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市值達到100萬億美元,A股市場貢獻多少?真正的較量開始了
最新數據顯示,全球股票總市值首次突破100萬億美元大關。市場預期新冠疫苗將推動經濟復甦,各國大規模貨幣寬鬆措施和財政刺激政策也推動了股價上漲。目前全球股票總市值已超過全球GDP兩成,創歷史新高,但隨之而來的是對股市過熱的擔憂。
QUICK FactSet的數據顯示,截至12月18日(上周五),全球股票總市值達到100萬1872億美元。比疫情前的2019年底增長17%,創歷史新高。
其中,今年3月60個主要股市市值增到62.4萬億美元,史上首次突破62萬億美元,也是史上最高的3月市值。
自2005年開始,中國股市規模迅速發展,6年市值增長超過5倍。2004年,中國股市市值還未排進全球股市前十。而日本當時市值是排全球第二的,對於全球股市貢獻率是佔到了12%的。而幾年後,中日已經相差無幾了。
中國股市總市值已攀升至逾10萬億美元的創紀錄高位,中國經濟加速復甦推動中國股市市值突破了5年前股市泡沫時期創下的峰值。中國股市目前是世界第二大股市,儘管其規模仍比美國股市小得多。
累計上市公司逼近3500家,其中滬市的上市公司數量達到了1400家、深市共有2095家上市公司,中國上市公司數量還在不斷上升中。
中國基準股指滬深300指數今年已上漲約17%,而美國的標普500指數僅上漲約9%。滬深兩地股市從全球基金吸納了數十億美元資金,部分原因在於外界對中國經濟從新冠肺炎疫情中復甦持樂觀態度。中國經濟復甦的速度超過了美國。
雖然散戶投資者仍然是中國境內股市的一股強大力量,但龐補充稱,機構投資者和外國投資者的增加有助於降低波動性。他表示:「對當局來說,風險因素實際上是可控且可管理的。」
3月份新冠疫情爆發後,全球範圍內出現股價暴跌,股票總市值一度縮水至59萬億美元,但之後在政策的支持下不斷上漲。
當時銀保監會首席風險官肖遠企表示,近期境外疫情的擴散,引發了全球主要金融市場出現比較大的波動,也影響了我國金融市場的走勢。近期我國金融市場的波動主要受境外金融市場影響,長期來看,我國金融市場比較健全,有穩中向好的基礎。
當前的衰退,其實是源於一場健康危機,後者對產出造成了巨大而突然的直接衝擊,但是這樣的局面是可以迅速反轉的。只要新冠病毒疫苗能夠順利分發和接種,人群恢復流動,經濟的低迷時期就可能會很快結束。
一旦經濟復甦真正開始,市場就會進入為時更長的下一個階段,即成長階段,大部分的盈利和股息增長都是產生在這個階段。只是,從這時開始,股票回報率的提升就會減緩了。明年,全球股市每股盈利預計將增長大約35%,而屆時市場就將進入這個階段。
隔夜突發英國變種病毒的消息讓全球市場風聲鶴唳,A股也未能延續強勢態勢,午後跳水大幅收跌,不過,對於病毒對市場的影響,中金分析師劉剛認為,其對市場和經濟的衝擊也將是局部和暫時性的。
海外突發變種病毒的消息打斷了A股的上漲步伐,昨日三大股指集體低開,早盤指數震蕩整理,但午後市場悲觀情緒加重造成三大股指均大幅跳水大跌。其中創業板指跌跌幅超過2%。
變種病毒的突然出現無疑讓市場對未來經濟復甦的擔憂情緒升溫。受此影響,隔夜海外市場再度出現波動,尤以歐洲股市為甚,法德股市一度跌幅超過3%,進而帶動美股市場也明顯低開,不過收盤基本收復了失地。
目前海外疫情進展及全球股市的風險偏好短期來看仍難言見底,且疫情對全球供應鏈產生較大擾動,也可能使得消費者和企業的信心弱化,進而對需求端形成明顯衝擊,短期形勢仍不明朗。
與此同時,國內疫情高峰已過,對衝政策近期落地節奏有所調整,使得流動性驅動的邏輯有所弱化,A股仍有調整整固壓力。
但中期來看,外需若因疫情影響繼續走弱,國內逆周期調節政策出臺的必要性也將進一步強化;目前市場估值仍處於歷史中樞以下,同時流動性充裕和利率持續下行的背景下,市場整體的下行空間不大。
國內來說,也是不用過於擔心的。
短期市場仍在疫情、疫苗和政策三者拉鋸影響,但整體方向積極。市場短期可能受到疫情擾動,但只要疫情不再度出現失控,中期方向依然是積極的,疫苗和美國財政刺激的積極進展有望繼續給市場提供支撐。我們國家方面一般不用擔心。
第一,我國有疫情防控的先發優勢。第二,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第三,我國金融市場有估值優勢,股票市場市盈率整體比較低。第四,政策空間比較大,工具箱比較豐富。財政政策力度比較大,貨幣政策與海外相比空間也比較大。因此,對我國金融市場充滿信心。第五,國際原油價格的大幅下跌利好中國,因為我國是原油進口國,低油價有利於經濟的復甦和降低通脹壓力。
並且A股本身也是有優勢的。A股的比較優勢也體現為兩點:第一,2008年金融危機後,美國股市已經走牛了10多年,納斯達克指數最大漲幅接近8倍,道瓊指數和標準普爾指數最大漲幅也在四五倍,而A股市場主要指數10年不漲,上證綜指一直未能有效突破3000點。
第二,本次暴跌前美股整體估值(市盈率)高於20倍,為歷史性高位,A股整體估值(市盈率)只有17倍左右,其中滬深300指數和上證50指數的估值分別僅為12倍和9倍左右,處於歷史低位。
這時候的散戶該怎麼做呢?
在沒有確定股市行情之前,在沒有建立基礎的能力之前,不要拿太多的資金進來,因為那純屬是送學費的。
然後你要明白,自己的優勢是什麼劣勢是什麼,然後再進入牌局。揚長避短總有機會,但是如果傻到以己之短和別人幹,那真的是嫌錢多。
散戶最大最大的優勢就是不怕耗,其次是資金小而靈活,最後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業和所處行業。但劣勢也很明顯,其一信息劣勢,其二缺乏基本的投資研究常識,其三心態沒有經過殘酷訓練。
最後就是投資心態是很重要的。正常人生活工作的環境,造就了大部分人本質都是一個羊群心態(沒有貶低的意思,大部分人都是這樣),而股票市場是專治羊群的。
本文所涉及的市場分析僅代表個人觀點,文中內容之中所含數據源自網絡公開數據或公司報表,數據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依據,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