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在失去的全球第一大市場

2020-09-05 李光鬥觀察

文/李光鬥

如果不是新冠疫情,今年中國電影的票房將再創奇蹟,甚至有望超越北美成為全球第一大票倉市場。

2019年,我國影院數量達到12408家,同比增長14.52%,銀幕總數達到69787塊,持續處於全球領先地位;單片10億票房起步的影片越來越多,且國產片佔比越來越大;年度票房過600億人民幣,和北美114億美元年度票房的差距越來越小,當時甚至有專家預測,在未來幾年時間裡,我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影市場。

但是沒想到,一場疫情讓我們的電影產業幾乎遭遇滅頂之災,內地影院也成了最早關門、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復工的地方。

今年大年二十九隨著《熊出沒》《姜子牙》率先撤檔,當天全部春節檔影片宣布改檔退票,到現在內地影院已經170天沒有營業了。2020創造票房奇蹟是無望了,倒是有可能成為全球關閉時間最長的影院。

在大大小小的餐館、酒吧、美容院等場所陸續開放以後,唯獨電影院被禁止開放,這究竟是為什麼?因為大片們檔期爭奪問題,還是院線和片方分帳問題?甚至一度引起有關部門就是要打壓電影業的陰謀論。

5月下旬,中國電影家協會發布了一份《電影院生存狀況調研報告》顯示,47%的電影院現金流告急,42%的影院認為自己有永久關閉風險,20%的受訪影院為了維持下去已經進行了裁員。

雖然電影局也向部分院線進行補貼,但是平均幾萬塊的資金實在無法幫助企業度過漫長的難關,不少影院為了生存不得不低價賣可樂、爆米花等庫存,甚至暫時轉行賣花、開出租等著重新開張。

在內地從業者人心惶惶的時候,從4月份開始,韓國、日本、我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電影院開始陸續恢復營業,《霸王別姬》《肖申克的救贖》等一批口碑經典影片慢慢把觀眾拉回影院。

因為培養觀眾的觀影習慣真的很不容易,尤其是在內地,電影行業花了這麼多年才好不容易把市場培養到現在的程度,資深影迷數量並不龐大,大量觀眾的注意力是很容易發生轉移的,一旦轉移拉回來的成本就不光是錢,還有時間的問題。

當然我們部分低風險地區的影院也短暫的開放過幾天時間,可惜票房實在慘不忍睹,單天回到了萬元時代,而且對於影院來說,開門是有成本的,房租、人工、水電、器材等等,票房太少的話營業等於賠的更多。

為了不徹底失去觀眾,我們也早安排了《哈利波特》《戰狼》等國內外高票房影片,等待開業之後先靠有票房基礎的片子把觀眾「請」回來,然而左等右等一些影院破產也沒有等來全面復工的日子,等來的是先看網上的吧。

一邊是疫情還沒有結束,一邊是遲遲沒有復工準信兒,企業真的撐不下去了,作為僅次於北美的全球重要電影市場,中國不開工帶來的是一連串的連鎖影響。比如由劉亦菲主演的好萊塢大片《花木蘭》,中國必然是其最重要的票房國之一,只要中國不開市這部電影就不會選擇上映,因為上了也收不到理想票房,其他大片也是同樣的道理。

沒有好的新片願意在市場殘缺的情況下上映,即使能在其他國家或地區的區域市場小範圍上影也不過是心理安慰。如果再要求隔排隔行的售票,上座率必須控制在30%以內等,這個上座率根本無法支撐收支平衡。

當電影院這個本來高速發展的產業突然戛然而止,也在很大程度上磨滅了本土電影創作的雄心,更讓這個已經經歷了一年稅務風波的高風險行業被投資人所摒棄,造成惡性循環。行業擔心觀眾拉不回來,更害怕資本也跑遠了。

在我們愁眉不展的時候,受疫情持續影響,美國新澤西州、加州等政府下令原定7月中旬重新開放的電影院繼續關閉。這下美國的電影院也坐不住了,由新澤西州的美國電影院業主協會(NATO)牽頭,AMC、Regal、Cinemark等多家大院線開始聯合起來告政府,認為零售店和室內購物中心,甚至教堂等宗教場所都能開門,新澤西州不允許電影院復工,也未明確復工時間,是違法行為。

由於影院遲遲無法復工,奧斯卡直接宣布今年通過流媒體播放的影片也能參賽,通常參加奧斯卡金像獎角逐的影片必須在洛杉磯的一家商業電影院放映七天才行,但是這次做到這一點恐怕有點懸了。

這幾年流媒體不斷崛起,但是像坎城、柏林等國際頂級電影節一直抵制流媒體電影,然而在疫情的影響之下,這樣的抵制更加沒有意義了。

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總裁David Rubin與CEO Dawn Hudson在一份聲明中說道:「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堅信,要體驗電影的魅力沒有比在電影院觀看電影更棒的方式了。我們對此的承諾不會改變也不會動搖。儘管如此,具有歷史悲劇色彩的新冠肺炎大流行使得我們有必要暫時取消我們的獲獎資格規定。」

