「別的孩子都提前學,就你孩子不學,將來上學跟不上,她能快樂嗎?家長這樣對孩子負責嗎?」
兩個反問句讓林嵐幾乎一夜未眠,和丈夫商量後,他們決定先給孩子報個英語外教班,「主要還是讓孩子先喜歡英語」。
來到一家規模較大的全國連鎖少兒英語培訓機構,林嵐一上來就被問懵了。得知孩子5歲,老師立刻問:「怎麼這麼晚才來,別的孩子都學了兩年了!」
▲起跑線恐慌(via中國青年報)
3歲就學英語,很誇張嗎?
不,這是如今一線城市最最普遍的現象。
主頁君有幾個朋友,孩子不過兩三歲,話還說不太全,就被心急火燎的父母送去了幾萬塊一年的外教英語班。問他們為啥那麼著急,他們也挺無奈:「別人家孩子都這麼早學英語,我們家的不去學,就要被人比下去了啊!」
這些家長的恐慌並非無中生有。去年有調查顯示,在中國,有高達70%的家長在孩子5歲前就送他們去學英語了——
English has been introduced in primary schools, but more parents are starting their children on the second language before the age of five.
Nearly 70 percent of the 2,003 respondents reported that their own children or children they know started learning English before five years old, mainly due to Chinese parents' fixation on giving children an early advantage.
Many parents send their kids to early childhood English-language learning institutions, though they can be pricey. Some 39 percent of respondents said parents pay between 10,000 (1,524 US dollars) and 20,000 yuan annually to such institutions.
▲Chinese children learning English earlier: survey (via Xinhua)
5歲不到的小孩英語到底能學些啥?家長們一時半會也說不清。只是周圍的父母都在這樣做,這一年好幾萬的錢灑出去即使心痛,但至少能求個「不被比下去」的心安吧?
送英語培訓班還不算,孩子還要讀英文原版童話書、看原版動畫片,還得起個英文名——是了,現在都不流行叫小名了,得叫孩子英文名才夠「洋氣」。
之前刷遍盆友圈的這篇文章裡,這個場景讓人印象深刻——
鄭開欣帶著5歲的女兒在國貿玩耍,一個年齡相仿的小女孩湊到女兒面前說:「我叫Lucy,你叫什麼?」女兒回答:「我叫Eva。」於是兩個人開始玩耍。
這時,旁邊另一個男孩子也想要加入,但是得知對方沒有英文名字後,Lucy拉著鄭開欣的女兒跑開了。
▲中產鄙視鏈:絕不讓娃和沒英文名的孩子同讀幼兒園(via鳳凰周刊)
……幸好俺們那一輩還比較淳樸,不然像主頁君這種至今都沒有英文名的人,估計早就被剝奪了交朋友的資格了。
在上面這篇調查的報導裡,有一位教育學的學者說了這樣一句有意思的話——
Shi Longwei, associate professor of education at Southwest University, said it is more important for children to have the freedom to grow and develop their own interest. "Even in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kids in kindergarten are only taught to recognize the 26 letters."
▲Chinese children learning English earlier: survey (via Xinhua)
「即使在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幼兒園也不過是教教26個字母罷了。」
而在咱們的某些「雙語幼兒園」呢,孩子不僅得學26個字母,還得學英語的日常對話、會用英語做算術題、會唱英文歌……
你以為幼兒園樂意教這些?未必。那是因為許多小學的「幼升小」考試就要考這些啊
來看看這個小姑娘失敗的「幼升小」——
在全市公認最難進的私立小學那場入學面試中,女兒聽懂了英文兒歌並複述出來、答對了用英文出的數學題「13+13=?」,又對出了「秦時明月漢時關」這句詩的後三句,最終,被「唐宋八大家是誰?」這道終極難題給問住了。
直到現在,趙靜楠還總叨叨:「女兒就是被『唐宋八大家』給害的!」
▲起跑線恐慌(via中國青年報)
瞧見沒,剛讀完幼兒園(或學前班)的五六歲小孩子,除了英文水平叼炸天外,還得會背王昌齡的《出塞》,能把「唐宋八大家」一一羅列出來……
當然了,有人肯定會說,覺得「幼升小」題目太難,那就去讀普通的公辦小學啊。覺得那些培訓班又貴又沒必要,那就別去上啊。又沒人逼你去。
但現實往往是,有這樣的「思想覺悟」的家長太少太少了……
上海的家長或許聽說過這樣一家培訓機構:百花學習塾。
這家以「開發孩子智力」為噱頭的機構,開設了英語、奧數、邏輯思維等一大堆課程,其中也不乏最為熱門的「幼升小應試課」。
百花學習塾曾火到什麼地步?
