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度成為全球第一大票倉,2020年中國電影市場發生了什麼?

2021-01-07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鏡像娛樂」(ID:jingxiangyule),作者:顧貞觀,編輯:張風屹,36氪經授權發布。

2020年,是電影行業跌入「至暗時刻」,又重逢希望的一年。

疫情的衝擊,讓中國的院線陷入了長達半年的停擺,好在全行業在上半年積極自救、沉澱「內力」,為曙光到來後的下半年奠定了再度繁榮的根基。

2020年中國電影市場究竟交出了怎樣一份答卷?我們或許能在貓眼1月1日發布的《2020電影市場數據洞察》中找到答案。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電影市場年度票房達204.17億,中國也創紀錄成為了全球第一票倉。

結合報告來看,國內影市在2020年12月份綜合恢復程度已超過九成,在這個過程中,觀眾積壓觀影需求的釋放、《八佰》《姜子牙》《我和我的家鄉》等優質影片的出現、各大檔期的接連發力、更精細化的發行操作、線上營銷的助力等皆成為了主要驅動力。

2020年,中國電影市場也湧現出不少新趨勢,如觀影人趨於年輕化、稀缺性和娛樂性內容暫時成為主導、歷史戰爭題材影片扛起票房大旗、冷檔期捧紅類型片等。新的一年,這些新趨勢中的短期趨勢或將消失,但長期趨勢將繼續潛移默化影響整個行業的發展。

積壓觀影需求釋放,喜劇片與愛情片受觀眾歡迎

2020年,全國影院歇業長達178天,貓眼研究院發布的《2020電影市場數據洞察》顯示,受疫情影響,2020年度觀影人次、年度放映場次下滑幅度均達到了50%以上。

但在電影市場停擺的半年時間裡,全行業積極自救:票務平臺啟動無條件退款服務、影視公司抓緊時機「修煉內功」為復工做準備、院線也均縮減開支等待與觀眾重逢的時刻。2020年7月,國內電影院有序恢復開放後,行業被「至暗時刻」挫傷的元氣也漸漸開始恢復。

貓眼報告顯示,2020年12月行業分月人次、分月場次、分月均場人次、分月票房均達到了2019年同期的90%以上,此外,12月新片數量與2019年同期實現持平,分月票價達2019年同期的103%。最終,國內電影市場復工後收穫了180.61億的總票房。

復工後觀眾積壓觀影需求的釋放,是行業快速回歸正軌的動力之一。貓眼報告顯示,在《八佰》等影片的帶動下,暑期檔復工第六周即迎來了報復性觀影,最終2020年暑期檔總票房報收36.16億;而原春節檔影片《奪冠》《姜子牙》等「轉場」國慶檔,也在特殊時期催生了「返鄉潮」,推動國慶檔票房攀升至39.67億。

在下半年持久的報復性觀影熱潮中,挑大梁的《八佰》《金剛川》合力貢獻了42.3億的票房,佔全年票房1/5。此外,從貓眼報告來看,2020年觀眾比過去幾年更需要喜劇,愛情片也是復工以來觀眾高頻需求對象。

這體現的正是觀眾在特殊時期觀影需求和心理的變化:坎坷之年,觀眾既需要歷史片帶來的精神慰藉,也需要喜劇片和愛情片帶來的娛樂慰藉,這正是是娛樂性在2020年成為電影市場主導之一的原因。

特殊時期的報復性觀影熱潮中,往年低頻、中頻觀影用戶在2020年復工後增量用戶群體中佔比提升,其中年輕觀眾的貢獻不可忽視,貓眼報告顯示,2020年觀眾結構中觀影平均年齡更年輕了,19至24歲觀眾佔比顯著提升。年輕觀眾積極重回影院,不僅在於他們需要影院難以替代的優勢滿足自身社交需求,也源於其對電影本身的熱愛。

