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植物
是地球生命和自然生態體系的
重要組成部分
其生存狀況
同人類可持續發展
息息相關
馬 璐 曹文軍 攝
12月23日,在酒泉阿克塞縣哈爾騰高原上一大群野犛牛自由覓食。
近年來,阿克塞縣全面實施休牧、禁牧等措施,使草原得到恢復,各種野生動物數量明顯增加,哈爾騰高原成為名副其實的野生動物樂園。
此外,酒泉肅州區一起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近期有了結果。來了解一下
近日,由肅州區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楊某某、孫某某、陳某某、高某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經肅州區人民法院判決,判處各被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的同時,依法賠償資源損失費66200元,並在《酒泉日報》公開賠禮道歉。
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被告人楊某某夥同孫某某等人先後在額濟納旗境內射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盤羊、鵝喉羚各1隻。孫某某在金塔縣三分水閘以北處獵殺雉雞1隻、原鴿3隻。經鑑定,以上被獵捕殺害的野生動物整體價值共計66200元。
檢察機關經審查認為,被告人楊某某等人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行為破壞了野生動物資源與生態平衡,損害了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在承擔刑事責任的同時,依法應承擔侵害社會公共利益的民事責任,因此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
法庭審理過程中,檢察機關作為公益訴訟起訴人,圍繞各被告人侵權行為、損害後果等爭議焦點問題逐一舉證、質證、發表辯論意見並闡述保護野生動物資源的重要意義及本案應吸取的教訓。各被告均認識到自己行為造成的嚴重後果,當庭認罪悔罪並表示願意按照檢察機關訴訟請求賠償資源損失費。目前,各被告已全額繳納賠償款並在《酒泉日報》公開賠禮道歉。
知識連結
1980年12月25日
中國籤署了《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
據了解,在《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列出的640個世界性瀕危物種中,我國佔了156種,約佔其總數的24%。由於物種之間的相互關聯、相互制約關係,如果有一種植物滅絕,就會有10種至30種依附於這種植物的其他生物消失。
40年來
保護野生動植物
我們從未停止
.....
接著來了解一下,近年來,我國在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方面所做的努力。
大熊貓(雍嚴格 攝)
「十三五」以來,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先後實施了大熊貓等瀕危物種和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的系列專項保護規劃或行動方案,促進了大熊貓、朱䴉、麋鹿、野馬、蘇鐵、西藏巨柏等300餘種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的恢復與增長。大熊貓野生種群從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1114隻增加到1864隻,朱䴉從1981年發現時僅存7隻發展到野外種群和人工繁育種群總數超過4000隻,亞洲象野外種群從1985年的約180頭增長至293頭,藏羚羊野外種群恢復到30萬頭以上,瀕臨滅絕的野馬、麋鹿重新建立起野外種群。同時,基本完成了蘇鐵、棕櫚和原產我國的重點蘭科、木蘭科植物等珍稀野生植物的種質資源收集保存。野外回歸206個物種,其中112種為我國特有種。
朱䴉(胡琳 攝)
今年新冠疫情暴發後,國家林草局多舉措推進禁食野生動物後續工作,指導各地禁止野生動物交易,封控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和經營利用場所,處置在養禁食野生動物,補償相關養殖戶。目前,禁食的野生動物處置及補償工作已經全部完成,在禁食範圍內涉及的約14萬貧困人口沒有因為禁食決定而返貧致貧。
麋鹿(孫華金 攝)
同時,國家林草局致力於擴展野生動物棲息地、建立野生動物保護聯合執法機制、完善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制度等方面工作,建立了佔國土面積18%的各類自然保護地,保護著90.5%的陸地生態系統類型以及85%的野生動植物種類。建立了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合力打擊破壞野生動物違法犯罪活動,完善聯防聯控機制。開展打擊整治破壞野生植物專項行動,嚴厲打擊亂採濫挖野生植物、破壞野生植物生存環境和違法經營利用野生植物行為。配合全國人大常委會兩次修訂《野生動物保護法》,會同有關部門調整《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和《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制定並實施相關配套管理制度。
亞洲象(謝建國 攝)
推進野生動物保護國際合作,切實履行有關國際公約義務,與18個國家和11個國際保護組織建立了合作關係,積極落實野生動物保護援外項目,牽頭組織開展眼鏡蛇系列全球打擊行動,提升我國國際影響力。
野生動物資源屬於國家所有,對保持生物的多樣性和維持生態平衡有著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濫捕濫食野生動物,不僅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還會帶來健康隱患,存在重大公共衛生安全風險。因此,社會公眾應革除濫食濫捕野生動物陋習,樹立自覺保護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意識,強化對野生動物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與野生動物和諧共處,共同建設美好家園。
來 源:綜合《酒泉日報》、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微信公眾號及百度百科
作 者:王豔萍
編 輯:杜文雅
甘肅省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180005