對於美國來說,龐大的電影及電影衍生市場是其重要的支柱產業,對於我們國家來說,電影業還很脆弱,本身電影工業就落後發達國家幾十年,我國一年的票房總量還不及一家牛奶企業的年收入多,當這條產業鏈受到重挫,恐怕我們就真的要失去這個全球第一大市場了。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三星失去中國市場,依舊全球銷量第一,是如何做到的?
    大家熟悉的智慧型手機品牌,無非是華為、小米OV、蘋果、三星等主流品牌,這也是全球最暢銷的幾大手機品牌,其中三星穩居全球銷量第一的位置,華為也只是短暫的超越,最終第一的位置還是被三星奪回,早期三星在中國市場發展還可以理解銷量第一,可是現在的三星失去了中國市場,中國市場佔有率不到1%,可是三星依舊是全球銷量第一的品牌
  • 失去中國市場的三星手機,銷量為何還是全球第一?發達國家的紅利
    2019年,三星手機的出貨量為2.95億臺,全球市場份額為20.9%,銷量排行全球第一,可是三星在中國手機市場的銷量排名已經進入「Others」,可以說是忽略不計。俗話說:中國市場是全球最大的手機市場,國內手機銷量大約是全球手機銷量的三成,得中國市場者得天下,可是如今已經沒有中國市場的三星手機,銷量為何還是全球第一呢?其實,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做個比喻相當於你在問:你是怎麼通過炒股成為千萬富翁的?
  • 失去中國市場五年的「韓流」,如何在全球越戰越勇
    不過,BTS同時還打破了界限,不僅成為了第一支在美國體育場演唱會門票賣光的韓國偶像團體,在獲得成功的過程中也沒有迎合西方聽眾。」而在今年美國年輕一代的K-pop粉絲更是通過一款源起了中國的短視頻軟體,讓美國總統川普都見識到了他們的行動力。
  • 中國網際網路巨頭們,正在攪動全球音樂市場
    有媒體認為,非洲的音樂產業是一座正在等待爆發的火山。 據估計,到2020年,將有5億非洲公民擁有智慧型手機。傳易互聯的另一大股東傳音控股正是非洲最大的智慧型手機服務商,目前擁有約40%的市場份額。IDC報告顯示,2018年傳音在非洲智慧型手機市場排名第一。
  • 臺積電失去中國市場依舊很穩,但中國失去臺積電,看華為就知道了
    很多人都認為中芯國際的崛起,勢必會對臺積電造成很大的損失,國內晶片廠商都會將晶片代工交給中芯國際,臺積電就會慢慢失去大陸的市場,從而逐漸走向沒落,我國的晶片行業也因此起飛,中芯國際崛起一定是志在必得,只不過臺積電失去了大陸市場,並不會就此沒落,要知道臺積電才是最大的代工廠,就連三星都望塵莫及。
  • 中國市場成國際體育賽事必爭之地 NBA卻正在失去
    彭博社8日在報導中這樣描述火箭隊經理莫雷涉港不當言論引發的NBA「中國危機」。在中國體育市場飛速發展的時代,有美媒認為,NBA如不能處理好此次危機,將可能失去全球增長最快的體育市場。龐大市場「NBA在中國面臨無法取勝的局面」,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8日報導稱,若NBA和火箭隊不道歉,將面臨失去全球增長最快的市場的風險。
  • 2017年票房收入達86億美元 中國將成全球第一大電影市場
    報告數據顯示,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並將在五年內超過北美成為第一大市場。報告認為,隨著中國和北美市場規模的改變和文化折扣的作用,中國將在未來的全球電影產業格局中有更大的發展優勢。報告指出,近年來,隨著中國影院建設的提速、影院銀幕的增多,電影得到不同年齡段和不同類型觀眾的接納與歡迎,尤其是擁有高消費力的年輕觀眾。
  • 鋒芒輿情|中國成全球第一大遊戲市場;《真男3》易烊千璽劉濤楊紫張天愛或加盟(20170601)
    「網際網路女皇」發布報告 中國成全球第一大遊戲市場6月1日,有「網際網路女皇」之稱的瑪麗·米克爾在美國Code大會上發布了2017年的網際網路趨勢報告。根據騰訊科技翻譯的中文版,報告包含以下幾個要點:首先,全球網際網路用戶數已超34億,同比增長10%,網際網路全球滲透率達到46%。
  • 204.17億成全球第一大,中國電影市場「快速反應」價值凸顯
    200億「全球第一大市場」的背後,中國電影市場的快速反應是最大的驚喜今年,對於全球電影市場來說都是堪稱災難性的一年。在最極端的遭遇下,中國電影市場最終還是如願突破了200億總票房,達到了204.17億。根據燈塔研究院和微博電影聯合發布的《2020中國電影市場年度盤點報告》來看,中國電影市場約合31億美元的總票房也遠超北美電影市場的21億美元,成功登頂全球第一大票房市場。
  • 美媒: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中國正越過好萊塢
    來源:環球網美國《好萊塢報導者》10月7日文章稱,受疫情和政治形勢惡化的打擊,好萊塢在中國的商業前景正變得黯淡。華盛頓與北京動蕩的外交關係,使好萊塢在中國的電影活動受到更多的審查,而美國未能遏制新冠疫情,也迫使正經歷最糟糕時刻的好萊塢放慢進軍中國市場的步伐。
