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生怕死,貪:貪戀。貪圖生存;懼害死亡。形容為了活命而失去正義的原則。出自:東漢 班固《漢書 文三王傳》:「今立自知賊殺中郎曹將,冬日迫促,貪生畏死,即詐僵僕陽病,徼幸得逾於須臾。」近義詞有:貪圖享受、貪生畏死,反義詞有:捨生忘死、視死如歸,貪生怕死是貶義成語,聯合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貶義。貪生怕死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貪生怕死(tān shēng pà sǐ)成語釋義:貪:貪戀。貪圖生存;懼害死亡。形容為了活命而失去正義的原則。成語出處:東漢 班固《漢書 文三王傳》:「今立自知賊殺中郎曹將,冬日迫促,貪生畏死,即詐僵僕陽病,徼幸得逾於須臾。」近 義 詞:貪圖享受、貪生畏死反 義 詞:捨生忘死、視死如歸成語用法:聯合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貶義。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感情色彩:貶義成語成語辨析:貪生怕死形容人為求活命;害怕死亡;喪失人格;而苟且偷生指得過且過將就活著;含貶義;批評貪生怕死之人;有時並不含貶義;只是一種自謙的說法。成語辨形:貪,不能寫作「貧」。成語正音:生,不能讀作「sēnɡ」。貪生怕死的典故/故事:梁國是西漢的一個諸侯國。西漢末年,劉立被封為梁王。他荒淫殘暴,魚肉百姓,割據一方,為所欲為。漢成帝駕崩,哀帝即位後,劉立更加恣意妄為,無視朝廷法制,任意殺害下屬中郎曹將等人。哀帝知道後,十分生氣,派官員去審理此案。劉立假裝生病,臥床不起。辦案官員於是透露風聲說,哀帝將要下旨收繳梁王的印璽,並要將他囚禁起來。劉立這時才意識到事態嚴重,連忙取下王冠,跪在地上請罪。他說自己犯罪是因為自幼失去父母,在宮中受到宦官、宮女的影響,染上了惡習;而一些大臣也經常在哀帝面前搬弄是非,以致哀帝對自己感到不滿。接著,他又說:「我殺了中郎曹將,原想現在冬季快過去,新春大赦就要到了,我害怕被處死,所以想假裝生病,拖到明年春天就可以得到赦免。」果然,到了第二年春天,哀帝大赦天下,劉立僥倖逃脫了處罰。後來王莽篡奪漢朝政權後,劉立被廢為平民,不久便自殺而死。貪生怕死的例句:1、戰場上有貪生怕死的膽小鬼,也有捨生忘死的英雄漢。2、升官發財,請往他處;貪生怕死,莫入此門。3、戰爭讓貪生怕死的膽小鬼走開。4、夏侯淵不像其他那些貪生怕死見利忘義的人,他視死如歸赤膽忠心。5、貪生怕死,不是大丈夫;殺身成仁,才是奇男子。6、堅強不屈是英雄的品質,貪生怕死是懦夫的本性。7、浴血奮戰行為的感召下,參戰的全體抗日軍隊不貪生怕死,不毀節求榮,迸發出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8、這些士兵都是經歷千生萬死的精英,哪有一個貪生怕死之徒。9、人們最看不起正義戰爭戰場上的貪生怕死的逃兵。10、懦夫在未死以前,就已經死了好多次;勇士一生只死一次,在一切怪事中,人們的貪生怕死就是一件最奇怪的事情。11、近來貪利爭功的人多了,那些今天為了撈取一官半職而爭先恐後的名利之徒,必是明天戰場上首先激逃的貪生怕死之輩。12、在敵人的威脅利誘面前,貪生怕死的叛徒出賣了組織和同志。貪生怕死的成語接龍:貪生怕死 > 死不瞑目 > 目無全牛 > 牛頭馬面 > 面黃肌瘦 > 瘦羊博士 > 士紳名流 > 流風回雪 > 雪泥鴻爪 > 爪牙之士 > 士飽馬騰 > 騰雲駕霧 > 霧慘雲愁 > 愁雲慘霧 > 霧閣雲窗 > 窗明几淨 > 淨幾明窗 > 窗外有耳 > 耳燻目染 > 染蒼染黃 > 黃衣使者 > 者也之乎[貪生怕死]由小學家庭輔導平臺[小孩子點讀]APP獨家整理並發布。我們尊重原創者版權,除我們確實無法確認作者外,我們都會註明作者和來源。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