除了特殊時期湧現的一些特殊現象外,2020年電影市場也迎來了諸多新的發展趨勢。

國產電影持續上行,稀缺題材與類型片迎風口

國產片市佔率提升、市場剛需性造成題材普遍稀缺性、類型片冷檔期火熱、口碑主導地位暫時弱化等皆是新趨勢的體現,它們的出現與特殊時期的行業背景息息相關,但更多是由近幾年電影市場發展大勢所決定的。

1. 國產片制霸,市佔率超80%

從貓眼報告來看,2020年國產片的市佔率迎來了大幅提升。2018年、2019年、2020年,國產片在全年票房大盤中的佔比分別為61.9%、64.1%、83.7%。市場此消彼長,同期進口片票房佔比一路走低。

2019年總票房榜前十的影片中,國產片佔據了八個席位,進口片中《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和《速度與激情:特別行動》進入榜單。而2020年,前十榜單則被國產影片佔領。

很長一段時間裡,國產片在好萊塢大片的夾縫中求生存,但近幾年隨著內容審美的進步以及工業化水準的提升,國產影片佳作頻出,實現藝術與收益雙贏的影片不在少數,這也讓國產片與好萊塢大片抗衡的力量越來越強勁。

2. 各類題材,全員「稀缺」

《2020電影市場數據洞察》顯示,復工以來,以「定檔全國影院復工第一天上映」、「2020唯一超級英雄大片」、「2020年首部華語犯罪電影」等稀缺屬性作為賣點成為了影片宣傳的普遍現象。闊別院線半年,國產大片、科幻、犯罪、喜劇等所有內容題材對觀眾而言都成為了稀缺題材,這是由特殊時期的市場剛需決定的。

深度來看,短期稀缺性與長期稀缺性是共存的,如《八佰》《我和我的家鄉》《金剛川》《緊急救援》這些記錄戰爭時期、新時代發展、特殊群像等,真正稀缺的新題材均獲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這反映的是近幾年觀眾對「內容稀缺性」的長期剛需。

在2021年正常運行的電影市場,「年度第一部XX片」、「年度首部XX片」的號召力大概率將下滑,但真正稀缺的內容題材是不懼考驗的。

3. 冷檔期捧紅類型片

2020年,類型片在冷檔期的表現很是火熱。貓眼報告顯示,2020年11月票房雖創近七年最低,但類型片卻實現了充分發揮,如《除暴》《風平浪靜》《熱血合唱團》等,其中犯罪片《除暴》獲得了5.37億票房,較為小眾的《風平浪靜》與《熱血合唱團》分別獲得了8351萬票房和6994萬票房。

近幾年國產類型片發展迅猛,主旋律、犯罪、動畫、文藝片等類型均有所突破,類型多樣性成為了拉動電影票房增長的重要動力,優質類型片的不斷湧現也拉升了觀眾期待度,這是冷檔期類型片能吸引觀眾的主要原因之一。

4. 口碑不再主導票房表現

過去幾年,「口碑中心制」一直是市場的核心法則,但在2020年,這一趨勢暫時被弱化,貓眼報告顯示,2020年8.5分以下作品票房區間就較2019年有所提升。不過,這也是受特殊時期稀缺性與娛樂性內容地位上升的影響,從報告統計來看,劇作仍是觀眾評價一部電影的最重要考量。

微博與抖音成宣傳必爭之地

2020年,電影宣發領域也出現了不少新變化,如線上宣發成為重陣地、短視頻宣發體系不斷成熟、影片發行操作更為精細等。

宣傳層面,2020電影宣發的重陣地無疑是線上,其中社交媒體微博及短視頻媒體抖音則是重中之重。

微博在《八佰》《姜子牙》《我和我的家鄉》等影片的映前宣傳、映期宣傳、策劃活動、票房數據等多個營銷環節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其中映前宣傳環節更側重定檔信息的釋放和預告、宣傳片、MV等多元物料的推送,在觀眾群體中為影片打下基礎認知;映期宣傳更側重對演技、精彩片段、深度解析的突出,以此加速口碑釋放;策劃活動則更強調趣味性與參與性,為影片吸納更多潛在用戶。

