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一財網
原標題:病毒變異引發全球市場大震蕩,如何影響中國股市?
疫苗和流動性驅動的復甦交易仍將持續,只是跨境旅遊、原油等可能受到較大負面影響。
英國疫情反覆和病毒變異引發全球市場震蕩。
在昨日暴跌之後,北京時間22日,歐洲股市開盤反彈,截至16:40,德國DAX30指數漲1.39%,法國CAC40指數漲1.33%,歐洲斯託克指數漲1.39%,英國富時100指數漲0.3%。美股三大指數期貨也由跌轉漲。
當日,A股開盤後波瀾不驚,但下午突然跳水,上證綜指收盤跌1.86%報3356.78,北向資金轉為淨流出35.86億元。
病毒變異將如何影響疫苗驅動全球經濟復甦的邏輯?對於中國市場的影響如何?國際投資者又如何布局2021年的投資策略?針對這些問題,第一財經採訪了多位國內外機構的投資經理。他們普遍認為,目前尚無明顯證據表明變異病毒將降低疫苗效力,疫苗和流動性驅動的復甦交易仍將持續,只是跨境旅遊、原油等可能受到較大負面影響。
同時,中國經濟、出口受歐洲疫情拖累較小,甚至不排除可能使出口韌性保持更長時間。但驅動2021年A股攀升的邏輯與美股等不同,前者更需靠盈利驅動,因此機構普遍看多新能源、醫藥、消費、資源行業等。
尚無證據表明疫苗對變異病毒無效
英國首相詹森日前表示,再度採取封鎖措施是因病毒的新變種或比其他現有病毒株的感染性要高70%,而且看似正在主導著英國南部和倫敦地區的疫情,導致這些地區的確診數字快速飆升。但詹森說,目前尚無跡象顯示該變種會導致更嚴重的病情,或是更高的死亡率。
機構普遍認為,目前尚無明顯證據表明疫苗對變異病毒無效。輝瑞疫苗從接種到有效需至少21天,換言之,在12月8日接種疫苗的民眾需等至12月29日才可實現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因此,驗證疫苗效果還需至少一周以上的時間。此外,正在英國進行大規模臨床試驗的阿斯利康和Novavax的疫苗後續臨床結果將展示更加清晰的答案。
兩位和輝瑞、Moderna團隊進行過交流的美資基金投資經理對第一財經表示:「相信疫苗仍將提供較高的保護率,周期性復甦的趨勢應該不會改變,只是和全球旅行、全球需求更相關的原油等行業會受到更大拖累,但我們仍然看好新能源,並對材料、金屬、礦業持續看好。」
彭博智庫醫藥行業研究員稱,仍很少有證據能證明新毒株傳播更快,而且英國南部病例的快速攀升也可能只是因為季節性和區域因素。就如前段時間出現的D614G突變一樣,病毒在傳播中不斷出現變異並出現優勢株,是必然的,是生物進化的自然現象,但此後的證據顯示,新毒株的傳播力並沒有變強。新冠變種病毒有17個變異都是潛在的重要改變。但其中8個都能被輝瑞和Moderna的靶標覆蓋,同時阿斯利康和牛津等其他公司正在研發的疫苗也是如此。鑑於輝瑞和Moderna疫苗的高有效性(95%),即使變異導致有效性降低至60%~70%,也意味著很好的保護率。
事實上,對於此前多次出現的變異情況,機構的反應都較為平靜。瀚亞投資高級醫藥分析師徐翔此前對第一財經表示:「雖然社會很關注持續變異的可能,但學界比較平靜,可能變異還沒達到足夠程度。現在的新冠病毒可能有多個亞型,但只有一個血清型,換言之,人體的免疫系統覺得它們都是一樣的,之後即使產生了不同的血清型,還是會有交叉保護。還有論文提到,新冠病毒和SARS甚至流感抗體都有交叉反應,更不用說新冠病毒的自身突變了,所以即使對變異後的病毒,疫苗還是有保護效應的。」
此外,他也表示,從臨床看,疫苗三期保護實驗還沒結束,還沒有對各亞型的保護數據;同時,疫苗本身的設計比病毒變異重要得多。「例如,現在疫苗用的病毒S蛋白的變體S-2P,為了增加穩定性,本身就是人工改過的序列,再加上還會有構象設計,作用比去應對一兩個隨機突變要重要許多。」
盈利驅動中國股市走升邏輯未變
當前,主流機構仍看好美股2021年在流動性、疫苗驅動下的周期性復甦,就中國股市而言,驅動因素則更多是業績的提升。
「我們仍然看多中國股市,在業績驅動下,上市公司分化會更大,目前我們看好消費(尤其是符合年輕人的消費主題)、農業、醫藥、資源等板塊。」富達國際亞洲股票研究總監繆子美對記者表示。
摩根華鑫基金方面也對記者稱,隨著疫苗大規模接種,全球經濟有望向上形成共振,疊加基數效應,盈利高增長是大概率事件,行業龍頭業績將受益於市場集中度提升。雖然部分投資者擔心流動性邊際收緊,但就當前的復甦進度來看言之尚早,貨幣政策將保持對經濟復甦的必要支持力度,不會急轉彎,今年的估值提升將被明年的盈利增長充分消化。
機構認為,供給短缺導致的資源品價格提升在明年仍可能持續。第一財經近期就報導,6月至今,銅箔價格從7萬~8萬元/噸漲到9萬~10萬元/噸。東吳證券認為,不排除年底漲到歷史峰值14萬元/噸左右。
儘管部分資源品或漲價,但明年整體通脹仍將維持在較低位置。中航信託宏觀策略總監吳照銀對記者稱:「2021年一季度經濟增速強勁,而通脹率又是多年的低位,這種宏觀基本面非常有利於股市的運行。因此一季度股市會延續2020年二季度以來的上升勢頭,仍有良好的投資機會,無論是周期股,還是消費股、成長股都會有不錯的表現。」
「但從資金端考慮,這輪行情以公募基金驅動的特徵非常明顯,這種投資邏輯在一輪行情沒有終結前很難改變,基金經理不大可能拋售自己的重倉股。因此2021年一季度市場風格大概率仍會維持2020年的科技+消費的配置策略,而低估值的藍籌股的超額收益可能並不明顯。」在吳照銀看來,到明年二季度,經濟增速見頂下行,上市公司盈利增速也會回落,屆時市場的變化仍需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