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香港大營救》講述了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香港被日軍佔領,驅逐百萬香港難民。同時,為實現對中華民族的文化控制,駐港日軍特務機關全城搜捕滯留香港的中方愛國志士和文化名人。茅盾、鄒濤、蔡導演等800多人為求自保,紛紛隱藏行跡,蔣介石對鄒濤等人發出格殺通緝令┉┉
本片最牛逼的地方在於愛奇藝同步上映,網絡電影居然院線和網絡同步上映,也算是活久見了。
這是個好題材,但拍得還是太一般化了。開頭節奏經過剪輯處理後還比較出彩,結果後面實在拍得太爛,救不回來了。諜戰不諜戰,動作懸疑也不足,文化情懷精神內涵也是遠遠不夠。人物也不出彩,成泰燊流於泛泛,顏丙燕更基本沒什麼表現。那個田牧宸,有點像盜版的林峰。
電影線索並不明晰,主角人物並沒有立起來,然鐵骨錚錚,在亂世中,我們能依賴的不是某一個人,而是我們自己獨有的民族身份,只要朝著光明方向,和同道人攜手並進,我們就能走到康莊大道。我們中華民族是個偉大的國家,國家的建設者正是我們自己。我們要為自己每天的行為負責,為自己做出的成就驕傲。
看過電影的觀眾,一定對劇中南華日報主編王雅堂留有深刻印象。曾經留學日本的王雅堂,在日軍的威脅下,喪失民族氣節,開始跟日本人合作,並在《南華日報》上刊發日本人的相關信息,後來,日本人要王雅堂到人群中去辨認愛國志士和文化名人,在辨認過程中,王雅堂的自尊心受到傷害,與日本人產生矛盾,最後被日本人開槍打死。
飾演王雅堂的演員有些特別,他的身份也隱藏著一條有意思的信息。劇中王雅堂日語臺詞極為流利,讓人印象深刻。這些日語臺詞完全由演員親自說出,沒有後期配音。演員能如此流利地說出如此多的日語臺詞,這個演員要麼是語言天才,要麼日語是他的母語。沒錯,飾演王雅堂的,確實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日本演員,他的名字叫大冢匡將。我國的影視劇中,中國人演日本角色很普遍,但日本演員飾演中國角色,而且表現得如此出色,卻很少有,這應該也算《香港大營救》的亮點之一。
最後,特別點名陳曉雪,戲份不少嘛,演得不錯,繼續努力,還頗適合民國戲的,爭取演些抗日劇,我覺得比很多劇的女一女二都上鏡而且有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