貓眼數據洞察榜「2020年微博電影榜」顯示,《我和我的家鄉》在微博獲得了84%的大V推薦度,KOL群體的口碑傳播有效推動了影片的票房轉化。

2020年,抖音同樣是影片上映前後全鏈路宣傳的重要平臺。近一兩年,抖音與電影行業的接軌程度加深,其具備的裂變式傳播優勢和集貼紙、BGM、挑戰賽、購票等於一體的多元化玩法,也越來越被行業看好。2020年,如《我和我的家鄉》《拆彈專家2》《喜寶》等影片背後皆站著抖音的身影。

貓眼報告顯示,2020年抖音的電影宣發中較為突出的一個特徵是傳統物料的「一魚多吃」,如在《我和我的家鄉》中《天上掉下個UFO》這一片段的宣傳中,#黃渤開拖拉機比牛還慢、#黃渤變外星人、#黃渤聽到有採訪當眾補妝等預告中的細節看點都以短視頻形式在抖音實現了高效傳播,其中#黃渤聽到有採訪當眾補妝點讚量達36.1萬。

與抖音實現深度合作的貓眼,也深諳這種「拆解式傳播法」,《我和我的家鄉》上映前,貓眼電影將其首支預告拆分成了7支短視頻於抖音渠道發布,提取亮點再創作,最終打造了2020年復工以來首支播放量破億的宣傳片。

在短視頻宣發如火如荼的當下,貓眼不僅在抖音平臺孵化了包含貓眼電影在內的KOL矩陣,也幫助抖音構建了從宣發到購票的全鏈路閉環。如今,貓眼還打通了抖音與貓眼小程序,讓短視頻宣發的效果可以更加數據化、透明化,幫助片方在短視頻宣發中更好地做出決策,根據數據反饋及時調整宣發策略。

影片發行更為精細化

發行層面,2020年影片發行操作更為精細。貓眼報告顯示,在《八佰》首先嘗試「每日密鑰時間9點至23點,每次23點至8:59沒有密鑰」的分段發行後,《奪冠》《姜子牙》《金剛川》《送你一朵小紅花》等影片均採用了間斷密鑰形式。此外,發行方對影片上映時間也進行了更為精細的定製,2020年千萬票房以上影片起片時間涉及8點、10點、14點等多時間段。

首先,夜間密鑰時間停止,可有效防止票房偷漏瞞報的情況出現,這對影視公司的營收和電影行業數據公正性而言都是一次有益嘗試。其次,將起片時間推至下午場甚至晚場,而非扎堆於零點,是更接近觀眾娛樂消費時間的,這不僅可以強化影片在黃金時段的競爭優勢,也可加速口碑的釋放。

史上最強元旦檔,2021迎開門紅

在面臨新挑戰的2020年,電影行業堅守住了陣地。這一年,觀眾與整個行業同在,尤其是年輕觀眾的支持成為了行業復甦的驅動力之一;這一年,稀缺性和娛樂性的影片被市場青睞,但內容至上依然是不變的法則;這一年,國產片持續上行,在全球電影市場展現出了自己的韌性;這一年,線上宣發繼續穩紮穩打,為電影產業做後盾……

2020已經成為歷史,三天近13億的元旦檔為2021創造了歷史——其中《送你一朵小紅花》票房正在邁向10億大關。接力元旦檔的春節檔也已準備就緒,在《你好,李煥英》《唐人街探案3》《刺殺小說家》等頭部影片的帶動下,春節檔的國內影市值得期待。