  • 音悅臺張鬥:中國唱片銷量將破億,成為全球第一大唱片市場
    ,專輯榜的成立將填補中國的空白,和國際音樂市場接軌,促進中國音樂的良性競爭,把中國唱片市場推向繁榮。 我們知道,全球先進的音樂市場都有權威的專輯榜單,如美國的公關牌(Billboard)、英國的UK榜、日本的公信榜(Oricon)、韓國的GAON等等。一個權威的榜單有利於形成良性的競爭機制,促進音樂市場的發展和繁榮。
  • 國家發改委最新表示:中國即將成為全球第一大消費市場
    據新華財經11月29日報導,我國國家發改委29日表示,2020年中國即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消費品零售市場。而中新社今年5月份的報導也早就作出同樣的預測,同時還預計中國今年消費市場規模有望突破45萬億元。
  • 病毒變異引發全球市場大震蕩 如何影響中國股市?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病毒變異引發全球市場大震蕩,如何影響中國股市?疫苗和流動性驅動的復甦交易仍將持續,只是跨境旅遊、原油等可能受到較大負面影響。英國疫情反覆和病毒變異引發全球市場震蕩。病毒變異將如何影響疫苗驅動全球經濟復甦的邏輯?對於中國市場的影響如何?國際投資者又如何布局2021年的投資策略?針對這些問題,第一財經採訪了多位國內外機構的投資經理。他們普遍認為,目前尚無明顯證據表明變異病毒將降低疫苗效力,疫苗和流動性驅動的復甦交易仍將持續,只是跨境旅遊、原油等可能受到較大負面影響。
  • 病毒變異引發全球市場大震蕩,如何影響中國股市?
    英國疫情反覆和病毒變異引發全球市場震蕩。在昨日暴跌之後,北京時間22日,歐洲股市開盤反彈,截至16:40,德國DAX30指數漲1.39%,法國CAC40指數漲1.33%,歐洲斯託克指數漲1.39%,英國富時100指數漲0.3%。美股三大指數期貨也由跌轉漲。
  • 中國票房市場在10月份超越北美,成為全球第一票倉
    線下娛樂受重創的一年,中國電影票房市場將以怎樣的成績收官?燈塔報告作出了預測:全年票房將達200億元,約為去年的30%。由於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中國電影市場在7月20日重啟,開業影城和上映新片數量逐漸上升,票房市場在10月份超越北美,成為全球第一票倉。
  • 中國首次成為全球票房第一的電影市場
    中國首次成為全球票房第一的電影市場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與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昨晚(12月12日)在三亞落幕。這屆電影節上有哪些亮點?對全球電影行業和電影人來講,有著怎樣的意義?中國電影人經歷疫情考驗後展現了怎樣的精神面貌?通過電影節上部分參展影片主創團隊的講述可以得到答案。抗美援朝題材的電影《金剛川》於10月23日正式上映。
  • 中國又一手機巨頭,全球高端市場排名第四,印度高端市場位居第一
    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發布的調研報告顯示,去年一加成為繼蘋果、三星、華為之後全球高端市場排名第四的手機廠商。在印度市場上,一加超過三星、蘋果,以33%的市場份額佔據高端領域第一的位置。不過,一加手機的野心,不僅僅是要在印度市場繼續保持高端第一,還要在中國市場力爭線上高端第一。
  • 好萊塢的窮途末路:多部電影血虧超1億美元,正在失去中國市場
    前幾天給小夥伴們盤了盤影院復工以來,8部在內地票房慘敗的好萊塢大片,比如《喋血戰士》《多力特的奇幻冒險》《刺蝟索尼克》《絕地戰警3》等,這些影片給人的一個最大感受,就是創意匱乏,因此中國觀眾不買帳應在情理之中。
  • 外媒:中國股市傲視全球,所有跡象表明全球更多資金正湧入中國市場
    BWC中文網百家號在6月1日上午獨家發表題為《索羅斯:美國走進大蕭條雷區,116萬億或撤離,大量資金將流入中國》提及,在美國經濟無力應對大流行,騷亂升級等全球不確定性風險加劇背景下,全球大量資金正尋找避風港。而隨著中國經濟復工復產,以及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持續存在,市場避風港的效應則進一步顯現。
  • 中國成全球第一大遊戲市場,直播變現能力超遊戲 |​ 直播榜 Daily
    首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網易新聞百場直播全程直擊在我國首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網易新聞與中國科協調宣部、中國科技新聞學會共同合作舉辦了Twitch公布2017E3直播計劃,六天全程覆蓋E3遊戲展即將來臨,Twitch今年將繼續全程跟蹤E3大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