幾萬塊的課程,家長們跟不要錢似的凌晨3點來排隊報名,甚至願意多花幾千塊來找人「代搶」……
「太瘋狂了,以為5點鐘起床,報名就篤篤定定了,沒想到居然還要排隊……」前天清晨6時許,豆花媽媽來到位於杏山路的一家公辦早教中心報名點,替21個月大的兒子報名周末親子班,不想早在她之前已有100多位家長等候在那了。
「據說有家長凌晨3點多就打車趕到現場拿號了。聽保安大叔說,4點半名額就被一搶而空了。」
▲上海公辦早教中心現搶購潮 家長凌晨3點排隊報名(via新聞晨報)
結果很快呢,事情就發生了神轉折:百花學習塾被查證是無證經營的野雞機構。
然而諷刺的是,當咱們Global Times的記者去採訪這些排隊的家長時,他們都很淡定地表示:「無證經營又怎麼樣?無所謂啦~」
City media exposed the group for operating without an appropriate business license but this merely served to see a surge in the number of parents wanting to place their children in Kuno Method.
"We don't care if the school is an unlicensed agency. We just want it to help our kids get into a top elementary school," one parent said.
"We are very lucky that our daughter was enrolled just a week ago before the news broke," This was how one couple waiting for their 5-year-old explained their feelings to the Global Times.
▲Preschool fervor reflects problems in China’s education system (via Global Times)
最後這段話太有意思了:得知百花無證經營,家長們的第一反應不是擔憂,而是慶幸——「幸好我們在媒體曝光之前就給孩子報上班了!」(因為曝光無證經營後,百花必然面臨著整改、暫停招生等情況,家長更難報名了 )
無論是瘋狂的培訓班,還是變態的「幼升小」考題,我們之前都討論過,而社會上的各種爭吵也從未歇止。
一方面,大多數家長也不想把孩子推向深不見底的培訓深淵;一方面,看著周圍的人都在拼命把孩子往前趕,又不自覺地被裹挾著加入了揠苗助長的大軍。
有條件、有資源的孩子吸收著大量超前的知識,而沒有能力去補習班的孩子則看著周圍的「神童」一臉茫然。小學教育的斷層現象越來越嚴重,但「把別人甩在後面」本就是許多家長的夢想。
什麼「讓孩子愉快地度過童年」——豪言說出去過不了幾天,就要開始心虛緊張焦慮了。
最後,來看看網友們對於「5歲學英語太晚了」的感想——
@八卦掌柜:我記得我好像是三年級才開始學英語的。
@Gogo林蠢貓:尼瑪,85後初一才學英語。。
@汪正龍_4664:我孩子下半年都二年級了,還沒學英語,今年年級第一,也沒看少什麼,很多都是父母的虛榮心在作怪,我對孩子要求低,可以不成才,但一定要成人
@嘿嘿嘿寶寶新好胖:作為一個曾經正規公立幼兒園老師負責的告訴你,上過早教的跟沒上過的真不一樣,有錢人越重視教育,其子女越有發展,最後階級固化,有時候窮真的不要賴社會貧富差異,觀點老舊就是個原因
@陳宏葆:真正的起跑線是家長的錢,錢多,孩子起跑線就高。然而家長都不太願意面對這個現實。
@看不清的藍天有霧霾:都是這些培訓機構在後面煽風點火
@一隻機智的飛天貓:你不學吧,別的小孩都學,一到學校人家孩子什麼都會,怕自己小孩會自卑
@美中籃壇資訊:5歲了,還沒移民?
@嬤嬤附體後變璐小芳:我會讓我的孩子享受童年
@路人甲:所以,唐宋八大家到底是誰?
你怎麼看待家長送學齡前孩子上各種培訓班?在孩子普遍超前學習的大環境下,你會送孩子去學英語學奧數嗎?歡迎留言分享討論!
文:lanlan
圖:網絡
更多精彩訊息請關注:
微博:@環球時報英文上海版
bilibili:@歪果仁在中國
一直播:@歪果仁在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