相關焦點

  • 中國電影崛起,2020中國電影成為全球第一大票倉
    2020全球電影市場中國總票房204.17億,成為全球第一大票倉,國產影片票房170.93億。值得高興的是我票房前十的影片全部是國產片。
  • 2020年中國電影票房成為全球第一大票倉
    據燈塔(阿里影業旗下)實時數據,截至北京時間10月15日0時,2020年中國電影票房市場累計票房達129.5億元人民幣(約合19.3億美元),這個票房成績也讓中國超越北美地區19.25億美元的票房,首次成為全球第一大票倉。
  • 2020年中國電影票房超北美,歷史首次成為全球第一票倉
    這個票房成績也讓中國正式超越北美,歷史上首次成為全球第一大票倉。在目前已達成的129.5億人民幣票房裡,其中國產片佔比84%,尤其是《八佰》《我和我的家鄉》《姜子牙》對票房的貢獻最大。年中國電影票房市場以129.5億元人民幣(合19.3億美元),正式超越北美,成為今年全球第一大票倉。
  • 祝賀2020年中國電影票房超北美成全球第一大票倉
    據燈塔實時數據,截至北京時間10月15日0時,2020年中國電影票房市場累計票房達129.5億元人民幣(約合19.3億美元),這個票房成績也讓中國超越北美地區19.25億美元的票房,首次成為全球第一大票倉。
  • 中國票房市場在10月份超越北美,成為全球第一票倉
    線下娛樂受重創的一年,中國電影票房市場將以怎樣的成績收官?燈塔報告作出了預測:全年票房將達200億元,約為去年的30%。由於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中國電影市場在7月20日重啟,開業影城和上映新片數量逐漸上升,票房市場在10月份超越北美,成為全球第一票倉。
  • 中國電影市場累計票房達129.5億元超北美 成全球第一大票倉
    【TechWeb】10月15日消息,據燈塔實時數據,北京時間10月15日0時,2020年中國電影票房市場累計票房達129.5億人民幣(合19.3億美元),超越北美,成為全球第一大票倉。
  • 中國成為世界第一票倉,只差個國慶檔
    「祝賀中國電影市場以XXX億元(折合XXX美元)超越美國的XXX億美元,歷史上首次成為全球第一大票倉。」這段祝賀詞或許在2020年剩餘的三個半月內某一天登上頭版頭條。雖然這個目標還存在著不確定性,但轉折點已經到來。近期中美電影市場兩部「救市之作」的表現兩極化,而《八佰》和《信條》在各自市場上票房勢能也將帶動一系列連鎖現象。
  • 國產電影搶佔市場 成全球電影市場最大票倉
    2020年臨近收官,只打了「半場」的中國電影市場即將迎來它的最終得分。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截至12月28日16時,本年度全國票房為195.24億,正向著200億的目標作最後衝刺。在疫情持續影響全球電影市場的背景下,國內電影院線卻顯現出了強勁的恢復力。早在兩個月前,中國電影票房已超過北美同期成績,歷史上首次奪得全球票房冠軍。
  • 中國電影市場成全球第一大票倉,這3部大片貢獻超68億
    10月15日好消息來襲,中國電影市場累計票房突破129.5億,正式超過北美成為全球第一大票倉,這也是中國影史頭一遭,可謂是意義非凡。
  • 中國票房超北美首次成全球第一大票倉!目前全球票房前三是…
    北京時間10月15日0時,根據燈塔專業版顯示, 2020年中國電影市場累計票房達129.5億人民幣(合19.3億美元),中國正式超越北美,首次成為全球第一大票倉。截至記者發稿,2020年中國電影票房榜前十名分別是:《八佰》30.97億元《我和我的家鄉》22.61億元《姜子牙》14.78億元《奪冠》7.21億元《我在時間盡頭等你》5.05億《信條》4.54億元《花木蘭》2.78億元《急先鋒》2.52億元《一點就到家》1.81
  • 2020中國電影票房總額超過北美 首次成為全球第一
    或許是疫情帶來的影響,根據燈塔實時數據顯示,截止到北京時間10月15日0時,2020年中國電影票房市場累計票房達129.5億人民幣(合19.3億美元)。
  • 2020全球影院票房不足去年1/5 中國成為全球票房第一
