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江西的省會,大家眾所皆知,毋庸置疑是南昌。不過也有人質疑過:南昌憑什麼能夠成為江西的省會,就因為南昌的地形比較平坦,有著地理上的優勢?還別說,南昌的確有著這樣的優勢。
看地圖,就知道南昌處於贛江撫河的衝擊平原中央,所處的位置可以算是江西省最大面積平原的中心,地處平原基建不受地形影響,可以說是交通較為便利,有利於輻射全省。南昌又靠近如今中國面積第一淡水湖鄱陽湖,衝積平原土地肥沃灌溉便利,農業條件優越。
南昌地形
把省會建在這裡可以最大程度的控制的一個省經濟命脈,所以自江西以行政建制出現開始,為了控制這塊核心的衝擊平原,必須把省會建立在這裡。
可是位置靠北的九江也可以啊,畢竟九江的歷史也比較悠久。秦朝一統六國後,就設立過九江郡。那么九江為什麼不能成為江西的省會?
雖然秦朝設立過九江郡,但其實和現在的九江市並沒有什麼關係。它面積只包括安徽江西還有部分湖北河南,而且首府設在安徽壽春。再加上九江北有長江,南有廬山,東有鄱陽湖,西有幕府山餘脈,地理環境狹窄,開發潛力小。而且九江的交通僅靠圖中八裡湖狹長的地帶,城市無法做到跨度很大,就算可以,城市想要向西大跨步,這路段的交通壓力可以說是非常大。
九江地形
再看地圖,長江以北的平原又在湖北小池鎮的管轄下,長江一線的大城市無論是武漢還是南京,都是跨江發展,城市框架可以拉的很大,而九江卻不能。若是將省會設在九江,九江離武漢距離過近,加之九江地理因數等不如武漢,長江中遊的中心城市必定還是武漢無可置疑。另外對江西而言省府遠在北端,也沒能給省內城市帶來很大的助力。
江西以及周邊省市地形
對比九江,南昌的交通就顯得很有優勢。且不說現在江西的省內交通是一張以南昌為中心的十字。
江西鐵路交通圖
單看整個江西,向北通過鄱陽湖水路進長江。
向南沿贛江逆流而上翻過唐代開闢的大餘嶺到達廣東韶關進入珠三角。
向東則沿信江到上饒翻山越分水嶺從衢州沿錢塘江而下直抵杭州。
而向西從南昌出發通過幕府山和羅霄山之間的萍鄉可以進入湖南。
可以說江西的交通中心因為幾條河流的作用天然的選擇了南昌。
所以設立南昌為江西省會,其目的本就不是為了長江通商,而是為了「控蠻荊而引甌越」,通過贛江的優勢來發展更南的地區。簡而言之,江西省這樣的地理位置設置是為了「控百越」而非「通長江」,所以對於統治者來說,南昌的地理位置優於九江,也就能夠成為省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