    導讀:根據《電影藍皮書:全球電影產業發展報告(2020)》,2020年至2025年全球影院票房將以複合年增長率30%左右逐步復甦,五年後有望恢復至2019年的市場規模。  還有10天就要過完2020年了,對電影行業來說這一年真的是太難了,根據北京電影學院發布的《電影藍皮書:全球電影產業發展報告(2020)》,全球電影票房今年只有去年的兩成。
  • 中國電影年度調查報告:2020年國產電影市場份額超80%
    年國產電影市場份額超過80%,成為近10年來國產影片達到的最高份額。  該報告由1905電影網、電影頻道融媒體中心共同發布,從市場、口碑、產業三個維度,對2020中國電影的整體表現進行全方位分析,並對2021年中國電影市場進行展望。
  • 中國正在失去的全球第一大市場
    文/李光鬥如果不是新冠疫情,今年中國電影的票房將再創奇蹟,甚至有望超越北美成為全球第一大票倉市場。2019年,我國影院數量達到12408家,同比增長14.52%,銀幕總數達到69787塊,持續處於全球領先地位;單片10億票房起步的影片越來越多,且國產片佔比越來越大;年度票房過600億人民幣,和北美114億美元年度票房的差距越來越小,當時甚至有專家預測,在未來幾年時間裡,我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影市場。
  • 【中國電影票房超北美成為全球第一】根據燈塔專業版數據,北京時間...
    【中國電影票房超北美成為全球第一】根據燈塔專業版數據,北京時間10月15日0時,2020年中國電影票房市場以129.5億人民幣(合19.3億美元),正式超越北美,歷史上首次成為全球第一大票倉。其中,國產電影票房佔比近85%,《我和我的家鄉》《姜子牙》《奪冠》位列國慶檔期票房前三。
  • 停擺180天後,成全球第一票倉
    2020年對於中國乃至全球的電影行業都是不同尋常的一年。在2019年全年票房突破600億元,正在準備迎接火熱的春節檔之時,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發展走向。2020年的中國電影,經歷了春節影片集體撤檔、影院停擺近180天、影城和製作機構大量倒閉等艱難時刻之後,終於在7月20日迎來電影市場的復甦。
  • 中國電影票房超北美成全球第一怎麼回事?2020年中國電影票房是多少
    @中國電影報導 10月15日消息,據燈塔實時數據顯示,北京時間10月15日0時,2020年中國電影票房市場累計票房達129.5億人民幣(合19.3億美元)。這個票房成績也讓中國正式超越北美,歷史上首次成為全球第一大票倉。來源:環球網
  • 2020年國產電影市場份額超80%
    中新社北京1月1日電 (記者 高凱)2021年1月1日,《2020中國電影年度調查報告》(下稱報告)在北京發布,報告稱,2020年國產電影市場份額超過80%,成為近10年來國產影片達到的最高份額。該報告由1905電影網、電影頻道融媒體中心共同發布,從市場、口碑、產業三個維度,對2020中國電影的整體表現進行全方位分析,並對2021年中國電影市場進行展望。1月1日,山西太原,民眾在影院觀看電影。
  • 首次成為全球頭號票倉,國產電影正處當打之年
    2020年,註定是中國電影極不平凡的一年。上半年由於受新冠疫情影響,國內院線留給觀眾一片空白,同時全球影視行業遭到巨大衝擊。全球票房僅約732億元,銳減2046億元。線上觀影需求急劇上升。7月中旬中國電影行業復工復產以來,僅僅用了4個月的時間便創造了150億元的電影票房紀錄,這讓中國首次成為全球票房第一的電影市場。更值得驕傲的是,國產電影票房佔比八成以上。觀潮君梳理了今年中國電影票房前五榜單:《八佰》以31億票房奪冠,《我和我的家鄉》居後,貢獻了28億票房,《姜子牙》收穫16億,《金剛川》輕取11億,《奪冠》達到8.3億。
  • 2020中國電影票房129億超北美成全球第一
    2020中國電影票房129億超北美成全球第一 時間:2020.10.15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mia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